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发展史时间事件15世纪美洲玛雅人用天然橡胶做容器,雨具等生活用品1839 年美国人古德伊尔(Charles Goodyear)发现天然橡胶与硫磺共热 后明显地改变了性能,使它从硬度较低、遇热发粘软化、遇冷 发脆断裂的不实用的性质,变为富有弹性的材料1846 年瑞士 Schonbein发明硝化纤维素1868-1870 年1868 年美国的海厄特(John Wesley Hyatt,1837-1920) 把硝化纤维、樟脑和乙醇的混合物在高压下共热,制造出了第一种人工合成塑料“赛璐珞” (cel lulose)1870年实现工业化1880 年硬橡胶手镯1887 年Cou nt Hilaire de Chardo nnet 用硝化纤维素的溶液进仃纺丝,制得了第一种人造丝1898 年发明粘胶纤维1900 年硬橡胶机1907-1909 年1907年美国人贝克兰(Leo Baekeland)发明酚醛树酯,1909年 工业化,是第一种完全人工合成的高分子1920 年1、 施陶丁格(Hermann Staudinger)发表了 "关于聚合反应 "(Uber Polymerizatio n) 的论文提出:咼分子物质是由具有相 同化学结构的单体经过化学反应(聚合),通过化学键连接在一 起的大分子化合物,高分子或聚合物一词即源于此。
2、 轮胎压力表、酚醛树脂、橡胶制备3、 电木扬声器4、 添加矿物油的电木时钟1924 年玩具火车头、化装盒1925 年聚醋酸乙烯酯(PVAC工业化1926 年1、 瑞典化学家斯维德贝格等人设计出一种超离心机,用它测量 出蛋白质的分子量:证明高分子的分子量的确是从几万到几百万*02、 美国化学家 Waldo Semon合成了聚氯乙烯,并于1927年实 现了工业化生产1928 年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玻璃,PMM)和聚乙烯醇(PVA问世1930 年1、 聚苯乙烯(PS)发明2、 德国人用金属钠作为催化剂,用丁二烯合成出丁钠橡胶和丁 苯橡胶1931 年聚氯乙烯(PVC、氯丁橡胶问世1932 年施陶丁格(Hermann Staudinger)总结了自己的大分子理论,出版了划时代的巨著《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成为高分子化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建立的标志1935-1938 年1935年杜邦公司基础化学研究所有机化学部的卡罗瑟斯(Wallace H. Carothers ,1896-1937)合成出聚酰胺 66,即尼龙66, 1938年实现工业化生产,世界上第一种合成纤维正式诞 生获得1953年度诺贝尔化学奖1939 年低密度聚乙烯(LDPE即高压聚乙烯问世;1940 年英国人温费尔德(,1901-1966)合成出聚酯纤维(PET) o1943 年聚四氟乙烯(PTFE问世1940sPeter Debye发明了通过光散射测定高分子物质分子量的方 法。
1948 年1、 维尼纶问世2、 Paul Flory 提出了聚合反应的等活性理论,并提出聚酯动 力学和连锁聚合反应机理,建立了高分子统计理论获得1974 年度诺贝尔化学奖1950 年聚丙烯腈(腈纶,PAN问世1953 年德国人K.Ziegler和意大利人G. Natta各自独立地米用络合催 化剂成功地合成出高密度聚乙烯(HDP E即低压聚乙烯以及聚丙烯(PP,并于1955年实现工业化1963年,两人获诺贝 尔化学奖1955 年美国人利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聚合异戊二烯,首次用 人工方法合成了结构与天然橡胶基本一样的合成天然橡胶顺 丁橡胶问世1970 年发明了耐温聚合物一Ekonol,为后续的液晶聚合物的研究奠定 了基础Ekonol主要用在电子行业及航天器等领域1971 年S丄Wolek发明可耐300oC高温的Kevlar,耐温高达300C,可织成防弹衣、消防服、赛车服等1974 年美国Rockefeller大学生物化学豕,大大提咼了涉及生 命物质合成的效率并缩短了合成时间,开创了功能高分子材料 在生命物质合成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获1984年度的诺贝尔化 学奖1976 年聚合物/塑料体积产量超过钢。
从而使得咼分子材料与历史悠久 的金属材料、陶瓷材料构成现代材料领域的三大类1991 年因Pierre -Gilles de Gennes在对液晶、聚合物及其界面等科 学的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并提出了高分子标度理论,而荣获 199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瑞典皇家科学院誉为“当今的牛 顿”2000 年日本人白川英树、美国人艾伦•黑格和艾伦•马克迪尔米德等有 关导电高分子材料研究和应用成果突破了 “合成聚合物都是绝 缘体”的传统观念,开创了高分子功能化研究和应用的新领域 为此他们获得了自20世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高分子科学领域 的第五个诺贝尔化学奖重要会议1946 年Mark在纽约成立第一所高分子专业研究所1947年国际会议在比利时利日市召开第一届国际高分子学术报告会现 在每两年举行一次,39th 2002年在北京举行1987年国内会议每两年召开一次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年会高分子发展趋势1、 生物医学中的人工组织支架、缓释药物胶囊2、 光电信息高分子材料3、 自组装、芯片封装材料等4、 燃料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导电高分子材料5、 环境协调与友好性高分子材料: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绿色建筑涂料、健康环保装饰材料6、 现代高分子膜分离技术等等7、 高性能化:耐磨、耐高温、耐老化、耐腐蚀等&高功能化:电磁、光学、生物等功能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分离膜、催化剂等9、 复合化:纤维增强材料,高性能的结构复合材料10、 精细化:向高纯化、超净化、精细化、功能化等11、 智能化:预知预告性、自我诊断、自我修复12、 自我增殖、认识识别能力等总结20世纪20〜40年代是高分子科学建立和发展的时期; 30〜50年代是高分子材料工业蓬勃发展的时期;60年代以来则是高分子材料大规模工业化、特种化、高性能化和功能化的 时期。
作为新兴材料科学的一个分支, 高分子材料目前已经渗透到工业、 农业、国防、商业、医药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