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5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救援 • 教学目标: 1、了解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设备管理 2、熟悉常见事故处理 • 建议学时:4学时 • 从安全管理的时间进行分类,一切安全管 理都可以分为事故前管理和事故后管理 事故前管理主要指预防管理,在事故发生 以前,进可能的消除隐患,使系统发生事 故的可能性降至最低点事故后管理是事 故发生以后的应急救援管理与事故后总结 教育管理,其中应急救援管理对与安全管 理也非常重要本章将重点阐述应急救援 管理中的应急设备管理与城市轨道系统中 的常见事故处理 5.1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 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可能会发生因设施、设备发 生故障或外来突发因素而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伤亡、财产 损失和社会影响,危及公共安全的事故(件)为了有效 预防、及时处置在车站、电动列车、区间线路等处发生的 突发事故(件),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 失,应规范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一、突发事件定义 • 狭义:在一定区域内突然发生的,规模较大,且对社会产 生广泛负面影响的,对生命和财产构成严重威胁的事件和 灾难 • 广义:在组织或个人原定计划之外或在认识范围外突然发 生的,对其意义具有损伤性或潜在危险性的一切事件 。
二、突发事件的分类及分级 突发事件分为3类:运营生产类、消防治安类、自然灾害 类 突发事件分为2级:重大级、一般级 1、运营生产类重大级突发事件包括行车大事故及以上事故 ;一般级突发事件包括行车险性及以下事故或严重影响运 营的设备设施故障 2、消防治安类重大级突发事件包括在地铁运营范围内发生 爆炸、毒气、恐怖袭击、火势较大需公安消防队灭火、5 人及以上聚众闹事严重影响地铁运营的事件;一般级突发 事件包括在地铁运营范围内收到爆炸、毒气、恐怖袭击等 恐吓信息、火势较小依靠自身力量可灭火、5人以下聚众 闹事对地铁运营影响较小的事件 3、自然灾害类重大级突发事件包括发生地震、水灾及气象 台发布的黑色气候信号等严重影响地铁运营事件;一般级 突发事件包括气象台发布的白色、红色、黄色气候信号影 响地铁运营事件 三、突发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原则 • 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处理突发事件须牢固树 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遵循预防为主、常备 不懈的方针,抢险组织工作要贯彻“高度集 中,统一指挥,逐级负责,先通后复”的原 则,确保抢险救援工作反应及时,措施果 断、有序、可控、快速,减少事故影响, 尽快恢复运营生产。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 • 把预防作为应对突发事故工作的中心环节和主要任务,建 立责任体系,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维修保养,强化检查督 促,开展宣传教育,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2、 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原则 • 当突发事故(件)发生后,必须强化统一指挥,各单位在 运营公司的统一指挥下,按照预案要求快速反应,积极投 入到抢险救灾工作中 3、各司其职、配合协调原则 • 当突发事故(件)发生后,各单位必须按照各自的职责分 工开展各项工作同时,必须注意各单位之间的协调配合 ,以达到共同搞好抢险救灾工作的目的 4、以人为本、减少灾害原则 • 要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 脚点,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突发事故(件)造成的人员 伤亡和危害 四、应急预案 1、预案制订原则 • (1)以“安全第一”为指导思想,确保事件处理有序、可 控、快速、及时,尽量缩小事件影响范围,减少事件带来 的损失,尽快恢复地铁运营; • (2)安全主管部门为预案编制一级责任部门,负责牵头 编制分公司各预案编写计划,汇总审核分公司各相关预案 ;生产部门为预案编制二级责任部门,负责相关专业的预 案具体编写工作,并报安全主管部门审核; • (3)各单位、各专业应根据本标准编制相关事件应急处 理预案,并不断完善,提高分公司应急抢险能力; • (4)各专业应急预案应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可操作性 。
2、预案的分类 • 根据突发事件的分类,预案对应分为三类两级: 运营生产类、消防治安类、自然灾害类,重大级 、一般级 3、预案编制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 (1)抢险组织 (2)主办单位职责 (3)协办单位职责 (4)抢险器具操作程序 (5)配备工器具清单 (6)培训及演练要求 5.2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设备 安全是相对的,没有绝对安全城市轨道交 通运营安全也是相对的,并不存在绝对安全为 了应对可能突发的状况,保护乘客的安全,城市 轨道交通运营企业一般在列车和车站内都安装有 一定的应急设备,当出现突发状况时,乘客可以 通过应急设备进行报警或自救 一、列车应急设备 • 现代地铁车辆无论是在乘客乘车车厢还是车辆驾 驶室内都安装有一定的应急设备,主要包括应急 疏散门、紧急报警装置、灭火器、紧急开门装置 等 1、应急疏散门 • 应急疏散门安装于司机室左部顶的水平轴垂直向 上开启它手动解锁后通过气簧执行机构机械动 作后,可推下专门的接近轨道的紧急梯 • 该逃生门装有档风玻璃、一个雨挂器和清洗器, 雨挂器和清洗器是与司机的雨挂器和清洗器共同 控制的 • 当在运营区间发生故障时,司机可以通过前后的 应急疏散门疏散乘客。
通过该门,乘客可以快速 、有序的疏导到隧道,进而进行逃生如图5-1 图5-1应急疏散门 2、紧急报警装置 • 紧急报警装置安装於列车的车厢内一般 情况下,列车的每节车厢至少安装两个紧 急报警装置,包括报警按钮和紧急对讲器 当车厢发生乘客冲突、有人昏厥、火灾 等紧急状况时,乘客可以立即使用此装置 通知司机,以便司机根据现场情况采取相 关措施进行处理如图5-2 图5-2紧急报警装置 3、灭火器 •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是运送乘客的封闭大型 载客工具其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 想因此,在每节车辆里面均配备有灭火 器一般情况下,车辆内配备的灭火器型 号均为6KG,放置于车厢乘客底座下或车 辆前后两端的专门设备内当列车发生火 灾初期或较小火灾时,乘客可自行利用灭 火器进行灭火,防止较大火情的出现如 图5-3 图5-3灭火器 4、紧急开门装置 • 在列车的每列车门上均安装有紧急开门装置,其主要作用 是列车在故障或紧急情况时,需要人工开门时使用 • 在警急事件中手动开门,每节列车每扇门内部提供一套进入 警急设备,每节列车提供两套从外部进入的警急设备 • 内部警急设备是一个带锁的曲柄,可由乘客手动操作,也 可由司机用方孔钥匙操作 • 司机可用方孔钥匙操作外部的警急设备。
• 司机可在客室内使用方孔钥匙或手动使警急设备复位司 机在客室外只能使用方孔钥匙复位外部警急设备如图5-4 (1)在速度V2km/h(大约)时操作警急设备此情况下 ,不能手动移动门叶 图5-4紧急开门装置 二、车站应急设备 车站应急设备分为车站机电设备应急装置和事故救援 应急设备 1、事故救援应急设备 (1)呼吸器 • 车站应定期组织员工演练,掌握使用方法,定期进行检查 ,保证气瓶压力在规定允许使用的范围,压力不足及时向 安全科通报,确保突发情况发生时能够正常使用(呼吸器 正常使用范围为呼吸器压力表指针读数2-10分钟,呼吸 器压力表指针接近红色区域时,表明呼吸器只能维持10分 钟的正常呼吸,佩戴人员应立即撤出危险地带)1、2号 线及13号线东直门每个自然站三具,其中行车值班室两具 ,值班站长室一具 图5-5呼吸器 (2)逃生面具: • 车站所有员工必须掌握其使用方法逃生面具保 存期为三年,安全使用时间为15 分钟,超过期限 应立即上报安全保卫科以及更换车站每岗一具 随岗配发,随岗交接,各岗主岗人员负责保管并 定期检查逃生面具真空包装的完好情况有不符 合标准的及时报安全保卫科。
(3)应急灯 • 存放于各岗位,车站要定期检查应急灯的性能, 按使用说明及时进行充电,专人管理建立充电登 记制度,确保做到随取随用 图5-6应急灯 (4)担 架 每车站一个,统一放置于车站行车值班室,指定专人保管 图5-7担架 (5)存尸袋 • 每车站一条,统一放置于车站行车值班室,指定专人保管 图5-8存尸袋 (6)便携式扶梯 • 每车站四个,分别放置于车站行车值班室和行车 副室各两个,指定专人保管 (7)湿毛巾 • 每车站15 0条,当车站发生火灾、生化恐怖袭击时 ,用于分发给乘客使用湿毛巾分别存放于车站 两个售票室和行车值班室各50条 (8)抢险锤 • 每车站一只,统一放置于车站行车值班室,指定 专人保管 (9)防汛铁锹 • 统一放置于车站仓库,指定专人保管 (10)挡水板 • 统一放置于车站仓库,指定专人保管 (11)草垫子 • 统一放置于车站仓库,指定专人保管 (12)编织袋 • 统一放置于车站仓库,指定专人保管 车站应急抢险器材要由专人保管,不得随意 挪做他用,当出现故障、损坏或数量不足时应立 即上报有关部门,如因人为因素导致器材出现故 障、损坏或数量不足必须由肇事者照价赔偿。
2、车站机电设备应急装置 • 车站机电设备应急装置主要有:火灾紧急 报警器、自动扶梯紧停装置、紧急停车按 钮、屏蔽门紧急开关等其安装位置和数 量均根据不同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的 要求而有所不同,但各类应急设备的启用 时机不同,就是必须在发生危机列车行车 安全或危机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下使用 5.2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一、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 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通过有效的 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降低事故的损失和 后果,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影响等 由于地下空间狭小,车站、列车上人多 ,设备设施有限,给我们的抢险救援工作 带来更大的难度基本任务包括: 1、立即组织疏散车内、站内乘客,抢救伤员应急 救援中确保乘客安全,快速、有序、有效地疏散 乘客,安全转送伤员,是降低伤亡率、减少事故 损失的关键由于突发情况发生突然、扩散迅速 ,应及时指导和组织乘客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自身 防护,快速、有序的离开车站、车内,在疏散过 程中,应积极组织乘客开展自救和互救工作 2、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事态,并对现场进行监 控在进行乘客疏散的同时,要有安排专人采取 有效措施,对现场事态进行控制,防止事态扩大 ,造成更大的损失,对无法控制时,要及时向有 关部门报告。
3、救援结束后,做好现场恢复,准备运营 处理完成突发事后,本着“尽快恢复运营”的 原则,做好现场的清理,特别是对涉及到 运营线上物品的清理,防止物品侵入限界 ,各岗位人员做好运营前的准备 4、查清事故原因,总结救援经验发生突发 事件后要及时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 的性质,评估危险程度,做好事故原因调 查,并总结救援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 二、突发事件信息通报原则 车站及运营线路上发生突发事件后的请示报告工作,是降低各类 损失、减少事故影响、缩短救援时间的重要环节,全体员工必须对此 高度重视 1、应急信息报告 (1)报告原则: ①迅速准确、简单明了、逐级上报的原则; ②公司内部及协作单位并举的原则; ③控制中心负责信息的收集和传递; 在区间发生时,由司机立即报告行调在车站或基地发生时,由 车站值班站长或信号楼调度员立即报告行调; ④发生人员伤亡、火灾、爆炸、毒气袭击等事故,需要报告119火警 、120急救中心或地铁公安分局时,由现场负责人或目击者在第一时 间內直接报告;如果无法直接报告,则应以尽快报告的原则,向就近 的车站或控制中心(信号楼调度员)或上级报告,再报告119火警、 120急救中心或地铁公安分局。
2、报告事项 • 发生时间(月、日、时、分); • 发生地点(区间、百米标和上、下行正线); • 列车车次、车组号、关系人员姓名、职务; • 事故概况及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