文档详情

苏州水泥半终粉磨交流会材料

ji****72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3.90MB
约34页
文档ID:52970098
苏州水泥半终粉磨交流会材料_第1页
1/34

水泥辊压机(立磨)半终粉磨系统 新工艺新技术汇报 ——江苏吉能达吕海峰 13770001111,2013年5月,Page  2,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会议代表:上午好!首先欢迎和感谢各位领导和专家参加今天的现场会,下面我分六个部份向各位作重点报告:一、公司概况;二、新工艺新技术开发研究的过程;三、苏州天山公司项目实施情况;四、预粉磨专用分级机详细介绍;五、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分析;六、总结与提高Page  3,一、公司概况,江苏吉能达建材设备有限公司是集科研开发、生产制造、技术咨询、项目总承包的建材环保装备为一体的科技型企业,公司成立于2005年,连续三年获得“中国最具影响力水泥装备企业”,并获得“十一五”水泥行业最具影响力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盐城市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公司以科技进步、技术创新为动力,主要研发和生产节能、环保设备,已形成了分级、烘干、除尘等系列产品,分级设备有:T—Sepax高效三分离选粉机、ZH系列组合式选粉机、MX系列煤磨动态选粉机、超细粉体专用分级机、人工砂石风选脱粉机、复合式三分离选粉机、磨内筛粉装置等;烘干设备有:单筒烘干机、双筒烘干机、三筒烘干机、风扫式粉料专用烘干机,管料层烘干机等;除尘系列有: CMC系列大型脉冲长布袋除尘器、FQM系列气箱脉冲袋式除尘器、JBM系列玻纤袋式除尘器等。

其中多项产品获得专利,通过高新技术产品认定;省科技成果、新产品、新技术认定Page  4,2002年推向市场的拥有一项发明专利和六项实用新型专利的T-sepax高效三分离选粉机在行业中创造了“产量猛增,电耗剧降,相当于上了一个无动力的粉磨站”的神奇江苏吉能达的选粉机在业内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全国有一千多家企业使用了公司产品,拥有了一大批市场用户资源,依靠产学研的优势,吉能达公司的烘干和除尘装备也日益成熟,在烘干技术上先后研发了风扫粉料烘干专用机、管料层烘干机、三筒式烘干机等,为节能减排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公司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由公司承担的“盐城市节能环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市级技术中心,现有设计、机械制造、硅酸盐工艺、工业自动化等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工程师以上职称32人,并聘请南京水泥研究院、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南京工业大学、盐城工学院等十五名教授专家为研究中心成员和顾问,联合进行技术攻关,目前公司已建起一支经验丰富、注重实效、作风严谨、业务精湛,创新能力强的科研设计队伍Page  5,公司坚持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着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全面推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近年来每年研发费用占销售总额的6%以上,先后成立了企业技术中心和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相继从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盐城工学院等单位引聘了10多名中、高级科技人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引进高层次博士人才,攻克了一批高端技术领域难题,同时为企业培养自主创新人才8名,其中高级工程师2名,中级4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快速提升近三年先后开发新产品13项,其中2项通过省级新产品和科技成果鉴定,2项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品,申请国家专利30项,其中承担实施国家级、省级以上科技项目5项,项目实施工作及所取得的成效均得到了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Page  6,二、该新工艺、新技术开发研究的过程,2. 1、 配套分级设备对球破磨-球磨机粉磨系统进行过研究大钢球破碎,在破碎过程中采用风选原理,把细小颗粒及时带走,实现边粉磨边分选,减少垫层产生的无功浪费,同时减少了过粉磨集破碎、研磨、分级功能为一体,提高破碎效率,粉磨能力,而且具有自动粗细分级功能,分级精度高,可不再单独配套分级设备2. 2、配套双分离高效选粉机对某公司160-140辊压机+V型静态分级机(V型选粉机)+双分离高效选粉机+Φ4.2×13m双仓管磨机组成的半终粉磨闭路工艺水泥成品制备系统改造其具体工艺流程为:物料经过配料站由高速板链斗式提升机输送至稳流称重仓,进入辊压机挤压后通过V型选粉机分级出细粉(<80um以下颗粒占70%-85%、<30um以下水泥成品颗粒所占比例约为20%以上),V型选粉机细粉出口联接下进风的双分离高效选粉机(负压抽吸式进入高浓度布袋收尘器收集成品),首先分离出由辊压机挤压过程中产生的成品,分选出成品后的粗粉输送至管磨机粉磨,出磨物料经输送设备由上部喂入双分离高效选粉机再次分选。

Page  7,系统主、辅机设备配置及技术性能参数,Page  8,实施前、后效果: 水泥粉磨系统技术经济参数对比表 水泥产量及系统粉磨电耗对比,Page  9,2.3、配套预粉磨系统专用分级机改造辊压机、V型静态选粉机、双仓管磨机、O-SAPE选粉机组成的联合粉磨系统2009年以来,我们以“多级分选,分段粉磨”理论及系统工程方法为指导依据,对数家公司水泥制成辊压机、V型静态选粉机、双仓管磨机、O-SAPE选粉机组成的联合粉磨系统采用预粉磨系统专用分级机实施了相应的半终粉磨技改措施,并对粉磨系统中各段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了诊断分析,进而充分挖掘了粉磨系统中每一段生产潜力,均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特别是苏州天山技改项目,经过我们与天山人的共同努力,水泥成品制备系统配用1812辊压机+V型静态分级机(V型选粉机)+预粉磨系统专用分级机+Φ4.2×13m双仓管磨机组成的半终粉磨闭路工艺,达到生产P·O42.5水 泥产量由技改前220t-230/h提高到290-320t/h,水泥比表面积≥380m2//kg,粉磨电耗由35kW•h/t降低到27 kW•h/tPage  10,三、天山公司项目实施情况,3.1、 水泥粉磨工艺线基本概况水泥成品制备系统配用1812辊压机+V型静态分级机(V型选粉机)+预粉磨系统专用分级机+Φ4.2×13m双仓管磨机组成的半终粉磨闭路工艺;其具体工艺流程为:物料经过配料站由高速板链斗式提升机输送至V型选粉机再入稳流称重仓,进入辊压机挤压后通过V型选粉机分级出细粉(<80um以下颗粒占70%-85%、<30um以下水泥成品颗粒所占比例约为20%以上),V型选粉机细粉出口联接下进风式预粉磨系统专用分级机,首先分离出由辊压机挤压过程中产生的≤30um的成品。

分选出成品后,≥1mm大颗粒和1mm-200um的粗粉回辊压机重新挤压(也可根据磨机负荷将部分1mm-200um的粗粉至管磨机粉磨),30um-200um细粉入管磨机粉磨出磨物料经输送设备由上部喂入O-Sape选粉机分选,选出的成品和由辊压机挤压过程中产生的成品一同入库,粗粉回磨头入磨机再次粉磨Page  11,该半终粉磨工艺系统仅增加一台喂料、分选能力大的下进风式预粉磨系统专用分级机,V型选粉机与预粉磨系统专用分级机则共用一台循环风机该系统取消了原系统中部分管道和输送设备,直接采用原双旋风筒收集由辊压机段挤压所产生的水泥成品,避免了大量<30um细粉进入管磨机内部,导致细磨仓出现“过粉磨”所引起的研磨体及衬板表面严重粘附现象,使管磨机系统始终保持较高而稳定的粉磨效率由于水泥成品经过双旋风筒收集,后续管道与系统风机中的粉尘浓度显著降低,消除了原粉磨工艺系统中导致管道与循环风机叶轮磨损严重的因素,降低了系统设备磨损,设备磨耗量明显降低、整个系统粉磨电耗低Page  12,,苏州天山系统工艺一期改造流程图:,Page  13,工艺系统主、辅机设备配置及技术性能参数见表,Page  14,c、脱硫石膏水份大由于入辊压机的脱硫石膏水份达到8%-12%不易下料、计量,称重仓粘附、挂壁现象严重,甚至造成挤压后的料饼进入V型选粉机内部不易散开,影响分级效果。

d、管磨机做功能力差一般来讲,带有选粉机的水泥半终粉磨系统,由于预先分离出成品,入磨物料中的细粉量极大地减少,较好地避免了细粉在磨内产生的“过粉磨”与细磨仓研磨体与衬板表面粘附现象,研磨体磨细做功能力提高,每米研磨体创造出磨物料比表面积能力至少应≥10m2/kg/mPage  15,3.2、生产调试中遇到的问题 a、辊压机工作辊缝较小投产调整初期,由于入辊压机原因以及熟料中含有较多粉料,导致工作辊缝偏小,只有15mm左右,辊压机主电机工作电流较低(50A左右),即使调节入料斜插板比例(95%左右),工作电流变化不大,辊压机挤压出力能力较差 b、辊压机工作压力偏低受辊压机工作辊缝偏小的影响,工作压力上不去,挤压效果较差,辊压机工作压力在7.0-8.0MPa左右波动,挤压后细粉明显偏少Page  16,由预粉磨系统专用分级机分离出成品后的入磨物料(粗粉)比表面积平均在130m2/kg左右,而在管磨机有效长度12.5m范围内研磨体做功少,出磨水泥比表面积仅在200m2/kg左右,计算得知:每米研磨体粉磨出的比表面积为220m2/kg-130m2/kg/12.5m=7.2m2/kg/m,说明管磨机段研磨能力不足;e、选粉机用风量小辊压机段与管磨机段做功能力均不理想,即挤压处理与研磨两段的成品量不足,以致不能增加V选与预粉磨系统专用分级机拉风量,一般在50%左右。

中控操作增加系统风机风量时,造成水泥成品比表面积低、细度粗;由此判断:辊压机与管磨机两段创造成品量低时,系统风机拉风量必须降低,最终导致系统产量低Page  17,3、技术分析及处理措施 (1)、辊压机工作压力及辊缝高压、慢速、过饱和喂料是辊压机料床挤压粉磨技术特性,除国外粉磨生产线设计、应用辊压机水泥终粉磨工艺(国内目前只应用于生料终粉磨,节电效果显著),在国内水泥制成工序辊压机只是在水泥联合粉磨系统中承担半终粉磨(或预粉磨)的任务,经施以双辊之间的高压力(≥150MPa)挤压后的物料,其内部结构产生大量的晶格裂纹及微观缺陷、<0.08mm及以下颗粒达到65%以上,其中<80um、<45um以下细粉含量增多(颗粒裂纹与粒度效应),分级后的入磨物料粉磨功指数显著下降(15%-25%),易磨性明显改善;因后续管磨机一仓破碎功能被移至磨前,相当于延长了管磨机细磨仓,可充分发挥研磨体对物料的磨细能力,从而大幅度提高了系统产量,降低系统粉磨电耗Page  18,辊压机水泥半终粉磨工艺系统(或联合粉磨工艺系统)的共同特点是:辊压机及分级设备的投入,实现了系统中的“分段粉磨”,必须充分发挥辊压机系统料床粉磨的技术优势及其较大的处理能力,辊压机段做功越多,对系统增产节电越有利;辊压机的吸收功耗越多,后续管磨机段节电效果越显著;辊压机吸收功耗一般在7.5kwh/t-13kwh/t,在此范围内吸收功耗越多,管磨机段节电幅度越大。

基本规律是:辊压机吸收功多投入1kwh/t,则后续管磨机系统节电1.5kwh/t--2kwh/t;在相对稳定的工艺条件下,辊压机工作压力越大,挤压处理物料过程中产生的粉料越多,成品量显著增加,被分离出的合格品也越多Page  19,a、 首先,对入辊压机熟料采取先进V选分选的措施,多采用颗粒状料、减少粉状料;其次,称重仓必须保持一定的仓容,料位比例一般控制在70%-80%,以有效形成入机料压,实现过饱和喂料,确保挤压效果;同时将辊压机工作压力由7.0.0MPa-8.0MPa,调整至8.0MPa-8.5.MPa;辊压机工作辊缝由原15mm左右,调整至30mm左右;入料斜插板比例拉开至85%以上,以实现过饱和喂料;调整后辊压机主电机工作电流(额定电流105A)由50A提高至60A-80A挤压做功能力显著提高,经由V型选粉机分级后的物料R80um、R45um筛余量明显减少,比表面积提高,合格品比例大幅度增加Page  20,b、最大限度的提高进辊压机物料的堆积密度,特别是细料的量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过多的细料量(特别是<0.2mm以下的细料)会极大的影响辊压机的做功;通过调整,预粉磨系统专用分级机的粗料回料量(风翅角度增大,回料量增多,回料变细;风翅角度减小,回料量减少,回料变粗),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让辊压机多出合格的成品料(确保细度指标)产量进一步增加。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