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议讨论式学习模式在地理课堂中的运用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55KB
约4页
文档ID:234023069
浅议讨论式学习模式在地理课堂中的运用_第1页
1/4

浅议讨论式学习模式在地理课堂中的运用四方台一中王洪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经常与学生讨论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传授相关知识古代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也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1929年英国教授俄斯凯恩明确提岀了讨论式教学模式的概念杜威的“活动课程”,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问世以來,人们进一步从课程论、心理学等理论以及课堂实践方面,为讨论法的运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例证如今新的《地理课程标准》乂明确指出,要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要求选择多种多样的地理教学方式方法为更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就要改变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地位,改变以往教师“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探索一种以过程教学为重心,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Z间的多向交流、共同参与的新型教学模式,来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状态而讨论式学习是实这一新型教学模式的重耍环节对讨论式学习及在地理课堂中的运用,本人有一些简单的认识一、 讨论式学习模式是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充分解放学生讨论式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以逆向思维 和发散思维为特征,调动学生积极探索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讨论的内容,有的 是为了加深和扩大知识而组织的专题讨论、有的是某种疑难问题的讨论、有的是 有争议的问题讨论、有的是现实生活中存在问题的讨论。

讨论学习的形式多种多 样,可以是同桌的两人、或小组Z间、也可以是全班的讨论、还可以是师生Z间 或野外考察时的讨论其交流的过程可用下列图解说明:T代表教师S代表学生(一个学生或小组)图中实线表明学生Z间、组员之间最大限度地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他们共 同思考一个问题题,彼此争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Z间的相互讨论就使学生 变成了创造者,而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图中虚线表明教师是一位积极的 参与者和倡导者,而非支配者和领导者,师生Z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双 向、互动的关系这种学习方式改变了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地位,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讨论学习把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为学生创造了主动学习 的环境教与学再也不是教师的单面行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s同时这种学 习方式乂能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课堂的讨论学习能为学生提供“听"、“说"、 “读J “讲J纠呼等各方面素质锻炼的机会,特别是,说利的素质不少学 生通过讨论学习能找到自信心,甚至思维的特殊性也有表现的空间在讨论学习 中,教师可以选取有挑战性的问题诱发学生去探索,不断地激励学生主动参与 实现一种以过程教学为重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Z间的多向交流的新型教 学模式,这种学习方式符合新课程改革的需求。

当今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不再 是主导者,教师是引路人、是参与者、合作者,而学生不再是被动者,师生双方 都同时扮演双重角色,既当老师乂当学生构成“师生互导、生生互导、师生互 学、生生互学"的多向互动模式提倡学生“口主、合作、探究"学习,努力营造“敢 想、敢说、敢问、敢试''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 空间,给每一个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二、 课堂中讨论式学习方式传统的地理教师來组织地理课堂教学中讨论式学习,往往岀现诸多不适应,首先 是书写教学设计不适应,传统备课仅仅考虑教师怎么教,沿着这条线索容易备课, 而现在沿着问题与讨论这条主线备课,总觉得无话可写;其次是上课不能照搬教 学设计,因为讨论点的确定往往不以教师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要求教师驾驭课堂 的能力比以前高得多那么,地理课堂中讨论式学习有哪些操作方式呢?本人在 以下儿方而进行了一些初步尝试1、 创造宽松的讨论课堂氛围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有利丁•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 由从木质上讲,创造性活动必定是异样的,从而必定是异常的行为对一个人 的表扬评价乃是促进心理安全的重要因索Z-O当一个人在心理上感到安全吋, 他就不会害怕表现和发展他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他可以在进行发散思维时无 须处于防御状态,从而保持心理的自由。

因此,在讨论式的课堂中,耍使学生 在讨论学习中畅所欲言,就必须创设愉悦宽松、和谐的民主讨论氛围在讨论学 习中,让教师与学生Z间开展多向、自由的讨论同桌讨论、分组讨论、全班交 流,学生各抒己见,相互补充,相互评价,共同合作教师不应以权威者、监督 者的形象出现,要走下“神圣的讲坛"主动参与讨论,做好指导工作以册友的身 份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还要善于通过语言、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 励、信任的情感教师耍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民主学习的权利建立平等的师生关 系,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当学生讨论不到点子上时,教师不耍指责和嘲 笑,耍加以正确引导对于胆小、缺乏信心的学生,可以通过开展竞赛问答,增 强他们提问的胆量,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2、 精心设计讨论题精心设计并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是成功运用课堂讨论模式的保证因此,定题 是关键性的第一步讨论主题是讨论的中心和方向,主题是否恰当,关系讨论的 质量讨论的主题应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要考虑与学生所学教材的联系,考 虑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知识水平、存在的问题主题不可过大或过小,过难或 过易主题不能过于抽象离开学习者太远,摸不着边际;但也不能过于具体, 引不起学习者的思考和争论。

主题应当有助于学习者增长和加深知识,能够促进 人们独立思考,帮助人们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亚洲季风气候的形成”时,教师 可创设情境,岀示课题后,提出问题:(1)夏季中午你在海边游玩时脚踩在沙滩 上和踩在水中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如果在傍晩感受是一样的吗? (2)什么是季 风? (3)季风是怎样形成的?影响季风形成的因素是什么?(4)我国受季风影 响吗?季风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处? 乂有哪些危害?閑绕以上问题,通过阅读有 关材料,观察有关的地图,让学生展开讨论学习,学习就有了中心,有了方向3、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讨论的形式不同,讨论的方法也就不一样在讨论式的地理课堂教学中,我着重 对学生进行了“讨论策略”的指导女口,发言人如何发言?如何仔细倾听别人的发 言?如何评价别人的意见?不同的意见如何质疑、辩论?小组长如何组织组员围 绕问题进行讨论?如何集中意见向全班汇报?例如在学习人类活动对世界气候 的影响时,我让学生分组讨论“由于二氧化碳日益增多引起'温室效应',是弊大 还是利大",根据这一辩题,同学们展开了激烈地讨论正方以全球气温升高 寒 冷地带变暖西伯利亚等地适于人类生存;气温升高和二氧化碳增多积温 高,光合作用增强 农作物增产;气温升高,降水增多 云量增大,太阳辐射 强度减弱全球气温下降,使全球气温恢复正常等论点论述利大与弊。

反方以 全球气温升高,两极冰川部分融化 海平面上升,危及沿海低平原和部分岛屿; 全球气候异常物种变迁,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等论点有理有据地进行反驳通 过这些讨论训练,学生由无话可说到争论不休,由不会抓重点与关键到抓出继续 讨论的话题4、 恰当把握讨论时机常言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讨论式教学也不是什么问题都讨论,从学生角度 想主耍是当学生产生疑虑的心理状态时或主动提岀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时,耍及时 讨论具体说來,思考出现困难时、意见发生分歧时、解决问题的方法具有多样 时、知识需要拓宽时,都最好能安排讨论如当学生了解了过日界线日期要发生 变化这一知识以后,教师可以抓住机会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有一个同学一 年中他想过两次生日,他怎样来实现这个愿望? (2)有一位孕妇过日界线时先 生下了一名男婴,后生下了一名女婴,按生H计算,女婴是姐姐,而男婴是弟弟, 你知道孕妇是怎么过日界线的吗?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 学地理知识和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有助丁学生思维敏捷性、深刻性、灵活性 和创造性的形成5、 合理调控讨论过程,把握讨论程度要使讨论活动取得实效,教师必须对讨论过程进行指导与调控,教师要进行必要 的提示、点拨、设疑、答疑等。

一是调控学生的情绪在讨论中,学生极易岀现 强烈的情绪,有时甚至影响纪律,降低讨论质量,所以,教师既要激发学生的情 绪,让他们发自内心的参与,乂耍寻求有效的方法,使学生的情绪保持良好的状 态二是调控进程,讨论过程中学生活动相对分散,干扰因素相对增多,教师要 通过提耍求、分级检查等形式,保证讨论活动为提高课堂效益服务三是发现问 题,寻找典型,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讨论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寻找典型范例,以 便在反馈讨论情况吋以“典型范例"起到,J石激起千层浪"Z作用如在讲授“世 界人口的分布"时可先让学生自学,教师再按以下步骤进行教学:先让学生自学 掌握人口密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再要求学生运用地图寻找世界人口稠密区和稀 疏区;最后,联系已学知识,展开讨论: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农业、工业、交 通、城市、商业等有何关系?能否用迁移人口的办法,使世界各地的人口均匀分 布从而指导学生对世界人口的分布现状进行思考6、 充分运用多种讨论方式冃前在讨论式课堂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全班讨论、小组讨论、同桌讨论,同时乂 兼用了一帮一型、组长轮换型等讨论方式一般说來,同桌讨论适丁•动动脑筋相 互启发就能得出结论的问题,小组讨论比较灵活,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对 于难度较小的问题或临时遇到的“冷场"则可采取这种办法,全班讨论常常是解决 重难点内容或解决争议的问题。

一帮一型主要用丁优势互补的学生,组长轮换型 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在实验班中,我们都对学生进行了编组,组长值H号 就与星期儿相同,时间一长,只要分组讨论,各组学生自己就知道今天的讨论主 持人是谁当然,讨论方式绝对不可能一成不变,必须根据讨论点的难易、内容 的不同、学生实际而灵活选择7、 讨论成果做实曲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讨论式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也随Z而活跃起来但我们在 听课时不难看到,有些课堂虽也采用了讨论学习,而且看似很热闹,可是,学生 讨论才30秒、1分钟,有的学生刚投入,有的还在“尝试错误”,教师就一拍手 "好!停! ”这种“假讨论”现象还比较突出,是不可取的另一方面,教师提出 的问题不具有讨论的价值,如一位教师在讲授“长江邛寸,提出让学生讨论长江流 经的省区和流经的地形区,这是学生通过读图可以直接获得的知识,没有讨论的 价值同时教师在学生讨论时不能很好地调控讨论过程,让学生漫无边际地说下 去,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这些“没有价值的讨论"和“浮躁的讨论”都是不可取 总Z,教师耍在教学过程革新教学思想讨论法耗用时间长,教师应舍得让出时 间和空间,让出自己长期以来一直控制的角色合理处理教材,做到详略得当。

讨论耍尽量鬧绕中心内容展开,教学重点耍突岀、强化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 合,灵活应用,就一定会把握讨论法的精华,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