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反曲弓弓箭挠度选择

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7KB
约4页
文档ID:454347584
反曲弓弓箭挠度选择_第1页
1/4

.以下容摘自中华弓会云中鹤,射箭沙龙箭如风,射箭沙龙英金山水,以及kouhaya & Durchmarsch先说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词:挠度挠度:SPINE就是箭杆的抗弯强度不同的箭长和拉力需要不同的SPINE值的箭只有选择适宜的SPINE值的箭,准确性才有保证箭杆的挠度测量采用的方法是用一个28英寸的箭杆,中间放一个1.9磅的砝码,看压下来多少距离英文标注为SPINESPINE值越大表示箭杆越软,适用的弓的磅数就偏低简单地说,挠度表现的是箭的软硬程度,这个"软硬〞不是说箭的材料的硬度,而是说箭在飞行的过程中是不是容易弯曲,或者说"甩〞起来对于没箭台的弓来说,箭为什么会甩起来,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因为弓弦回弹的方向和箭滑出弓窗的方向是有一个夹角的弦的推力方向与箭的初始滑行方向不一致,没有作用在箭的中轴方向上,这种不均衡的用力必然导致箭发生侧向的运动,而箭本身的惯性又会阻碍侧向的运动,从而导致箭滑离弓窗之后来回甩动假设采用三指射法,那么箭离开弓窗时甩动的模式如以下图所示,即箭在弓弦的推动和弓把的阻挡下,箭的中部会先扭向右边,然后再甩回左边,如此往复同一弓,射不同挠度的箭的时候,箭的甩动的频率和幅度都会不一样。

挠度适宜的箭,在离开弓窗时箭尾应该正处在往左甩到最大的时候,这样箭尾的羽毛就完全不会接触到弓把,箭就能不受干扰地飞向目标如果挠度不适宜,那么箭与弓把的碰撞和摩擦就变得不可预料,显然会显著影响射箭的精准度有箭台的弓,箭飞出去之后一样会甩对于并非完全中心出箭的猎弓来说,它的道理跟无箭台的弓类似,但是因为猎弓上的箭确实更接近中心,它受挠度的影响比无箭台的弓相对会小一些,也就是说它对挠度的容错率比较大而对于那些完全是中心出箭的弓,比方复合弓和射准反曲弓,箭的甩动那么更多来自弦的拉法和撒放方式等人为因素所以反过来说,对于玩无箭台传统弓的朋友们来说,选择正确的挠度更是极为重要的传统弓初学者遇到瓶颈,成绩提不上去,多半和挠度的问题有关没选对挠度的话,东一箭西一箭,简直太正常合理了那么挠度应该怎么选择呢.从原那么上讲,弓的磅数越大,箭应该越硬直观地说,对于磅数小的弓,如果箭太硬,弦在推动它时它甩不起来,它就会直直地离开握把,箭羽必然会擦在握把上而对于高磅数的弓,如果箭太软,就会甩得太厉害,可能箭在将要离开握把时箭尾甩回了右侧,还是会擦到握把更极端一点,用高磅数的弓时如果箭太软,箭甚至可能直接甩断,对射手造成危险。

要选择适合你的挠度,首先要把箭的挠度测出来有心好好练箭的人,必然要清楚地知道适合自己的箭,挠度是多少挠度可以通过简单的设备测出来,例如以下图所示的设备:这个设备是针对28英寸拉距标定的,也就是说,在28英寸拉距下,这支箭的挠度是500这个设备的标尺上也可以直接读出这个挠度适宜的磅数,这里500对应的是52磅,也就是说这支箭适合拉距28英寸的52磅弓使用当然作出适宜的选择也不能全靠设备,合理的做法应该是在你预期的适宜挠度的上下附近各取一个点比方说你觉得500可能适合你,那么你应该也试试480和520的箭,通过实际射击验证一下哪个挠度的箭用起来最准,从而作出正确的选择简单地说,磅数越大,箭的挠度就要相应越低,就是箭要硬,磅数小,那么反之,这点大家根本都知道,不再啰嗦但是,如何使自己的箭和所用的弓相当匹配.我总结出来一个简单的方法,下面还浪费些大家的时间仔细看一下就美猎来说,600挠度适合40磅的弓,550挠度适合45磅的弓,500挠度适合50磅的弓,以此类推弓的磅数和挠度是一个反比,而且有一定的规律,就是磅数每上升5磅,那么挠度就要降低50这样,我想你对自己弓要用多少挠度的箭应该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

接下来,是重点有一个简单的道理我们都知道,一根竹竿,杆子越长,越容易弯,杆子越短,越不容易被拗弯那么,箭杆也是一样的所以,我上面说的这个挠度值500,550啥的,必须有一个条件:一定的箭杆长度!否那么就算一样材质的箭杆,在不同长度下,它的挠度是不同的所以,按照国际惯例〔其实就是美帝惯例〕,我们平时说的某种箭杆挠度多少,其实是指的这个箭杆28吋长度下的挠度值问题产生了,每个人的臂展不一样,对于箭的要求也不一样或许你会说,我不想要28吋的箭杆,只想要27吋,或者想长一些,要29吋的呢.也有一个很简单的规律:箭杆在28吋长度的根底上每增加1吋,挠度就增加50,长度减低1吋,挠度就降低50举个例子,你的拉距29吋,拉力为50磅那么,我们再套用50磅弓用500挠度的箭这个方法就行不通了因为500挠度的箭,箭杆长度被限定死了,只有28吋,而你的拉距已经超过28吋那么怎么办呢.你就要用450挠度的箭杆,28吋箭杆450挠度,你把箭杆放长1吋,挠度增加50,正好到达500挠度匹配50磅弓的要求根据这个规律,我们也可以通过截箭来掌握箭的挠度和我们用的弓匹配即使是拇指式射法,也是这个规律下面再举个例子:拇指射法,拉距31吋,拉力40磅。

那么,按照第一个规律,40磅弓,要用28吋长度下600挠度的箭我们必须要用31吋长度的箭杆,怎么办.就是要减去〔31-28〕*50=150的挠度,就是说,我们要用国际惯例下标的450挠度的箭反过来,要是我有一打伊斯顿2114箭杆〔挠度为510〕,虽然我的拉力比较大有55磅,但是因为三指射法,拉距小,只有26,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比较软的箭杆来匹配我的弓呢.也是通过截箭我只需把箭杆截到27吋,就是比28吋短1吋,挠度就从510降低为460,这样就匹配我的弓了当然,上述所说的,也不是完全不变的总体来说,我上面说的这个标准,是按照射准的要求如果你想选择狩猎箭的,那么可以把适用的挠度降低一些通俗的说,就是狩猎箭可以比射准箭硬一些,用在一样拉力的弓上还有一个原那么就是,箭宁可偏硬一些,也不要偏软以上根底上再细一些.虽然宁硬勿软和磅增绕减的总规律没错,但是中、大拉锯传统弓选箭的原那么我觉得是"硬中选软〞"平安限度选稍软的〞,而不是简单的"选最硬的再往下调〞伊表对现行的传统弓我感觉不很适宜,对碳箭也就罢了,对32吋铝箭〔总长33~33.5〕40磅用450绕的箭,实际当中是相当吃瘪的除非你能忍受大散步,因为弹道的散步已经非常明显了,传统弓的转换效率和箭速实际都不怎么样,没法用反曲弓和复合弓去衡量。

实际现在传统弓的标称体系我觉得也有问题,如果按照楼主的算法,一般在楼主那种磅数测定根底上我会再降回两个五十绕度去选箭,因为现行工艺对转换效率和箭速根本有底后,所谓选硬的箭无疑是笑谈其实你用伊表也可以发现,三个变量不变的情况下,从复合-反曲到现代长弓,不同种类箭的绕度是不断增高的,只能说大拉锯的传统弓,差不多是排在现代长弓后面的一个常量体系,比方44-33-65这个变量,都包含ss75,绕度复合是320~340,反曲是360~400,现代长弓是460~500,为什么一路走高,因为转换效率和箭速的后台设定参数就不一样,那么比上参数更不好说的所谓的现代材料拉锯传统弓呢.我看550~600,实践当中也差不多,650也照样用所以说,所谓的规律和真正的实践,是两码回事我的建议是在摸清弓性能根底上保证平安前提下,最好选稍软一些的箭当然,这个只是针对现在那些拉锯的拇指射法弓,说到上面几种,按伊斯顿的去选是没太大问题的这个类型的弓如果选箭太硬,就是所谓的63手枪打81步枪弹,既费事还不准,到时候还骂"拇指射法〞不准,果真那么回事么.笑一笑。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