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梁代,萧统,收在,昭明文选,中,因共有十九首,故题为,古诗十九首,它是,东汉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的代表,,标志着我国古代五言抒情诗已经成熟古诗十九首,梁代钟嵘,诗品,将它列入上品,云:,“,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云:,“,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从,内容上,看,主要抒写,游子失志无成,和,思妇离别之情,,突出地表现了当时中下层士子的不满不平以至玩世不恭、颓唐享乐的思想情绪,真实地从这一侧面,反映出东汉后期政治混乱、败坏、没落的时代面貌以平浅质朴的文字展深情,艺术,上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芙蓉”又叫,莲,,荷花,芙蕖、菡萏,涉江采芙蓉诗意图,一、疏通诗意,请你把每句五言诗改写为两句四言诗例如,:“涉江采芙蓉”“渡过江水,采摘芙蓉”,二、学生设疑,读了这首诗,你还存在哪些疑问,请你写下来,然后提问,师生共同探究1.,遗(,wi,):赠。
2.,远道:犹言“远方”3.,还顾:回顾,回头看4.,旧乡:故乡4.,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形容无边无际5.,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指感情深厚整体把握,疏通诗歌大意,回答下列问题:,你认为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背景,东汉末年社会动乱,反映在,古诗十九首,中,即大多写思妇游子的相思离别之苦和士人失意的苦闷哀愁涉江采芙蓉,就是抒写,思妇游子,相思离别之情的作品2)问题探究:关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还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1,、游子思乡怀人2,、女子思夫问题探究,古代一些诗评家大都认为,主人公是女子,,理由有三:,1.当时男子游宦京师洛阳,远离江南;,2.女子采莲是旧俗,,“,芙蓉,”,即,“,夫容,”,,,“,莲子,”,即,“,怜子,”,;,3.古是文人独立创作的作品,可以用,悬想,的方式,以女子的口吻来写因此思念的应该是双方,正如李清照一剪梅,“,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所以诗中有游子思乡思亲之缠绵,也有闺女思念情人之真挚。
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女子“所思”的,男子,主旨:表达远隔两地的爱人互相思念的哀伤与惆怅之情7,、这首诗有什么写作特色?,可以从三个方面看:,一是情景交融、意境高洁、清幽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三是“悬想”对写法,”的“悬想”方式:,对写法,又谓,主客移位,,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简单说就是自己思念对方,却说对方不忘自己想象对方写法的特点,特定情境下,诗人在抒发自己某种情思时,,不直接从自身写起,而是想象对方此时此刻的情形,,或,先描述自身情形,突然调转笔墨,描述对方情形,,以便更深一层地表达自己情感,并形成,含蓄曲折,的艺术效果月 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思考:诗人表达对妻儿的思念之情,是从什么角度落笔的?,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思考:诗人,是怎样写,自己,“思家”的?,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1,、,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梁,萧统,文选,卷二九,此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
古诗十九首,,作者不详,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2,、迢迢,(tio),:遥远牵牛星:隔银河和织女星相对,俗称“牛郎星”,是天鹰星座的主星,在银河南3,、皎皎:明亮的样子河汉女,指织女星,是天琴星座的主星,在银河北织女星与牵牛星隔河相对河汉,即银河4,、擢,(zhu),:摆弄的意思素:白皙这句是说,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5,、札,(zh),札:这是一个象声词正摆弄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弄:摆弄杼,(zh),:织布机上的梭子6,、章:指布帛上的经纬纹理,这里指整幅的布帛终日不成章:是用,诗经,大东,语意,说织女终日也织不成布诗经,原意是织女徒有虚名,不会织布而这里则是说织女因相思,而无心织布古诗十九首,7,、涕:眼泪零:落下8,、去:间隔几许:多少这两句是说,织女和牵牛二星彼此只隔着一条银河,相距才有多远!,9,、间,(jian,第四声):隔,之间盈盈:清澈、晶莹的样子10,、脉脉,(m m),: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古诗十九首,白话译文,(看那天边)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正摆弄着织机(织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她思念牛郎,无心织布),因此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眼泪像下雨一样落下来。
银河又清又浅,相隔又有多远呢?,相隔在清清浅浅的银河两边,含情脉脉相视无言地痴痴凝望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古诗十九首,之一,相去:相距,相离阻:艰险胡马:北方所产的马越鸟:南方所产的鸟胡马倚北风,越鸟朝南枝”,是当时习用的比喻,借喻眷恋故乡的意思已:同“以”顾,返也弃捐:抛弃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这些都丢开不必再说了,只希望你在外保重古诗十九首,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就这样活生生分开了你我从此你我之间相距千万里,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路途那样艰险又那样遥远,要见面可知道是什么时候?,北马南来仍然依恋着北风,南鸟北飞筑巢还在南枝头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衣服越发宽大人越发消瘦飘荡游云遮住了太阳,他乡的游子不想回还只因为想你使我都变老了,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关还有许多心里话都不说了,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饥寒4,古诗十九首,大约产生在东汉末年这一时期社会矛盾极为尖锐,下层人民深受水深火热的痛苦在统治阶级内部,政治腐败黑暗,外戚宦官和地方豪强垄断政治,彼此又争斗不息。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中下层知识分子既无社会地位,又无政治前途,他们往往落魄江湖,背井离乡,辛苦辗转,走投无路,失意彷徨这些人文化素养较高,熟悉,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又能吸收汉乐府的营养,来抒写自己的人生真实地从这一侧面反映出东汉后期政治混乱、败坏、没落的时代面貌背景,东汉末年,宦官外戚勾结擅权,官僚集团垄断仕路,上层士流结党吹捧,文人士子备受压抑在这样的形势和风气下,,中下层文人士子或为避祸,或为寻求出路,只得奔走交游,他们“离乡背井,辞别父母,亲戚隔绝、闺门分离”,因而也就有了,思妇的闺怨,和,游子的羁旅乡愁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1,、奇树:犹“嘉木”,美好的树木2、滋:当“繁”解释发华滋”,花开得正繁盛,3、荣:犹“花”4、致:送达庭院裏一株珍稀的树,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春意盎然我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树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花的香气染满了我的衣襟和衣袖,,天遥地远,,花不可能送到亲人的手中只是痴痴地手执著花儿,久久地站在树下,听任香气充满怀袖而无可奈何。
这花有什么珍贵呢,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著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拓展延伸,我们一起看看古诗十九首中的庭中有奇树一诗,谈谈这首诗和课文在写作手法上有何异同?,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异:两首诗歌所寄托的外物有所不同,,涉江采芙蓉,借“芙蓉”“兰泽”“芳草”的幽香等美好欢乐的情景来以乐景衬哀情;而,庭中有奇树,则是以树为寄托物另外,涉江采芙蓉,的结句哀伤不止,而,庭中有奇树,则自我宽慰同:两首诗都采用了先扬后抑的写法前面六句,诗人对于花、树(意象)的珍奇美丽极力赞扬,最后两句点明了全诗主题两首诗歌都意境高洁、清幽;含蓄不尽,余味悠长问题探究,1,、古代诗歌从情感上大致可以分为这几类:思乡怀人之绪、怀古伤今之悲、羁旅闺怨之愁、怀才报国之愤、边塞征战之壮、即事抒怀之慨、隐逸出世之恋、吟山咏水之美、描花绘鸟之趣等涉江采芙蓉,属于哪一类?,(明确:思乡怀人之绪),写作手法,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侧面结合、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借景抒情等。
表达方式就是常见的记叙(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其实也属于艺术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