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姚鸣德《新高中通识教育科》

宝路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58MB
约33页
文档ID:5013756
姚鸣德《新高中通识教育科》_第1页
1/33

1,新高中通识教育科,姚鸣德香港特别行政区 教育局总课程发展主任,2,,3,新舊学制(中学),高级程度会考,中学会考,中学文凭试,舊学制,新学制,4,新高中学制,四个核心科目中国语文英国语文数学通识教育科,二至三个选修科目从新高中选修科目、应用学习课程或其它语言课程中选二至三个科目,其它学习经历德育及公民教育、社会服务、艺术发展、体育发展及与工作有关的经验,,,通识教育科只占整体课时的10%,约270小时5,历史发展,通识教育科在香港并不是全新的科目,其发展与以下在旧学制下的选修科目一脉相承(着重议题探究):通识教育科(高级补充程度)综合人文科(中四至中五)科学与科技科(中四至中五)本港不少科目亦有采用探究式学习为主要教学模式:历史、地理、科学……,6,历史发展,1991:通识教育科(高级补充程度) [ASL LS]“补足中六学生所选读的高级程度科目,或与这些科目成对比,达到扩阔中六课程的目标基本宗旨是帮助学生学习一些有学养的人应具备的技能课程纲要所包括的题材,只是用以达到此目的的工具……并非本科的最终目的让学生掌握……思考及学习技能,所强调的是学习的成果而不是所能获取的知识提供途径让学生学习如何协调研习自然科学及人文学科的方法。

课程发展议会1991年,,,7,历史发展,2003:综合人文科(中四至中五)[S4-5 IH]“为着重理科或科技科的学生提供在「个人、社会及人文教育学习领域」的学习经历宗旨:增进对自身、社会、国家及整个世界的认识能从多角度思考具争议性的议题发展共通能力以建构知识介绍人文及社会学科的思维及研习方法建立价值观及态度,维持健康个人发展,成为有识见及责任感的公民”,课程发展议会2003年,8,历史发展,2003:科学与科技科(中四至中五)[S4-5 S&T]“为那些在「科学教育」及「科技教育」两个学习领域中只选修一科的高中学生而设宗旨:阐释、分析及评鉴科学与科技上的数据或信息的能力对科学发现和科技发展及其对社会的互相影响,抱有积极的态度运用科学与科技的思维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并作出独立判断的能力”,课程发展议会2003年,9,NSS LS (09),S4-5 IH, S&T(03),ASL LS(91),扩阔预科课程,补救高中过早分流问题,确保全体高中学生广阔均衡的学习经验,10,NSS LS (09),S4-5 IH, S&T(03),ASL LS(91),注重能力的学习成果,兼顾内容与其它课程的互补性,贯串整体学习经验的核心科目;对知识、能力、价值观和态度的同等重视,11,常见的疑问,“通” = “通天晓” ?通识教育是要学生甚么都懂吗?“通识教育” = 是大学搞的那一套吗?批判性思维 = 事事批评吗?议题探究 = “吹水”、空谈就可以吗?,12,甚么是通识教育科?,“通” = 融会贯“通”本科是针对香港处境而设计,协助达到高中课程的宗旨,使学生成为具独立思考的终身学习者相信所有学生能透过适合其年龄阶段的各种学习活动来建构及拓展知识,13,通识教育科的定位,连系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概念扩展看事物的角度,这些角度超越单一的学科探讨当代议题,而这些议题未能被某单一学科所涵盖,学生修读通识教育科时,亦可从其它学科获取知识和视角,来丰富学习的过程。

本科选取的议题,目的是让学生有机会:,14,课程的宗旨,加深学生对他们自身、社会、国家和人文世界和物质环境的理解;帮助学生能从不同情境中(例如文化、社会、经济、政治及科技)经常出现的当代议题多角度思考;帮助学生成为独立思考者,使他们能够建构知识,适应个人和社会环境的不断转变情况;帮助学生发展与终身学习有关的能力,包括批判性思考能力、创造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和运用信息科技能力;帮助学生在多元社会中欣赏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观点,并学习处理相互冲突的价值观;以及帮助学生建立正面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使他们成为对国家、社会和世界有识见和负责任的公民15,,课程的宗旨,加深学生对他们自身、社会、国家和人文世界和物质环境的理解;帮助学生能从不同情境中(例如文化、社会、经济、政治及科技)经常出现的当代议题多角度思考;帮助学生成为独立思考者,使他们能够建构知识,适应个人和社会环境的不断转变情况;帮助学生发展与终身学习有关的能力,包括批判性思考能力、创造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和运用信息科技能力;帮助学生在多元社会中欣赏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观点,并学习处理相互冲突的价值观;以及帮助学生建立正面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使他们成为对国家、社会和世界有识见和负责任的公民。

最终目的,释放思维,16,课程架构,三个学习范畴,涵盖人类处境和当代世界的重要关注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帮助学生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17,课程架构,18,课程架构,独立专题探究,,,,19,独立专题探究,学生引用从学习范围所学,把相关知识、不同角度和各种技巧,应用于新的情境和探究新的议题课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约占90小时主要在中五及中六期间进行是本科的校本评核部分,20,课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独立专题探究让学生透过以下的途径达致课程的目标:提供机会让学生学习成为自主的学习者,并为自己的学习负责;提升学生的能力,以联系、整合及应用从三个范畴的学习而得的知识、视角和能力;透过对议题和问题进行探究性研究,帮助学生发展批判性思考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照顾不同学生的兴趣和性向IES,21,为何本科需要公开评核?,本地大学认可成为入学要求之一获得其它地区/国家的承认学生在这个重要科目所付出的努力和获得的成果,应该得到合适的评核、认可和汇报22,公开评核设计,PA,IES,23,以探究问题来描写的课程内容,,24,个人成长与人际关系,25,今日香港,26,现代中国,27,全球化,28,公共卫生,29,能源科技与环境,30,北京主办奥运 (建议课时:14小时),跨单元课题教学进度计划表示例,31,32,33,教师分享,罗雪怡老师沙田苏浙公学,34,学校例子,专题研习:改革开放三十年圣公会吕明才中学2008年教育局举办「改革开放三十年」专题研习奬励计划」初中组冠军队伍学生搜集了有关改革开放各方面的资料,然后撰写两位虚构人物(一位来自农村,一位在城巿生活)在这三十年来的日记,以第一身的角度表达中国各方面的变化,35,36,学校例子,实地考察:旧区重建个案-旺角“波鞋街”九龙华仁书院十二月四日的电视节目“新闻透视”“波鞋街”是旺角花园街的俗称,聚集了许多售买运动鞋的店铺,是该区的特色购物区近年政府宣布重建该区。

学生以实地考察的形式探讨该区重建对不同人士的影响37,38,学校例子,课堂教学:青少年吸毒问题圣杰灵女子中学十二月四日的电视节目“新闻透视”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讨论青少年吸毒问题,并着学生就讨论结果进行汇报影片结束前有不同学校的学生分享学习通识教育科的感受与得着,39,40,公开评核设计,PA,IES,。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