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基体镍钴锰含量检验方法三元基体镍钴锰含量检验方法1 、、 试样溶解试样溶解 称取 2.0g 左右(称准至 0.0001g)试样于 250ml 烧杯中,加入 20ml1+1HCl,盖上表面皿,加热溶解,至无小气泡, 只有大气泡冒出时,取下冷却,待冷却后用水冲洗杯壁和表面皿,冷却后移入 250ml 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 匀,待用2、、 钴含量的测定:(参照钴含量的测定:(参照 GB/T223.20-94)) 准确移取 20.00ml 上述母液,于 200ml 烧杯中,加入 10ml 浓硝酸,加热蒸发至干,然后取下冷却,冷却后加 入一勺氯酸钠,10ml 浓硝酸,并用水冲洗烧杯壁,然后加热,煮沸 1-2min,然后取下冷却,冷却后移入 10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再过滤,留滤液待用 移取 20.00ml 滤液至 200ml 烧杯中,加入 50ml 离子混合液, 5.00ml 铁氰化钾标准溶液,置于电磁搅拌器上,用电位滴定仪滴定钴含量钴含量按公式(4)计算:(K﹡V2—V1) ×T×倍数(250/20×100) Co%= ——————————————————×100%……………(4) M×V(20)×1000 式中:V2——加入铁氰化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V1——滴定消耗硫酸钴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移取的待测液的体积,ml; K——硫酸钴标准溶液相当于铁氰化钾标准溶液的体积比; T——铁氰化钾标准溶液对钴的滴定度,mg/ml; M——所称试样的质量,g。
3 3 、镍(、镍(NiNi)含量的测定)含量的测定 3.13.1 试剂试剂 a) 1+1 盐酸; b) 无水乙醇; c) 丁二酮肟(分析纯) ; d) 柠檬酸三铵(分析纯) ; e) 氯化铵(分析纯) ;3.23.2 试样溶解试样溶解 称取 2.0g 左右(称准至 0.0001g)试样于 250ml 烧杯中,加入 20ml1+1HCl,盖上表面皿,加热溶解,至无小气泡, 只有大气泡冒出时,取下冷却,待冷却后用水冲洗杯壁和表面皿,冷却后移入 250ml 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 匀,待用 3.33.3 测试过程测试过程 准确移取 20ml(M700、M703 移 10ml)待测液至 250ml 烧杯中,加入 10ml20%柠檬酸三铵,10ml20%氯化铵, 再加水至 100ml,盖上表面皿,加热至刚刚煮沸,取下,用氨水调 PH 值至 8~9,然后加 1%丁二酮肟溶液 25-40ml(加入量视镍含量而定) ,边加边搅拌,充分搅拌后,陈化 30min用已烘好,恒重,并已称得质量 m2 玻璃砂芯漏斗过滤,并用热蒸馏水洗净烧杯和沉淀,至滤出得水为无色透明为止,然后把漏斗置于 120℃的烘箱中 烘 2 小时,至恒重为止。
取出,置漏斗于干燥器中,冷却 15min 然后在分析天平上称出质量 m1,计算镍含量镍 含量按公式(5)计算, Ni%=(m1-m2)×0.2031×倍数/(V*m)·····························(5) m1——玻璃砂芯漏斗和丁二酮肟镍沉淀的总质量, g; m2——玻璃砂芯漏斗的质量, g; m——待测样的质量, g; 0.2031——丁二酮肟镍换算成镍的换算因数; V——移取的待测液的体积, ml 4 4 锰(锰(MnMn)含量的测定)含量的测定 4.14.1 试剂试剂 a) 硝酸约1.42g/mL;b) 磷酸约1.69g/mL; c) 高氯酸约1.67g/mL; d)N-苯基邻氨基苯甲酸溶液0.2%; e)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 4.24.2 试样溶解试样溶解准确称取 0.2g 左右(精确至 0.0001g)于 250ml 烧杯中加入浓硝酸 3ml,浓磷酸 15ml,盖上表面皿,置于 电炉上加热,加热反应至液面平静微微冒白烟,取下冷却,冷却后,加入 1ml 高氯酸,继续在电炉上加热,反 应,至高氯酸冒烟,液面平静为止,取下冷却,加入 1:20 稀硫酸 50ml,并冲洗烧杯壁及表面皿,摇匀冷却 4.3 试样滴定试样滴定 待完全冷却后,用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
滴定至溶液颜色呈浅红色时,加入 3 滴 0.2%N-苯基邻氨基苯甲酸 指示剂,摇匀后继续滴定至溶液颜色显亮黄色时即为滴定终点,记录耗量 V以公式(6)计算锰含量,Mn%=T×V/m×0.1········································(6 ) 注:T——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对锰的滴定度, g/ml;V——硫酸亚铁铵耗量, ml; m——试样的质量,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