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整版)TIA942(中译本0712)TIA ANSI/TIA-942-2005 Approved:April 12,2005STANDARDTelecommunicationsInfrastructureStandard for Data CentersTIA—942(中文翻译本)目录3数据中心设计综述 331总则 33.2数据中心空间与其他建筑物空间之间的关系 33.3分类等级 34.数据中心布线系统的基础设施 341数据中心布线系统结构的基本要素 35.数据中心通信空间和有关的拓扑结构 35.1总则 352数据中心结构 35.21首要因素 352典型的数据中心拓扑结构 35.2.3简化的数据中心拓扑结构 352.4分布式的数据中心拓扑结构 35.3机房的要求 352选址 353.3进入 35.3.4建筑设计 353.5环保设计 35.36电气设计 35.3.7防火 358防渗漏 35.4接入室设置 35.4.1总则 35.4.2选址 354.3数量 35.4.4进入 354.5在高架地板下进入导管的路径 35.4.6接入服务提供商和服务提供商的位置 35。
47建筑接入终端 358建筑设计 35.49防火 35.410防渗漏 355主配线区 35.5.1总则 35.52选址 35.53设施要求 356水平配线区 35.6.1总则 35.6.2选址 35.63设备要求 35.7区域配线区 358设备配线区 35.9电信室 35.10数据中心维护区 3511机架和机柜 35.11.2“冷"和“热”的通道 35.113设备摆放 35.114与活动地板有关的摆放 35.11.5活动地板的切面 356在活动地板上机架的安装 35.11.7规格 36数据中心的布线系统 36.1总则 362水平布线 36.21总则 36.22拓扑 36.23水平布线距离 362.4识别媒体 363主干布线 36.31总则 362布局技术 36.33冗余电缆布线 36.3.4经验证介质 36.3.5主干线距离 36.4选择介质 36.5集线式光纤接缆 36.51介绍 362准则 366光纤传输性能和测试要求 37数据中心光缆路径 371总则 372数据中心接缆安全 373电力电缆和电信光缆的分离 37.3.1电力电缆和双绞线光缆的分离 372调节电力分离需求的惯例 37。
3.3光纤电缆和铜质电缆的分离 37.4电信接口路径 374.1接口路径类型 37.4.2差异 374.3定径 37.5活动地板系统 37.51总则 372电信电缆的电缆托架 373活动地板性能要求 373地板切口磨边 37.54活动地板下的光缆类型 37.6架空电缆托架 376.1总则 372电缆托架维护 373电缆托架通道的协调 38数据中心的冗余 38.1介绍 38.2冗余维护封口和接口路径 383冗余访问供应商服务 38.4冗余接入室 38.5 冗余的竹配线区 398.6 冗余的主干线 408.7 冗余水平电缆 40G.6设备环境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6.1通用设备需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1环境的空气 错误!未定义书签6.1.2流通空气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3计算机机房空气调节 错误!未定义书签4泄漏检测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6.15楼宇管理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6.16管道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1.7紧急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6.1.8暖通空调补给水 错误!未定义书签9排水管道 错误!未定义书签1.10防火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61.11抑水系统-预作用抑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6.1.12气体抑制-干净气体灭火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6.113手提式灭火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2机械等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6.2.1 1级(机械) 错误!未定义书签2 2级(机械) 错误!未定义书签2 3级(机械) 错误!未定义书签2.4 4级(机械)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G(提供资料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 3G1概述 3G1冗余备份概述 3G.1.2等级描述 3G2冗余度 3G2.1 N-基本需求 3G.2.2 N+1冗余 3G.2.3 N+2冗余 3G.24 2N冗余 3G.25 2N+1)冗余 3G.26同时维护和测试的能力 3G7容量和可扩展性 3G8隔离 3G2.9数据中心等级划分 3G.4建筑和结构的要求 3G.4.1综述 3G2建筑等级 3G.5电力系统需求 3G.5.1通用电力需求 3G。
5.2备用发电机 3G5.3不间断电源(UPS) 3G2电力等级 3G6电力系统需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1通用设备需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3.数据中心设计综述31总则本条款的用意旨在提供数据中心的设计方案的一些总体信息本条款所提供的信息和建议,是为了能在计划和设计过程中采取的行动的每一个步骤以便有效执行数据中心的设计.设计的具体细节,见后面所附的条文规定和附件以下的设计过程中的步骤适用于设计一个新的数据中心或扩建一个现有的数据中心这两种情况下,对于电信布线系统的设计、设备平面图、电气图、建筑规划、空调、安全和照明系统进行协调的最理想的过程应该是:a) 估算数据中心满负荷情况下的电信设备、空间、电力、散热需求.预期超出数据中心工作年限的未来电信、电力、散热设施的情况b) 为建筑师和工程师提供空间、电力、散热、安全、荷载、接地、电气保护等设施要求标准,提供所需操作中心、卸货区、储藏室、维护区等方面的支持.c) 与设计师和工程师协调初级数据中心空间规划,建议按要求进行改变d) 创建一个包括接入室、主配线区域,水平配线区域、区域配线区域和设备配线区这些主要区域的设备楼层图按预计向工程师提供所需的电力、冷却、承重要求,提供电信敷设所需的要求。
e) 从工程师那里了解关于数据中心的满负荷情况下的电信敷设、电气设备、机械设备的最新情况.f) 在了解装置在数据中心的设备的需求之后再设计通信线缆系统2数据中心空间与其他建筑物空间之间的关系图1显示了一个典型的大型数据中心空间与其周边的空间之间的关系关于数据中心内通讯空间的有关信息见第5条这一标准规定了通信基础设施在数据中心里的空间位置,应当在机房和相关的维护区域之内图1还标明了通信线缆和机房外的区域与数据中心的位置关系3.3分类等级本标准包含四个等级,适用于多个级别的可用性和安全性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级别越高,提供的可用性和安全性就越高这个标准的附件G为四个等级提供详尽的资料专业人士需要考虑的事项:数据中心应被设计成可容纳大量计算机和通信设备因此,电信和信息技术专业技术人员应该从数据中心的成立开始就参与设计除了对电脑和通讯设施的空间、环保、相邻设施和操作的要求之外,数据中心的设计还应当满足在本标准中所规定的电信敷设和空间的要求.4数据中心布线系统的基础设施41数据中心布线系统结构的基本要素图2展示了一个组成数据中心布线系统的要素的建模它描述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配置、创建整个系统。
数据中心布线系统基本元素的结构如下:一) 水平布线(见6.2)二) 主干布线(见6.3)三) 在接入室或主配线区的交叉连接四) 在主配线区的主交叉连接(MC)五) 在电信室、水平配线区和主配线区中的水平交叉连接(HC)六) 在区域配线区的出口区域加强点七) 设备配线区的出口5数据中心通信空间和有关的拓扑结构5.1总则数据中心需要专门的空间维护电信基础设施,这一电信专用空间应支持电信电缆及设备,在数据中心中的主要区域一般包括接入室、主配线区(MDA)、水平配线区(HDA)、区域配线区(ZDA)和设备配线区(EDA),视数据中心的规模而定,并不是一定要包含所有这些区域在进行这些区域的规划时,应当为新技术的日新月异而预留空间,这些区域不应当用墙与其他机房分隔开5.2数据中心结构52.1首要因素数据中心通讯空间包括接入室、主配线区(MDA)、水平配线区(HAD)、区域配线室(ZDA)和设备配线区(EDA).接入室是用于数据中心布线系统、楼宇内布线的一个接口,接入服务提供商和客户都可使用.这个空间包括接入服务提供商的划分硬件和接入设备,如果数据中心机房建在一动包括一般用途的办公室或有其他类型的租客的建筑物中,接入室可安置在机房之外。
将接入室设置在机房外还可改善机房安全,它避免了接入提供商的技术员进入机房数据中心可设有多个接入室,这样可提供附加的冗余还可避免超过接入提供商的provision接口电路的最长电缆长度接入室与机房结合在一起通过主配线区接入室也可与主配线室建在一起,或者建在它的旁边主配线区包括作为数据中心线缆分配系统中心点的主交叉连接(MC),当主配线区直接服务于设备区时,还包括水平交叉连接(HC).主配线区一般在机房内,如果在综合性用途的大楼内,可将它安排在一个独立的区域以保安全每个数据中心都要有至少一个主配线室机房核心路由器、核心局域网交换机、核心数据存储局域网交换机和专用交换系统往往主要分布于主配线区,这是因为这里是数据中心的布线基础设施交换中心接入设备供应商provision设备往往位于主配线区,而不是接入室,这是为了避免因电路长度的限制而建第二间接入室的需要在数据中心内,主配线区可服务于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水平配线区或设备配线区,在机房外,将有一个或多个的电信室来维护办公区域、运营中心和外部维护室当水平交叉连接不设在主配线区时,水平配线区就被用来服务于设备区因此,当使用起来的时候,水平配线区往往就包括作为通往设备配线区的配线点的水平交叉连接。
水平配线区在机房内,但它也可以设置在机房内一间独立的室内以提高安全性水平配线区通常包括设备配线区终端设备的局域网交换机、数据存储区域网交换机和键盘/显示器/鼠标KVM交换机.数据中心可以在不同的楼层设置机房,当然每层楼都要设置独立的交叉连接为其服务一个小型的数据中心可能不需要水平配线区,因为整个机房都可以由主配线区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