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心理学第十章幼儿教师心理第一节 幼儿教师的职业角色与职业能力第二节 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目 录第一节 幼儿教师的职业角色与职业能力1.幼儿人格的塑造者 幼儿阶段儿童的很多人格特质都在形成和发展之中,比如情感、社会性、自我意识、秩序感、完美感等等在这些人格特征的正常发展过程中需要教师给予特别的理解和呵护,否则就可能造成不良的后果一、幼儿教师的职业角色 2.幼儿行为的示范者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指出,儿童是通过观察周围人的行为来学习的在儿童最喜欢玩的过家家游戏中,几乎就是完全模仿他观察到的成人的行为 在很多幼儿的心目中,老师的权威性超过了父母,有些对父母不屑一顾的孩子,却往往对老师言听计从,竭力模仿老师的言语、动作、表情,以他们的形象来认同自己的行为一、幼儿教师的职业角色 3.幼儿学习的指导者 我国教育部2012年颁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幼儿的学习内容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指出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 从幼儿的学习方式来看,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教师要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幼儿的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一、幼儿教师的职业角色 4.幼儿生活的养护者 幼儿教师在某种程度上需要承担起很多的养护责任,这种养护不仅是对幼儿生理、生活的照料,而且包含对他们良好情绪状态、健康人格、个性品质的关注和呵护 幼儿教师某种程度上承担着代理家长的角色,他们的工作涉及到幼儿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对年龄较小的幼儿来说,老师就跟妈妈一样,是他们生活和情感的重要支撑一、幼儿教师的职业角色 1.了解幼儿的能力 首先需要学习和掌握幼儿生理与心理知识,知道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其次要用发现的眼光细心观察生活中、活动中的幼儿二、幼儿教师的职业能力2.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1)教学设计能力(2)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的能力(3)组织一日活动的能力(4)创设教育环境的能力(5)说演弹跳唱画做的能力二、幼儿教师的职业能力 3.沟通与合作能力 幼儿教师的沟通与合作能力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与幼儿的沟通能力,二是与同事的沟通与合作能力,三是与幼儿家长的沟通与合作能力4.保育能力 幼儿教师的保育工作包括督促幼儿餐前、便后洗手,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进餐时不催促幼儿,让每个孩子吃饱吃好;根据天气变化,及时为幼儿增减衣物,指导幼儿洗脸、洗手,帮助幼儿剪指甲等等。
二、幼儿教师的职业能力5.学习能力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内容是开放的,往往不能按固定的模式进行,教师必须是“全科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五大领域的课程必须都能够承担起来二、幼儿教师的职业能力 1.高尚的道德品质 幼儿教师一定是一位充满爱心的善良的人,能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幼儿,能够以极大的耐心包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错误,能够关心每一个幼儿的成长2.激励性的人格特征 幼儿教师的热情由两个方面组成:对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感兴趣,尽情投入其中,充满活力;会对幼儿有更高的期望和信心三、幼儿教师的人格特质 3.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幼儿生来就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世界在他们的眼中是新奇的、有趣的,他们总有无数的问题去问,因此,幼儿教师必须能够象幼儿一样用好奇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通过一切可能的途径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跟得上幼儿的脚步,才能激发出幼儿对世界的兴趣三、幼儿教师的人格特质 4.稳定的情绪 幼儿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还是心智尚未完全发育好的孩子,还不能理智处理各种问题,情绪波动大,如果幼儿教师没有稳定的情绪,就会很容易受他们的影响,所以幼儿教师在工作初期,首先要学会的就是不管面对任何事情都能够不急不躁,冷静理智地处理一切问题。
三、幼儿教师的人格特质第二节 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1新手阶段(入职一年左右) 刚从幼师毕业或从其他岗位转岗到幼儿园的教师均处于这一阶段,我们称其为新手、生手或无经验的教师 在这个阶段中,新手教师刚开始较为理想化,对工作中的一切都感到十分新鲜,对工作充满热情,急切地希望被学生接受,希望自己尽快适应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但是在现实的冲击面前,他们会渐渐意识到实际教学与书本的或者理想中的大相径庭,对孩子表现出的很多行为无所适从,教学并不像想象中得那么得心应手,工作压力很大,力不从心,从而产生失落感,甚至对自己能否从事这项工作产生疑虑一、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阶段 2优秀新手阶段(入职二三年左右) 这时教师开始意识到教学情境的相似性,能把过去所学的知识,与现在所遇到的问题和情境相联系,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有一项针对这个时期的幼儿教师进行的调查发现,他们此刻最关心的问题是自己组织教育教学的能力和家长对自己工作的认可度,最担心的问题是孩子的安全和自己的工资收入,教学中最大的困难是教学组织不充分或不足,不能有效地实施教学,完成教育目标在专业成长方面,他们亟需有经验教师的指导一、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阶段 3胜任阶段(入职三四年以上) 入职三、四年的教师拥有了更多的教学经验,已经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虽然还不能做到游刃有余,但应付常规的教学是没有问题的。
处于胜任阶段的教师与新手、优秀新手有两个明显的区别一是他们能有意识地选择教育教学内容,确定重点、难点并制定活动计划,知道要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教学二是在教学时,他们能依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很好地调节教学节奏,能够对课堂环境和学生的听课情况进行分析,能对课堂进行更有效地控制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教学的自我效能感大大增强一些出类拔萃的老师甚至成为幼儿园的骨干教师一、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阶段 4熟练阶段(入职五年以后) 大约第五年以后,一些教师的教学水平稳步提高,能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成为熟练教师在熟练阶段,教师在职业知识、基本技能、业务能力和职业情操等方面的综合素质都会大幅度的提高他们不断学习,基本适应了教师工作,完全融入了幼儿园组织,有了良好的人际环境,熟练地掌握教育教学技术,成为幼儿园的业务骨干,在家长和幼儿中有一定威信,所以此时他们关注的是幼儿的发展、安全、健康,如何利用有效方式吸引幼儿,实现教育目标一、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阶段 5专家阶段 从实际来看,只有很少一部分教师能够从熟练型教师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绝大部分教师终生都停留在熟练阶段甚至是胜任阶段 专家型教师的最大特征是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有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教学科研成果丰富且有分量,在幼儿园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
专家型教师凭直觉开展教育和教学工作,对于处理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十分自如 有研究表明,教师至少在积累了十年的教学经验,在教室里讲过10000小时的课,在此之前至少当过15000小时的学生之后才有可能发展到专家水平阶段每位专家型教师都有长时间的教学实践和十分丰富的教学经验 一、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阶段 (一)影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个人因素1.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个体追求成功的动力 成就动机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方式一般来说,如果家长和老师对孩子提出较高的成就要求,并加以严格训练和积极的鼓励与支持,孩子的成就动机水平就高另外,家长和老师自身的成就动机水平、家庭和学校的氛围、同伴等因素也影响孩子的成就动机二、影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2.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活动而进行的推测与判断自我效能感较高的人具备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相信自己具备取得成功的能力,并为之坚持不懈 自我效能感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同时影响活动时的情绪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则遇事畏缩不前,在压力面前束手无策,容易羞涩、恐惧、害怕,总担心失败,因此不愿意面对挑战。
二、影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3.专业素养 幼儿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扎实宽厚的专业知识、全面综合的教育能力,才能为专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国内学者将教师的知识结构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是本体性知识,主要指特定学科的知识;第二是条件性知识,主要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掌握和使用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第三是实践性知识,它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的,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 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很多,如保育能力、了解幼儿心理的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创设环境的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等另外,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比如弹、跳、唱、画、说等能力也对其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十分重要二、影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二)影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社会因素1.幼儿园的组织文化 幼儿园的组织文化包括幼儿园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包括幼儿园的建筑外观、格局、装饰装修风格、室内环境布置等各个方面,制度文化包括各种成文和不成文的条例、规定、制度,以及在办园过程中形成风格和传统等2.园长的管理理念 幼儿园园长的教育理念、管理能力、专业素养,对幼儿园的发展至关重要,也直接决定了教师的发展动力及发展方向。
3.国家教育方针与政策 近年来,国家从政府层面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和培训,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二、影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三、幼儿教师的成长与培养(一)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也叫微型教学、小型教学等,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方法它一般以少数学生为对象,在较短时间内(520分钟)进行的小型课堂教学,把教学过程录制下来,课后进行分析 微格教学的实施过程一般包括以下阶段:1.确定训练目标;2.观摩示范;3.分析与讨论;4.编写教案;5.角色扮演与微格实践;6.评价反馈 (二)“虚拟现场”培训“虚拟现场”模式的实施主要有以下步骤:1.形成小组2.设计观察3.实践教学4.协同反思三、幼儿教师的成长与培养 (三)参与式培训 参与式培训主要应用于教师职后培训中,是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参与者在活动、表现和体验中反思自己的经验与观念,在交流和分享中学习他人的长处,产生新的思想,达到新的认识,并能采取行动来改善现状 参与式培训没有固定的、单一的形式,可以根据需要和条件即兴创造在参与式培训中,授课教师由培训者变成了协助者、协作者、组织者、促进者,与参训教师一起学习 参与式培训一般将参训者分成小组,每组人数不宜太多,610人为佳;组内成员之间要进行分工。
三、幼儿教师的成长与培养 (四)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和再思考,通过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教学反思有纵向反思、横向反思、个体反思和集体反思等 从反思的环节看,教学反思包括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和教学后反思 教学反思的具体方法有:反思日记;详细描述;实际讨论;行动研究 教师成长=经验+反思(美国学者波斯纳)三、幼儿教师的成长与培养 课 后 思 考1.幼儿教育的职业角色是什么?2.幼儿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心理素质?3.怎样才能从一名新手教师成长为一名幼教专家?4.结合你在幼儿园的实习活动,撰写一篇教学反思日记 欣感谢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