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儿支原体肺炎30例临床分析临床医学论文

wd****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9KB
约3页
文档ID:312906818
小儿支原体肺炎30例临床分析临床医学论文_第1页
1/3

小儿支原体肺炎30例临床分析_临床医学论文   [ 论文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MP-IgM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肺外并发症及 治疗 转归结果:发病年龄<5岁的占43.3%,5~14岁的占56.7%检测肺炎支原体IgM(MP-IgM)均阳性胸部X线检查改变多且出现早,病变可累及两下肺,以右下肺为多,与体征不一致;红霉素治疗有效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发病率有低龄化趋势,几乎都有发热、咳嗽症状,肺部体征可不明显,一部分合并其他系统的损害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可正常,但单核细胞多数增高,CRP多数轻度增高,可疑病例应做X线检查及MP-IgM检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疗效满意           小儿支原体肺炎目前呈增多趋势,由于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病程长短不一,易被误诊为细菌或病毒感染,现将本院2008年1~10月收治的3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及转归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30例病例均符合典型的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肺炎支原体抗体均阳性(1∶80以上)。

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1~5岁13例(43.3%),5~14岁17例(56.7%)同期肺炎住院人数180例,支原体肺炎占16.7%   1.2临床表现   本组病例均为发热咳嗽;肺部可闻及湿啰音的14例,占46.7%;平均住院天数11.7d,热程9.67d(包括入院前),啰音消失时间为入院后8.6d肺外并发症6例,其中,脑膜脑炎1例,心肌酶升高5例;心电图异常2例,关节痛2例,呼吸困难2例肝酶(ALT)异常5例   1.3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4.4~10.0)×109/L的26例,大于10.0×109/L的4例,占13.3%其中单核细胞升高26例,占86.7%C-反应蛋白(CRP)8~137mg/L,高于正常22例,占73.3%;30例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IgM均为1∶160以上阳性;胸部正位片见片状阴影25例,占83.3%;其中大片状阴影8例,占27%;7例检查血沉均中等度增快   1.4方法   本组病例均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静脉滴注,应用红霉素,平均疗程8.5d     2结果   热退时间为入院后5.3d,啰音消失时间入院后8.6d,复查胸片12例,片状阴影均吸收。

平均住院时间为11.7d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   3讨论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小儿肺炎,它由口、鼻分泌物经空气传播,引起散发和小流行,近年来小儿支原体肺炎发病有逐年增高趋势,有报道认为支原体肺炎占小儿肺炎病原的10%~20%,主要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但近年来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的发病也呈增多趋势,本组5岁以下的占43.3%,应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认识近年来,有关小儿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的报道较多,累及的系统有神经、血液、心血管、消化、泌尿系统以及肌肉和关节等 文献 报道肺外并发症发生率为36.0%~46.7%,以年长儿居多本组肺外并发症6例,占20%可见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肺外并发症并不少见肺外并发症以肝损害为主,本组占17%,临床表现不明显,除与发热伴随的厌食外,无肝区痛等表现,实验室检查可发现,所有病例无黄疸,仅谷丙转氨酶轻度增高,与典型病毒性肝炎不同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肝损害,多数学者认为肺炎支原体抗原与人体受累器官或组织存在部分共同抗原,感染后可产生相应组织的自身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导致免疫损害出现神经系统损害多为多发神经根炎,脑膜脑炎及小脑损伤等,一般认为有以下原因:病原体直接侵犯;神经毒素介导损害;免疫机制介导损伤。

引起的心血管系统病变为心肌炎、心包炎,主要表现胸闷、心悸、心音低钝、心律不齐等,心电图检查异常,心肌酶谱异常,其发生机制目前认为有以下因素:免疫因素,由于肺炎支原体抗原与人体的心、肺、肝、脑、肾及平滑肌等组织存在部分共同抗原,当肺炎支原体感染机体后可产生相应组织的自身抗体,从而引起包括心肌在内的肺外组织损害;肺炎支原体直接侵袭心肌本组出现2例关节损害,累及大、中关节,但愈后好,病程短,无后遗症本组资料表现,肺炎支原体除能引起呼吸系统感染外,还能引起呼吸系统以外的多系统、器官的并发症,发病率相对较高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和 治疗 ,对病情的恢复和预后有很大关系支原体肺炎临床上以发热和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肺部体征明显晚于X线表现,容易误诊,故主张早做X线胸片   本级病例病程均>10d,明确提示发热、咳嗽病程长,是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的一个主要指标,辅助检查:血常规WBC多数不升高但单核细胞升高26例,占86.7%,提示发热咳嗽患儿多伴有单核细胞升高CRP升高22例,占73.3%,但多数为轻到中等度增高,这两点对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有所帮助,但还应常规行MP病原学检查,以利于早期诊断,减少误诊的可能。

  肺炎支原体属细胞外寄生的病原体,是没有细胞壁仅有细胞膜的非典型微生物,蛋白质丰富,故选用干扰蛋白质合成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一般选用红霉素静脉滴注7~10d,待临床症状明显控制后,再口服阿奇霉素2~3个疗程,既能控制支原体血症,又能减少红霉素对肝脏的毒性有人认为红霉素停用过早易复发,故采用红霉素的序贯疗法阿奇霉素可相对减少复发率治疗过程中若出现胃肠道症状,早期可口服碳酸氢钠片,外用复方丁香开胃贴缓解症状静脉点滴红霉素2~3d后,胃肠道症状通常有所改善,也有的出现荨麻疹型药疹,停药后 自然 消失   [ 参考 文献 ]   [1]包瑛,雷春莲.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研究进展[J].陕西医学杂志,2002,31(10):898.   [2]赵淑琴.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药物治疗新进展[J].辽宁药物与临床,2003,6(1):9-11.   [3]邵磊.小儿支原体肺炎51例临床分析[J]. 中国 现代 医生,2007,45(15):52,61.   [4]盛锦云.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心血管系统疾病[J].小儿急救医学,2002,9(3):130-132.   [5]严瑞红,黎大贵,文良华.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9):107.   [6]史瑞明.肺炎支原体感染免疫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2,13(2):94-96.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