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堂教学注重案例引入 陈志毅案例引入是进行政治课堂教学的前奏,是教师通过甄选紧扣教学目标或教学内容的经典名言、典型题材、图表、漫画、故事、影像资料等,其目的是设置生活情景和悬念,激发学生兴趣,是承前启后导入新课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我们在新课改的试验中,创立了“新课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七步教学法”,在全国新课程试验区进行试验中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并于2010年12月荣获教育部基础教育课堂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案例引入是“政治课堂七步教学法”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可以说“政治课堂七步教学法”关键是案例引入,它对一堂课的成败至关重要为了实现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对运用“政治课堂七步教学法”模式进行教学的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以达到更有效的教学效果,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应特别注重案例引入那么,怎样才能使案例引入既紧扣教学内容,又自然、贴切、生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一、案例引入应注重政治性注重政治性是政治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政治课教学承担的任务不仅是传授政治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肩负着提高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这一使命国家教育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坚持德育为先”当今的中学生处在一个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他们获得信息的途径多种多样,获得的信息良莠不齐。
他们由于阅历不深,思考问题往往具有片面性,加之其心理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认识不全面,甚至十分偏激思想政治课是解决一个人思想认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案例引入时要注意从讲政治的高度阐述,注重政治性,以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认同感,使他们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这样才能实现政治课教学的真正目的例如,在教学《政治生活》“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这一课时,我以新疆的七五事件为例对于出现在新疆乌鲁木齐七五事件中的暴徒,其行径确实是令人发指的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对政府职能的理解因此在案例引人中,应以政府在平息事件中所采取的措施、对遇难者家属的善后处理、对全市的经济恢复做出的努力,以及对乌鲁木齐未来发展做出的规划等方面进行强调以这样的内容引入,从而体现政治性,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案例引入注重政治性,事实上就是要注重引入的案例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一致,与培养学生的方向目标相一致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以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某些教师对社会有偏见,并且将这种情绪带入课堂,对学生的教育起到一定程度的负面作用,这样的做法应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克服。
二、案例引入应注重生活性生活的内容十分丰富,在政治课教学中,特别是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引用的事例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因为作为学习者的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知道的事例不少,也积累了一些知识和经验某些事例他们即使还没有接触过,也没有体验过,但当他们接触到这些事例时,往往也会比照有关生活经验加以思考,形成对这些问题的某种自己认为合乎逻辑的解释所以引用案例进行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集中注意力听课,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才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经济生活》“经济全球化”这一课时,可以引用媒体多次报道的国内外知名企业竞相收购的案例,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探究这样学生自然而然会感悟到,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经济全球化面前,任何国家都无法置身其外媒体有很多这方面的报道,学生通过新闻、报纸等就可以了解,让学生感觉这些国际事务、国家事务好像就发生在他们身边一样,与他们密切相关,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又如,一年两届的广交会,是一座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也是一个展示中国经济发展成就的窗口广交会参展商品繁多、规模宏大,参展商品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日用品、厨卫用具、纺织品、服装鞋类、家电等以及进口的国内短缺资源和节能环保产品等等。
这说明经济全球化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通过这些案例的引入,学生有话可说,觉得国家政策甚至国际事务与自身联系密切,这会极大地引起他们探究问题的兴趣在政治课教学中,案例引入注重生活性,就是要注重所引案例与学生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贴近,注重案例的具体性,注重案例的趣味性,这样让教材与生活零距离接触,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三、案例引入应注重针对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政治课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与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例总能找到联系的切入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案例引入演绎政治原理时,必须精心选择,把最能说明问题的案例引入到教学中,这就是针对性案例引入注重针对性,课堂教学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经济生活》“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与合作”这一框题时,引入我国与欧美发生的纺织品贸易摩擦事件,从多角度阐述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原则,学生听起来就比较容易理解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向学生说明纺织品贸易摩擦的由来:“从全球纺织品贸易配额制取消,中国纺织品对美欧出口有较大增幅到美国和欧盟为了保护本国纺织企业的利益,分别宣布对中国出口的纺织品设限和进行‘特殊保障’调查,一时间,纺织品贸易争端硝烟四起结合材料让学生思考:“我国作为正在崛起的贸易大国,同时又面临着国际贸易限制、贸易摩擦,我们应该怎么办?”这样导人新课既自然贴切,又能激发学生对新知识、新信息的认知需要。
在讲授新课过程中,全面展示纺织品贸易摩擦的相关材料,引导学生思考:美国和欧盟为什么对中国纺织品设限?我国又为什么要主动提高关税?为什么在欧盟坚持启动对中国纺织品的特别限制措施之后,中国又宣布取消81种纺织品出口关税?如果你作为此次贸易摩擦谈判代表团的中国成员,你觉得要坚持哪些权益?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引出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平等互利这堂课紧紧围绕这一事例进行讨论分析,紧扣对外贸易原则的主要内容,进行思考探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深入理解知识原理案例引入注重针对性,就是要针对教材内容、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实际、针对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才能使引用的事例起到预期的效果不然,案例牵强附会,学生似懂非懂,教师费时费力,学生听起来却不知所云,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恰当的案例引入,能够活泼政治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把鲜活、贴近学生实际的案例引入课堂可以使学生获取成功的愉悦在乐学之中会学,在会学之中学会,从而有效地实现政治课教学目标作者单位:广东省惠阳高级中学)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