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民币汇率体制的演变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民币汇率体制的蜕变 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对于调理国民经济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人民币汇率体制从筹划经济时代的高估配给汇率制,到转轨经济时期的双重汇率制,再到单一的浮动汇率制,再从事实上的钉住美元汇率到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虽然步履维艰,但每一次蜕变都顺应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需要 一、1978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体制蜕变进程 (一)人民币官方双重汇率体制(1979-1985年) 建国以来,在“统收统支”的筹划经济体制下,我国一向实行单一汇率体制国家通过“以收定支、以出定进”的指令性筹划和行政手段保持外汇收支平衡此时的汇率呈以下特点:币值高估,有价无市,筹划配给1979年,我国外贸体制实行重大改革,由过去大一统的国家专营转为由外贸、工贸、大中型企业及三资企业共同经营由于当时人民币官方汇率有确定程度的高估,出口换汇本金与官方汇率之间展现了“倒挂现象”,出口企业面临亏损为适应外贸体制改革需要,激励出口,1979年8月,国务院抉择改革汇率制度,除持续公布人民币汇率官方牌价外,还抉择制订贸易内部结算价,用于进出口贸易及附属费用的结算。
自1981年1月1日起,国家按照当时全国平均出口换汇本金1美元兑2.53元人民币加上10%的利润计算,将贸易内部结算价定为l美元兑2.80元人民币;同时,国家公布的人民币汇率牌价为l美元兑l.53元人民币,主要用于非贸易外汇兑换和结算这样,官方汇率实际存在两种标价尺度,双重汇率体制正式形成(图1) 图1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蜕变 但贸易内部结算价的实际执行效果并不梦想受当时价格改革和出口经营权扩大等因素影响,出口换汇本金连年上升,而贸易内部结算价那么未实时举行调整与此同时,随着美元不断升值,人民币官方汇率逐步贬值,至1984年12月已下调为1美元兑2.79元人民币,根本与内部结算价持平因此,从1985年1月1日起,我国正式取消贸易内部结算价,重新恢复实行单一汇率体制 (二)官方汇价和外汇调剂价格(市场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体制(1985-1993年) 改革开放之初,为了进一步调动企业出口创汇积极性,我国还实行了外汇留成制度,即在外汇由国家集中管理、统一平衡的同时,适当留给创汇企业确定比例的外汇,以解决进展生产所需的物资进口企业留成的外汇称为外汇额度,即外汇使用权指标。
同时还规定,假设企业留成的外汇有多余,可通过外汇调剂市场卖给需要用汇的企业这样,市场机制开头被引入外汇调配领域 1980年10月,我国在沿海开放城市试办了外汇调剂业务,允许国营及集体企事业单位留成的外汇参与调剂1981年8月,外汇调剂市场的雏形根本形成当时,正是我国实行贸易内部结算价时期,按照2.80元的贸易内部结算价上浮10%的幅度,外汇调剂价格定为1美元兑3.08元人民币,额度价那么为l美元兑0.28元人民币1985年11月,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了第一家外汇调剂中心之后,各地先后成立了外汇调剂中心,负责办理本地区中资企业及三资企业的额度及现汇调剂业务同时,还引入公 平竞价的市场模式,建立了更加模范和通明的外汇公开调剂市场 随着外汇留成比例和三资企业出口规模的扩大,外汇调剂市场的交易量越来越大,在全国外汇供求总量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至1993年底,全国共有121个外汇调剂中心,其中18个为公开调剂市场当时,我国全部进出口收付汇的80%以上是以外汇调剂市场价格结算的 需要指出的是,1981年实行留成外汇调剂后,当时的外汇调剂价格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这一方面是由于贸易内部结算价的存在;另一方面是当时的调剂市场成交量较小。
但自1985年10月后,外汇调剂市场成交量快速增加,调剂价格也开头展现确定程度的变化因此,严格意义上讲,1985以后的外汇调剂价格才可称作是另一种真正的“汇率”,官方汇率与调剂外汇价格并存的双重汇率制正式形成(参见图1) 这一阶段,人民币官方汇率举行了几次大幅度下调,每次调整幅度都在10%-20%左右后考虑到汇率的一次性大幅调整对国民经济的冲击过大,自1991年4月起,人民币汇率采取了经常性小幅调整的方式,至1993年底,逐步下调至1美元兑5.7元人民币 (三)1994年汇率并轨 1993年11月14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抉择》中明确要求“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建立以市场供求为根基的浮动汇率制度和统一模范的外汇市场,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货币”1993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公告”,规定自1994年1月1日起,人民币官方汇率与调剂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根基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制并轨后的人民币汇率根据1993年12月31日18家外汇公开市场的加权平均价确定,即1美元兑8.7元人民币。
同年4月,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正式运行 此次人民币官方汇率从1美元兑5.7元人民币调至8.7元人民币,外观上看貌似是人民币一次性贬值33%但假设按照当时的市场实际交易处境(80%的进出口用汇以外汇调剂市场汇率结算)测算,1993年全年的人民币对美元加权平均汇率为8.35元人民币/美元,因此,人民币兑美元加权平均汇率的贬值幅度仅为4%左右(表1) 表1 1993-1994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1994年的汇率体制改革还包括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等措施,简化了用汇手续,有利于调动企业出口创汇的积极性,标志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开头转向以市场供求为根基的新阶段此后,人民币汇率作为重要的价作风控工具,开头逐步发挥在外汇资源配置中的关键作用1995至2022年期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与GDP之比一向保持在4%以内,说明人民币汇率总体上反映了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根本接近其合理均衡水平 1994年汇改至1996年,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累计升值5%,较好地表达了以市场供求为根基的管理浮动汇率制特征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出于对亚洲地区经济负责任的态度,保持了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人民币对美元维持在8.2765人民币/美元的水平,并持续到2022年。
这一阶段,人民币有效汇率走势与美元根本一致1994年1月至2022年2月,随着美元持续升值,人民币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分别累计升值40.9%和58%2022年3月至2022年6月,随着美元的持续下跌,人民币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分别累计贬值14.7%和18%(图2) 图2 人民币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走势(2000年为基期) 数据来源:.bis.org 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说法:亚洲金融危机时,超级大国要人民币贬值,中国顶住压力没有贬这里需要澄清一个事实: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没有重要的国家和国际组织施压让人民币贬值,恰恰相反,几乎全体人都生怕人民币贬值首先是东南亚国家,由于在亚洲金融危机时,多数东南亚国家的货币对美元都大幅贬值,如此时人民币再贬,将有可能产生其次轮竞相贬值,使危机加深再者,大国中的美国、欧洲、日本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不梦想人民币贬值因此当1998年朱镕基总理代表中国宣布人民币不贬值时,受到全体国家的接待和赞誉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有关金融的外交活动中,外国人坐下来第一件事就是赞扬人民币不贬值、中国的负责精神等这件事在规律上和事实上都清领会楚。
(四) 2022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根基性作用,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于2022年7月21日发布了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宣布我国开头实行以市场供求为根基、参考一篮子货币举行调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钉住单一美元,汇率形成机制更加生动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从原来的1美元兑8.2765元人民币调整为8.11元人民币同时,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兑人民币的交易价仍沿用1994年以来在中间价上下千分之三的浮动幅度 汇改两年多来,人民银行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那么,不断完善有管理 的浮动汇率制度新的汇率体制运行平稳,人民币汇率弹性明显巩固,有效汇率稳步上升汇改至2022年3月,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17.9%,至7.0190人民币/美元,人民币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分别上升5.5%和11.9%图3 显示,2022年7月汇改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明显摆脱了以往钉住美元的格局,充分表达了参考一篮子货币调理的特征 图3人民币与美元名义有效汇率走势分道扬镳(2000年为基期) 数据来源:.bis.org 2022年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完善,概括包括:一是大力推进外汇市场创办。
通过引入国际通行的询价交易方式、做市商制度,提升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方式,促进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的进展,大力进展银行间人民币远期、掉期市场二是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巩固人民币汇率弹性自2022年5月21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日浮动幅度由3‰扩大至5‰三是提升外汇管理,逐步实行外汇流出入均衡管理,促进国际收支根本平衡 从微观层面看,经过两年多的调整,我国外贸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就业根本保持平稳,综合竞争力稳步提高,对汇率变化的适应才能高于预期多数企业采取了调整产品布局和提高技术管理水对等手段同时,积极提高出口议价才能,采取扩大进口等多元化经营方式另外,还主动运用金融工具来巩固风险管理才能除采取调整资产负债币种布局、变更贸易结算方式以及采用非美元货币结算外,积极运用远期结售汇等衍生产品回避汇率风险各金融机构也抓住汇改的有利时机,推出了各种新型外币理财产品及汇率避险工具等,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