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西比较高危考点(考点2)

mg****85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32.50KB
约11页
文档ID:49695755
中西比较高危考点(考点2)_第1页
1/11

中西比较高危考点考点2 明清时期的中国和当时西方政 治、经济、思想状况比较 (一)政治状况: 1、概况不同: 中国:中央:当时中国处于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 加强并逐步走向衰落,例如明太祖废丞相、雍正帝设立军机 处标志着中央集权到达顶峰皇帝是最高立法者、最高行政 者、最高司法者,不受任何约束和监督是绝对君主制地方: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在分权的基 础上,牢牢控制着对方官吏的任免、考察、监督,地方必须 服从中央、无自治权利西方:中央:在封建时代,西方实行的是有限君主专制,君主总受 到教权和一些地方割据势力的控制,当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 和改革以后,相继建立起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作为国家元 首的国王或总统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法律的限制地方:中央在巩固统治的同时,或多或少地都会给予地方一 定的自治权2、影响不同: 中国:皇帝是最高立法者、最高行政者、最高司法者,不 受任何约束和监督,使其决策形成了独裁和随意性,难免 会出现错误,又使大小官员唯上是从,助长了因循守旧之 风,也必然导致官僚机构膨胀,从而出现贪污腐败作风 地方对中央唯命是从,难免会出现人浮于事,缺乏创造性 的局面,这一切都极大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 的发展,使中国逐步落后于西方。

西方:逐步建立起资产阶级统治,实行行政、司法、立法 三权分立以及资产阶级代议制度,资产阶级通过议会或多 或少掌握了立法权,有利地防止了君主或总统的权力滥用 ,有效地防止了专制独裁的出现,地方拥有一定的自治权 ,有利于地方创造性发挥,从而使地方更好发展,使西方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3、产生不同状况和影响的原因: (1)历史原因:中国专制主义和“三纲五常”等封建 伦理思想长时间禁锢人们的思想,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制度相对完善,根深蒂固西方或多或少继承了古希腊哲学家们的人文主义 精神,具有一定的民主传统,封建制度相对中国 而言较弱 (2)经济因素:中国与西方虽然都出现资本主义萌 芽,但中国缓慢、西方发展迅速 (3)思想因素:中国与西方都出现反封建思想和文 学著作,但是中国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家的思想 始终没有突破封建伦理思想,而西方的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以及启蒙运动都把人从封建思想的禁 锢当中解放出来二)明朝内阁制和西方内阁制的对比1、产生的原因不同:明朝内阁制是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产物西方内阁制是资本主义发展产物 2、性质不同:明朝内阁是封建性质西方内阁制是资本主义性质 3、作用不同:明朝内阁的职责只备顾问,最终的决策权依然掌 握在皇帝手中,而且内阁不是法定机构,不可能 牵制王权。

西方内阁是权力民主的象征,总揽国家的行政权 力,并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三)经济状况:1、相同点:中国和西方都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资 本主义萌芽 2、不同点: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始终没 有进入到工场手工业阶段;西方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进入工场 手工业阶段,到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 开展工业革命3、导致不同点产生的原因:中国长期奉行“重农抑商”政策强化了小农经济,使资 本主义萌芽发展缺乏自由劳动力、资金以及国内市场 闭关锁国”以及“海禁”政策使中国失去了拓展海外市场以 及学习西方技术的机会儒家思想强调的“重义轻利”的思 想也影响了经济发展明清时期中国的科技逐步落后于西 方,始终没有形成近代科学,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 持西方自古就有从事工商业的传统,“重商政策”、新航 路的开辟以及早期的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 金、市场和原料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文艺复兴以及启 蒙运动也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近代科学的兴起为经济发展 提供了技术支持,当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以后尤其是工场手 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时工业革命就 开始了四)思想文化状况:14—16世纪西欧出现了文化高潮,与此同时, 我国明朝也出现了一个文化繁盛局面。

从思想、文 学等方面概况并结合史实说明明朝与西欧文化领域 的相同特征,并简要指出双方的主要差异以及其原 因相同特征:(1)思想上都产生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西欧文 艺复兴运动兴起,以人文主义为旗帜,抨击封建教 会,要将人和人性从宗教当中解放出来;中国明末 清初产生了顾炎武等进步思想家,抨击君主专制(2)文学方面都具有反封建、追求个性解放的时代 特征例如: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的《神曲》、《十 日谈》、以及启蒙运动时期的《论法的精神》以及 《百科全书》;中国明清小说〈红楼梦〉、〈水浒 传〉、〈西游记〉等主要差异:在政治思想方面,西欧以人文主义为旗帜抨击封 建教会的腐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生活 ,形成了西欧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中国明清时期的民主思想家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力 度不够,未有形成为思想解放运动产生原因:经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如欧洲,政治:中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远比西欧厉害,思想:明清思想家仍然没有跳出传统儒学的范 畴,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家五)明清之际民主思想家与启蒙运动 异同点比较相同:对封建专制进行了批判 1、性质不同: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欧洲思想主流,属 于资产阶级思想明清之际民主思想并没有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流,没有 没有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仍然属于封建性质的思想 2、内容不同:启蒙运动以理性主义为核心,提倡政治上 的民主、反对专制王权和封建登记制度,追求民主、自由 和平等中国明清之际民主思想虽然反对专制王权,但对未来社会 的设计却没有跳出中国古代理性化的明君加贤臣的统治模 式 3、作用不同:启蒙思想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武器,成 为西欧近代历史上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的反封建的民 主思想却没有形成思想解放运动(六)中西科技特点对比:明清时期中国科技成以实用性为主,对自然规 律缺乏研究和科学实验,没有形成理论上的探究 和深思风气,没有建立科学体系,著作大多是总 结性,逐渐落后于西方,始终没有形成近代科学 。

未形成近代科学的原因见优化设计P22)14—18世纪的西欧科技发展迅速,天文、物理 、生物学均有重大进步,逐渐超越中国,形成了 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作为表达方式、系统完整 的近代科学。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