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论持久战》--(教学PPT)

日度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4.19MB
约20页
文档ID:131227795
《论持久战》--(教学PPT)_第1页
1/20

论持久战 读后感 刘慧聪 1 2020 5 5 论持久战的发表时间 1938年5月26日 6月3日 毛泽东在抗日战争研究会的演讲 2 2020 5 5 为什么要持久战 中国革命能不能胜利 革命战争能不能速胜 3 2020 5 5 目录 产生背景 内容介绍 影响意义 4 2020 5 5 STEP STEP 1 产生背景 5 2020 5 5 论持久战 是毛泽东于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 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演讲稿 是关于中国抗日战争方针的军事政治著作 毛泽东在总结抗日战争初期经验的基础上 针对中国国民党内部分人的 中国必亡论 和 中国速胜论 以及中国共产党内部分人轻视游击战的倾向 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实行持久战以获得对日胜利的战略 6 2020 5 5 STEP STEP 2 内容介绍 7 2020 5 5 一 本篇文章共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 分析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 为什么最后胜利是中国的 批判了亡国论和速胜论 第二个部分 怎样进行持久战 怎样取得战争的胜利 着重论述了人民战争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8 2020 5 5 二 持久战的战术 1 运动战 正规兵团 战役和战斗的优势兵力 具有进攻性和流动性 9 2020 5 5 2 游击战 分散战斗 出其不意 10 2020 5 5 三 持久战的战略 第一阶段 敌之战略进攻 我之战略防守时期 11 2020 5 5 第二阶段 敌之战略保守 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 12 2020 5 5 第三阶段 我之战略反攻 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 13 2020 5 5 四 论持久战的局势判断 日本于中国的对比 一 日本 一个实力雄厚的帝国主义国家 它的经济力 军力和政治组织力在东方是一等的 中国 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 我国在军力 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明显都远不如日本 二 日本 日本的帝国主义性 它的战争是野蛮的 中国 中国的战争是进步的 从这种进步性 就产生了中国战争的正义性 三 日本 日本国度比较地小 其人力 军力 财力 物力均感匮乏 经不起长期的战争 中国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 人多兵多 这也是能够取得持久战胜利的关键因素 14 2020 5 5 毛泽东指出 兵民是胜利之本 战争之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 存在于民众之中 必须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方针 普遍的 深入的 改善官民之间的关系 军民关系 发动全军全民的全部积极性 五 抗战之根本 15 2020 5 5 STEP STEP 3 影响意义 16 2020 5 5 一 日本敢于侵略中国 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 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之前 只有团结人民 尊重人民 依靠人民 实行 军民一致 才能瓦解敌军 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 可见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从一开始就是根据中国革命的实际 实事求是 从而预言了战争趋势 毛泽东用他的正确的 科学的思想指导中国走向解放 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生活也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只有拥有强大的知识储备 才能在黑暗中找到出路 17 2020 5 5 二 在文中 毛泽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 观点和方法 对战争的根本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 制订了指导抗日战争的正确路线 方针 政策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证明了其无比的正确性 它可用于指导反侵战争 并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他在文中所展示的思考模式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即使在社会主义的今天 学习这篇著作也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18 2020 5 5 三 实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持久战呢 无论是谁 都不可能经历一帆风顺的一生 也不太会有注定失败的一生 成功的取得往往需要经受过无数困难与挫折的洗礼 不可能不废吹灰之力就能享受幸福的生活 但是 只要你有毅力 不怕失败 不怕挑战 成功近在咫尺 所以 速胜论 与 亡国论 都是错误的 我们的人生同样需要持久战 在一生中 我们会经历不同的阶段 正如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一样 人生或许有更多的时期 认清每个时期自己的任务 确立不同的目标 我们会过得更加充实 论持久战提出了 兵民是胜利之本 的论断 那么在人生中 自己就是胜利之本 每一个人都掌握着自己的前途与命运 选择怎么样的人生道路 最终会有什么样的归宿 你 都是根本 我想 作为学生我们现在需要从全新的角度去学习思考论持久战 去体会革命前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赋予它不一样的含义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不负我们的使命 不断的成长与提高 19 2020 5 5 THANKS 20 2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