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单元基本信息(表1)表1単元基本信息学科生物学实施年级髙一设计者马發山团队潔程标准模块必修2瓊传与进:化使用教材2019人教版普通商中教科书 生物学单元名称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性质新授单元单元课时5二、单元特征分析1. 分析课标(1)内容要求本单元的课程内容中内容要求掌握的概念及其层次如下:大概念:概念3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代代相传重要概念:3.2有性生殖中基因分离和重组导致双亲后代的基因组合有多种 可能次位概念:3.2.3阐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使得子代的基因型 和表型有多种可能,并可由此预测子代的遗传性状遵循“内容聚焦大概念”的课程理念,对本单元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找岀大 概念、重要概念、次要概念对应的教学内容,从而建立教学内容与概念匹配关系示意图(图1)大概•念重要概念次位概念教学内容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代代相传——~、/~一 ~\ Z阐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 分离定律,使得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有多种可能阐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自 由组合定律,使得子代的基 因型和表型有多种可能根据遗传规律预测 子代的遗传性状—*-—— ■一有性生殖中基因分离和重组导致双亲后代的基因组合有多种可能一对相对分对分离两对相对自由占th孟德尔对性状离现现象的分离对性状组合现曰田 如遗传规的杂交象的解释的定律的杂交象解释律的应实验解释脸证实验和验证疋徉用v yX. xk /图1教学内容与概念匹配关系示意图(2) 教学提示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学习有关概念、原理、规律 和模型,应用有关知识分析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体验科学家探索生物遗传的过 程,为帮助学生达成对概念3的理解,促进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针 对本单元应开展下列教学活动: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3) 学业要求学习本单元后,学生应该能够:运用统计与概率的相关知识,解释并预测种群内某一遗传性状的分布及变化 (科学思维、科学探究)。
2. 分析教材“遗传因子的发现"一章教学的思想核心是围绕“怎样发现"“发现什么” 的主题组织基于科学方法内涵的教学1) 内容分析遗传是生物的一种重要的特征,为了了解遗传学规律,孟德尔耕心选择了实 验材料-豌豆做杂交实验,因此首先介绍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并了解杂交 实验的方法,观察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通过提出假说 解释分离现象,巧妙设计测交实验进行验证,孟德尔科学的采用了假说-演绎法, 发现了遗传学的一个重要的规律孟德尔没有停止研究的脚步,继续观察两对相 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并提出问题,通过性状的自由组合,推测出遗传因子的自由 组合,提出假说,合理的解释了自由组合现象,同样通过测交实验巧妙验证,发 现了遗传学的又一重要规律孟德尔实验方法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孟德尔敲开 了遗传学的大门,科学家们前仆后继的进行研究盂德尔的遗传规律在杂交育种 和医学实践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 内容特点基于盂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结果,通过“假说一演绎”的思维过程,解释生 物的遗传现象及规律3) 内容结构(图2)豌豆是优良的遗传实验材料以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研究遗传现象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归纳发现4归纳发现性状分离现象性状重组现象推理想象4 t解释现象推理想象| t解释现象图2单元教学内容结构示意图3. 分析学,情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过相关概念,如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 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对生物的遗传及孟德尔有浅显的介绍,故学生对“性 状"“相对性状"“基因”等都有一定的了解。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中 也介绍过“緑色植物的开花与结果”,故学生对“花的结构” “人工授粉和受 糖的过程” “两性花” “单性花”“自花传粉"“异花传粉”等概念也有一定的 认识但由于学生学习这些概念知识的冋隔时间较长,遗忘也是正常的,故教师 要注意对这些必备知识的巩固,帮助学生在回忆旧知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高一 学生刚接触遗传与进化这一模块,对遗传因子的发现应该很感兴趣但学生缺乏 遗传学背景知识,对比较抽象的遗传学内容学起来可能会有难度,故考虑到学生 思维发展不平衡及已有的知识不同,在尊重教材逻辑起点的基础上,教学中应尽 可能考虑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可能出现的障碍,采取措施平衡学生的知识起 点,提高教学的效率三、单元学习目标依据以上分析,编制了基于本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学习目标(表2)表2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学习目标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核心素养学习目标生命观念通过分析和讨论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现象,能够用 生命的物质观提出遗传因子的假说,通过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 遗传因子可以在亲子代之间代代相传,遺传是物质性的通过阐 明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形成“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 离和重组导致双亲后代的基因组合有多种可能"的重要概念,为 生物的进化观打基础。
科学思维通过从现象到本质对孟德尔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讨论,锻炼学 生归纳与演绎、抽象与概括的思维方式,并能够概述假说-演绎 的内容,并能应用假说-演绎解决实际问题科学探究通过实验材料选择的探究方案,认识到作为遗传学材料的特征, 渗逢数学统计,建立模型的思维通过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探 究,体会孟德尔假说的合理性通过遗传图解的书写,体会科 学符号体系的重要性基于遗传学的应用案例训练学生运用遗传 规律设计实验方案,解决遗传学问题的能力社会责任通过孟德尔成功原因的探讨,培养学生的勇于创新、探索求真的 科学精神关注遗传学发展,能够运用遗传规律对现实生活中的 遗传学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四、单元学习活动为了保证单元教学目标的落实,将每1课时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个学习任务, 通过学生活动,达成课时学习目标,进而总结提升落实单元教学目标(表3)表3课时学习任务及学习活动设计表课时学习任务学习活动第1课时任务1认识杂交实验的方法描述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现象活动1-1遗传学实验材料的选择活动1-2认识杂交实验的方法活动1-3描述一对相对性状杂文实验的现象第2课时任务2提出假说,学会解释分离现象活动2-1提出假说-解释分离现象 活动2-2体验假说-性状分离比的模 拟实验活动2-3表达假说-遗传图解第3课时任务3尝试设计实验,验证假说任务4尝试应用分离定律,解决实 际问题活动3-1分离定律的验证活动3-2得出结论:分离定律活动3-3假说-演绎法活动4-1分离定律的应用第4课时任务5描述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实验现象,提出假说并运用 假说-演绎法解释自由组合 现象活动5-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活动5-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活动5-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活动5-4得出结论:自由组合定律第5课时任务6分析孟德尔实验的启示任务7应用孟德尔遗传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活动6T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目活动6-2 了解孟德尔遗传规律再发现 过程活动6-3学习遗传学概念活动7-1应用分离定律活动7-2应用自由组合定律五、单元教学评价1 .单元过程性评价单元过程性评价可以采用课堂观察的形式,通过师生对话,学生讨论,问题 解答情形,黑板书写情况等进行反馈。
学习活动也就是评价活动的过程,也可以 采用评价表第1课时根据单元学习任务1 “认识杂交实验的方法,描述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现象”设计如下评价表(表4) 0表4单元第1课时诊断评价表认识杂交实验的方法,描述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现象姓名: 班级: 组别:评价标准自评互评师评豌豆作为遗传学材料的优点认识人工异花传粉的过程能够描述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实 验过程,了解基本概念如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性状分离能够观察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并 提出问题总计第2课时根据单元学习任务2 “提出假说,学会解释分离现象”设计如下评价表(表5、表 6)表5单元第2课时诊断评价表提出假说,学会解释分离现象姓名: 班级: 组别:评价标准自评互评师评遗传因子是彼此融合还是相互独立的?体细胞中决定茎高度的遗传因子个数配子中决定茎高度的遗传因子个数能够根据F?的遗传因子组成推测出雌雄 配子是随机结合的能通过遗传图解解释分离现象总计表6单元第2课时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操作评价表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姓名: 班级: 组别:评价标准自评互评师评明确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对应关系实验过程流畅、科学真实记录实验现象小组分工合理、合作高效能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能提出新的疑问总计第3课时根据单元学习任务3 “尝试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和学习任务4“应用分离 定律,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如下评价(表7) o表7单元第3课时诊断评价表尝试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应用分离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姓名: 班级: 组别:评价标准自评互评师评通过设计和比较验证实验的实验方案, 体会測交方案的巧妙之处金鱼草花色的遗传实例花粉签定法实例回顾分离定律的论证过程,归纳孟德尔的科学研究方法栗色马和白色马的应用实例紫花与白花植株的应用实例总计第4课时根据单元学习任务5 “描述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现象,提出假说并运用假说-演绎法解释自由组合现象”设计如下评价表(表8) o表8单元第4课时诊断评价表描述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现象,提出假说并运用假说-演绎法解释自由组合现象姓名: 班级: 组别:评价标准自评互评师评描述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现象,提出问题通过提出假说,明确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根据配子的随机结合,棋盘法展示F?的 遗传因子组成通过測交实验验证假说的正确性归纳自由组合定律总计第5课时根据单元学习任务6 “分析孟德尔实验的启示"和学习任务7 “应用孟德尔 遗传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如下评价(表9)表9 单元第5课时诊断评价表分析孟德尔实验的启示,应用孟德尔遗传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姓名: 班级: 组别:评价标准自评互评师许孟德尔成功原因的探讨遗传规律的再发现白化病案例的应用水稻的育种案例的应用总计2. 单元诊断性评价(1)单元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