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宽厚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具备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在专业中的应用能力,解决机械工程领域中的设计制造、生产运行以及管理等方面问题的能力本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面宽泛,可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等各个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生产技术、研究开发、工程建设、行政管理及教育工作等 二、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主干学科:机械工程相关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核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文社会学科,管理学科,信息控制与计算机学科 三、主干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热工基础,工程材料基础,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程序设计,软件基础,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控制工程,测试技术 四、主要实践环节社会实践,工程训练,工程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机械工程实验(Ⅰ)、(Ⅱ),科研训练(论文写作、文献综述、信息查询、专题报告等),毕业设计 五、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工学学士学位 六、毕业条件最低完成:180学分(课内)+ 8学分(课外)(其中必修107学分,选修44学分,集中实践29学分,课外实践8学分) 七、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学生选课要求1、课程设置表中各模块选修课要求 (1)人文、社科类必选4学分,其余为任选 (2)管理、经济类必选2学分,其余为任选 (3)体育、英语、计算机技术基础类必选6学分,其余为任选 (4)自然科学类必选2学分,其余为任选 (5)学科大类基础类必选4学分,其余为任选 (6)专业基础类必选12学分,其余为任选 (7)专业选修课程最低选修8学分,其余为任选 (8)通识类除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外,还必须从全校性通识类选修课程中任选6学分 (9)学生每学期所修学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之和)一般为24~30学分2、要求和说明(1)工程训练(工业系统测量、工业系统驱动与控制)工程训练由两门课构成:工业系统测量、工业系统驱动与控制,分别安排在第3、5学期。
通过训练,使学生初步了解工程的概念,建立大工程意识由工程训练中心负责安排具体内容并进行考核2)科研训练主要包括:查阅资料、文献综述、科技论文写作等技能的基本训练要求学生在课程结束时提交相关材料3)工程实习 主要内容为金工实习通过在学校实习工厂的劳动,了解机械加工的基本知识,获得机械方面的感性认识由实习单位负责考核 (4)生产实习 在三年级学习结束后,到工厂进行专业实习,了解与专业有关的生产实际情况实习方式以集中实习为主,结束后提交实习报告 (5)课程设计 安排在第6—7学期,结合有关课程,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实践与训练设计完成后进行答辩 (6)毕业设计 从第7学期中期开始进入毕业设计的工作,包括选定毕业设计题目、确定任务书,与指导教师共同协商确定论文写作大纲论文工作于第8学期六月中旬完成,六月下旬参加由院、系组织的论文答辩 (7)课外实践8学分① 社会实践在一、二年级暑假进行认识社会的实践活动,活动主题自拟,方式可以是独立进行,也可以组成小组进行开学后2周内提交实践活动的调研报告,由学院(或系)组织考核,合格者获得相应的学分② 其它各类活动公益劳动1学分学生可通过课外时间参加各类各级竞赛、行业证书和各种等级考试等活动。
具体要求按学校制定的《本科生课外8学分实施办法》执行 八、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测控技术与仪器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仪器设计制造以及测量与控制领域的基本知识与应用能力,同时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解决仪器系统和测控技术领域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生产应用和管理等方面问题的能力本专业毕业的学生可在计量、测试、控制工程、智能仪器仪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等高新技术领域内从事设计、研究开发、行政管理及教育工作等二、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主干学科:测控技术与仪器仪表相关学科:自然科学,化学工程,工程力学,人文社会学科,管理学科,信息控制与计算机学科等三、 主干课程:工程制图,电子技术基础,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工程光学,测试技术基础,工程力学,智能传感器系统和智能仪器设计,计算机程序设计,测控仪器设计等四、主要实践环节社会实践,工程训练,工程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专业课程设计(光学),专业课程设计(测控),智能仪器设计训练,虚拟议器设计专题实验,精密测量技术专题实验,科研训练(论文写作、文献综述、信息查询、专题报告等)五、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工学学士学位六、毕业条件最低完成: 180学分(课内)+8学分(课外)其中:必修101.5学分,选修48.5学分,集中实践30学分七、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生选课要求培养方式 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通识教育。
主要进行基础性学习,涉及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识等领域注重基本素质和基础知识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广泛而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为专业教育以研究性学习为主,注重高素养、学科知识、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所学专业领域内深入、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以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培养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为以后进一步的深造奠定基础 1、 课程设置表中各模块选修课要求 (1)人文、社科类必选2学分,其余为任选 (2)管理、经济类必选2学分,其余为任选 (3)体育、英语、艺术、计算机技术基础类必选15学分 (4)在英语技能选项类必选4学分,英语应用选项类必选2学分 (5)自然科学类必选27.5学分 (6)学科大类基础类必选19.5学分 (7)专业基础类必选23.5学分 (8)专业选修课可最低选修24.5学分 (9)通识类课程除必修和必选课程外,还必须从通识类任选课程(含全校性通识类选修课程)中任选 6学分 (10)学生每学期所修学分(必修和选修之和)一般为24-30学分2、 实践环节内容要求和说明(1) 工程训练工程训练由两门课程构成:工业系统的测量、工业系统驱动与控制,分别安排在第3、5学期。
通过训练,使学生初步了解工程的概念,建立大工程意识由学校工程训练中心负责安排具体课程内容并进行考核2) 科研训练主要包括:查阅资料、文献综述、科技论文写作等技能的基本训练要求学生在课程结束时提交相关材料3) 工程实习主要内容为金工实习和电子实习通过在学校实习工厂的劳动,了解机械和电子的基本知识,获得感性认识由学校实习工厂负责考核4) 生产实习在三年级学习结束后,到工厂进行专业实习,了解与专业有关的生产实际情况实习方式以集中实习为主,结束后提交实习报告5) 课程设计安排在第5—7学期,结合有关课程,进行光学和测控专业课程设计,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实践与训练设计完成后进行答辩6) 毕业设计从第7学期期中开始进入毕业设计的工作,包括选定毕业设计题目、确定任务书,与指导教师共同协商确定论文写作大纲论文工作于第8学期六月中旬完成,六月下旬参加由院、系组织的论文答辩7) 课外实践8学分a、 社会实践在二年级暑假进行认识社会的实践活动,活动主题自拟,方式可以是独立进行,也可以组成小组进行开学后两周内提交实践活动的调研报告,由学院(或系)组织考核,合格者获得2学分。
b、 其它各类活动公益劳动1学分学生可通过课外时间参加各类各级竞赛、行业证书和各种等级考试等活动具体要求按学校制定的本科生课外8学分实施办法执行 八、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课程体系工业设计一、培养目标我校工业设计专业培养具有现代社会全面人文素质、专业能力强、有一定实践经验、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够从事新产品设计、科研和设计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人才本专业口径宽,包含产品设计、人机界面、图文、多媒体、动画、室内、环境设计等,并且不限于这些方向 二、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主干学科:工业设计、艺术设计相关学科:建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机械工程、电子工程、环境工程 三、主干课程工业设计思想基础、工业设计心理学、工业社会学、审美与造型、符号学、人机学、机械设计、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工艺、电工电子技术等 四、主要实践环节本专业要求企业实习、设计实践、设计调查和市场调查、金工实习、电工电子课程设计、机械课程设计、生产设计、军训、毕业实习与设计 五、专业、学制与授予学位(本专业当前按照工科招生,也可以按照艺术类招生)学制四年,工学学士学位 六、毕业条件最低完成176(课内)+8学分(课外)(其中必修65学分,选修76 学分,集中实践35 学分)七、机械工程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本科生选课要求1、课程设置表中各模块选修课要求(1)人文、社科类必选2学分,其余为任选(2)管理、经济类必选2学分,其余为任选(3)体育、英语、计算机技术基础类必选6学分,其余为任选(4)计算机类必选4.5学分,其余为任选(5)学科大类基础类必选14.5学分,其余为任选(6)专业基础类必选10学分,其余为任选(7)专业选修课程最低选修35.5学分,其余为任选(8)通识类除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外,还必须从全校性通识类选修课程中任选6学分2、要求和说明(1)设计实践每学期,学生除完成规定课程,以及课程内设计项目外,还必须在课外时间参与实际设计项目。
根据设计项目难易程度以及完成设计的完整性评分要求:①必须是实际设计项目或设计大赛项目; ② 设计项目自主选择;(2)暑期实践 一年级暑假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当工人;二年级暑假实习目的是从事一定技术工作;要求:①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②实习时间至少4周;③学习一个产品从设计到生产的完整过程,并积极参与设计部门的工作;④实习结束后,必须由该实习单位写出书面实习鉴定,写鉴定人签名并加盖公章;⑤写实习日记:记录每天实习内容、学习收获和所发现的问题;⑥开学后一周内答辩3)生产实习三年级课程实习要设计企业产品并被企业采纳最基本的实习目的是动手学习各种加工工艺,能够按照车间技术员(或工艺员)身份绘零件图、组装图、安排车间工艺、检验产品质量、仔细了解塑料模具设计制造过程;按照设计师角色进行实题设计,对企业管理和状况进行社会学调查开学后一周内答辩 (4)毕业设计(实习及论文)要求学生在第7学期期中明确毕业实习单位以及毕业设计方向学生依照毕业设计课题选择指导教师第8学期第一周必须到岗(实习单位)实习期间,每周向指导教师汇报一次学生于第8学期5月初返校,撰写毕业论文6月中旬答辩5)工程训练(工业系统测量、工业系统驱动与控制)工程训练由两门课构成:工业系统测量、工业系统驱动与控制,分别安排在第3、5学期。
通过训练,使学生初步了解工程的概念,建立大工程意识由工程训练中心负责安排具体内容并进行考核 (6)工程实习 主要内容为金工实习通过在学校实习工厂的劳动,了解机械加工的基本知识,获得机械方面的感性认识由实习单位负责考核 (7)毕业设计 从第7学期中期开始进入毕业设计的工作,包括选定毕业设计题目、确定任务书,与指导教师共同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