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蟑螂分类及主要种类

第**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7.45MB
约41页
文档ID:49284932
蟑螂分类及主要种类_第1页
1/41

蟑螂的分类及主要种类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任樟尧目录蟑螂学名蜚蠊(Blatta),蟑螂是蜚蠊的俗称,是一种古老的昆虫,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蜚蠊目全 世界已知种类约5000种以上,目前我国已记录的蜚蠊有253种,但绝大多数种类栖息于室外,只有少数种类栖于 室内,栖息于室内的蜚蠊有21种,隶属6科11属一)成虫的形态特征1、体形椭圆、背腹扁平,体长不等,大的可达35毫米,小的不到15毫米,体色因种而异,有红褐色、深褐色和浅灰色一、蟑螂的形态和主要种类蟑螂的一般外部形态蟑螂形态图解2、有翅两对,前翅(亦称中胸翅)呈革状; 后翅(亦称后胸翅)呈羽状澳洲大蠊前后翅3、头部:很小,在胸前方,向腹面弯曲,头大部分隐藏在前胸之下,从背面只能看到头顶端的一小部分蟑螂头部图解4、蟑螂的口器:呈咀嚼式口器蟑螂口器图解5、胸部:呈扁平状,由前、中、后胸三节 组成,各节由背板、腹板、侧板组成前胸背 板较大,略呈扇形,形似盾板,是蟑螂种类鉴 别的重要部位蟑螂成虫模式图6、足:有三对,分 前、中、后足,各足由 前向后增大,步行足强 劲有力,适宜疾足,每 足由基部、转节、股节、 胫节、跗节构成蟑螂足图解7、腹部:宽而扁平,由10节组成,第一腹 节背板很小,腹背退化。

蟑 螂 腹 部 图 解8、外生殖器• 雄虫的生殖器位于腹部未端,肛上板和生殖 板之间• 雌虫的外生殖器在肛上板和下生殖板之间, 位于第7腹节的腹板处,是完全隐蔽式的,有3对 产卵管,在第8腹节有一对,在第9腹节有2对• 生殖孔开口在前下方的腔内,是生殖腔,卵 在生殖腔内受精后,由产卵管集中排入卵室,再 由附尾腺分泌出特殊物质,将受精卵包起来形成 卵荚美洲大蠊雄外生殖器1、呈钱包状,卵荚坚实,蟑螂的受精卵包藏在里内2、卵荚呈红褐色或深褐色,其一侧有交界边线,上有锯齿状缺刻,若虫孵化就从此处裂缝破壳而出二)卵的形态特征1、由卵刚孵出时呈乳白色,后体色渐变深2、若虫外形与成虫基本相似,但有以下区别:(1)虫体小于成虫;(2)若虫无翅;(3)生殖器未发育成熟;(4)外骨骼的硬度较成虫软;(5)活动范围有限,1-3龄若虫基本不出穴活动三)若虫的形态特征1、我国室内蟑螂种类隶属(共 6 科,11 属,20 种)2、城市中常见蟑螂的区别(四)城市中常见的蟑螂种类蜚 蠊 目蜚蠊科 光蠊科 姬蠊科 蔗蠊科地鳖科尖翅蠊科 斑 蠊 属:斑蠊 蜚 蠊 属:东方蜚蠊郝氏蠊属:丽郝氏蠊 大 蠊 属:美洲大蠊、黑胸大蠊、澳洲大蠊日本大蠊、褐斑大蠊、淡赤褐大蠊 土 鳖 属:金边土鳖 小 蠊 属:德国小蠊、拟德国小蠊、广纹小蠊 亚洲蠊属:京都亚洲蠊 蔗 蠊 属:蔗蠊地 鳖 属:冀地鳖真地鳖属:中华真地鳖、云南真地鳖 、西藏真地鳖 花 蠊 属:灰花蠊斑蠊雄性成虫东方蜚蠊雄性成虫丽郝氏蠊雌性成虫褐斑大蠊雄性成虫美洲大蠊雄性成虫澳洲大蠊雄性成虫黑胸大蠊雄性成虫淡赤褐大蠊雄性成虫日本大蠊雄性成虫日本大蠊雌性成虫德国小蠊雄性成虫拟德国小蠊雄性成虫广纹小蠊雄性成虫金边土鳖成虫京都亚洲蠊雄性成虫蔗蠊雄性成虫冀地鳖雄性成虫灰花蠊成虫中华真地鳖雄性成虫及头部云南真地鳖雄性成虫及头部西藏真地鳖 雄性、雌性成虫及头部城市中最常见的蟑螂种类有:德国小蠊、美洲大蠊、黑胸大蠊、日本大蠊、褐斑大蠊等。

其中德 国小蠊是目前城市中的优势种即最常见种类,它也 是室内蟑螂中体型最小的一种,体长10-15毫米,呈茶褐色,雌虫颜色稍稍深些德国小蠊在六种城 市蟑螂中生活史周期最短,适应性最强,分布也最 广,因而也是最难防治的家栖卫生害虫除德国小 蠊外,也能见到一些美洲大蠊,它是室内最大的蟑 螂,一般体长可达25-40毫米,身体呈红褐色,它的前胸背部有一大的黑褐色蝶状斑 n1、褐斑大蠊 Periplaneta brunnea Burmeister 1938n头部的头顶部及复眼间为黑褐色,n单眼为淡黄色前胸背板雌虫明n显大于雄虫,后缘黑色,中部有n两个分开的不甚明显的黑褐色大n斑,中间淡色部分形成铁锚状图n案翅均发达,长度无差别腹n部暗棕色雌虫腹部明显宽于雄n虫,其腹部呈船底形n雄虫体长26毫米;雌虫体长28毫米n分布:云南、贵州、福建、江西、广东、广西、台湾 n2、美洲大蠊 Periplaneta americana Linaeus 1758n美洲大蠊是室内最大的蟑螂, 一般体长25-40毫米,身体呈 红褐色,它的前胸背部有一 黑褐色大的蝶状斑,斑的中 线向后延伸成“小尾”(小纵 条),为本种的主要特征, 中线前方有一“T”形的黄色 条纹,后缘呈淡黄色,色斑 较宽,翅发达。

n分布:国内:北京、上海、辽 宁、江苏、浙江、福建、安徽、 江西、湖北、广东、广西、云 南、贵州、四川、天津、河北、 吉林、湖南、河南、新疆、台湾 n3、澳洲大蠊Periplaneta australasiae Fabricius 1775n澳洲大蠊个体比美洲大蠊小与 黑胸大蠊较为接近,体色呈红 褐色,前胸背板与美洲大蠊相 似,也有淡黄色边缘,中部也 有蝶形大斑,与美洲大蠊不同 的是蝶形斑无中线后缘延伸的 小尾,前缘也无“T”形的黄色条 纹,此外,前翅前缘基部有一 金黄色条纹,上述几点为本种 的主要特征分布范围亦小得多n雄虫体长24~27毫米;雌虫稍大n分布:福建、四川、云南、贵州、 广东、广西、台湾4、黑胸大蠊 Periplaneta faliginosa—— Serville 1839n黑胸大蠊体大,约3厘米 全身无花纹,纯一黑褐 色(老红木色),仅单眼 黄色,唇基赤褐色有较 强的油状光泽翅发达, 雌雄均超过腹端n分布:国内:北京、上海、 辽宁、江苏、浙江、福建、 天津、江西、湖南、湖北、 贵州、四川、台湾n5、日本大蠊 Periplaneta japonica Karny 1908n头部黑色,上唇、唇基以及 下颚须均为淡赤褐色。

前胸背板 赤褐至黑褐色,表面不平整,有 浅的凹凸不平,前缘略平直,后 缘中部略向后突,在后缘前面有 一对斜沟,呈倒八字下陷雄虫 翅狭长而发达,远超过腹部末端, 雌虫翅短,仅达腹部约第四腹节 中部在第一节腹板上有一簇杏 黄色毛(特化标志)n雄虫体长20~25毫米;雌虫体长21~25毫米n分布:北京、上海、天津、辽宁、吉林、河北、湖北、湖南、广 西n6、德国小蠊 Blattella germanica Linnaeus 1767n体长只10-15毫米,头顶及面 部为淡赤褐色,复眼黑色,有时两 复眼间有不明显的赤褐色斑单眼 白色前胸背板近梯形,前缘稍弧 形,后缘弧形,但中央稍突出背 板表面淡褐色,并有两条黑色纵走 条纹,纵条纹窄、直,没有间距宽 翅发达,均达腹部末端,前翅狭长, 后翅无色透明雄虫腹部狭长,雌 虫腹部较宽n分布:北京、上海、天津、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河北 、江苏、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 四川、陕西、浙江本种为世界性害虫,分布极广特征体长体色前胸背板翅德国 小蠊10~15 毫米茶褐有2条黑色纵条发达,伸至股部美洲 大蠊27~40 毫米红褐中部有黑褐色蝶斑,中线 向后延伸似小尾,前缘有 黄色T形小斑,边缘黄色发达,伸向股端黑胸 大蠊20~30 毫米黑褐一致黑褐色且有光泽发达,伸向腹端澳洲 大蠊24~35 毫米红褐中部有黑褐色蝶形斑,周 缘黄色界线清晰发达,伸达股端;前翅 前缘基部有黄色条纹 褐斑 大蠊25~30 毫米棕褐前胸背板中央有一不太明 显的赤褐色锚状斑发达,伸向股端日本 大蠊20~25 毫米深褐一致深褐色雄性伸向股端;雌性伸 达腹部1/2城市6种蟑螂成虫的区别要点特 征 德国 小蠊7-9毫米,略弯 美洲 大蠊8-10毫米,深褐色 黑胸 大蠊10-13毫米,外表显示卵的刻纹 澳洲 大蠊10-11毫米,近似美洲大蠊但包紧,具有卵 显示的刻纹 褐斑 大蠊12-16毫米,近似于美洲大蠊 日本 大蠊近似于美洲大蠊城市6种蟑螂卵的区别要点n目前我国已记录的蜚蠊有253种,但绝大 多数种类栖息于室外,只有少数种类栖 于室内,栖息于室内的蜚蠊有20种,隶 属6科11属。

n我国室内蜚蠊成虫常见种检索图表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