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研究生入学-历史考前拔高名师测验卷(附答案解析)1. 问答题:简述《塘沽协定》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答案: 本题解析:1933年5月31日,华北军方与关东军签订《塘沽停战协定》,规定: (1)中国军队撤至延庆、昌平、通州等一线以西、以南地区,不能越线前进;(2)日军为确认第1款的实行情况,随时可以用飞机或其他方法视察,中方应予以保护; (3)日军在确认中方已遵守第1款时,自动撤归长城线;(4)长城线以南及第1款所示之线以北以东地域的治安维持,由中国警察机关负责 协定实际上承认了日本对东北、热河的占领,同时划绥东、察北、冀东为日军自由出入地区,从而为日军进一步侵占华北敞开了大门,放缓了中日之间的军事冲突双方重新开始战略调整日军由军事进攻变为分化中国,蒋介石由“一面抵抗、一面交涉”变为“为和平尽最大努力” 2. 问答题:总税务司答案: 本题解析:总税务司是旧中国统辖全国海关税务的官员1853年(咸丰三年)英、美、法三国乘小刀会起义之机,夺取上海海关行政权次年,三国领事与清吏吴健彰订立协定,由三国领事各派税务司一人,组织海关税务管理委员会。
1859年,英国迫使南洋通商大臣任英人李泰国为总税务司1861年总理衙门加委李泰国为中国总税务司,不久李泰国回英,由英人赫德代理1863年(同治二年)赫德继任,至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回国,掌握中国海关大权四十余年,外人管理关税、控制中国财政的制度,都由他制订此后,旧中国的总税务司一职,亦始终由外人雹持3. 问答题:北京保卫战答案: 本题解析:土木堡之变后,于谦主持固守北京,立英宗的 弟弟景泰帝在瓦刺攻打北京时,于谦领兵英勇抵抗,取 得胜利,瓦刺军队挟英宗撤回史称“北京保卫战”4. 问答题:伯里克利时代答案: 本题解析:即指公元前443年至公元前429年伯里克利统治的时代伯里克利出身于贵族家庭,是出色的演说家、政治家他是雅典工商业奴隶主的政治代表,但也致力于扩大一般公民的权利伯里克利连选连任雅典首席将军在他的领导下,推动公民大会实行一系列完善民主政治的改革,雅典的民主政治得到了高度发展此时,经济和文化也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他统治的时代被称为伯里克利时代,该时代被称为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了巅峰。
5. 问答题:蒙德主义答案: 本题解析:1926年英国工人总罢工,表明战后英国阶级矛盾相当尖锐统治阶级在罢工失败后加紧向工人阶级反扑,于1927年7月颁布了一项“劳资争议和工会法”这项法令,禁止举行总罢工和同盟罢工,凡参加新法令认为非法的罢工或歇业者,“应通过即席判决,处以10镑以内的罚款或3个月以下的监禁,或通过起诉判决,处以二年以下的监禁”在资产阶级的进攻面前,工会领袖号召工人放弃斗争,公开鼓吹阶级合作以化学及电力工业巨头阿尔弗雷德·蒙德为首的20名企业家响应工会右翼领袖的呼吁,于1928年7月4日与工会签署协定,规定以“调解制度”取代罢工活动,开展所谓生产合理化运动,提高劳动生产率,“改进”资本主义这种工会领袖同工业巨头为巩固英国资本主义而实行的合作政策,被称为“蒙德主义”6. 问答题:郡国并行答案: 本题解析:西汉初年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刘邦曾大封他的子弟为王,又分封了一些异姓王郡县制则在未分封的地区实行并且诸侯国的地位高于郡,王国太傅和丞相的秩级也高于一般的郡守7. 问答题:徐光启答案: 本题解析:徐光启是明代著名的科学家,是最早在国内介绍西方自然科学的科学家之一,在许多方面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农学方面,编定了60卷、五十余万字的《农政全书》;引进推广了高产作物甘薯;进行了南稻北种等多项试验在天文历法方面,修改以前旧历,编定中西结合的新历书《崇祯历法》在数学方面,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这是我国介绍西方学术的开始另外还撰有数学著作《测量异同》《勾股义》等他融合中外,承前启后,做了许多开拓性的贡献,被后人誉为“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8. 问答题:维也纳体系答案: 本题解析:它是拿破仑帝国瓦解后,于1814年10月至1815年6月召开的维也纳会议上所确立的欧洲新的均势它重新划分了欧洲的政治版图,重建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暂时调整了欧洲各大国的矛盾,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殖民地)形成了难得的和平环境维也纳体系虽然开了历史的倒车,但它不能消除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所带来的广泛国际影响资本主义的发展及不断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断冲击和瓦解这一体系维也纳会议是分赃会议,损害了许多中小国家的利益,必然招致反抗,从而为体系的瓦解埋下了隐患但维也纳会议提出的“大国协调”和“会议外交”在外交实践上有所创新9. 问答题:《穿鼻草约》答案: 本题解析:《穿鼻草约》是指鸦片战争中清政府钦差大臣琦善与英国全权代表义律私订的议和草约。
1841年1月7日沙角炮台失守后,琦善派人前往穿鼻洋,向义律求降25日议拟草约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割让香港本岛及其港口给英国;中国赔偿英政府600万银元;两国交往应基于平等地位;中国开放广州为贸易港口草约议定后,双方并未正式签字,但英军退出虎门和舟山后却正式占领香港清政府不承认此约,并将琦善逮捕问罪英政府则认为远未满足英国要求,亦不予承认,并调离义律10. 问答题:“三饷”加派答案: 本题解析:“三饷加派”指的是明末为了增加朝廷财政收人,在正常的税赋之外增加的辽饷、剿饷和练饷合成“三饷”辽饷”始征于明神宗显皇帝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明廷因“辽事”紧急,加派“辽饷”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明廷为镇压农民起义,开征“剿饷”,每年加派银三百三十余万两三项征银高达二千万两,超过征赋数倍广大农民倾家荡产,饥寒交迫自万历以来,全国各地小规模农民起义不断发生,并最终星火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