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教学反思 九年级政治教学反思1 一、对教学实践过程的反思:在复习过程中,一些内容需要一节课完成的,但真正操作起来是难以完成的,如:自尊自信、理解与宽容等而我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就会加快复习速度虽然很多时候学生都会积极配合,但这些只是表面现象,真正能把知识掌握好的学生是不多的因此,我悟出了一点道理:只讲速度不讲效率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这样做不仅容易忽略知识点,而且学生也不能真正地把知识扎扎实实地学好,长期下去,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就会有所下降要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就得一步一个脚印,把每一个知识点都落实好,既要把握时间的度又要讲究效率,让学生能在练习中掌握知识,并且能够将其运用于现实生活的实践当中同时还应把过程抓牢抓实,不能蜻蜓点水,我想如果这样的话,就不会有以前那种学完教材心里对学生没底的感觉 二、对教学效果的反思:要想得到有效的成长,除了自身的努力外,还有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多听同行授课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与同行交流和探讨,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借鉴别人的长处比如:新课程谈到教师应该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对于这个问题,一直以来我都感到很费解,我是听了同行的课之后与自己的相比较,才领悟到其中的奥妙,才真正明白“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的区别。
还有,要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也离不开学生这个重要主体学生接受新知识较快,对新事物了解较多,我应该多向他们学习,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 对于缺点,我能改则改,难改则想办法改,师生感情增进,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教学效果自然也有了改善总之,一个教师要有好的教学效果出来,实现真正的成长,离不开自己有效的努力、同行的帮助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九年级政治教学反思2 责任是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每个人在受惠于社会和他人的同时,也必然要受制于他人和社会;在社会中的个人,除了享受权利之外还必须承担义务,除了获取之外还需要付出责任是对于一个人做或不做某些事的要求对责任的承担就叫做责任常有的一种误解:把“责任”只看作是对成人、职业人员的道德要求,似乎与儿童、青少年无关,事实并非如此负责是对每一个人在人生各阶段承担的多重角色的共通行道德要求,它贯穿于每个人的一生作为一个家庭成员,由于父母养育的关系,孩子具有尊重父母、维护家庭的财产、安全和良好生活的责任;作为一个学生,由于受教关系和法律的规定,具有完成义务教育、尊重教师、遵守校纪、认真学习和完成指定作业的责任。
所以,应该使学生意识到他所承担的责任而且,社会越开放,就越需要有责任的公民,民主管理、众多类型的“自治”都是以责任为道德基础的如果说在某种程度上“诚信”是一种坚守的道德力量,那么,“责任”就是一种生产性的道德力量 履行责任有许多可能的好处,一些是对于其他人的好处,一些是对于履行责任的自己的好处具体来说,履行责任对于其他人的好处:可预测性、安全性、有效性、合作性、公正性、社区精神履行责任对自己的好处:独立性、自尊、被接受和认可、获得知识、技能和经验、得到承认、地位或收入提高履行责任也是有代价的:负担、怨恨、担心失败、放弃其他的利益或牺牲其他的兴趣、不公正九年级政治教学反思3 欢迎使用 整个教学设计以新课改理念为支撑,充分体现了新编思想品德教材的特点,从根本上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改理念,教学设计做到情境化,生活化本节课以生活剧场“毕业前的烦恼”中小军、小明的发展为一条主线贯穿教学始终,围绕剧情及主人公的发展、感触来设计问题,讨论分析问题,从对人才标准的迷惑到全方位认识人才,从成才誓言的壮志凌云到成才路上的行动,大到目标,小到行动,引导学生自主感悟、自主发展,共同合作解决问题,成为课堂的主人,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第二,“散文欣赏—快乐进课堂” 、“合作探究—收获在课堂”、“我学我用—成长在课堂、”“我思我悟—进入社会大课堂”四个环节环环相扣,使整个教学设计浑然一体;“榜样”“—我说名人—我说自己”等环节的设计,在整体中又有层次感,能够贴切学生,明确学生自身应怎样去做,有较强的说服力,避免单调、枯燥的说教九年级政治教学反思4 本学期我有这样的`体验,就是在学新课时,尽可能适应新课标要求,强调并注重情景创设、情感目标的实现运用多种手段应用教学,有时间的话还能组织学生看点视频、电影之类的我自认为在这一方面做的还是不错的但进入复习后,就不可能顾及许多了惟有把知识放在第一位,才有可能考出成绩而学生的成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万宁市东澳中学刘德高 新课标实施已经几年时间了,新课标实施以来,许多政治课老师变为思品课老师,而新课标的要求与现实的矛盾又让人难以适从的确,好多事物不都是矛盾的吗?下面简单谈一下自己的几点熟悉 首先,三维目标的关系 现在思品课现状是新课标、新教材、老考法我们在积极探索新教法、活动方式的同时,更要把重点放在三维目标的统一上特殊是知识目标一定要适时落实到位因此我们必须处理好这个矛盾:新课标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第一位,能力其次,最后才是知识。
而无论期末考试还是中考,都要考,而且是闭卷情感怎么考?没法考从实际考试来看,还是落实到对课本知识的记忆和运用就如学生所念叨的“背多分”只注重课堂改革,把课上的形式多样,放手让学生活动,联系时事新闻、多媒体运用等这样一来学生兴奋了,但往往轻易忽视对课本知识的把握或者可以说没有足够时间去把握而只注重知识目标,我们的课会失去吸引力,学生丧失爱好我们就一定要把握好课堂思想性与实用性的统一一方面要积极探索,适应新课标要求一方面要落实知识目标,应对考试 其次,学新课与复习的关系 相信大家都会做相同的事情,那就是用最短时间讲完新课,然后展开复习、练习、检测争取期末考过其它乡镇,思品课就是如此,每一单元后面都有走进生活、活动等内容按理应该活动,让同学们实践或是放松绩就是老师的成绩学校就是以此来衡量老师,不这样做又能如何呢?因此,我认为,课改与考核脱节,是老师对课改爱好不高的主要原因,因为很多课改的成果是无法用一个简单的分数来衡量的像我们班张××、陈×等同学,品行端正,学习非常刻苦,但一考试,就是班级倒数,思品也不例外,你说这样的学生是好还是坏?简单甚至是唯一的考试方法,剥夺了大部分学生体验成功的权利,“老师,我真的很努力了,可为什么还是这么差?”是他们发自心底的呼声,我都不知该怎么回答他们。
说心理话,眼看着不少学生一天天对学习失去信心,我们却无能为力,再好的说教又有什么意义呢?考核制度不变,展示课很大程度上就成了表演课,就像昙花一样,漂亮却很难坚持对课改我们怀着极大的热忱,但大家都过着柴米油盐的日子,谁能不食人间烟火呢?就像我们坐在这里搞什么论坛,心里想着的却是下节课如何复习一样 第三,时间与效率的关系 小课的地位决定了我们的被动,每周两节课,一个自习学新课时还可以,可临到考试就明显觉得不够了又要讲、又要记、又要练;而练了后又没有时间检查再落实现在每节课只有40分钟,就更要精打细算,不讲怕学生不明白,讲多了肯定占用学生记的时间好多时候是当时记住了,可过后又忘了在我们看来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几句话就是把握不了而老师则随着学生的把握情况喜怒哀乐提高复习效率则是最重要而又最让人头疼的问题 第四,现代与传统的关系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坚持传统必然行不同当前我们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是非常好的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需要作为一名教师,有责任、有义务认真学习领会贯彻提起成绩很多人咬牙切齿,很多时候我们又斤斤计较成绩,其实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又是学生能力的直接体现像思品课,又可以说是学生学习态度的体现。
因此,一方面我们高举课改大旗,一方面我们又要坚持传统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能把新课标所倡导三维目标人为的割裂开来其实三者是一致的,是统一的谁单纯强调某一方面,谁就犯了形而上的错误,就把自己陷入到矛盾之中 就像我所理解的: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九年级政治教学反思5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是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六课第三框内容本框有《依法行使政治权利》、《维护国家安全:我们的政治义务》两目第二目《维护国家安全:我们的政治义务》虽不是本框的重点,但由于国家安全、国家机密与学生离得太远给他们带来了理解上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遇到了一些偶发因素,并充分地利用了这些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教学片断及反思整理如下 教学片断: 根据教材内容,笔者先联系“相关链接”讲解了国家安全的内涵及重要性、国家机密的含义而后,让学生围绕一个材料进行讨论:小民的爸爸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的高级工程师,掌管着厂里的核心技术小民的远房亲戚找到小民,想通过小民说服爸爸把厂里的技术资料拿给他看,并答应给小民一大笔好处费小民有几种选择?分别产生什么后果?如果是你,会怎么选择?学生讨论之后,由学生代表进行交流。
教师:刚才大家的讨论非常活跃,下面我们进行全班交流 学生1:小民可以收亲戚的钱,并说服爸爸把公司的技术资料给亲戚 教师:这样做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 学生1:这样做的后果是爸爸公司的机密被泄露、公司的利益受损 教师:我们是不是还可以把情况想得再严重一点? 学生1:直接导致公司破产,最终爸爸要失业如果要追究责任,爸爸可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教师:还可以有哪些选择? 学生2:小民不能收钱,同时劝说亲戚使其认识到行为是违法的这样做既可以保证国家机密不被窃取、利益不受损害,又能让走在犯罪边缘的亲戚悬崖勒马 学生3:小民不收钱,同时和爸爸一起将此事向公安部门反映这样做既可以保证国家机密不被窃取,同时又对窃取国家机密的违法行为进行了打击 教师:看来他们的观点差不多只是在“情”与“法”面前,学生2的做法更合情些;但在实际中如果亲戚不听劝告,那么学生3的铁面无私,就能够保证严厉打击窃取国家机密违法犯罪行为了许多学生颔首、微笑) 教师:如果你是小民会怎样选择呢? 学生4:我会像学生2和学生3所说那样去做理由是如果国家秘密被窃取,国家的安全就难以有保障,保守国家秘密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泄露国家机密,要承担法律责任。
教师:应该说从上面的几种选择之中,谁对谁错、孰是孰非一目了然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真的遇到了类似的情形,就应该作出理智而正确的选择,决不泄露国家的机密 学生5:我觉得小民还可以这样选择──收了亲戚的钱,但又不给技术资料他或者把他告进公安部门;这样就可以一举两得了 (教师愣了一会儿,有些人显得异常的活跃) 教师:这的确是一种选择,但怎么样呢?我们还是一起来分析一下后果吧! 学生6:我觉得收了钱又想不给资料他,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收了钱,别人就会一次次地逼你,弄的你不得安宁,最后你想不给他还不可能 学生4:收了亲戚的钱,并把亲戚举报了就更不对了虽然这样可以保证国家机密不受窃取,但首先自己已经违法了 教师:的确如此!中国有句古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还有一句话“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拿了别人的钱,不替人办事,甚至将别人告发;这样做不仅从道义上讲不过去,而且从法律上讲自己首先违反了法律保守国家机密是我们的义务小民或我们如真的想保守国家机密,压根就不能收别人的钱 学生7:如果小民的爸爸跳槽离开公司,可不可以把技术资料带到其他公司或国外呢? 教师: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考虑一下技术资料的所有权归谁。
大多数学生说是公司)既然是公司的,那么跳槽的爸爸把资料给其他公司或国外很显然就是泄露或出卖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