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汇宾川 携手育成长学校位于美丽的李村河畔,建成于2015年,2016年8月正式启用校园占地面积 27742平方米,建筑面积 20920 平方米,30个的教学规模2016年从一年级招生学校现有三个级部,共13个班,教师29人,学生516人学校的办学愿景为“烁烁珠华、爱汇宾川”珠,珍珠,我们把宾川的每个孩子都比喻成一颗等待绽放光芒的珍珠;汇,汇集,宾川的成长包括来自我们每一位家长在内的爱的汇集宾川,就是孕育小珍珠的温暖水域我们用“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的教育,唤发学生内在力量,让他们享受成长的快乐针对我们的共同愿景,学校确立了办学理念为“海纳百川,行远自迩”,办学目标是办一所温暖圆润的学校,给学生温暖教育、浸润教育,为孩子的成长打好底色育人目标为培养孩子们阳光的心灵,勤奋的品质,创新的思维,让六年的小学生活,沉淀成孩子们受益终生的记忆阳光心灵的打造,根植善良、源于自信、始于心胸;勤奋品质的成就,需要坚持不懈、严于律己、自强担当;创新思维的培养,则要厚积博文、敢于突破、敏锐探索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校徽,确定基本色为蓝色和金色寓意为:阳光的心灵,优雅的品格,灵动的思维,开放的视野,这一切共同融于川流不息的宾川水域,而这片温暖正以蓬勃的力量,托起生命的希望,让一颗颗律动的珍珠,昂首闪亮!第一部分 让教育无声无息的浸润学生的成长——学校硬件课程建设宾川路小学整体为地中海式建筑,环境优雅怡人,室内宽敞明亮。
围绕学校育人文化,进行了“珍文化”环境课程的探索学校的主体教学楼共三幢,并由连廊相通,其中1号楼主要为综合楼,2、3号楼为教学楼基于对学生身心发展和素养提升的思考,我们将四个层楼室、内外环境、专用教室建设与学校课程紧密联系,如一楼巧手探世界的“珍·识”课程,二楼慧眼观世界的“珍·品”课程 ,三楼聪耳悦世界“珍·知”课程,四楼敏思创世界“珍·创”课程每一层均配有推进课程文化实施的专业教室,其中有与信息化生活密切相连的比特教室、电子绘画室,蕴含浓厚文化的民族手工坊、“乐陶陶”室、“墨韵书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悦读吧”、“品茗阁”,还有展示竞技与健康的室内外操场等等,通过对环境的精心设计与布置,让学校成为促进孩子愉悦成长的乐土第二部分 让教育赋予孩子成长的力量——学校软件课程的建设为了更好的让目标落地,我们探索了“珍·爱·汇”课程框架,初步确立三方课程:一、教师层面,课程助推,引导教师文化认同,指引教师价值选择1. 温度课程,提升育人素养开展“师德月”教师宣誓,“知时代意义,做温暖教师”、“树规则,塑品质”等主题活动,提升教师责任感;定期进行“听川流,品书珍”读书会,通过共读一本书,与教师们话谈学生、共品教育;开展“教师怎样跟学生讲话”讨论会,“宾川语言”等温暖专题活动,引导教师进行温度语言的深度思考;举行教育沙龙“宾川小故事”,指引温度教育。
2. 融合力课程,打造教研共同体面对多校教师共同融合的教师群体,学校进行了融合拓展活动,以活动为媒介,加速师师融合;如:实施了“珍爱青蓝”工程,以老带新;进行“共同体”打造,以项目引领,立标抱团3.教学力课程,提升常态课堂品质常态课堂品质的提升,是学生有力成长的保证学校开展“周约课”、“日巡课”、“精品备课选”、“优秀作业展”等活动,规范各项教学常规的落地;开展“一课四磨”、“同课异构”、“教学节”、“教学质量分析会”等主题活动,落实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效率;开展“请进来”活动,定期邀请市、区专家、教研员走进宾川,对教师们进行专题培训、课堂指导二、学生层面学校实施各级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成长,通过课程的实施,丰富学生自我心智,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一)基础素养落地,促成长两年来,学校基于核心素养,对低年级学生要具备的品质与能力的培养,进行了课程探究,为学生的素养养成奠定基础1. 夯实基础,促多方良好习惯养成以“学习节”主题活动为主抓手,落实早读、午读、午写、课前珍珠、每日口算、听写等“学习七常规”,并通过“月过关”、“月珍珠”,“识字大赛”、“口算竞赛”等趣味主题活动,进行学习习惯的强化和提升;编辑校本课程《上学啦》,规范一年级学生行走、吃饭、礼仪等行为习惯,通过每周“闪亮珍珠”评选促进日常行为习惯的落地;开展每日跳绳、拍球等活动,并通过“乐教乐学”平台,线上线下结合,推进学生良好运动习惯的养成。
2.丰实品质,促读书素养的提升 读书,是我校自建校以来重点抓的特色活动学校自编校本材料《书趣》,以此为抓手,进行每周朗读、课前珍珠等读书活动,强化阅读常规,培养读书习惯;每年4月举办读书节,以古诗游园、诗词擂台赛、咏诵经典、“书本人物秀”、“课本剧”、齐颂经典等活动,夯实读书活动,增添读书乐趣;开展“我把图书带回家”、“我为学校选书去”、亲子讲座“孩子,我真的懂你吗?”等活动,将育人理念深入家庭,在提升家庭书香气的同时,推进家校育人一体化建设3.尊重个性,搭学生成长平台搭建多彩舞台,促进学生个体发展,依托本校教师资源,开设形体、国画、篮球、手球、书法等20余门多彩课程;并为学生搭建多种平台进行展示如:小画展,元旦大展演等2017年舞蹈社团的一年级娃娃们,代表学校参加了区艺术节舞蹈专场比赛,荣获全区二等奖的好成绩,并推荐进行“区达人秀”现场演出,2018年被选入参加省少儿电视台的春晚二年级4名学生参加了青岛市NOC拼装大赛获得二等奖孩子们在活动中增强了自信,丰实了成长二)立体课程实施,提素养 培养“完整的人”,是新时期课程的目标和行动纲领核心素养的突出特征是整合性基于此,学校进行了学科整合、实践体验、德育渗透三大课程的探索。
1.整合课程拓认知开展了“春、秋”特色整合课程的探索和实践如:以“春天”为题,进行“寻找身边的春天”、“倾听春天的声音”、等板块活动,学生们在不同的板块去感受不同的春天,从语文、音乐、美术、科学等课程角度,认识一个不一样的春天2.实践课程开视野开展“走出去”、“请进来”实践课程,拓展学生视野,增添课程厚度走出去”:走进八大关、中山公园、梅园行、贝壳馆、纺织谷、非文化遗产馆、比如世界等丰富成长经历请进来”:邀请原驻奥地利大使赵彬进行“大使进校园”活动,让孩子们认识欧洲,了解什么是外交孩子们与大使和外宾共度端午节;与职业篮球运动员,进行“篮球互动”;与语文磁带的朗读者颜秉君老师“共读”课文......种种活动,提升孩子眼界,开阔学生胸怀3.德育课程育成长(1)生存教育入常规学会生活,是核心素养之一,学校在低年级段进行一系列的生存教育,增强生存意识,提高生存素质如:社区文明小交警、大消防车进校园、我做小交警等专题课程;“安全行走”珍珠评选、防火、防震安全演练等,全方位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的培养,提升生存技能学校大力强调安全课程,不仅是保障小珍珠安安全全的来,安安全全的回,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知道如何珍爱自己,如何安全的去生活。
2)“礼”课程提素养培养学生的持续成长力,是学校的育人目标之一,学校开发低年级特色德育课程——“礼”课程对学生的衣、食、坐、行等日常行为进行规范如:行走静悄悄、有礼貌的小珍珠、光盘小明星、干净小珍珠等同时,利用节日课程进行拜师礼、入队礼、新年礼等,内化仪式,成就礼仪三、家长层面在孩子的成长中,家庭教育是至关重要的部分,在坐的每一位家长,都是孩子们第一任教师,而且也影响着孩子一生的发展学校以项目为抓手,活动为载体,融合家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1.家校互通,建立联系机制通过“家校访谈”、“家长驻校”等搭建家校沟通桥梁;开展“走进学生家庭,温暖学生心里”的家访活动,了解家庭教育现状,同时家长驻校,让家长了解学校育人管理及理念2.融合共育,形成育人共识开展亲子育人讲座、亲子阅读讲座、家校共读、书香家庭评选等家长学校课程,提升家庭的教育力多次聘请阅读、亲子教育专家到学校讲座,并给家长颁发书籍《孩子,我真的懂你吗?》进行亲子阅读3.家委助力,凝合家校合力学校成立家委会,有家委会主任1名,副主任1名,沟通、资源、助力、协调四个部门学校每次活动都有家长的身影,而家长的背后,是我们家委会的努力今年随着咱们新一批小珍珠的进入,又有一批新家长的加入,而家委会也需要吸纳新的成员,届时邀请愿意参与到孩子成长中的家长,加入到咱们家委会中。
4.父母课堂,共育学生成长我们的家长群藏龙卧虎学校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到学校的课程建设中来,拓展育人资源分别进行了VR看世界、种植春天、架子鼓、送给妈妈的郁金香等多种课程;并且联系社会上的育人资源,组织孩子们走进规划馆、走进博物馆等场所拓展视野,走进养老院、环卫处等开展公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