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及答案(审定版)一、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昙花昙花,生长在热带,枝干高大,挺拔有力人们都说昙花开起来特别好看,我却从没有看过多想亲眼看看啊!可巧,爸爸告诉我,爷爷(精致 精心)培养了四年的昙花就要开花了,我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飞到爷爷家也许是我的运气好,到爷爷家的第二天晚上,花就开了下午六点,像一盏(精致 精心)的深红色宫灯似的花苞,张开了洁白的小口,散发出一股清香真没想到,深红色的花苞(果然 居然)会开出雪白的花昙花以五分钟一厘米的惊人速度开放着我坐在花盆旁仔细地观察,看得出花瓣在逐渐张开,当它的花瓣全部舒展开时,直径足有二十厘米原来,那深红色的宫灯似的花苞是萼片,现在它正向下弯曲着,托着洁白的花朵,每片洁白的花瓣都薄得像纸,光亮透明,它的花蕊是那样的美丽,淡黄色的雄蕊簇拥着白色的雌蕊美丽的花朵好像对着人们微笑,散发出纯正的芳香,给人一种舒畅、文雅的感觉我不明白的是:它的花朵为什么开在叶子上呢?后来,听爷爷说,昙花的叶子已经退化了,那像叶子的是变态的茎,我才恍然大悟可惜,这婀娜多姿的花朵只开到十点钟就开始萎缩了,时间是那么短暂,难怪人们说“昙花一现”啊!昙花虽好,只是开放的时间太短。
我们不能做“昙花一现”的人,而要让我们的青春永放光彩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恍然大悟:________2.选择括号里运用恰当的词精致 精心)________培养 (精致 精心)________的深红色(果然 居然)________会开出雪白的花3.仔细阅读短文第3自然段,再填空①昙花的花苞是________色的,花是________色的;②昙花以________的速度开放,当它的花瓣全部舒展开时,直径足有________4.昙花的花朵为什么开在叶子上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昙花最大的特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读文章的最后一段,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 课外阅读抬起头来做人那一年,那个小男孩,不过八九岁一天,他拿着一张筹款卡回家,认真地对妈妈说:“学校要筹款,每个学生都要叫人捐钱对小孩子来说,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长小男孩的妈妈拿出5块钱,交给他,然后在筹款卡上签名。
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妈妈注意到了,问他:“怎么啦?”小男孩低着头说:“昨天,同学们把筹款卡交给老师时,捐的都是10块,50块小男孩就读的是当地著名的“贵族学校”,校门外,每天都有小轿车等候放学的学生小男孩的班级是排在全年级最前面的班上的同学,不是家里捐献较多,就是成绩较好当然,小男孩不属于前者那一天,小男孩说,不是想和同学比多,也不是自卑他一向都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功课,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况且,学校还举行班级筹款比赛,他的班已领先了,他不想拖累整班妈妈把小男孩的头托起来说:“不要低头,要知道,你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还要多你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大的贡献了第二天,小男孩抬起头,从座位上走出来,把筹款卡交给老师,当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成绩时,小男孩还是抬起头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妈妈说的那一番话,深深地刻在小男孩心里那是生平第一次,他面临由金钱来估量人的“成绩”的无言教育非常幸运,就在这第一次,他学习到“捐”的意义,以对别人所不能“捐”到的、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1)量力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自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男孩把捐款当作“功课”,他希望把这一门“功课”做好,你认为他这样想对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妈妈说:“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还要多这是为什么呢?你赞同妈妈的话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二天,当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成绩时,小男孩还是抬起头来小男孩为什么能做到不自卑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学校举行捐款献爱心活动,你认为是多捐好呢,还是不在于多少,只要尽力就行呢?谈谈你的看法三、 阅读理解。
一位父亲的托举早上9时左右,北京地铁四号线,还是像往常一样人潮拥挤那天,来北京旅游的他带着6岁的女儿乘坐地铁四号线去动物园玩出了地铁,他牵着女儿上了扶梯正当他和女儿上到中间时,缓慢运行的电梯突然停了一下,然后猝不及防地往回倒不过是1秒钟的时间,改变了一切当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电梯出事了!第二反应就是一定要保护好女儿!好多站不稳的人,一下子摔倒了摔倒的人,又砸在了下面的人身上他和女儿也倒在了电梯上,不过幸运的是,他紧紧抓着女儿的手他用尽全身的力气,从压在身上层层叠叠的人中,使劲把女儿拉过来,再用力把地高高举起来——这样,摔倒的人再也压不到她了几秒钟后,电终于停下来了那几秒钟,对他来说像过了一个世纪,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女儿一定没事,女儿一定没事”回过神来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爬起来,把女儿从上到下、从前到后检查了个追,看看地有没有受伤直到确定女儿安然无恙后,他才感觉到自己的脚很疼,低下头,看到自己的两只脚都在不停地流血,右脚还有一个大血洞但剧痛并没有让他的心情坏下来,他一直沉浸在女几安然无恙的喜悦里这位父亲,年仅31岁,叫吴良,来自湖北咸宁通城他在那个危险的瞬间,用一个会生忘死的托举,诠释了父爱的含义。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猝不及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安然无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仔细读短文,写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3.品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为什么“那几秒钟,对他来说像过了一个世纪”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他在那个危险的瞬间,用一个舍生忘死的托举,诠释了父爱的含义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了________的作用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 记叙文阅读最快活的日子在乡下①一个人的童年,最好是在乡村度过童年是生命蓬勃生长的时期,而乡村为它提供了充满同样蓬勃生长的生命的环境乡村孩子的生命不孤单,他有许多同伴,他与树、草、野兔、家畜、昆虫进行着无声的谈话,他本能地感到自己属于大自然的生命共同体②孩子们到了乡村,所注意的往往不是庄稼和风景,而是大人不放在眼里的各种小生物。
春天的水洼里有蝌蚪,每年我都要捕捞一些,养在瓶子里,看它们摇着细尾巴活泼地游动,心里的喜悦要满溢出来夏天的田野则是昆虫的天下一定是很小的时候,也许还没有上学有一次在乡下,姐姐神秘地告诉我,田野有“得蜢”她其实说的是蚱蜢,因为发音不准,说成了“得蜢”我好奇地跟她到田里,一起小心翼翼地捕捉,那是我第一次看见蚱蜢我更喜欢捉一种叫作“金虫”的甲虫仲夏季节,拨开玉米叶子,便可发现它们挤成一团,正在啃食刚刚结成的玉米穗金虫有金色有硬壳,蚕虫大小,用一根细线拴住它,让它悬空,它就扇开薄翅飞起来,发出好听的嗡嗡声由于它爱啃西瓜皮,捉住了能养好些天年龄稍大,我喜欢捉蟋蟀它们往往躲在烂草堆下,翻开后四处乱跳,一眨眼就不见了,不容易捉到最好是在夜里行动,用手电筒光镇住捉住后塞进自制的小纸筒,再选出模样精悍的养在小竹筒里或瓦罐里,和别的孩子玩斗蟋蟀③在我眼里,乡下什么都和城里不一样,夏季是下乡的最佳季节,不但万木茂盛,而且可以一饱口福所谓一饱口福,其实年年都是三样东西:露黍、玉米和南瓜露黍形似高粱秆,比甘蔗细得多,味同甘蔗新玉米当然鲜嫩可口坐在屋外嚼着啃着,屋里飘来南瓜的香味南瓜是在灶火上蒸的,大铁锅里只放少许水,一块块南瓜贴在锅壁上,实际上是连蒸带烤,蒸得瓜瓤红亮润口,烤得瓜皮焦黄香脆。
尝鲜之后,照例要把这三样东西带一些回城,把乡村的滋味延续若干天1.短文第②段主要写了哪四种动物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快乐?(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2.从第②③段我们可以感受到文中的“我”一定是个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孩子3.在对文中画“____”的句子理解正确的后面打“√”1)城里没有这些东西,所以“我们”要带回去 )(2)“我们”回到城里也能吃到这些东西,但不如乡下的新鲜,而且没有那种欢乐香甜的气氛 )(3)城里能吃到这些东西,但没有滋味 )4.第③段的关键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作者为什么说“一个人的童年,最好是在乡村度过”?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走月亮(节选)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
……村道已经修补过,坑坑洼洼的地方已经填上碎石和新土就要收庄稼了,收庄稼前,要把道路修一修,补一补,这是村里的风俗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在坡头那片月光下的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是啊,它旁边,是它浇灌过的稻田哦,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春天,我们种的油菜开花了,我在田地里找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收了油菜,栽上水稻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哦,阿妈,我们到田埂上去吧,你不是说学校放假了,阿爸就要回来了吗?我们采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啊,我和阿妈走月亮……有时,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一个古老的传说;有时,却什么也不讲,只是静静的走着,走着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多么奇妙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