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下雨了》教案 教师:武方颖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下雨是人们常见的自然现象,很多学生喜欢在小雨中嬉戏、玩耍,他们都有在雨中活动的体验,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然、顺应自然、享受自然的思想,在记忆和表现雨中场景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忆能力引导学生运用点、线、面表现一副人与自然或动物与自然的生动画面,通过对如何描绘人物动态、表情的学习,为今后的学习开启了一条探索之路二、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了解雨中人物特点,运用绘画语言,以“下雨了”为主题,创作一幅有层次、有动态的绘画作品锻炼学生的观察、记忆和表现能力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播放音频或视频文件,引导学生在体验中观察、回忆雨中的情景学习如何表现人物动作、表情,组织一幅有简单情节的画面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表现雨中的情趣,初步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体验创作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观察、记忆事物的习惯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回忆下雨时的情景,创作一幅画面有大小、前后、遮挡关系的美术作品。
2.教学难点:雨中人物的动态和表情及前后关系四、教学用具:教师:课件、雨伞、学生:彩卡纸、彩笔、儿童剪刀、固体胶 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1.导入:(音乐导入,播放雷雨的声音 师:大家仔细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 生:下雨的声音板书课题:下雨了)2. 新授:师:有没有哪位同学愿意用老师带来的小道具上台来表演一下下雨天的场景?(请3至4名学生上台表演小雨、大雨和风雨,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不同天气人物所表现出的动态变化,包括身体和手部动作师:看着大家演的这么好,老师也想加入进来了,可是下这么大的雨,老师却忘记带伞了,有哪位同学能帮帮我么?(学生主动帮助老师打伞,教师随即讲解两人共同打伞时人物的动作及伞的位置所发生的变化观察、回忆:师:谢谢各位同学的精彩表演,那同学们平时有没有仔细观察过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雨具它们的特点问 1.雨衣和平时日常衣服的区别? (有帽子、长、宽松) 2.雨伞的外形可以用什么简单的形状概括?(半圆形、三角形) 3.雨鞋有哪些特点? (长筒)师:刚刚同学们在表演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下不同的雨,人们所表现出来的动作也是不同的,那表情会是一样的么?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在真正的雨中人们都在做什么,表情是怎样的。
生:有的眼睛紧紧闭着抬起头用脸接住雨,感受下雨带来的快乐;有的低头微笑在用脚淌水,在雨中嬉戏师:你喜欢在雨中做什么呢?和谁在一起呢?生:和好朋友在一起玩水......师:看来大家都还挺喜欢下雨的呢,快瞧!这里也有一些小朋友,他们正和谁在一起啊学生观察图片中人物并进行简单描述教师示范(黑板粘贴人物):师:下面来看一看应该如何表现雨中的人物的,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教师边粘贴画边强调: 人物:遮挡关系;人物高低、大小;动态板书) 雨:小雨——点、疏 中雨——短、直 大雨——长、斜、密欣赏:师:黑板上展示出来的是小朋友在用手触摸去感受雨,来看看这个小朋友他是怎样感受雨的呢?(教师一边播放下雨的音频一边讲解师:再来看看这几幅作品,你最喜欢哪一副并告诉大家为什么喜欢它,它哪里画得特别棒学生欣赏并从色彩、人物动态上来回答师:再来看看这幅画,小朋友的动作发生了什么变化,哪一幅看起来更加生动一些呢?生:小朋友拿雨伞遮住小蚂蚁的那张更加生动师:大家看看这些小蚂蚁用树叶遮雨,除了聪明的小朋友们会遮雨,小动物也会避雨呢来看看其它的小动物们是怎样避雨的呢?(学生观察小动物们在哪里用什么东西避雨的。
构思:师:下面同学们思考一下,和你的同座交流一下,你打算画一幅怎样的有趣的雨中场景学生相互交流,说说自己的构思师:构思已经想好了,构图也是很重要的,来看看这两幅画哪一幅构图更合适呢?(引导学生:构图要饱满;想好是横构图还是竖构图)3.作业要求:请用绘画或结合剪贴的方法,创作一幅表现雨中情景的画注意:人物动态、前后遮挡关系)4. 评价展示: 介绍自己画得下雨图哪里最有趣 相互评一评谁画的大小、前后遮挡关系最好 教师讲评,师生共同评出“最佳色彩奖” 、“最佳构图将” 、“最佳动态奖” 5.拓展:让学生了解下雨天的基本安全小常识师:我们今天学会了画出下雨天,可不代表你就十分了解雨,老师来考考大家,你知道下雨或打雷天在哪活动会给你带来危害么?生:大树下、电线杆下、河水里师:那我们要在哪里避雨最安全?生:在家里、大厦内、亭内......师:虽然说,下雨天特别是打雷的天气外出是有一定危险的,可是雨也给人们带来无穷的好处,雨天里植物们拼命的吸收水分并且越长越高;小动物们也都出来洗澡玩耍;城市被雨水冲刷的干干净净,雨水反射出城市的倒影,使城市变得更加五彩斑斓其实只要你学会安全的避雨,雨会给大自然和人类带来更多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