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婚外恋现象的审视对婚外恋现象的审视摘要:所谓“国之本在于家” ,家作为社会中的小团体,却对国家这个大团体的 稳定与和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进步,历史变迁,越来越多的 家庭分离,婚姻破裂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婚外情越来越多的 人,不论男人还是女人,都忍耐不住围城内的寂寞,不顾责任的束缚,走出围 城,发展自己的婚外情文本主要从社会学角度阐述当今社会婚外情现状、人 们的审视态度、婚外情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还有如何对婚外情加以控制2关键词:婚姻,家庭,婚外情一、当今社会婚外情现状 “婚外情”指已婚男女在婚姻关系之外和其他异性所发生的恋情关系① 婚外情意味着当事人试图在婚姻关系之外体验男女两性的亲情关系,寻求情与 性之间协调一致 随着当今社会不断开放,西方文化涌入,道德变异,观念快速更新, “婚外 情”现象已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不仅是人们闲聊的话题,更是媒体渲染的对 象 “婚外恋”越来越为人们所熟悉而“婚外恋”现象的统计数据更让人触目 惊心:中国有 13 亿多人口,平均每年有以前多万人结婚,一百多万人离婚,离 婚率维持在 10%左右来自权威机构的统计,离婚案占民事案首位,另一组地 第三者插足占离婚案首位。
有关数据显示:1990 年至 1991 年广东省妇联共接 受妇女投诉重婚、姘居、婚外恋案件 5823 件此后 1992 到 1996 年则达到 20246 件据上海市的一项调查表明,该市因婚外恋导致的离婚已占离婚案件 的 40%—50%② 在我国这样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国家里,尚且如此那么“婚外情” 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可想而知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和关注 二、人们对婚外情的态度“婚外情”固然对社会和家庭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但是人们并不是全都 谴 责这一现象,不同的人见解也是不同的,褒贬不一2002 年 4 月至 6 月,全国 范围展开了“全国家庭道德状况问卷调查” 该调查现实,我国城乡居民总体上 对“婚外恋“持肯定态度③随着历史的进步,时代变迁,不同时代的人们对“婚外情”的看法和处理 方式也是不同的20 世纪 70 年代,人们的性观念很传统, “婚外情”现象和 “婚 外性行为“发生的很少,那时人们对“婚外情”持一致的反对态度在 20 世纪 90 年代, “婚外情”普遍发生,成为社会问题,人们对其态度也不那么谴责与 反 对21 世纪初期,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媒介的影响,人们的性观念更加开放,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容忍“婚外情”甚至加入其行列。
而且,人们根据发生婚外情对象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看法对于男性发 生婚外情,人们选择原谅的机会远大于女性发生婚外情男性一夜风流无可厚 非, 已经不再是不可宽容的错误,而女性红杏出墙则是对男性的侮辱,不可原谅, 甚 至会遭到全社会的谴责虽然当今社会已不是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但历史上 残 留的观念是挥之不去的无形中影响着人们评判的标准中华民族的历史从母 系氏族社会发展到父系氏族社会,随着社会分工的变化,产生了“男主外女主 内”的劳动形式,并且保留至今男性逐渐成为社会的主宰,妇女地位下降 到了封建社会,妇女被奴役的时代到达鼎盛时期宋明时期,程朱理学将封建 伦理纲常绝对化,一套套系统的以“男尊女卑”为核心的性别观念随之建立起3来 “夫为妻纲” “三从四德”是妇女恪守的行为准则女性还要将贞洁视为生 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男女授受不亲”的戒律严格束缚着女性追逐爱的自由封 建社会,男性可以三妻四妾,而女性却只能从一而终,若有违妇德,就是不可 饶恕的大错,为人们所唾弃,一辈子不得翻身由此可见,人们当今对男女婚 外情持不同观点很大部分是受封建的狭隘的性别观念残余思想仍在作祟这种 思想,延续至今,体现为“大男子主义” 。
因此,大部分女性对丈夫的出轨行为 默默忍受这是一种不公平的判断标准,是需要人们反思的 三、婚外情产生的原因 正如其他社会现象一样, “婚外情”的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由于大大小小 的因素共同影响着发生的而主要原因,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种 (一)不良意识的冲击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大门向全世界打开,经济迅猛发展而伴 随着大量外贸产品进入的还有西方思想意识大量的西方文化涌入我国,来势 迅猛,令人们来不及看清时好时坏,只能统统接纳从此,我国几千年的传统 文化不再根深蒂固,而是在西方文化冲击下岌岌可危发展至今天的 21 世纪初 的今天,西方文化中的不良意识的影响愈演愈烈 其中与中华传统文化对立最为严重的就是性观念我国传统观念中,认为 性与爱是分离开来的性只是为了生儿育女,传宗接代 ,而西方的“性革命” “性解放”思潮、 “性自由” “性放纵”观念对我国原有的性观念造成严重的冲 击所以有一部分人,不对西方观念进行分析,不分良莠,盲目的跟随这部 分人, “在传统的“不洁心理”和西方的反禁欲主义的双重作用下,以扭曲的方 式将性与爱结合在‘婚外情’中 ”④ 除了西方文化的入侵,我国自己孕育出的不良思想也在促进着“婚外恋” 的发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欲望也越来越强,从对物质的欲望到对精神 的渴求为了满足越来越多的精神需求,人们开始发展除却婚姻之外的恋情 而其他的不良思想,比如“糟糠之妻” “喜新厌旧”等等,也影响着人们的价值 观 (二)道德约束作用逐渐减弱 对于“婚外情”这一现象,并没有严格的法律体系和社会规范去约束只 凭人们自身的道德约束已经不足以控制其发展人们在越来越多的诱惑下迷失 了自己,无法认清自己的责任认识不到家庭和婚姻的作用,认为家庭只是一 个形式而已,聚散无所谓 社会节奏的变快,让人们没有时间去反思自己的行为,只是一味的向前 不管对错道德感,在金钱利益的冲击下,已经无法和诱惑相抗衡 (三)婚姻倦怠 “婚姻倦怠”是婚姻的软伤一段经典的话,流传不已:“握住小姐的手, 好想回到十八九;握住情人的手,酸甜苦辣啥都有;握住老婆的手,如同左右 握右手,一点感觉也没有 ” ⑤ 婚姻是一个长久的结合,是要两个人相濡以沫一生的在日复一日的家庭 生活中,爱情被生活的琐碎覆盖,夫妻彼此间就会产生厌倦的心理需要新的 刺激去满足自己对爱情的渴求一旦身边的某个异性对自己产生吸引力,就会 毫不犹豫的期待与其产生恋情 (四)补偿心理 在婚姻生活中,很可能发生现实不能满足期望的现象。
也会导致“婚外情” 4《廊桥遗梦》中的费朗西斯卡是一位已婚中年女性,她之所以与摄影师罗 伯特·凯金一见钟情,就是被他轻捷的身姿,紧绷的胸肌,敏捷的行动吸引 从而产生强烈的兴奋感而她却无法从丈夫那里得到这种满足,所以产生“婚 外恋” 往往夫妻间其中一方对另一方表现不满,就会去寻找第三者,来进行补偿 这就是夫妻间常见的“补偿心理” 不仅仅是费朗西斯卡,还有很多人同样如此 四、 “婚外情”的影响 “婚外情”虽然只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关系,但是却对社会产生着影响 列宁曾指出:“两性关系,家庭问题,绝不是个人私事或生活小节,而是有重 大社会意义的事情 ” ⑥ (一)导致离婚率的上升 近几年,离婚率持续上升民政部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去年我国共有 190 多万对夫妇离婚,比前一年增加了 12 万 8 千对离婚的诸多因素中, “婚 外情”不可忽视虽然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离婚已经不再排斥,而是用一 种积极的态度去看待但是离婚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良影响现实生活中,婚姻 是复杂的,不是随便就可以离婚的离婚会影响下一代发展,导致财产损失, 夫妻双方精神、健康等方面质量下降离婚也会影响社会稳定 (二)影响子女成长 “家庭”作为一个整体,如果一名成员发生“婚外情”都会对其他人产生 影响。
而影响最深的应当就是还未成年的子女她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发 展成熟,父母的影响会严重影响她们的人生观父母的“婚外恋”可能使子女 偏离生活正路当子女发现父母生活态度不正常时候,可能会效仿伊人风采 网站上有一篇名为《女大学生:和爸爸一起堕落的日子》讲述了一个女大学生 发现了了父亲的婚外情行为,便开始用堕落自己来惩罚父亲一名网友回复: “这样的事情我也正在经历,同样是父亲背叛了母亲现在我已完全不相信爱 情,我想我这一生都会独身 ”可见,父母婚外恋对子女的影响多么严重 “婚外恋”不仅影响着子女未来的生活,也会分散子女的精力,影响学习、 生活学习成绩下降,产生不良习惯甚至产生反社会心理,走入歧途 (三)影响当事人身心健康 因为“婚外恋”的当事人大多数都是矛盾的,他们在家庭与情人间挣扎着, 对家人说谎,又要对情人甜言蜜语所以他们生活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这对 他们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 而许多人在自身道德感的促使下,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却无法阻止自己 继续犯错,就会产生极大的负罪感焦虑、抑郁也会产生严重的可能会产生 自杀倾向 (四)积极影响 任何事物都是两面的,从辩证的角度看待“婚外恋”现象,我们还是会看 到积极影响的。
当今社会婚姻的建立,并不是全部都是十全十美的有些婚姻 的建立完全是因为父母的安排或者迫于无奈,没有爱情的基础的婚姻注定不幸 福这种婚姻中的双方去寻找“婚外情” ,唤醒了个人的爱的能力,这对于个人 发展是有利的而且,如果双方都是心甘情愿离婚,好聚好散,彼此再组建一 个更和谐的家庭,对社会还是有积极作用的5“婚外情”无论如何都是婚姻的附属产物,对“婚外情”关系后果的社会 学研究表明, “婚外情”有时不但不会破坏婚姻关系,反而具有使不圆满的婚姻 关系得以维持的功能⑦有些婚外恋的人并不想使家庭分离,只是寻求精神上 的满足和补偿他们仍旧对家庭对子女履行着应有的义务那么就不必大动干 戈,对其谴责 五、如何控制婚外情的发生 马克思说过:“吃、喝、性行为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如果 这些机能脱离了人的其他活动,并使它们成为最后唯一的终极目的,那么,在 这种抽象中,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 ”⑧这说明,作为社会化的人,他的一切行 为都应该有社会规范去约束,才能不断进步所以控制婚外情的有效手段就是 设立严肃的社会规范和法律体制去约束人类的行为 “婚外情”固然有好的一面,但是从宏观方面来看婚外情是不被允许的。
一个社会如果家庭基础不稳定,其他建立在家庭基础上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社会 关系必然发生紊乱,仅仅用道德约束“婚外情”的发生是不够的钱钟书先生说:“婚姻像围城,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 ”这围 城中不仅仅是几个人的生活,还有责任,需要人们去承担在这份责任的压力 下产生的“婚外情”终究不是人们幸福的源泉,只是痛苦的枷锁参考文献: ①《中国成人教育百科全书》 (电子版) ②《婚外恋: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郝宗珍 未来与发展期刊 ③《对婚外恋的伦理审视》 高媛(电子版) ④《对婚外恋的伦理审视》 高媛 (电子版) ⑤《围城里的天空》 李涛编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⑥《婚外恋: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郝宗珍 未来与发展期刊 ⑦《婚姻法与婚外恋问题》 李银河 (电子版)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 人民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