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通病及对策

大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50.63KB
约5页
文档ID:515288989
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通病及对策_第1页
1/5

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通病及对策 触电事故的频繁发生,既有工人安全用电意识淡薄的主观原因,也有现场施工复杂多变的客观原因笔者分析施工现 场用电存在的安全通病,结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的有关要求,提出解决办法,希望对消除事故隐患,保障用电量安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一、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通病:工程无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由电工凭经验随意自行布设正确做法:施工现场用电设备在5台及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以上,应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用电施工组 织设计应包括的内容有:现场勘探;确定电源进线、总配电箱、分配电箱、设备及开关箱的位置、线路走向;进行负 荷计算;绘制电气平面图、立面图和接线系统图;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应 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编制,经公司安全监督部门审批后实施二、 线路敷设通病:电线、电缆沿地面明设,架空线路架设在脚手架或树上,电线杆用竹竿或者钢管,架空线路和灯具架设高 度过低,电线外皮老化、破损,绝缘性差正确做法:施工现场用电线路的敷设应架空敷设现场架空电线最大弧垂与地面的距离在2.5m以上,室外灯具在 3.0m以上。

架空线路应与外脚手架保持1m以上的水平距离电线及电缆外皮应完好,绝缘良好三、 配电箱和开关箱 通病:使用木制电箱,电箱无标记,电箱内用空气开关作隔离开关,电线从电箱箱体侧面、上顶面、后面或箱门进出,电器安装于木板上,电箱安装位置不合理正确做法:电箱应采用铁板或优质绝缘材料制作,铁板厚度大于1.5mm配电箱和开关箱应进行编号,并标明其名 称、用途,配电箱内多路配电应做出标记电线进电箱后应首先经过隔离开关,用闸刀开关作为隔离开关电线应从 电箱箱体的下底面进出,电箱进出线口处应作套管保护电器安装板应用金属板或绝缘板,若用金属板,则金属板应 与箱体作电气连接电箱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 电设备水平距离不得超过3m;固定式配电箱与开关箱的下底面与地面垂直距离应大于1.3m,少于1.5m;移动式配电箱 与开关箱,下底面与地面垂直距离应大于0.6m,少于1.5m电箱安装位置应能防水防潮,操作方便,电箱前方不得堆 放物料或有其他影响操作的障碍四、 三级配电两级保护通病:不按“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形成三级配电,多台设备共用一个开关箱总配电箱、分配电箱或开 关箱无设置两级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参数不匹配或失灵。

正确做法:施工用电系统必须做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三级配电 即在总配电箱以下设分配电箱,分配电箱以下设置开 关箱,最后从开关箱接线到用电设备两级保护指至少应设置总漏电保护和开关箱漏电保护两级保护施工现场应按 “一机一箱一闸一漏”设置,即一台设备有一个专用的开关箱,开关箱里有一个闸刀开关和一个漏电保护器漏电保 护器应满足以下要求:总配电箱和开关箱中两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合理配合,形成 分级分段保护开关箱内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W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WO.ls ;线路先经过闸刀电源开关, 再到漏电保护器,不能反装;漏电保护器动作灵敏,不出现不动作或者误动作五、 保护零线的设置通病:保护零线引出不规范,重复接地点不足,无采用专门色标的电线作保护零线,保护零线不随所有线路自始 至终,起不到保护作用正确做法: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线路必须采用接零保护系统,专用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 配电室的零线或第一级漏电保护器电源侧的零线引出;单独敷设,不作他用;保护零线除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 作出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线路中间处和末端处做出重复接地每一处重复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Q ;保护零线应 采用绿黄双色线,任何情况下均不得用绿黄双色线作负荷线;保护零线应跟随线路至末端,与电气设备(包括电箱) 外壳相连。

六、 电工操作通病:工地无专业电工,而是让略懂些用电知识的无电工操作证的人员去从事电工作业,不按规范设置线路和设 备施工队员工接线,甚至带电接线的现象时有出现,造成事故隐患正确做法:安装、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电工完成电工操作属于特种作业,特种作业由于对操作者 本人及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因此需经过国家规定的有关部门(目前主要是由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局负责)组织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在取得操作证后方准其独立作业电工作业时应正确穿戴相应的劳动保护 用品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存在的主要问题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规定,施工现场,必须实行TN—S系统供电(即三相五线制供电),但一些 较小的基建工程,甲方提供的公用电源为三相四线制(即 TN—C 系统供电),无法实现三相五线制供电(不可能从变压器 处引出PE线)如图1-—■*□525' 这样,由于三相供电系统中三相负载本来就不平衡,再加上施工现场单相或两相负载(电焊机等)用电量极大,三 相负荷更不平均因此,使零线电流过大,造成零线电压降增大,零电位点位移,零线上产生对地电压,使保护接零 的电器设备外壳带电,对施工人员带来触电危险。

2、存在将TN—S供电与TT系统供电混用的违规操作有些临时用电施工现场,由于工程技术人员不了解TN—S 系统供电规范,也不与当地供电部门(甲方)联系,私自将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时,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与大地做电气连接(就 地连接)误认为: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进行了接地保护如图2这样接线是绝对不允许的(即同一供电系统中不允许一部分电气设备采用保护接地,另一部分电气设备采用保护接 零)因为甲方用电保护接零,而施工单位(乙方)采用保持接地当保护接地设备上发生碰壳接地故障时,接地电流若 不足以使保护装置动作(跳闸)时,短路电流由故障点流入大地与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极,变压器绕组(对地相)间形成回 路,若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阻 R0=4Q,而故障设备接地电阻也是 Rd=4Q,由分压公式可知,零线电压 Uo=RO /(R0+Rd)UN=110V即零线上有110V危险电压这样不但故障设备的外壳上有110V电压,而且在供电系统中,采用保护 接零的设备外壳上都有110V危险电压,给施工人员带来极大的触电危险二、采取的对策关于TN-C供电系统改为TN-S供电系统,国标中的电气保护接地型式中有IT系统、TT'系统TN系统,而TN系统 中又有TN-C系统、TN—S系统或TN-C-S系统。

我们所涉及的是将三相四线制改为三相五线制(即TN-C系统改为TN-S 系统或TN-C-S系统)在临时用电规范中已有规定:PE线应由工作零线引出也就是应从变压器工作接地线引出PE 线,即从开始就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或已将原来的三相四线制改为三相五线供电如图3d=4Q,国标中重复接地电阻Rd=10Q,由于在该点要引复接地,在重复接地点引出PE线重复接’ 出PE线,故接地电阻要尽量小一些)如函14n!-20S4 TN-C-SS 统应该注意的是,当供电部门(甲方)在总配电箱(柜)处已设置了漏电保护器,且工作零线已通过漏电保护器时,就不 能从供电方提供的电源线上做重复接地,并引出PE线而必须从甲方供电部门的总配电箱(柜)中,第一级漏电保护器 的电源侧引出PE线这是因为穿过漏电保护器的零线不准重复接地否则保护器将失去保护功能:不能正常运行)将 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改为三相五线制供电系统时,需依据现场实际情况,认真做好改进方案的设计与施工,确卸E线 上的引出位置,以防事后为施工现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针对施工现场的违章行为,除了加强劳动保护监察、安全技术检查工作外,更重要的是加强施工人员,特别是 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的法律、法规教育,提高他们贯彻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自觉性。

使他们工作 中能从维护国家、集体利益,保证人身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的高度出发,严格遵守施工现场制定的临时用电管理制度, 认真履行临时用电的审批手续,落实各项保护措施,保证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施工用电最大的特点是“临时” 工人流动性大;施工机具是临时的,甚至施工供电设施也是临时的,随着施工的进展,供电施工需要经常拆装移位 因此施工工地从管理人员到普通工人,他们的头脑中的临时观念多少有些挥之不去,致使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不可避免 地带有许多临时观念的痕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95)要求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做到安全可靠, 确保质量实际上我们许多施工人员,基层管理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他们中的大多数不是不知道,而是嫌麻烦, 有些错误经常是一犯再犯,习以为常,于是就产生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许多通病一、专用保护零线形同虚设《规范》规定:“在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接地的电力线路中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所有带有金属外壳 的用电设备应该使用专用零线(PE线)进行接零保护因此,动力设备采用4芯电缆,带金属外壳的照明灯具采用3 芯电缆二、漏电保护开关成了摆设漏电保护开关是在万一发生漏电、触电事故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切断电源,起着保护人身和设备安全的作用。

但 是由于制造厂家的质量问题、使用人员的操作问题或者是施工现场用电环境等问题,致使漏电保护开关使用寿命往往 达不到厂家设计的标准,经常出现问题是脱扣失灵,维修人员如果疏于检查,该修未修,该换未换,那是非常危险的 一个遇到漏电、触电不会跳闸的漏电保护开关,那就是名副其实的摆设“花瓶”,万一发生漏电、触电情况,人身(设 备)事故在所难免三、一个开关多路接线 规程规定“一机一闸一漏一箱”,一个开关只能控制一台用电设备但是施工现场的配电箱经常出现一个开关下 接多条电缆的现象,工作灯“多灯”接“一闸”的现象尤为严重每台用电设备前端的开关是根据这台设备的额定容量(额定电源)来选择的多机”接“一闸”(含“一漏” ) 的主要弊病是:“多机”中的设备有的运行,有的停机,对于运行的设备,“一闸”无法对它们起着短路、过电流等 保护作用,影响保护效果;同时,一台设备由于故障引起开关动作,影响到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另外,对于停机的 设备,“一闸”处于关电状态,容易引起停机设备误动作,或者维修人员无法对停机设备及其线路进行检修四、电线电缆拖地敷设《规范》规定:“电缆干线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建设工程施工用电的电缆敷设,可以架 空,也可以埋地(或穿管),但是不允许拖地。

而在实际上,施工现场电缆拖地的现象经常是随处可见,尤其是工程 到了装修阶段:粉刷现场太暗,临时照明电缆拖地;切割墙面开凿管沟,切割机电缆拖地;焊接构件、接地件,焊机 一次电缆拖地;更有甚者,一些电动工具经常使用塑料软线拖地敷设„„这些电缆拖地,不管日晒雨淋,任凭人踩车 压,漏电、触电事故时有发生以上是建设项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经常出现的几个通病和顽疾有的虽经多次检查和整改,但却是屡治屡犯,常 发不断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四点进行综合治理一、配硬件 配备必要的电气设备、材料和电气维护工人是临时用电安全的必要基础配电箱的回路数应该满足各用电器的使 用需要,不够的应该配足;配电线路必须采用5芯皮线或电缆,动力线路应该4芯电缆,带金属外壳的照明线路必须 采用3芯电缆,施工企业应该按照要求配备必要性的电线电缆;施工现场应该备用一定数量常用规格的漏电保护开关 一经发现失灵,可以及时更换;电气维修人员的不足是造成操作工人自行接线的主要原因,因此应该按照临时用电施 工组织设计要求,配备专职的电管人员和执证上岗的电工„„2002年11月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 资金投入,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