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宗教对欧洲城市发展的影响》摘要:古代社会宗教意识在思想领域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 社会文化诸方面都有极大的影响两者内在密切联繫,宗教对欧 洲城市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宗教在人类的原始时期及古代生活 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统治地位可以说,当时的文化与意识形 态,是由宗教统领和决定的,而时代越早,距今年代越久远,这 种主导性越强作为一种决定性的精神力量,宗教对欧洲城市的 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它的线条、斑斓的光线和装饰,造就了一 个非人间的境界,给人以神秘感,把人们的意念带向“天国”, 成功地体现了宗教观念,人们的视觉和情绪随着向上升华的尖 塔,有一种接近上帝和天堂的感觉在城市的发展中宗教作为 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无可避免的在其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打 下了深深的宗教性烙印城市选址.神话传说中的理想景观模式,以诸神聚居的奥林匹斯山为 代表奥林匹斯山“位于希腊群山中,是凡人无法攀登的峻峭之 山”,气候适宜,长满奇花异草,诸神在那里享受着幸福主神宙 斯居住在陡峭的峰顶,其余诸神居住在各峰之巅,都居于空间重 要位置,强调对制髙点的占有和视控点的控制故欧洲城市的选 址多是在聚落的中心位置,建筑上表现其宏大,注重装饰,体现出 对自然的征服和对自身的炫耀。
古希腊的雅典卫城就是建于城内 一个陡峭的山顶台地上,山势险要,从卫城内可看到周围山峦的 秀丽景色,既考虑了置身其中之美,又考虑了从卫城四周仰望它 时的景观效果,表现出了对于制高点和视控点的强烈偏好作为 一种对于居住环境的最高期望和美好理想,每种文化都对理想景 观有独特的理解和想象,神话与宗教是原始的哲学和宇宙观,是 人类早期的一种文化思想,它们同所在地理环境中人类对生活实 践的认识和经验紧密联系神话传说中的理想生活模式是人类早 期生存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在现实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二城市范围在城市环境景观方面,中世纪城市有着美好的景观,充 分利用了城市制高点、河湖水面和自然景色城市具有人的 尺度,建筑群的连续感、丰富感、活泼感、亲切感给人以良 好的享受,环境视觉秩序通过建筑物的相似与相异直接按的 明确分野而取得,如教堂、领主城堡与一般民居的差异,其 各自又因为建筑材料和建造技术而出现雷同,这使得城市建 筑群体呈现出统一又对比鲜明之感为一种对于居住环境的最高期望和美好理想,每种文化 都对理想景观有独特的理解和想象,神话与宗教是原始的哲 学和宇宙观,是人类早期的一种文化思想,它们同所在地理 环境中人类对生活实践的认识和经验紧密联系世界几大宗 教如基督教、伊斯兰教等的发展历史来看,宗教与作为人类 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市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代社会的 城市曾经为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等提供了活动的舞台。
在现代社会,城市人口的相对集中,现代科技带来的各种便 利,不仅为宗教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也为宗教对城市提供其 特有贡献奠定了基础社会生活类型的现实形式是股份公 司、大都市、民族国家及整个工业社会,其所依据的原则是 人们相互约定的常规、政策与公众舆论宗教区与生活区有严 格的区分三城市中心区組成又因为中世纪欧洲存在着强大、统一的教权,所以教堂常 占据城市的中心位置教堂庞大的体积和超出一切的高度,成为 城市天际轮廓线的制高点,控制着城市的整体布局,而教堂广场 就成为了城市的主要中心,城市被划分为若干的教区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Ferdinand Tonnies )曾经提出两 个重要概念——社区与社会——来表述人类社会的两种群体滕 尼斯认为,在社区里,人与人的关系是密切、和睦的,其主要形 式有:亲属、邻里、友谊;社区生活类型的现实形式便是家庭、 乡村及借助和睦感情、伦理习惯与宗教信仰而建立起来的城市 它们分别基于血缘纽带、感情和团结精神因此在社区生活中, 人们的行为以原始自然感情的一致或本能的伦理良知为准则过 去两千年间基督教首先在西方世界创造了大量辉煌壮丽的作品, 这时期艺术和建筑的伟大作品,明显地反映出艺术家在他们几乎 所有的创作中都受到耶稣基督的生,死和复活的感动和影响••基 督教的这一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在文艺复兴直至18世纪所 谓的启蒙时代中.宗教以它深不可测的高度表达了对建筑及城 市规划与发展的影响,无论是在白天日光中的教堂中殿,还是在 黄昏烛光摇曳的小礼拜堂里"・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宗教仍在继 续不断地改变着城市的发展,众所周知,即使是世俗的欧洲人也以他们有宗教特色的大教 堂为自豪,每年有数以千计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客游览这些著名 的建筑物•这些回应充分证明了受宗教影响建筑的贡献不仅活在 艺术史的书本上,也活在21世纪无数人的生活当中 更体现在城 市发展中在人类历史活动的进程中,每一个时期、每一代人,都有 自己能动而独到的创造。
他们所创造的超越前人的优秀成果,或 以固化了的物质形态,或以流淌着的精神形态,或者以复杂的人 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命运的综合关系存在,以其特定的方式 汇入到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知识长河中来一一这就是文 化4城市特色不同的的时代受宗教的影响,城市规划与发展与之 前也有很大的不同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在意大利中占有最 重要的位置那时的城市分区也有很大的不同,而欧洲中 世纪的建筑受宗教最明显的特征是,在宗教和世俗建筑上重 新采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柱式构图要素一方面采用古典 柱式,一方面又灵活变通,大胆创新,甚至将各个地区的建 筑风格同古典柱式融合一起他们还将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 科学技术上的成果,如力学上的成就、绘画中的透视规律、 新的施工机具等等,运用到建筑创作实践中去文艺复兴 大约在14到16世纪,在这之前西方被称为黑暗的中世纪, 那个时候教会把握政权,而且在那个时候比较流行的教堂的 建筑是哥特式建筑,大体上是指那种髙高的塔尖,建筑里面 阴森森的,悠悠的走廊,还有地下室停放尸体之类,巴黎圣 母院属于这种建筑,另外哈里波特里面的霍格沃兹就是这种 建筑到了文艺复兴,人们开始要突破宗教对人的限制和束 缚,提倡要用古希腊的精神来复兴文艺,即注重人的本身。
这个时候建筑大约倾向于一种明亮的东西,有一种建筑兴起 叫巴洛克建筑,这种建筑最流行的是在文艺复兴之后,也就 是17世纪左右这种建筑一般要宽敞明亮,城市规划也讲 究排场布局宏大气势这时的城市规划与发展与之前也有很 大的不同在欧洲,每到一个地方,您所看到的最辉煌、最 耀眼、最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建筑无疑是那些各具特色的教 堂欧洲的教堂不仅仅是建筑艺术的体现,更是从一个侧面 综合反映了宗教对欧洲文化的深刻内涵为一种对于居住环 境的最高期望和美好理想,每种文化都对理想景观有独特的 理解和想象,神话与宗教是原始的哲学和宇宙观,是人类早 期的一种文化思想,它们同所在地理环境中人类对生活实践 的认识和经验紧密联系而哥特式建筑是欧洲最重要的历 史建筑风格由于对天主教的崇拜,使哥特式建筑11世纪 后期兴起于法国,12世纪传到英国,13到15世纪普及到全 欧洲这时的城市规划又有新的特色这种建筑风格主要表 现于天主教教堂,对世俗建筑也有一定影响T1世纪以来, 欧洲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兴起使教会的地位也达到至高 无上的程度,教会的威望和人们的宗教热忱相结合,从而促 使哥特式建筑的诞生哥特式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使用尖形拱 门,肋形拱顶和飞扶壁,使教堂的内壁、内柱和支柱的厚重 度大大减少,产生出垂直向上、高耸入云的动感。
同时,外 部建有高耸的尖塔,墙壁较薄,窗户较大,并饰有彩色玻璃 花窗,室内光线充足,门前饰有精美的浮雕和石刻哥特式 教堂是中世纪建筑的最高成就,也是中世纪美术的最高体现 结论宗教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宗教作为其 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无可避免的在城市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 打下了深深的宗教性烙印参考文献:[1] [美]刘易斯.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最[M].北京:中国建筑丁业出版社,1990.[2] 陶伟,田银生,吴霞.世界遗产中古城研究方法与内容初探[J].地理研究,2002.3,第21 卷第3期,第210-218页.[3] [英]巴里•克姆普.解剖古埃及[M].杭州:浙江人民岀版社,2000.[4] 刘文鹏•古代埃及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⑸[徳]汉尼希,朱威烈.人类早期文明的“木乃伊”——古埃及文化求实[M].第1版第2次 印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⑹[英]克里斯多福•泰徳格.古代埃及•西亚•爱琴海[M].上海:百家出版社,2001.[7] 曾淑芳.世界深度旅游:埃及[M].臺北:猫头鹰出版有限公司.1995.[8] [美].戴尔•布朗.埃及:法老的领地[M].北京:华夏出版社,南寧: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9] [美]Denise De「sin.聂仁海,郭暉译.尼罗河两岸•古埃及,西元前3050〜西元前30[M].济 南:山东画报出版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0] 段渝,邹一清.都市的摇篮——追踪美索不达米亚文明[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