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墙保温材料行业分析 税雷洲一、 行业发展现状:1、行业简介:外墙保温指采用一定的固定方式,把导热系数较低的绝热材料与建筑物墙体固定一体,增加墙体的平均热阻值,从而达到保温或隔热效果的一种工程做法,而保温隔热材料与制品是影响建筑节能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上市的品种有岩棉保温板、无机有机聚合聚苯板,发泡混凝土保温板,泡沫玻璃保温板、泡沫陶瓷保温板、阻燃聚氨酯泡沫保温板,酚醛泡沫保温板、玻璃棉保温板等而伴随外保温材料在墙体上采用中,上墙系统的技术也不断完善和出新,各类低黏度、高附着力的水溶性黏合剂,依附网状结构和片材材料不断出现据了解,以往上墙材料大都采用玻璃网格布近两年涂层玻纤面毡也得到大量采用,不同材质的外保温材料出现了不同性能的黏合涂层毡有机材料的最大优点是节能、质轻、保温、隔热性好、施工经验丰富但最大缺陷是安全性差,易老化,易燃烧,并且燃烧时烟雾大、毒性大,其安全性、耐久性、舒适性均不如无机保温材料无机类保温材料,如玻璃棉、岩棉、矿棉制品等,具有较大的吸水率和水蒸气渗透率,因而保温效果不够稳定,尤其用于低温保温时,此类保温材料一旦含有水分,导热系数会急剧上升,隔热效果将明显降低。
而从防火性能方面考虑,无机材料的优势则甚为明显在我国,已较成熟并得到推荐的外墙外保温体系有:聚苯板薄抹面外墙外保温体系、胶粉聚苯颗粒保温隔热浆料外墙外保温体系、现浇混凝土复合无网聚苯板外墙外保温体系、现浇混凝土复合聚苯板钢丝网架板外墙外保温体系、机械固定聚苯板钢丝网架板外墙外保温体系另外,岩棉、聚氨酯、挤塑聚苯板等外墙外保温体系也得到开发和应用2、建筑保温材料分类及在不同外墙类型应用建筑保温材料可分为泡沫型、硅酸盐型、硅酸钙型、纤维质型;按材料成分可以分为有机隔热保温材料和无机隔热保温材料、金属类隔热保温材料;按材料形状可分为松散散热保温材料、板状隔热保温材料和整体保温隔热材料建筑保温材料在不同外墙类型的应用:1、非幕墙类:当外墙为面砖时,可使用岩棉板,玻璃棉,聚苯板,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硬质聚氨酯板,聚氨酯发泡材料等当外墙为涂料时,可使用聚苯板,玻璃棉,挤塑板,聚氨酯发泡材料,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等2、幕墙类:当外墙为玻璃幕墙时,一般玻璃幕墙层间使用保温棉加1.5mm镀锌钢板做保温的;若选用真空Low-e玻璃,其本身就具有隔热保温功能;当外墙为石材幕墙和铝板幕墙时,层间使用保温棉做保温。
现在石材幕墙和铝板幕墙也流行用厚EPS聚苯板做保温工程保温防裂材料:(电焊网、热镀锌钢丝网、网格布)建筑墙体保温电焊网也称电焊网,采用电焊网能有效的防止墙体出现裂纹和空鼓现象,有效的保证施工的效率;3、行业近几年发展演进前几年的我国建筑用保温材料,特别是外墙外保温用材料以有机材料为主体,其中聚苯乙烯和聚氨酯较多,占到市场70%以上份额但由于材料本身特性以及各种防火措施和管理措施没有落实到位,火灾事故时有发生2009年2月的央视大火引发了社会对外墙保温材料的关注, 2010年11月上海大火中58条无辜生命的消逝,2011年2月沈阳万鑫的大火,加重了人们对保温材料的憎恨,甚至有人提出禁止采用保温材料公安部于2011年3月14日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明确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消防监督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简称"65号文件"文件规定,自3月15日起,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消防监管一切从严,"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材料"65号文深刻地影响了外保温材料市场的格局——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有机材料集体被封杀,而仅占不到10%的市场份额、却能达到A级防火标准的岩棉、玻璃棉、珍珠岩、泡沫混凝土等无机保温材料的行情火爆异常。
有调研显示,自65号文下发之后,北京市场上的岩棉保温产品的终端销售价格从原来的42元/平方米一度飙升至200多元/平方米即使如此,产品依然供不应求而生产各种绝热保温材料的原材料价格都有不同幅度的上涨,涨幅多在10%以上岩棉、矿渣棉、玻璃棉等产品的原材料均比上一年每吨上涨了1000元左右然而,直接明了的65号文却没有给市场带来期许中的整齐划一,反而造成保温材料市场更加凌乱65号文公布之后,大量的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的新型A级材料实际上只是一些符合旧标准A级的产品而已我国现行的保温材料燃烧性能的分级标准有两套,即GB8624-1997和GB8624-20061997年发布的GB8624-1997是在对德国DIN4102-1的分级方法修订的基础上制定的,分为A级(均质材料)、A级(复合夹芯材料)、B1级、B2级、B3级几个级别而2006年发布的GB8624-2006是参照欧盟分级体系EN13501-1:2002设置的,把保温材料分为A级(分为A1级、A2级)、B级、C级、D级、E级、F级在我国市场上两套标准还是在并行使用,而且人们还是更习惯以1997年的分级标准来讨论某种材料的燃烧性能各地在执行65 号文后,造成大量的外墙保温改造项目被迫中止,无形中增大了2015年全国重点城市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下降20%以上的目标的实现难度。
鉴于中国保温材料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2012年12月3日,公安部消防局下发《关于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消防监督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即350号文),决定取消执行2011年3月14日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明确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消防监督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即65号文),同时要求严格执行2011年12月30日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简称新46号文)和《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实际上,65号文取消了以后,对保温材料的要求退回到了三年前的46号文2009年的46号文,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尚待完善一个是设置防火隔离带的问题,应该对不同的有机材料进行细分46号文上说,所有的B2级材料都要设置防火隔离带,B1级材料则可以不设隔离带经过实验发现,B1级、B2级(结构防火等级)的EPS都需要做防火隔离带,而PU(聚氨酯)则基本上不需要做防火隔离带按照46号文的规定,B1级的EPS保温系统可以不做防火隔离带,实际上可能存在火灾隐患,因为EPS具有热塑性(即火灾时即产生收缩熔化,不能形成炭化阻隔层)另一个方面是幕墙结构的外保温材料应该有外饰面现在的外保温做完之后,外面直接挂幕墙,并没有外饰面的要求,这样就带来一个什么问题呢?保温材料裸露在幕墙后面的空气中,一旦燃烧容易形成烟囱效应,火向上窜,导致火势加剧蔓延。
公安部消防局2012年第350号公布,正式取消执行65号文以来,国内保温材料市场已出现明显变化:A级无机保温材料市场急剧下降,有机保温材料明显上升,PU建筑保温材料产能、产量和市场均出现了空前增长势头B1级聚氨酯喷涂保温材料、PU无机复合板材和结构阻燃型PU保温材料等将有巨大发展空间 二、 行业面临主要问题:1、不同材料各有缺陷目前使用的保温材料在应用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珍珠岩的含湿气状态下,易存在腐蚀性的氧化钙,并由于长时间内保有水分,不易在低温环境下使用;玻璃纤维易吸收水分,不适于低温环境,也不适于540℃以上的温度环境;矿物棉同样存在吸水性,不宜用于低温环境,只能用于不存在水分的高温环境下;聚氨酯泡沫与聚苯乙烯泡沫不宜用于高温下,而且易燃、收缩、产生毒气;泡沫玻璃由于对热冲击敏感,不宜用于温度急剧变化的状态下2、频繁变动的政策制约了保温材料的推广2009年9月,公安部、住建部联合制定《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要求,外保温墙材不应低于B2(可燃)级2011年3月,公安部消防局下发《关于进一步明确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消防监督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简称65号文),规定民用建筑外保温墙材只能使用A(不燃)级材料,基本将有机保温材料拒之门外。
2011年12月30日,国务院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简称46号文)规定,外保温材料一律不得使用易燃材料,严格限制使用可燃材料2012年12月3日,公安部消防局下发《关于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消防监督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350号文),决定取消执行65号文,B1及B2级保温材料属于可用范围各地执行情也大不相同65号文颁布后,有些地方采用岩棉板、玻璃棉板、复合A级聚氨酯板、复合A级酚醛板等外保温材料,将聚苯乙烯等材料拒之门外;但是很多新商品房的施工方依然在使用B1、B2级的有机材料;也有少数建筑施工企业在违规使用易燃材料46号文要求严格限制B2级材料的使用,但究竟如何严格限制,目前还缺乏相应的细则,而各地有关部门的解读也不尽相同而350号文又给聚氨酯保温材料带来了春天3、标准混乱的情况长期困扰着保温材料行业“目前建筑保温材料应该执行《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2006)这一标准,但是还有一些企业和部门在执行已作废的标准(GB8624-1997),造成了产品分类的混乱 “与外墙外保温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目前只有7套,其中5套是2007年以前出台的,但近几年新发布的地方标准却有其数倍之多。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王新民在今年的绿色建筑大会外保温材料分论坛上表示,“我国外墙外保温行业的各级标准凌乱繁杂,术语、概念、检测方法均不统一,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三、 行业标准的跟进1、正式颁布实施新标准,解决标准混乱问题今年年初,《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2012)和《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防火性能试验方法》(GB/T29416-2012)相继发布,二者都将于2013年10月1日起实施首次发布的《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防火性能试验方法》(GB/T29416-2012)是《消防标准化‘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点标准项目之一,而《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分别于1997年、2006年进行过两次修订GB8624-2006存在燃烧性能分级过细、与我国当前工程建设实际不相匹配等问题,在GB8624-2012中都得了相应的解决2、订立建筑节能目标政策利好建筑外墙保温行业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1号文即转发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在新建建筑之外,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还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提出了目标。
十二五”期间,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4亿平方米以上,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500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和公共机构办公建筑节能改造1.2亿平方米,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节能示范40万套到2020年末,基本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有改造价值的城镇居住建筑节能改造6月20日,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即将印发继福建、山东、江苏等省之后,北京也将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标准,绿色有机保温材料产业由此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日前,四川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由该省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厅《四川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方案》主要目标:(一)新建建筑到2015年,完成新建绿色建筑3200万平方米,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实现节能50%的目标,有条件的城市或工程项目实现节能65%的目标,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到2015年,力争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20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和公共机构办公建筑节能改造350万平方米,其中公共机构办公建筑完成节能改造180万平方米3、市场规模测算 统计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年均外墙保温面积10亿平方米(以外墙面积占建筑面积62%比例测算),以保温材料100元/平方米计算,“十二五”期间我国外墙保温市场将超过千亿元。
按照《方案》要求的旧房节能改造目标,以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