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西瓜育苗技术

豆浆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7.70KB
约8页
文档ID:1416723
西瓜育苗技术_第1页
1/8

西瓜育苗技术(1)育苗方式:根据需要可培育子叶苗,1-2 片真叶小苗和 3-4片真叶的大苗壮苗的标准是形雀上老健,胚轴粗短,子叶厚,平展,叶色深,舒展,根系发育好,白嫩在生理上,组织含水量较低,细胞浓度及含糖量高具备以上特征的幼苗,耐寒,适应性强,同时具有较高的生理活性,容易成活①子叶苗:培育苗龄 5-7 天,子叶平展的幼苗标准是:户叶充分开展,下胚轴粗短,根系完整由于根系范围还小,移植容易成活,不必带土护根,但移栽技术性强②小苗带土育苗:培育苗龄 15-20 天,具有 1 片真叶的小苗因根系范围增大,需用口径 5-6 厘米的容器育苗,保护根系它的特点是,幼苗发育早,带土移植,提早进入生育期,仃苗设备简单,成本低,技术容易掌握③大苗带土育苗:培育苗龄 30-35 天,具有 3-4 片真叶大苗其特点是,在保温条件下提前育苗,是早熟栽培重要一环,保护根系的容器口径 8-10 厘米,需要较完善的保温苗床,技术性较强大苗的苗龄不是愈大愈好,因幼苗愈大,移植时伤根愈多,定植后恢复生长慢,故以 3-4 片真叶期为宜熟性不同的品种有所差异,早熟品种苗龄应短些,而中晚熟品种苗龄可适当长些由于育苗方式不同,则播种期也不同,苗龄愈长,播种期愈要相应提前。

大苗带土育秧的播种期,应在当地露地直播前 30-35天;小苗带土育苗,应提前 20-25 天;培育子叶苗,应提前 7-10 天而在大棚、双膜覆盖栽培,则应在定植前 30-35 天播种播种愈早,气温愈低,愈需要苗床的保温性好、育苗技术性强当前大面积栽培以推广小苗带土移植为宜2)苗床的设呈:苗床应选择避风向阳,排水良好,近年没有种过瓜类作物,接近大田的地段苗床周围或北侧设风障,以挡风保温苗床的方向,拱形棚以南北向为宜,可使受光均匀;而单斜面苗床,以东西向为好,斜面向南,提高保温性苗床的种类有冷床、酿热温床、电热温床、双层苗床等北方保护地栽培发达地区,可利用日光或加温温室育苗①冷床(阳畦):利用透明覆盖物,白天透光增温,夜间覆盖草帘保温冷床的形式有拱形和单面式两种拱形冷床宽 1.2-1.3 米,高 60-70 厘米,长 6-7 米,可用毛竹片或细竹竿作拱架,覆盖 2 米宽的农用薄膜一面用泥封严,另一面用砖块压实,可随时移动,以利通风拱架要牢固,高度一致,雨下顶棚不积水,拱架间的距离 60- 100 厘米单面式冷床宽 1.2-1.3 米,北面筑土墙,高约 60 厘米,两侧筑向南倾斜泥墙,床面覆盖玻璃框架,或间隔 1米左右架小竹竿 1 根,覆盖薄膜。

北方气温低,冷床可筑地下式,并在后侧架设风障保温冷床只利用太阳辐射提高床温,温度偏低,在 3 月中下旬后使)日,可以满足露地栽培育苗所需的温度条件②酿热温床:在冷床底部挖 12--15 厘米深的土坑,垫装 l0-12 厘米厚的鲜厩肥或垃圾及枯草落叶,利用生物酿热释放的热能,提高床温填装酿热物时应注意:第一,必须采用新鲜未经分解的厩肥及其他有机质,不能使用腐烂过的材料,因为它们不能发热第二,酿热物应分 2-3 层踏入,松紧适度,水分适中,并增加一定的氮素营养,具备适宜微生物活动的空气、水分和营养条件踏得过松,发热时间短,过紧则空气不足,发热慢酿热物的湿度以 60^70 肠为宜,过干应补充人粪尿,补充时应掌握底层少浇,上层适当增加第三,要粪草混合分层踏入第四,酿热物上铺 3^"5 厘米厚的园土,然后排放营养钵第五,酿热物踏入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发热,因此,应在使用前一周铺好,待发热下陷后再铺土使用③电热温床:先挖掘宽 120 厘米,深 20 厘米,长视育苗数 而定的床穴,底部要平整地下水位高的地区,可先铺一层薄 膜,防地下水位上升影响土温,其上铺 10-12 厘米的木屑、碧 糠、干草灰作为隔热层。

上面再铺 3-4 厘米厚的细土,踏实, 然后布线布线的方法如图 7 所示电热线的功能是额定的, 如上海市农科院农业机械研究所的 DV 系列,长 60 米,其功 率为 600 瓦;长100 米,其功率为 800 瓦,长 120 米,其功率为 1000 瓦每平方米苗床需用多大的功率,取决于当地的气候条件及育苗季节,北方一般需 80-120 瓦,南方 50-70 瓦功率过小,往往达不到所需的温度,功率过大,则不能发挥其效率,而且增加耗电量布线间距根据每平方米所需功率和电热线的规格来决定,如3 月下旬育苗要求土温达 20-28℃,每平方米功率为 50-70 瓦,若用800 瓦电热线,布线间距 10-13.5 厘米,若用 1000 瓦电热线,布线间距为 14 厘米为克服苗床四周温度较低弊病,边行,间距可适当缩小,中间适当放宽,而全床平均间距不变接线时应注意:第一,电热线的功率是额定的,使用时不得剪断或联线第二,布线不得重叠交叉、结扎,以免通电后断路,如发现绝缘物破裂,要用热胶修补第三,将二端引线归于同侧使用根数较多时,将每根线的引线分别首尾做标志将加热线与引线接头埋入土中与、电源相接时在单向电路中用并联。

在三相电路中用线根数为三的倍数用星型接法,使用电压为 220 伏,不许改用其他电压加温线与控温仪配合使用,可以自动控制床土的温度初次使用可请电工按照使用说明书接线,以免发生意外温床、冷床的容积小,保温效果较差,苗床管理困难为了进一步提高保温性能,改善光照条件,可与大、中棚结合起来,把冷床或温床设置在大棚当中电热温床耗电量大,费用高,为了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把电热温床设置在大、中棚内,或将地热线与酿热物并用,垫装酿热物代替隔热层,然后布电热线,当有机物释放热量不足时,再行通电以上是西瓜育苗床的几种主要形式,各地瓜农在早熟栽培的实践中,因地制宜创造性提出回龙火炕、酿热通气温床、蒸气温床等形式3)培养土的配制及营养钵的制作:营养土要求疏松、肥沃、保水保肥、无病菌、虫卵和杂草种子疏松可以满足根系对氧的需求,土壤、容易升温,有利于根系生长,但过松会给移植带来困难,所以,应松紧适度营养土配比是园土或稻田表土 2/3,腐熟厩肥1/3,每立方土中加过磷酸钙 1 千克,腐熟鸡鸭踌 5-10 千克北方用园土 50%,腐熟厩肥 30%,大粪干 20%鸡粪、过磷酸钙应捣碎过筛,充分拌和后使用,营养土应在使用前 1-2 个月堆制。

采用容器育苗,可保护西瓜苗的根系育苗容器有塑料钵、纸钵、草钵、泥钵等,以废旧的报纸、农膜自行缝制,都能得到好的效果口径 5-6 厘米纸钵适合培育 1-2 片真叶小苗列口径 8-10 厘米塑料钵(筒)适合培育 3-4 片真叶的大苗装 l 土时要掌握营养土的湿度,以手捏成团,齐腰落地即散为宜钵底应捣实,以免松动破碎,而上部则需轻轻镇压,做到上松下紧,以利种子出土营养土块育苗,可就地取材,操作简便,省工省成本,育苗效果好其方法是在苗床掘深 15 厘米的坑,倒入熟土 10-12 厘米,耙平,加约 5 厘米腐熟厩肥,浇适量水,掺和整平,待土面发白时,用菜刀按 10 厘米 X10 厘米切块,在中央捣孔填入细土以湿河塘泥制作土块的方法是在坑底铺碧糠灰,倒入含有机质的稠塘泥,每平方米面积加腐熟厩肥 30 千克、过磷酸、钙 100 克,掺匀整平,在表面出现裂缝时切块、捣孔在棉区,可以熟土用棉花制钵器压制 6-8 厘米见方的营养钵营养土块育苗成败的关键在于营养土的配制,要求松紧适度,保证根系的生长,而在移植过程中不破散伤根浸种催芽的时间长短与水温及种皮的厚度有关种皮厚的人粒种子浸种时间较种皮薄的小粒种子长,在常温(播种期衫在 10-15℃)下浸种 6-8 小时;采用温汤浸种后,则需 2-4 小时;采用25-30℃恒温浸种,以 2 小时为宜。

浸种时间过长,水温过高,贮藏养分损失,反而影响发芽出苗催芽是把浸过的种子搓去表面胶状物质,洗净沥去水头,川湿沙、锯木屑拌匀,或用湿纱布、草包包裹,置温度 30℃条件下催芽温度过高容易裂壳,影响胚的萌发,继而腐烂;温度过低则发芽缓慢控制温度的方法可用恒温箱、火炕、电灯泡、暖水瓶、电热毯、厩肥堆等,但必须在使用前测定温度,保持恒温下催芽杭州市果树研究所的经验是,将浸过的西瓜种子与等缝清洁河沙拌匀,放入铝盒中,上面盖湿布片,置温度 30℃下催芽,经 48 小时发芽率在 90%以上催芽的标准是胚根长 1-4 毫米,过长影响播种为避免胚根过长,可分次把符合标准的芽头捡出,混适量的河沙,放置在室温条件下,抑制胚根伸长,而尚未发芽的种子继续催芽,侯多数种子发芽后一次播种如催芽后遇寒流也可用此法保存,等天气好转后再播种播种前床底铺麦糠、碧糠灰或旧报纸,防止地下害虫和根系穿过苗钵排匀排紧,以便保温保湿,防止破碎,床面平整,浇水均匀,保证出苗一致播种前浇透水,待水下渗后即行播种每钵1-2 粒种子,种子平放,芽尖向下,覆盖约 1 厘米干细七着地铺一层地膜,以提高土温,保持湿润,加速种子发芽出上地热线加温床,畦面再盖一层草包保温,也能节省能源。

播种后严密覆盖棚膜当种子出苗时及时除去草包及着地膜,防止高温伤芽及下胚轴伸长出苗时往往发现部分种子壳不矫脱落的“带帽”现象,这是由于覆土过浅、种子直插或表土造成的,它影响子叶生长,可于清晨种壳软时人工剥除5)苗床管理:温度应采取分段管理播种至出苗需较高的温度,要苗床密闭,白天充分见光,夜间覆草帘保温种子破土出苗至第一真叶出现期,要适当降温,白天保持 20^-25℃,夜间 15-18℃,防止下胚轴过分伸长,形成高脚苗真叶开展后再提高温度,以促进生长,白天维持 25-28℃,夜间 18-20℃定植前 1 周降温,以提高抗性要求播种后 30-35 天达到 3-4 片真叶的健壮苗电热线加温床,白天利用日光能,夜间和阴天根据需要通电加温出苗前土温控制在 28-30℃,破土出苗至子叶开展,夜间保持土温 25℃左右,真叶出现前后每天傍晚通电 4-6 小时,控温 22℃,第一片真叶出现后外温升高,可不必再通电光照管理,要尽可能增加光照,采用新的薄膜,保持膜的清洁度,以增加光的透过率在苗床温度许可的范围内,早揭膜,晚盖膜延长光照时间,降低空气湿度,改善透光设置在大棚内的电热温床,覆盖双层膜透光率进一步降低,因此,幼苗出土后只在榜晚才覆盖小棚薄膜,白天揭除。

不透明的覆盖物只在出现寒潮的夜间覆盖,以改善光照条件应严格控制水分,出苗前一般不浇水,出苗后土表发现裂缝,可甩湿润细土撒于畦面,以保持疏松,有利提高土温,保持水分当真叶开展以后随着床温的提高,通风量增加,蒸发量增强,应注意浇水浇水在晴天上午进行,并控制浇水量,浇后待水气散失后覆膜,防止床内湿度过高,往后浇水量和次数应增加草钵、纸钵苗的空间大,蒸发量大,应适当多浇塑料钵苗,应少量多次营养土块育苗,应适当少浇定植前数天应停止浇水,控制幼苗生长,提高幼苗适应性,并防止纸钵破碎西瓜苗期短,营养土基本上可满足幼苗对营养元素的需求,不必多次追肥,如发现缺肥症状,可结合病虫防治喷 3%尿素及0.2%磷酸二氢钾溶液苗期病虫害主要是碎倒病、炭疽病、潜叶蝇、蚜虫等防病的 L 要措施是,控制苗床湿度,定期进行药剂防治,整个苗期 X10 2-3 次 600-800 倍的托布津和 1500~2000 倍的乐果混合液,做到以防为主本文来自:重庆五丰农业开发。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