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诗音画音诗音画————《《图画展览会图画展览会》》设计者:占丽霞 洛阳市龙门第一实验学校一、概述一、概述·人民音乐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音诗音画”第二课时——《图画展览会》 ·“音诗音画”是交响乐的一种,全称为“交响音诗”与“交响音画” 顾名思义,这 是一种音乐与画面、音乐与诗歌的结合 《图画展览会》是俄国著名音乐家穆多尔斯基的代 表作,共分为多个小标题,每一个标题都用一段音乐来表现一副图画,通过音色、节奏、速 度、旋律等音乐元素的变化,惟妙惟肖的表现了一个个生动的图像· 本课安排欣赏《图画展览会》中三段标题音乐:“漫步” 、 《两个犹太人》 、 《基辅大 门》 · 内容学习需教时:一课时二、教学目标分析二、教学目标分析1 1、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1)了解美术家加尔特曼的《图画展览会》的作品 (2)了解穆索尔斯基的简单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图画展览会》中的《两个犹太人》与 《基辅大门》这两个音乐作品 2 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将美术与音乐相结合,让学生充分发挥其想象力,深刻理解音乐的内容 3 3、情态观与价值观、情态观与价值观 通过音乐的学习,让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了解艺术之间的相关性,拓宽学生 的文化视野,从而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让学生课后找资料可以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4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的重点与难点(1)通过音乐的学习,让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 (2)让学生初步了解音乐表现手段与美术作品想结合的蕴意 (3)以新的视角(美术、文学等)来理解音乐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八年级学生的音乐学习内容以“欣赏课”为主, “欣赏”音乐学科的重要教学内容,从 学生刚开始接触音乐课时,就已经开始了各类音乐的欣赏分析学生对音乐欣赏普遍有很强的兴趣,在长期的赏析过程中已经初步掌握了音乐欣赏的基 本元素(音色、节奏、音高、速度、旋律的运行方式等) ,基于此,本课以学生的聆听、分 析为主,教师做适当的引导与总结点评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法和学法:教法和学法: 教法:教法:新课标指出,音乐教学活动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重视学生感受、 表现、鉴赏音乐的美音乐课在实践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与创造,应当把开 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潜质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因此我通过创设 情境,让学生打开心灵去欣赏音乐,让音乐与画面完美结合,从而更深入的了解音乐内容, 体会“音画”的概念。
根据不同的段落,设置视听结合,自主表演,听音创作绘画等多种教 学方法,让学生从真实感受出发,以自己喜爱的方式投入到音乐与活动中去,提高积极性学法:学法:本课以欣赏为主,结合歌唱、体验、想象、绘画、创编、表演、评价等一系 列活动,对“音画”有理性的认识五、教学资源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与工具设计教学资源准备——1、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挂画2、相关音乐资料3、相关多媒体音像资料4、教师用乐器——钢琴、单簧管、响板等5、学生用乐器——沙锤、铃鼓、双响筒、碰钟等工具设计——黑板画六、教学过程六、教学过程(一)(一) 、新课导入、新课导入1、展示画面“海景” ,请学生看图,说出画面上景色是日出还是日落?2、 教师演奏格林卡《晨景》 ,学生从音乐的旋律中听辨出画面上的景色是“日出” 3、在 19 世纪诞生了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主要描绘自然景物这种与画面相伴而 生的交响音乐叫做“音画” 此环节目的:激发兴趣——概念介绍——引入主题 (今天,我想邀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在音乐家穆索尔斯基和鲍罗丁的引领下去参观一个精彩 的图画展览会,我愿意为大家做导游,和大家一起尽情享受这视觉与听觉的饕餮大宴。
)((二)二) 、新课教学、新课教学《《图画展览会图画展览会》》————《图画展览会》是俄国著名作曲家穆索尔斯基于 1874 年创作的,是一套组曲,穆索尔斯 基创作这部组曲的灵感源于他的朋友俄罗斯画家哈特曼的一个作品展览会,全曲共有十段, 每一段乐曲描绘一个特定的景物,而整个作品则用一个叫做“漫步”的主题贯串和统一起来1 1)) ““漫步漫步””1、大家平时参观展览会的时候通常会选择用怎样的步伐速度呢? (快速、中速、慢速)学生选择其一 2、如果为你参观的步伐配上音乐,你会选择下面哪一种呢?教师点击课件里的音乐片段, 请同学感受选择一个音乐速度与意境最为适合的旋律片段 (《野蜂飞舞》 《漫步主题》 《葬礼进行曲》 ) 初听《漫步主题》 以上环节目的:体会音乐要素中速度与情绪对作品的影响作用,并对《图画展览会》中 衔接各乐段的《漫步主题》有一个初步印象 ((2 2)) 《《两个犹太人两个犹太人》》 (熟悉“漫步”主题后,我们就将在它不急不缓、不躁不哀的旋律伴随下,依然来欣赏 几幅精彩的图画吧 ) 1、首先,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这样一幅画画面中有两个人物,请用词语来形容这两 个人的特征。
(消瘦、肥胖……) 这幅画中画的是两个犹太人,是画家哈特曼在 1868 年旅行时写生的模特儿其中一个 富有、肥胖、自满而乐观;另一个贫穷、消瘦、哀怨2、富人名叫戈登堡,他肥胖而又蛮横由木管乐器组和弦乐器组来表现 (播放哥登堡主题音乐片段,引导学生重点听赏音乐的节奏、力度和音色 )3、穷人什缪耶尔的性格在很多方面同前者截然相反他机灵,神经质,在富人面前声音颤 抖,曲意逢迎由加弱音器的小号来演奏4、思考讨论,填写表格 表格填写可供选择的词语:强、弱、缓慢、急促、重、轻、木管乐器组和弦乐器组、小号、 傲慢、威风凛凛、神经质、机灵、趋附逢迎、哀怨、自满而乐观 人物 戈登堡 什缪耶尔 情绪 力度 乐器 速度 画面形象 5、表格填写结束后对《两个犹太人》音乐段落进行欣赏,边听边想象着两个犹太人见面时 的情景,同时看刚才填写的表格是否正确,师生共同在音乐结束后交流心得,并对表格的填 写进行批改、评价 以上环节目的:表格的填写可以帮助学生明确音乐要素对音乐人物形象刻画上的作用, 让学生参与实践,通过不同的方式再次点题,体会音乐中所要表现出的画面。
小结: 音乐对画面的描述方式,除了突出力度和速度的变化,选用不同乐器演奏不同的旋律型外,不同地域的音乐也有着不同的风格,正是这些独具一格的风格音乐,才能描绘出更加 丰富多变的七彩画卷 ((3 3)世界自然风光图片欣赏)世界自然风光图片欣赏 伴随着轻声的“漫步主题”音乐欣赏第二组图片 1、画面展示 龙门石窟——埃及金字塔——日本富士山——美国自由女神像 2、活动:多号入座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音乐的风格也有着很大的不同请同学们聆听四幅图画的背景 音乐,并将每一段音乐与画面对号入座 ) 此环节目的——通过“对号入座”这个视听小游戏,了解各个国家独具特色的旋律型、乐器,以 及不同调式的旋律之间不同的音乐表现力 (听着轻柔的“漫步主题”音乐,我们来到今天要欣赏的最后一幅图画作品前 ) ((4 4)) 《《在中亚西亚草原上在中亚西亚草原上》》 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是一首“标题”作品,是俄罗斯大作曲家鲍罗丁 的名作1880 年,为了庆祝亚历山大二世登基 25 周年,俄国准备举办一项庆祝活动— —展出一系列以俄罗斯历史为题材的活动画景,而用音乐来配合解释内容鲍罗丁的 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就是专门为此而写的。
鲍罗丁曾亲自在总谱上写下了一段描述性的文字:在中亚细亚单调的砂质草原上, 第一次传来了罕见的俄罗斯歌曲的曲调可以听到渐渐走近的马匹和骆驼的脚步声以 及抑郁的东方歌调一支当地的商队在俄罗斯士兵卫护之下从广袤的沙漠中走过他 们安然无虑地在俄罗斯军队的保护下完成漫长的旅程商队越走越远俄罗斯和东方 的安详曲调和谐地交织在一起,它的回声长时间萦回在草原上,最后才消失在远方 1、小提琴和木管乐器在高音区轻轻地、持续地奏出八度音的背景音乐,并在乐曲 进行中反复地出现,从而使人联想到大草原空旷的景色宽广悠扬的旋律,塑造了一 种安详静谧的气氛随后由圆号移调重复,弦乐器用拨弦模仿马蹄的脚步声:(请学 生齐唱这段旋律)2、随后,在商队的马蹄声中,又响起了俄罗斯民歌风格的主题这一主题渐渐增强力 度,仿佛商队渐渐走近经过多次反复后,形成宏大声势3、接着,英国管吹奏出一段带有东方音调的旋律,这是骆驼商人的主题 它徐缓如歌,富 于表情: (请学生用竖笛演奏这段旋律,并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手臂动作来表现音乐 ) 4、完整的聆听全曲 表现:把全班同学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同学用响板表现从音乐里听到的牛蹄声,另一部分同学 在听到俄罗斯军人的旋律时挥动小红旗,还有一部分同学为土耳其商人的音乐伴上舞蹈动作。
随后,在商队的马蹄声中,又响起了俄罗斯民歌风格的主题这一主题渐渐增强力度, 仿佛商队渐渐走近经过多次反复后,形成宏大声势接着,乐曲再现草原的背景音响和马 蹄声,东方音调的旋律也再次轻轻出现这两支旋律在不同声部中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它象 征着俄罗斯与东方民族文化的友善融合然后,这友谊的乐声逐渐减弱,商队慢慢地走远, 草原又是一片寂静……) (三)(三) 、结束语、结束语 这欢乐的队伍从遥远的天际轻轻的走来,又轻轻的消失在更加遥远的尽头,宛若一阵 清风,把我们带进无限的遐思……好了,我们今天的参观到此结束,感谢大家和我一起走 过这奇妙的图画展览会之旅,祝大家在快乐中获得收获,在收获中感受快乐! 同学们,再见粉笔简笔画学生视觉判断:日出还是日落教师陈述:固定 画面的局限性单簧管演奏 《日出》学生听觉判 断:日出音乐是流动的画面小结:音乐表现的要素 节奏、音色、旋律运行 等引入概念——“音诗音画”简介: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播放“漫步”主题分析“漫步”主题视唱“漫步”主 题展示图画 《两个犹太人》学生欣赏、 分析图画播放“两个犹太人”主题列表展示“两个犹太人” 各音乐要素的对比学生再次聆听主 题音乐,填表格再现“漫步”主题音乐开 始七、教学评价七、教学评价设计设计本节课体现素质教育要求,把评价的侧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上,围绕学生主动学习 来评价;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评价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便于掌握和应用。
课堂学习成果评价量表(课堂学习成果评价量表(3030)) 班别______ 姓名: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等级(权重)分评价 项目评 价 标 准优 秀良 好一 般较 差自 评小 组 评教 师 评再现“漫步”主题展示《基辅大门》 图片,赏析展示《基》主题曲 谱学生视唱主题音乐播放《基辅大门》 主题音乐学生感受音乐 展示的各要素再现“漫步”主题小结:表现音乐的要素学生总结:音乐表现 的要素(节奏、音高、 速度、旋律运行、音 色等)总结: 音乐是流动的画面,图画是凝固的音乐 “音诗音画“是音乐与 画面、文字的最完美的结合音乐表现画面的最主要的因素包括节奏、 音高、速度、旋律运行、音色等理解“音诗音画”与标题音乐的关系10853 认识穆索尔斯基的代表作(分为几部分,共有几个标题)10853 能流畅地、有感情地视唱“漫步”主 题10853 知 识 与 技 能能够用流畅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对 “音乐表现力”各要素的理解掌握8642 听辨“漫步”主题的再现10853 积极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10853 操 作 技 能能正确顺利的完成《两个犹太人》的 表格填写8642 课堂上积极参与,积极思维,积极动 脑,勇于发言8642 小组协作交流情况:小组成员间配合 默契,彼此协作愉快,互帮互助10853 情 感 态 度对本内容兴趣浓厚,提出了有深度的问题。
8642 课堂调查:书面写出你在学习本节课时所遇到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