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教学设计一、教案背景:1、《穷人》是小学人教版教材第十一册中的一篇精读课文2、课时:2课时3、学生课前准备:做好上节课的复习,和新课的预习二、教学课题 知识与能力: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 过程与方法:1.抓住文中描写人物心理活动和对话的语句,体会人物的美好品质 2.读中感悟,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高尚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穷人》正是达成此目标的宝贵教材 本文作者是俄国被誉为文坛泰斗的列夫.托尔斯泰课文讲述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课文用朴实、准确的语言,在字里行间透露着深沉的情感基调,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真情实感,读来使人深受感动此外,还通过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来展现主人公的性格,了解穷人的美好心灵 四、教学方法: 教学中,我结合本课特点,准备采取以读代讲的形式,通过速读、配乐读、分角色读、师生评价读等多种形式,再加上想象、课件的展示等手段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在读中自读自悟,加深理解和体验,感悟桑娜与渔夫善良、宁愿可以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心灵,逐步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和探究性阅读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谈话,温故知新 1、莎士比亚说“尽管贫穷却感到满足的人是富有的,而且是非常的富有物质上的贫穷,绝不意味着精神上的贫穷,贫穷不会磨灭一个人高贵的品质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穷人》这篇课文 2、上节课同学们学习得怎么样呢,老师这有一道填空题,我们一起来根据原文填空他们每天只能 填饱肚子,吃的是 ,菜只有 孩子们不论冬夏,都 跑来跑去即便是这样的生活,也是渔夫 身体,冒着 出海打鱼,而桑娜自己也 地干活,才能维持的①指名填空②齐读这段话通过填空,我们再次深深感受到桑娜家的生活非常贫穷桑娜家生活如此贫穷,她为什么还会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呢?她是如何想的呢?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第3—11自然段),找出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语句并体会二、潜心会文,领悟人物美好品质 (一)进入桑娜的心理,体会她的善良 ⑴谁愿意把自己找到的句子与大家一起分享呢?课件出示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引导学生质疑:她的心为什么跳的很厉害?她“这样做”指怎样做?为什么“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呢”?(“这样做”指的是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里非这样做不可”是因为桑娜在当时的情形下,没有做过多的考虑,只知道自己应该也必须这样做,才能挽救那两个孩子这是桑娜本能的行为,是她善良天性的自然流露学生分析、体会桑娜善良的本性2)可这一抱,却给她的内心带来了极大的不安课件出示,学生自由读读这一段,看看你能体会出她的什么感受,用一个词概括 ★“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儿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① 学生用恰当的词语概括之后,带着体会再个别读课文② 从文中找出一个词来形容桑娜抱回孩子后的心理忐忑不安) ③ 听了同学们这么精彩的朗读,老师也想去亲身体会桑娜的忐忑不安了,学生去发现这段话在表达上有什么特别之处 (这段话中,连续用了五个省略号,给我们体现出桑娜思路的断断续续和思考内容的变换,桑娜心理十分复杂与矛盾 ④学生有感情的齐读这段话⑤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七口人变成了九口人,这对一个艰难度日的家庭来讲简直是雪上加霜,如果说刚开始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而此时经过强烈思想斗争的桑娜还是决定留下孩子,甚至做好了挨揍的准备。
你对桑娜又有了怎样的认识?(桑娜是一个极其善良的穷人,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 2.教师小结 桑娜此刻的担心会不会是多余呢?渔夫又会如何看待这件事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渔夫回来后与桑娜的那一段对话吧 (二).品读对话,走进渔夫的心理,体会渔夫的善良 ⑴在渔夫和桑娜这两个人物中让你选一个你来朗读,你觉得应该怎样读?试着读读最能体现人物特点的句子⑵指名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 (3)学生相互评价,再读感受渔夫对天气的抱怨和后怕,而又无可奈何体会桑娜的因心事重重说话吞吞吐吐如:“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这里两个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⑷教师过渡:听了邻居西蒙死后的消息,渔夫作何反应?他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呢?从文中找出句段来 ⑸指名发言,出示句子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①指导朗读句子 ②渔夫的脸为什么变得严肃?他忧虑些什么? (西蒙死了,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确实是个严重的问题,但无论如何孩子是不能和死人呆在一起的,总要有人抚养。
可是自己现在的生活已十分艰难,如果再添上两个孩子,往后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③说说:文中有一个字给我们写出渔夫深知以后的生活会难上加难, 你会把它换成什么字? ④理解句子:“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a.换词法理解“熬”字挺、度、顶、坚持、克服……) b.讨论:这里为什么要用“熬”而不用其他的字词呢? (体会:“熬”是极度忍受的意思反映了渔夫明知困难大,却宁愿自己多受苦,也要帮助这两个孤儿的善良而美好的心灵同时,也表现了渔夫的坚强,虽身处困境,却相信一定能战胜困难,渡过难关三、升华主题,情感熏陶:1、桑娜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丈夫不曾与她商量却做出了同样的决定,我们深深感受到穷人夫妇都有一颗善良、乐于助人的爱心,他们是最富有的人2、其实在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这样的人,从汶川地震到周曲泥石流,从08年的特大冰雪灾害到今年的西南五省的特大干旱…当灾难降临在这些无辜的生命身上的时候,当他们身处生命最低谷的时候,总有一些人能伸出关爱之手,用一颗善良的心去传递爱,让我们接过爱的火炬,让爱传递下去! 在这个贫寒却充满爱的家庭里,孩子们的命运会怎样呢?还有哪些困难等着他们,我们都无法预料,请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这个故事续写下去。
六、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凸显出了语文课堂应有郎朗的读书声,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体会人物的高尚品质另外在拓展学生的想象力方面也留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空间,彰显学生的个性,鼓励大胆思维、创新在整个教学中采取多元化的评价,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审视、评价,并从中得到启发这篇课文与我们生活的社会与时代有一定的差距,我将本节课的主题与我们身边那些感动的人和事紧密的联系起来,让学生得到爱的教育,并学会去关爱、帮助他人,把爱的火炬一棒接一棒的传递下去虽然教学过程设计很详细,但是在教学中却感觉到设计的容量有点多,不能有效的突出中心内容,显得教学时间紧迫另外在鼓励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方面教师没有起到示范的作用,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在教学的内容上进行优化,教学方法上得以改进七、个人简介:省份 :陕西省咸阳市 学校:长武县亭口中心小学姓名:曹敏 职称:小学语文一级教师:13891475564 电子邮箱:13891475564@通讯地址:咸阳市长武县亭口中心小学邮编:71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