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善良与丑恶的对碰

卢**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7.12KB
约4页
文档ID:185533237
善良与丑恶的对碰_第1页
1/4

善良与丑恶的对碰 善良与丑恶的对碰 摘 要:?欧也妮・葛朗台?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小说家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最出色的画幅之一〞,在西方描写吝啬鬼的著作里,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在小说中作者通过描写葛朗台、欧也妮、夏尔等一系列人物形象,充分再现了资产阶级吝啬鬼的形象,资产阶级的腐朽生活,同时也将善与恶的比拟、美丽与丑陋的差距鲜明地表现出来 关键词:葛朗台;吝啬;夏尔;背叛;欧也妮;善良 19世纪的法国,经历着历史的巨变从法国大革命到两次工业革命,这一切都使得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开展,整个社会物欲横流,拜金主义盛行,在这一背景下也催生了许多伟大的小说家巴尔扎克便是这一时期法国小说家的杰出代表,他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表达了一个金钱消灭人性和造成家庭悲剧的故事,围绕欧也妮的爱情悲剧这一中心事件,以葛朗台家庭内专制所掀起的阵阵波澜、家庭外银行家和公证人两户之间的明争暗斗和欧也妮对夏尔的倾心相爱却反遭背叛的痛苦的人世遭遇三条线索相互交织构成故事情节的开展1】 一、情节简介 葛朗台是法国索尔城一个最有钱、最有威望的商人他利用1789年的革命情势和种种手段使自己的财产神话般地增长了起来。

1819年11月中旬,他女儿欧也妮的生日,在他们欢庆生日时,欧也妮的堂弟夏尔来到了这里原来夏尔的父亲因破产自杀,让老葛朗台照顾儿子的前程老葛朗台看到兄弟的绝命书后不动声色,并且在当夜想好了一套诡计,利用这件事情,让银行家在巴黎大做公债买卖,赚了一大笔钱 夏尔为了自己的前程,决定去印度经商临走之前,欧也妮将自己积蓄的金币送给他,两人也定下了终生夏尔走后的第一个元旦,葛朗台发现女儿把金币送给夏尔,大发雷霆,把她监禁起来这事惊扰了他的妻子,使她一病不起妻子死后,葛朗台让女儿签署了一份放弃母亲遗产继承权的证件,把全部家产总揽在自己手里葛朗台临死前,他要女儿把黄金摆在桌面上,他一直用眼睛盯着,好似一个才知道观看的孩子一般最后他唤欧也妮前来,对她说:“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神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把一个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亲吻,葛朗台见到金子,便想把它抓到手这一下努力,便送了他的命 1827年吝啬鬼老葛朗台死去,留下1700万法郎,欧也妮继承父业,成了当地首富,人人都向她求婚,她却痴心等待夏尔但是夏尔海外经商发财后,把乡下的堂姐撇在脑后,写信与其撇清关系他要与贵族小姐结婚,但因不肯归还父亲的债务而受到阻碍。

最后,欧也妮容许嫁给公证人的侄儿德・蓬丰,并要求他帮她用四百万法郎偿清了叔父的债务,让堂弟过着幸福、名誉的生活她自己那么幽居独处,过着虔诚慈祥的生活,并“在着数不尽的善行义举的伴随下走向天国〞2】 二、人物评析 葛朗台:葛朗台毫无疑问是作者在小说中最为用心刻画的一个人物,在作者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一个吝啬贪婪、冷酷无情的资产阶级守财奴的典型代表巴尔扎克在小说中这样写道:‘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欲’〞【3】葛朗台一生迷恋于金钱,在他的眼中只有金子才是最重要的,所谓的夫妻情谊、父女亲情、叔侄关系与金子相比,便是不值一提的在妻子重病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不是照顾好妻子,而是看医生是需要花钱的,自己的金子又要少了;在被公证人告知妻子一死女儿就会有继承财产的权力以后,他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和妻女讲和,将妻子送去最廉价的医馆医治;在妻子医治无效后,他没有为妻子安排后事,更没有想到要抚慰女儿的情绪,而是理所应当地拿出放弃继承遗产的文件让欧也妮签字在葛朗台看来,女儿欧也妮一生的幸福也是无法和自己的财富相比的当他得知欧也妮将金币送给夏尔时,他勃然大怒,不顾一切地将女儿幽禁起来,为此气的妻子一病不起;可当他看到夏尔留给欧也妮作为回报的镶有金子的盒子时,他便露出贪婪的目光,发狂似的要地从欧也妮手中夺过盒子,取下金子来。

在面对同自己生活多年的妻子和有着血脉联系的女儿时,葛朗台都可以做到面不改色的冷血无情,我们又如何能奢望他对待毫无财产可言的侄儿呢?当夏尔带着父亲的绝命书来向叔父寻求帮助时,葛朗台在一夜之间为自己找到了最好的出路,利用银行家在这件事上做手段赚了一大笔钱 其实,早在葛朗台出现近两百年前,莫里哀就已经为世人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吝啬鬼形象――阿巴贡不过,与阿巴贡相比,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要复杂得多、精明得多、凶狠得多,因而也就可怕得多阿巴贡的特点是“守财〞,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守财奴,而葛朗台那么要高明许多,他一方面“守财〞,另一方面更看重“发财〞葛朗台原来也不过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箍桶匠,是法国大革命为他提供了发家致富的大好时机,他本人也称得上有胆有识,不仅能够使用各种手段大大方方地吞并他人的财产,而且有本领抓紧各种时机,冠冕堂皇地化公为私,从而使自己的家产急剧膨胀,没几年间便一跃成为当地的首富葛朗台显然具有处于上升时期虎虎有生气的第一代资产阶级爆发户的一切特点,他既有过人的精力,又有罕见的理财本领,更重要的是,除了金钱之外他没有任何别的信仰,他惟一的爱好、惟一的激情就是聚敛金钱只要他活着一天,他就一定要想方设法扩大自己的财产,处心积虑地把别人的东西通过“合法的〞手段弄到手,无论是巧取还是豪夺皆可一试,反正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因为对于他这样的人来说,除了敛财,生命再也没有其他的价值和乐趣。

关于葛朗台这种过人的本领和突出的特点,巴尔扎克有一段非常形象、非常精彩的描写:‘在理财方面,葛朗台先生就像一只猛虎,一条巨蟒他懂得如何躺着、蹲着,把猎物瞪上半天再扑上去,张开钱袋的大口,吞进成堆的金币,接着就安安静静地躺下,就像一条吃饱了的蛇一样,不动声色地、冷静地、慢条斯理地消化着吃到肚子里的东西更可怕、更耐人寻味的是,像这样一个阴险毒辣而又毫无廉耻之心的人,当地的老百姓却没有人怨恨他,尽管几乎人人都受到过他那钢牙利爪的伤害,然而受害者却无一例外地对他表示敬服,异口同声地称赞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能干的人,甚至把他看成是当地的荣耀’这是因为在大家的心目中,老葛朗台是一个成功者,而成功的标志就是他比别人更有钱,比别人更有方法弄到更多的钱〞【4】 夏尔:在小说中,老葛朗台无疑是一位典型的反面人物,而夏尔・葛朗台同样也无法摆脱葛朗台家族的血统,自私自利,精于算计当夏尔带着父亲的绝命书来到欧也妮家中时,他可怜的处境得到了欧也妮的同情,巴黎花花公子的打扮和举止也引起了欧也妮的爱慕之心夏尔决定去印度经商时,欧也妮瞒着自己的父亲将自己积蓄的金币送给他,夏尔也把母亲给他的金梳妆匣留给欧也妮作为纪念,两人海誓山盟地定下终身。

然而,夏尔在海外经商,逐渐发扬了葛朗台家族特有的习性,变得小气贪婪,自私自利,并且明白只有利益才是最重要的,于是便把乡下的堂姐撇在脑后,写信与其撇清关系,扬言要与贵族小姐结婚,但又因不肯归还父亲的债务而受到阻碍痴心善良的欧也妮为了让堂弟过上幸福、名誉的生活,容许嫁给德・蓬丰做形式上的夫妻,并要求德・蓬丰帮她用四百万法郎偿清了叔父的债务面对如此善良的痴情的堂姐,夏尔没有一丝的感动与愧疚,只是在他得知欧也妮成为巨额财产的继承人时,他简直不能相信,也许此时他会因为着巨额的财富而懊悔自己抛弃了欧也妮吧,但此刻的欧也妮却已不在乎了夏尔的爱情,无法挽救的错误使得夏尔又变得唯唯诺诺,祈求“姐夫〞德・蓬丰先生对自己“提携提携〞海外经商的七年,他为求财富走私贩运、买卖人口、放高利贷,狠心刻薄,贪婪到极点,可以说是无恶不作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他逐渐泯灭了自己的良知,变得和其他人一样认为人的标准是用黄金来衡量的5】 欧也妮:与老葛朗台、夏尔・葛朗台迥然不同,欧也妮・葛朗台应该是葛朗台家族中仅存的一个善良人她纯真痴情,善良虔诚,在小说中是一个天使般的存在;然而,她又是软弱的,面对父亲的专制,她选择了忍受,面对夏尔的背叛,她同样选择了退让,替夏尔还清债务后,一个人幽居独处,过着虔诚慈祥的生活,并在着数不尽的善行义举的伴随下走向天国。

欧也妮是冷淡金钱的老葛朗台死后,欧也妮虽然有了一大笔遗产和收入,可是她还是和以前一样,过着俭朴的生活,精打细算地积攒了许多年的家产有人说她和她的父亲一样吝啬,可是,她在用自己的财产为堂弟夏尔归还债务的时候,不曾有过一丝的犹豫与不舍;她还把钱用到了慈善机构和教育上,并且又铸了一个黄金的圣体匣,献给本市的教堂她不像一般世人那样重视钱财,她一点也不把黄金放在心上,成堆的黄金是捆缚她的锁链,金钱冷冰冰的光荣,使她隔绝于人世作为那个金钱世界里的一个特殊的存在,她拥有巨大的财富,但她身上人类的自然品质却并未被金钱所吞噬,她与她的父亲老葛朗台形成了鲜明的比照她是一个被金钱吞噬的无辜的牺牲品,她的一生都被金钱所束缚,然而她身上保存下来的虔诚与善良,可以说是当时沉溺于金钱的人们唯一的救赎,使人们在这个被金钱遮蔽的黑暗世界里看到了一抹光亮 欧也妮是纯真的,她渴望着爱情夏尔的到来使生活平静的她一直沉睡的爱情觉醒了当夏尔提出要去印度经商时,她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全部积蓄送给了他,同时也把自己的爱情与心灵全部交给了他在漫长的岁月中她焦灼地等待着夏尔,一方面她忍受着父亲冷酷的迫害,另一方面她也在不断地构建着心灵中爱情的天堂。

然而,她苦苦的等待,最后换来的却是夏尔的无情背叛,尽管如此,她还是无法去怨恨夏尔在夏尔的困难之际,她依然义无反顾地拿出一百五十万巨款,阻止债权人宣布叔父破产,成全也保全了夏尔为了保持自己圣洁的爱情,她与丈夫结婚的条件是只做形式上的夫妻,她能给丈夫的只能是友谊 善良纯真的欧也妮却逃不开命运的悲剧她在这不公平的命运中觉醒、对抗,却还是以妥协告终,虽然她曾经有过片刻的胜利和一丝的欢愉,但这些在命运的长河中激不起任何的波澜最可悲的是她因爱情而对抗,却最终在爱情的背叛中绝望妥协她活着,只能用自己的手去抚慰无数个受伤的家庭无数个痛苦的灵魂,她只能在别人的欢乐中寻找一点快慰〞欧也妮用圣母一般的光辉成就了这个悲剧世界的一份大爱,让人们感受到温暖和希望;自己却甘心活在悲剧团阴影之下,单独生活,单独去享受痛苦6】 小说中,欧也妮作为善良的化身出现,她用自己圣母般的光辉为人们点亮救赎的灯塔巴尔扎克用老葛朗台的吝啬贪婪和夏尔的自私自利来反衬欧也妮的善良和纯洁,从“恶的凹坑〞中间挖掘出她善的品性,从而使之俏然卓立于淤泥之中,放射出引人瞩目的光辉在善良与丑恶的对碰中,巴尔扎克为我们描绘一幅生动形象的19世纪资产阶级生活场景的画卷。

[注释] ①?欧也妮・葛朗台 高老头? 巴尔扎克 张静译 北方文艺出版社. ②?一个资产阶级守财奴的典型形象? 朱智群 中国学术期刊网. ③?略论形象塑造中的善恶比照? 张玲霞 ?大学生论文选?. ④?中的人物评析? 冯彤 ?青春岁月?. ⑤?中的拜金主义? 陈林 ?教学反思?. ⑥?中守财奴的文学内涵? 邹红波 ?鉴赏者? . [参考文献] 【1】?欧也妮・葛朗台 高老头?译者序 张静译 北方文艺出版社. 【2】?一本书搞懂法国文学? 柳鸣九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3】?一个资产阶级守财奴的典型形象? 朱智群 ?中国期刊网?. 【4】?欧也妮・葛朗台 高老头?译者序 张静译 北方文艺出版社. 【5】?内容简介?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6】?女人的悲剧――读巴尔扎克的? 张靖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