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探寻生活之美好-实现美术教育生活化获奖科研报告论文.docx

公****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5.41KB
约5页
文档ID:561224948
探寻生活之美好-实现美术教育生活化获奖科研报告论文.docx_第1页
1/5

探寻生活之美好,实现美术教育生活化获奖科研报告论文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生活化教育的运用越来越深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了“幼儿园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生活化”的理念此项实践探究主要为:创设生活化的美术欣赏环境、提供丰富的生活化创作材料,利用生活化的创作形式进行进行美术创作等,以此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与艺术发展 【关键词】幼儿 美术 生活化教育 1G613.61A 12095-308908-0203-02 幼儿美术生活化教育对于幼儿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幼儿想象与创造的基础来源于多元感受,把幼儿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内容、材料充实到美术教育中,引导幼儿在感受的基础上借物想象、借形发挥,借景创作,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提高对美的感受和体验,有效地实施生活化的美术教育 一、品味生活,探寻美好——环境欣赏生活化 1.利用环境欣赏美 我们利用幼儿园楼梯、走廊、活动室区角来创设美的欣赏环境 (1)名画欣赏 利用楼梯的墙面我们开展了名画欣赏活动如:小班幼儿喜欢观看花草树木、日月星空等大自然中美的事物,因此展示了米罗名画《星空》,引导幼儿感受点线变化带来的美感;中班幼儿在欣赏生活中美的事物时,更多的关注其色彩、形态等特征,我们以“蒙德里安的邀请”为主题,展示蒙德里安红黄蓝的构图作品,引导幼儿感受疏密、大小不同的格子饰品的美,我们还发动家长一起收集星空图、寻找用红黄蓝格子装饰的生活用品,一同展示。

通过欣赏,提高幼儿美的鉴赏能力,激发创作灵感 (2)艺术品展示 利用楼层的走廊,创设了艺术品展示角,用高低不同的橱子进行各种艺术品的展示展示的艺术品有家长和教师收集的青花瓷瓷器、溢彩琉璃瓶、十字绣, 也有幼儿制作的石头彩绘、盘子装饰画、水瓢面具等艺术品展示,我们还利用空间用垂吊的方式,展示了伞面装饰、油扇手绘等等,这些艺术品的展示吸引了幼儿的驻足,相互间传递着美的感受 (3)区角环境欣赏 在活动室区角中,我们根据区角主题进行创设环境如阅读区,我们展示一定数量的绘本,绘本中丰富的色彩、合理比例的构图都是美的欣赏,绘本以插袋、书架等方式整齐的摆放,空间上用色调雅致的轻纱进行区域间隔,阅读桌上铺上小碎花桌布,让幼儿置身于优美安静的环境中阅读;美工区我们利用孩子们的手工、绘画作品,以线绳悬挂、点线面陈列、边框镶嵌等方式布置富有艺术氛围的区域环境,提供给幼儿互相欣赏、个性化创作的空间 2.自然景观熏陶美 宇宙中日月星辰,大地一年四季变化处处蕴藏着美春天,河边青青垂柳、形状各异的鹅卵石,蕴藏着“形状”的美夏天傍晚落日夕阳斑斓的色彩,展示着“色彩”的美。

秋天,一串串紫色的葡萄、一个个黄澄澄的枇杷、一根根颗粒饱满的玉米,细数着“数量”的美 美无处不在,祖国美,家乡美韩阳有十景,龟湖夕照、石门漏月、仙岫晴云等等,也有世界地质公园的白云山,请家长陪同幼儿到这些名胜风景区游玩、欣赏,从而激发起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激发创作的欲望 3.人文生活感受美 社区是我们最好的合作伙伴,社区开展的各种传统节日活动,如元宵灯展:引导幼儿欣赏各种不同形状的花灯;端午节龙舟赛:引导幼儿欣赏龙舟的形状色彩美,参赛运动员统一的服装美,整齐划一划桨时的力量美;最美福安摄影展:从各种角度欣赏到家乡的美景;广场舞比赛等等,这些都是生活化美术教育活动创作的源泉此外,社区公园中潺潺小溪边的栈道、小区中排列整齐的房屋都能给幼儿美的感受 二、归类收放,取材生活——材料收集生活化 1.材料收集生活化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源于生活的材料因具有形象性、熟悉性、丰富性的特点,容易与幼儿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引发幼儿的好奇心、亲切感,让美术活动充满浓厚的生活情趣[1]生活化的美术创作材料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物,有动物的羽毛、蛋壳、贝壳;有植物的叶子,花瓣、蔬菜的根茎、瓜果壳、果实种子;有石头、沙子、泥巴等等,一种是废旧物,有纸制品、塑料制品、玻璃制品,竹制品、木制品、化纤制品如布料、毛线等等。

这些生活化材料,都是幼儿生活化美术教育创作的源泉,幼儿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巧妙的改造、组合,拼贴,把自然材料和废旧材料变成各种各样的艺术品 2.材料摆放开放式 在收集了多种多样的生活化材料之后,我们通过创设开放式的“材料超市”来归类摆放材料采用统一大小的冰盒,分门别类地装好各种材料,整齐的摆放在美工架上,在冰盒侧面贴上标签,根据教育目标和教育活动开展的需要,幼儿可以开放式、自主地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个性化的创作 三、再现生活,创作多元——创作形式生活化 美术的源泉是生活,幼儿的日常生活是幼儿美术创作来源我们通过两种活动场景的再现,来引导幼儿把美好的事物创作出来 1.回忆式活动场景的再现 幼儿亲身经验过的事,亲眼看见过的东西,都能引发幼儿生活化的美术创作如美术活动《愉快的节日》,引导幼儿以回忆的形式,先互相分享在节日中所见所闻所感,然后进行描绘;美术活动《我的妈妈》,可以请幼儿说说自己妈妈有什么特征?如妈妈是卷发的,妈妈大眼睛,高鼻梁等等,然后用画笔画出自己脑海中妈妈的形象,这样有了回忆的形象为基础,幼儿创作就更有把握了 2.体验式活动场景的再现 体验式的活动场景是教师有意识的创设的美术欣赏环境,如主题画《迎新年》,教师带领幼儿一同参与到班级迎新年环境布置中,如剪窗花,制作彩条,吹气球等等,在感受节日的气氛的同时,引导幼儿欣赏窗花的对称美,彩条的连续美,感受气球的色彩丰富美等等,激发孩子创作的欲望。

又如小班绘画《西瓜》,教师准备了几个西瓜,让幼儿通过摸一摸、看一看、尝一尝来了解西瓜,从颜色、形状,以及不同的角度来观察,然后进行创作,创作后分享西瓜,感受了西瓜的味道美等等,通过这些切身的体验,幼儿积累了更加丰富的感受,自然而然画面就更加丰富了 四、装点生活、展示艺术——作品展示的生活化 幼儿利用生活化的美术材料创作的美术作品生活化、灵活化、个性化,运用十分广泛,取之生活,回归生活,装点生活在班级环境布置中,我们将孩子创作的纸盘画,组合成各种不同造型进行展示,用窗花布置节日的环境,将贝壳彩绘串成一串风铃,挂在活动室门口等等,在游戏活动中,我们用幼儿彩绘的轮胎进行游戏,用毛线制作的毽子玩音乐游戏《找毽子》,我们还利用家长资源,帮助幼儿把连环画的作品制作成故事书,放在语言区开展讲述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幼儿DIY的艺术相框可以用来摆放心爱的照片,把皱纹纸装饰好的玻璃瓶放在家中进行摆设,春节时还能给爸爸妈妈送上自制的贺年卡,这些生活化的美术作品悄无声息地融入到了幼儿的生活、游戏中 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美,在美术生活化教育实践探究中,我们更多地关注幼儿的生活世界,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给幼儿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引导幼儿找寻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其次要提供丰富多元的生活化材料,让幼儿能够大胆进行创作,最后就是引导幼儿个性化地表现美、展示美,切实践行“幼儿园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生活化”的理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