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轮机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22)

汽***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250.40KB
约5页
文档ID:572891979
轮机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22)_第1页
1/5

1 轮机工程 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名称: 轮机工程 专业代码: 082402 学位授权类别: 工学 一、学科简介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是一流学科建设点,现为一级学科博士点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包含轮机工程和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2 个二级学科 轮机工程学科创建于 1909 年,办学历史悠久,是的重点学科1984 年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 年获制冷及低温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02 年获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工程硕士点,2006 年1 月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交通部重点实验室—航运仿真中心我校轮机工程学科的轮机模拟实验室,主机实验室,辅机实验室,自动化机舱和船舶冷藏运输实验室从规模和设备先进程度上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能为交通信息与控制,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动力机械与工程等学科提供从事科学研究实的验基地 轮机工程学科是集船舶、机械、电气、热能与动力、自动控制于一体的高新技术综合学科,集中体现了设计、制造、管理、使用、检验、维修等方面的先进理论与方法,属综合性、交叉性、渗透性、应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领域,涉及到船舶与海洋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和控制科学与工程及管理科学等六大学科。

本专业在轮机系统仿真及控制、现代轮机管理和船舶冷藏运输三个研究方面具有较强的学科优势 该学科近年来科研经费充足,先后获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教委优秀教学成果奖、省、部级科技奖和发明奖、优秀教学成果奖等多项,近 5 年在公开发表了论文近 500 篇,其中多篇被 SCI、EI和 ISTP 收录 本学科研究方向目标明确,相关性好,航运特色明显,学科梯队稳定,学术成果和人才培养水平在国内航运界居领先水平我校本学科已为航运业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成为水运交通领域高级管理、技术人才的摇篮为海上运输的可靠、安全、高效,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与保障,为中国航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形成了本学科的鲜明特色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从事现代船舶动力装置的技术管理、维修、研究的高层次人才,适应 21 世纪航运发展、海洋开发和海军建设需求的务实型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其基本要求为: 1. 掌握、思想和理论的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努力为人民服务,勇于开拓,艰苦创业,联系群众,遵纪守法,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职业素质和文化素养; 2. 掌握比较宽广的轮机工程专业知识和扎实的基础理论,掌握本学科的现状、发展方向和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具有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熟练掌握和应用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掌握基本测试技术、数据分析和计算机应用编程技术;能胜任本学科的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 2 3. 具有健康的体格。

三、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生导师 船舶动力装置 1. 船舶动力装置设计、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2. 新能源和新型船舶混合推进动力 3. 柴油机减振、降噪、节能和排放控制 4. 船舶动力装置系统仿真 现代轮机管理 1. 单船、船队及公司的轮机管理 2. 各种新型特种船舶的技术管理 3. 船舶动力装置可靠性、经济性分析 4. 船舶检验、修造与试验;船舶保险、保修与索赔 5. 机务管理信息化、机舱资源管理 6. 海运法规的研究与实践 7. 计算机技术在现代轮机管理中的应用 船舶辅机工程 1. 船舶泵类、管系、液压系统、制冷系统、冷藏舱、冷藏集装箱的设计与管理 2. 船舶和海洋防污染法规 3. 船舶废气净化、污水处理和海洋防污染技术 船机修造技术 1. 船舶主辅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分析 2. 船机设备零部件的失效分析、寿命预测和维修周期预 3. 船舶机械检测、损伤修复、结构强化 4. 零部件寿命延长的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 轮机自动化 1. 船舶 PLC、CAN 总线应用技术 2. 船舶机舱自动控制技术 3. 船舶自动检测与信息技术 4. 船舶集成控制、电子喷射、驾机合一、船岸一体化 3 四、课程设置(硕士) 课程类别 课 程 名 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开 课 单 位 任课 教师 拟定任课 教师 公共学位课 (必修,4 学分) 与实践研究 32 2 一 文理学院 自然辩证法概论 16 1 一 文理学院 公共英语 (必修 A 类研究生(免修不免考) 32 1 一二 外语学院 B 类研 究生 32 1 C 类研 究生 32 1 学位基础课(修 10学分) 船海专业英语 32 1 一 商船学院 高等工程力学 48 3 一 海洋学院 柴油机振动、噪声与排放 48 3 一 商船学院 数值分析 48 3 二 文理学院 专业学位课(修 11学分) 船海学科研究前沿 32 2 一 商船学院 高等工程热力学 48 3 一 商船学院 现代控制理论 32 2 一 商船学院 船舶辅机工程 48 3 一 商船学院 论文写作指导(必修) 16 1 二 专业选修课(6 学分) 高等传热学 48 3 一 商船学院 船舶电气及自动控制 32 2 一 商船学院 船舶结构及有限元分析 32 2 一 商船学院 油液检测技术及故障诊断 32 2 一 商船学院 材料焊接及零件失效分析 32 2 二 商船学院 材料表面工程与修复再制造技术 32 2 二 商船学院 新能源与船舶节能技术 32 2 二 商船学院 船舶制冷与空气调节 32 2 二 商船学院 船舶及港口防污染技术 32 2 二 商船学院 流体传动与控制 32 2 二 商船学院 计算流体动力学 32 2 二 商船学院 机舱综合监控与总线技术 32 2 二 商船学院 轮机系统仿真技术 32 2 二 商船学院 造船生产模式 32 2 二 商船学院 4 船 舶 动 力 装 置CAD 32 2 二 商船学院 现代轮机与机务管理 32 2 二 商船学院 船舶检验(英语) 32 2 一 商船学院 其他必修环节 (不计学分) 学术活动与专题讨论会 8 次 一二 导师 实践环节(学术学位研究生) 60 二 导师 专业实践(专业学位研究生) 6 个月 三 导师 文献阅读 一二 导师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 一 中期考核 第三学期初 科研要求 学位论文 第三、四学期 其他要求 备注:研究生最低 31 学分 方案执笔人: 学院主管院长: 分委员会主席: 五、本学科专业文献阅读的主要书目与主要期刊目录 序号 著作和期刊名称 作者和出版单位 备注 1 中国内燃机工程师手册 朱仙鼎,科学技术出版社 2 简明内燃机维修手册 刘正林,机械工业出版社 3 表面工程与维修 徐滨士,机械工业出版社 4 中国修船 中国造船学会 5 中国航海 中国航海学会 6 航海技术 中国航海学会 7 机电设备 中国造船学会 8 设备维修与管理 中国设备维修学会 9 液压与气动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10 制冷技术 制冷学会 11 制冷学报 中国制冷学会 12 内燃机 中国内燃机学会 13 中国造船 中国造船 14 内燃机学报 中国内燃机学会 5 15 机械工程学报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16 交通与计算机 武汉理工大学 17 船用机关学会志 轮机工程学会 18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大连海事大学 19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武汉理工大学 20 内燃机工程 中国内燃机学会 21 船舶工程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 22 机械工程材料 机械工程材料编辑部 23 焊接学报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说 明 文献阅读: 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根据本学科的研究方向,结合导师的科研和自己的论文选题的需要阅读一定数量的中外文资料,掌握学科发展的研究前沿。

六、本学科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学科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密切结合 实践环节是是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使研究生能将理论用于实践,增强独立工作能力,研究生必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应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和科学创新的能力硕士生应积极参与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选择并参与对本学科发展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研究课题,参与实验室建设或实船工作实践,进行部分本科辅助教学实践工作学位论文必须体现在工程实践中所取得的新知识和新见解,确保论文质量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