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葡萄球菌属的耐药监测分析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97KB
约5页
文档ID:209304900
葡萄球菌属的耐药监测分析_第1页
1/5

葡萄球菌属的耐药监测分析闫中朝 查岭 房丽梅(周口市中心医院 河南周口 466000)摘要目的:了解本区葡萄球菌属的耐药现状及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 周口市中心医院微牛物室2004-2006年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属采用NCCLS推荐 的K-B法对13种抗菌药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同时对MRSA和MRCNS菌株进行 检测结果:366株葡萄球菌药敏未见去甲万占霉素(Norvancomycin)耐药株、 对甲哌力复霉素(利福平,Rifampin)> 磷霉素(Fosfonoycin, Phosphonomycin)> 庆大霉素(Gentamicin)等耐药较轻,其耐药率在35%以下,对青霉素 (Benylpenicillin)的耐药率大于90%, MRSA和MRCNS对抗菌药的耐药率显著高 于甲氧苯青霉素(甲氧西林,Methicillin)敏感菌株检出金葡菌164株,凝固 阴性葡萄球菌202株,检出MRSA 138株占金葡菌的84」%,检出MRCNS 165 株 占凝固酶阴性葡萄球的81.7%结论:对葡萄球菌尤其是MRSA和MRCNS 的耐药性及耐药机制进行监测是非常必要的,应将药敏结果及吋报告给临床,为 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依据。

关键词葡萄球菌属耐药性抗菌药凝固酶阳性的葡萄球菌,特别是其中耐甲氧苯青霉素(甲氧西林,Methicillin) 金葡菌(MRSA)与医院感染关系极为密切MRSA在欧美造成顽性医院感染, 开始流行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耐药性逐年增加,目前遍及全球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属人体止常菌群,80年代后,随着介入治疗手段 的广泛应用,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以及肿瘤、糖尿病等复杂的疾病基础,使 其成为重要的机会致病菌,并出现了多重耐药菌株,耐甲氧苯青霉素(甲氧西林, Methicillin)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比例也逐年上升,均成为难以控制 的医院感染菌⑴为了解木区葡萄球菌属的耐药现状及指导临床用药,对周口市 中心医院微生物室2004-2006年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属的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 析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1菌株来源 366株葡萄球菌均来自2004-2006年本院住院及门诊患者送检 的各种标木分离,剔除同一患者的重复种株其中痰液223株,脓液分泌物58 株,引流液24株,血液36株,其他25株1.2抗菌药物纸片 苯卩坐青霉素(苯卩坐西林,Oxacillin).氨节青霉素■舒巴坦(氨 茉西林舒巴坦,Ampicillin and Subactam)>去甲万古霉素(Norvancomycin)为法国 生物梅里埃公司产品,青霉素(Benylpenicillin)>红霉素(Marcrolides)^头泡畔I咻 (Cefazolin)、头孑何咲辛(Cefuroxime) > 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 庆大霉素 (Gentamicin)复方磺胺甲噁卩坐(磺胺甲噁卩坐+甲氧节氨卩密I定,SMZ+TMP)、磷霉 素(Fosfonoycin, Phosphonomycin)> 克林霉素(Clindamycin)、甲哌力复霉素(利 福平,Rifampin)及M-H琼脂均购于北京天坛生物技术开发公司,血脂琼购于 河南华美生物公司。

1.3细菌分离鉴定 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二版进行1.4药敏试验 采用NCCLS推荐的K・B法对13种抗菌药进行体外药敏试验, 菌种浓度为0.5麦氏单位,药敏试验操作及结果判断参照NCCLS2004年版的标 准⑵1.5质控菌株:ATCC25923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1.6耐甲氧苯青霉素(甲氧西林,Methicillin)葡萄球菌的判定 根据 NCCLS2004年版的标准,采用头砲西丁(Cefoxitin)药敏纸片(30pg)检测MRS 金葡菌对头JS西丁(Cefoxitin)抑菌圈直径W19mm判定为MRSA, 220mm为 MSSA, CNS 对头抱西 J (Cefoxitin)抑菌圈直径W24mm 为 MRCNS, $25mm 为 MSSNo二、结果2」366株葡萄球菌中未见去甲万古霉素(Norvancomycin)耐药株、对甲哌 力复霉素(利福平,Rifampin)> 磷霉素(Fosfonoycin, Phosphonomycin)> 庆大霉 素(Gentamicin)等耐药较轻,其耐药率在35%以下,对青霉素(Benylpenicillin)的 耐药率大于90%,MRSA和MRCNS对抗菌药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甲氧苯青霉素(甲 氧西林,Methicillin)敏感菌株(MSSA、MSSCN)、MRSA和MRCNS对红霉素 (Marcrolides )、头抱吹咻(Cefazolin)、头抱咲辛(Cefuroxime)耐药严重;MRSA 对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甲哌力复霉素(利福平,Rifampin)的耐药率均高于 MRCNS,而对克林霉素(Clindamycin)的耐药率又低于MRCNS。

结果见下表2.2 MRSA和MRCNS的检出率366株葡萄球菌中,金葡菌164株,凝固阴性葡萄球菌202株检出MRSA138株 占金葡菌的84.1%检出MRCNS 165株 占凝固酶阴性葡萄球的81.7%葡萄球菌对抗菌药的耐药率(%)抗菌药名称MRSA(138)MSSA(26)MRCNS(165)MSCNS(37)RSRSRSRS青霉素10003.896.210008.591.9红霉素94.24.346.250.084.88.554.140.5苯卩坐青霉素1000010010000100庆大霉素32.664.911.584.633.352.15.491.9头抱卩坐咻95.72.93.896.285.510.32.797.3头抱咲辛90.65.83.896.284.89.12.794.6环丙沙星88.49.419.276.966.725.48」86.5克林霉素47.150.734.653.849.144.240.551.4复方磺胺甲噁卩坐54.545.511.584.636.457.610.87&4磷霉素33.364.93.89.633.361.821.675.7氨节西林■舒巴坦33.364.90.796.210000100甲哌力复霉素34.865.23.896.212.187.95.491.9去甲万古霉素0100010001000100三、讨论:近年来,由MRSA和MRCNS引起的感染呈上升趋势。

特别是MRS对P・ 内酰胺酶抗生素的耐药往往伴随其他抗生素的耐药,而呈现多重耐药⑶从本次 检测结果看出MRSA和MRCNS检出率分别为84.1%和81.7%,前者高于汪复⑹ 报道69%,后者与其报道的82%相一致MRSA和MRCNS对p■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氟座诺酮类均呈现严重耐 药,仅对甲哌力复霉素(利福平,Rifampin )及磷霉素(Fosfonoycin , Phosphonomycin) >庆大霉素(Gentamicin)耐药较轻,而对去甲万古霉素 (Norvancomycin)最敏感金葡菌对B ■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机制,主要是指B ■内酰胺酶和青霉素结合蛋口(PBP2a)的突变⑸前者可通过使用对酶稳定的青 霉素类,加B ■内酰胺酶抑制剂类或头孑包菌类治疗,但当产生PBP2a时,所有的 B ■内酰胺类药物均耐药,即出现MRSAo MRSA的主要耐药机制是产生由染色 体介导的对B ■内酰胺类药物亲和力低的PBP2a,由mecA基因编码,由头也西 T(Cefoxitin)能诱导mecA基因表达PBP2a,能更好地检出不均一耐药的菌株, 因此,头抱西丁(Cefoxitin)较苯卩坐青霉素(苯卩坐西林,Oxacillin)纸片扩散方法 的检测MRS更可靠。

金葡菌对大环内酯类和克林霉素(Clindamycin)的耐药机制包括主动泵出和 核糖体靶位改变两种前者由msrA基因编码、导致对大环内酯类及链霉素类耐 药,而由erm基因编码导致的23srRNA甲基化减少,大环内酯类和核糖体的结 合而导致耐药CITO基因介导的耐药性又分为诱导性和结构型、临床上可因克林 霉素(Clindamycin)的耐药而导致疗效失败,所以临床微生物室对红霉素 (Marcrolides)耐药但对克林霉素(Clindamycin)敏感的葡萄球菌株进行D试验,D 试验阳性者,应报告该菌对红霉素(Marcrolides)和克林霉素(Clindamycin)都耐药葡萄球菌是社区获得性感染和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而MRS具有多重耐 药性是临床抗感染治疗的难点国内外都对MRS感染十分关注⑹鉴于MRS在 葡萄球菌感染中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为了控制耐药菌株的扩散,减少耐药菌株的 产生对葡萄球菌尤其是MRS的耐药性及耐药机制进行检测是非常必要的确定 为MRSA和MRCNS感染者应及时使用去甲万古霉素(Nowmcomycin),同时 凡属MRSA和MRCNS实验室均应报告为对所有青霉素类、头抱菌素类、碳青 霉烯类和B ■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耐药,不管其MIC值或抑菌圈的大小,以 免误导临床⑺ 参考文献[1] 曹月升,任玉玺,张立志,等.医院感染葡萄球分离鉴定及耐药分析[J]・中华 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3): 166-168[2] NCCLS, Performance standards of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csting[s] 14th informational supplement M100-sl4> 2004, 24: 40-47[3] 李万华,张泓,孔菁,等.葡萄球菌属对抗菌药物的耐药分析[J]・中国感染与 化疗杂志,2006,6(5):341-343[4] 汪复.2005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6, 6(5):289-295[5] Lowv F. D.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 the example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J].JClin Invest 2003, 111:1265-1273[6] 宋有良,潘晓龙,周东升,等•铜陵地区2005年度细菌耐药检测与分析[J]・中 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6,6(5):325-330[7] 廖先,甘泳江,韦宁.2002-2006年某院病原菌变迁及耐药性分析[J]・药师,2007,10(11):1114-1116。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