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导游词大全

碎****木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6.24KB
约6页
文档ID:292316436
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导游词大全_第1页
1/6

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导游词大全 各位游客朋友: 我们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天安门广场大家可以看一下,我们现在的位置是在天安门广场南北方向的中轴线上,距我们南面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大约有100米左右的距离 我们今日在天安门广场巡游的时间是30分钟 好好好,大家向我这里聚一下,我先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天安门广场的主要景观 (手势,向北指)大家先向这边看稍停顿,待游客目光集中于手指方向)我爱北京--天-安-门一会儿,我会向大家具体介绍天安门的的沧桑历史除了天安门城楼外,我还要向您介绍天安门前的金水桥、以及桥前的华表和石狮 大家回一下头,您看到了,这就是庄重挺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了,随后我也将向您讲一讲她的(故事)纪念碑南边的建筑就是毛主席纪念堂,我们今日的行程没有安排大家瞻仰毛主席遗容,假如您有意去的话,可以告知我,我会尽量满意您的愿望 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建筑是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这里陈设了大量宝贵的革命历史文物和她相对着的,(手势,向西指)西边的这座建筑,就是特别闻名的人民大会堂。

关于她,一会儿我也会向您做具体介绍 好好好,大家现在可以在广场上拍照留念拍照前我给大家提个醒,大家尽量避开站在这条中轴线上拍照,旗杆可能会影响您的拍摄效果另外,大家假如在纪念碑前拍照的话,建议您到纪念碑的那一侧去拍,在这边是逆光,会影响照片的效果给大家10分钟时间,拍完照请到这里集合,我在这里等大家. 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导游词2 大家好,今日我给大家讲解的是明清时期的天安门及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历史悠久,它建成于明朝永乐十八年即1420年天安门是皇城的正门,明代叫“承天门”,取“成天气晕,受命于天”之意,后来屡次被毁又屡次重建直到清初顺治年间,顺治皇帝下命根据明代的建筑规制重建承天门并改名为“天安门”名称始终沿用至今天安门广场在明清时期为一个“T”字形的封闭广场,这里属于皇宫的前导局部解放以后,这里经过屡次的改建与扩建,形成了今日的建筑格局 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明清时期的天安门及周边建筑明清时期的天安门通高33.7米,1970年重修后通高34.7米,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它由城台和城楼两局部组成,城台上建有城楼,重檐歇山顶建制,掩盖黄色琉璃瓦,面阔九间;进深五间,表达出皇家的“九五”至尊。

城台开有五个券门,中间最大,向两侧递减券门南面正对着五座汉白玉三孔石桥,称“金水桥”桥下是从西北流向东南方向的水,称“金水河”;金水桥南北两侧各有一对石狮,金水桥南侧有一对华表 天安门城楼的主要用途是什么呢?在明清两朝这里是进行颁诏礼的地方所谓颁诏礼就是皇帝向全国公布诏书的仪式凡遇国家大典,如新皇帝登基、册立皇后、册立太子、命将出征等,都要在天安门城楼上进行盛大的颁诏仪式颁诏礼的大致过程是这样的:届时,皇帝在太和殿将诏书用宝后,内阁大学士从黄案上捧诏书至太和殿前檐下,授予礼部官员,礼部官员将诏书置于云盘内,捧出午门放入龙亭銮仪卫校将龙亭抬往天安门城楼之上交与奉诏官,奉诏官再将诏书交与宣诏官,有宣诏官宣读诏书,文武百官在金水桥南跪班倾听宣诏完毕,宣诏官在将诏书交与奉诏官,奉诏官将诏书从天安门城楼顺墙降下,礼部官员用朵云期盼承接,放入龙亭内抬往礼部礼部官员负责将诏书誉写若干份,分送各省,公布天下明代诏书,用的是“龙头杆”系黄丝绳栓诏书降下,清代时改用木雕金凤口衔诏书顺墙降下,所以清代的颁诏礼俗称“金凤颁诏” 天安门城楼前有什么设施呢?在城楼南面有一条河称“金水河”它为什么叫金水河呢?由于五行中西方属金,北方属水,此河从西北流向东南,故称“金水河”。

金水河上有七座汉白玉石桥,中间五座正对着天安门城台的五个券门,中间的桥最宽等级最高为御路桥,桥栏望柱上(雕刻)着精致的云龙图案它是供帝后专用的;御路桥两侧为皇族桥,桥身比御路桥略窄,等级次之,它是供宗室帝王行走的;皇族桥两侧为品级桥,桥身比皇族桥略窄,等级更低,它是供三品以上官员行走的;另外两座桥分别位于太妙和社稷坛的南大门前称公生桥,等级最低,它是供四品以下官员、兵弁、杂役行走皇族桥、品级桥、公升桥望柱均是火焰式上刻有阴线24条,称“二十四气”式 天安门前有一对雕刻于明永乐年间的汉白玉石狮子,东侧的雄狮是脚踏绣球,雨衣一统寰宇;西侧的都是雌狮脚踩幼狮,寓意子孙绵延两对石狮的头部都面对内侧,以示保卫御路石狮为镇物,一般至于大门前 天安门城楼前后各有一对立于明代的汉白玉华表,每座华表高约10米,由三局部组成:底部是围绕有护栏的八角形台座,中间柱身,通体雕有盘龙和云朵,柱头横插云板,东部城露盘上有一蹲兽,俗称“望天吼”华表通常置于宫殿、陵墓、坛庙前后,也立于桥头、渡口、关津等处,起到美化景观和标志作用华表起源于“表木”立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作用和名称立在坟墓神道两侧的称“墓表”,立在交通要道和驿站作为路标使用的为“路标”或“恒表”,其中雕刻华美的便称为“华表”,另外,也有华表源于诽谤木的说法。

明清时期的天安门及周边的建筑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下面我在介绍一下明清时期的天安门广场明清时期的天安门广场用红墙围成“T”字形,北面是承天门,清顺治年间改为天安门;东面是长安左门,西面是长安右门,南面是大明门清朝顺治年间改为大清门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之间东西长约370米,南北宽约80米,称为“天街”,是颁诏礼时文武百官在此桂婷诏书的地方 长安左门俗称“龙门”科举时代,殿试中选者,在故宫太和殿进行“金殿传胪”仪式后,礼部官员把进士皇榜张挂于长安左门外临时搭建的“龙棚”里,信科进士们均由长安左门出皇城依序看榜榜上提名者如同鲤鱼跃龙门,立刻身价百倍,故此门称“龙门”另外还有一种说法,东侧五行方位中属木,主生,四象中东方属青龙,故此门称“龙门”长安左右内千步廊拐角处还是吏部、兵部选拔官吏及礼部复查乡试、会试试卷及考生资格的地方 长安油门时广场的西侧门,每年八月初,三法司会同王公大臣在长安右门千步廊拐角处集中会审未决死囚的案件届时,犯人从长安右门外下车,进入长安右门受审,如同羊入虎口凶多吉少,故此门称“虎门”此外,西方在五行中属金,主杀,四象中西方为白虎,故此门成“虎门”1953年味了转变北京的交通状况将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撤除。

广场南面是大明门,建于明初它由三个券门组成,红砖垒砌,上覆黄色琉璃瓦,单眼歇山顶的建筑,砖墙两侧与广场的红色围墙相连当时这里悬挂着明朝大学士解缙写的一副门联“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清朝顺治年间将此门改名为大清门,民国元年改名为中华门1958年扩建天安门广场时将此门撤除 广场红墙内侧,御路东西两侧是由南向北各有通脊连檐廊坊110间,到天安门广场北侧各向东、西折转,各有廊坊34间,因此千步廊共有廊坊288间御路东侧千步廊外为户部米仓,御路西侧千步廊为工部木仓民国初年,千步廊被撤除 明朝承天门广场红墙外东西两侧根本上根据文东武西的规制排列着国家中心机关广场东侧的国家中心机关主要有宗人府、兵部、吏部、工部、户部、鸿胪寺、礼部、钦天监、太医院广场西侧的国家中心机关主要有五军都督府、太常寺、通政使司、锦衣卫 清朝天安门广场红墙外东西两侧的国家中心机关根本上承袭明制广场东侧增加了翰林院;广场西侧的设置有:銮仪卫,清初设置,清末为避宣统皇帝溥仪的名讳,改“銮仪卫”为“銮舆卫”;都察院,最高行政检察机关;刑部,掌管刑法狱讼之事的机关;大理寺,古代中心司法审判机关,负责评判各地奏报的案件。

广场的最南端是正阳门建筑群在明清两代它是北京城内的正门正阳门城楼于大明门之间有一个小广场,俗称“棋盘街”它是北京内城东西城市民来往的重要交通枢纽由于明清时期皇城使不准百姓穿行的,所以这条街道就显得尤为重要正阳门的“正阳”两字取“圣主当阳,万国瞻仰”之意这组建筑是由城楼、箭楼、瓮城组成城楼高40.36米,三层重檐歇山顶建制,掩盖绿色琉璃瓦箭楼上面设有箭窗94个,在打仗时这里可以射杀城外的敌人城楼和箭楼是当时北京内城中最高大的雄伟的建筑城楼和箭楼围成的空间称“瓮城”瓮城内东侧是观音庙,明清时期这两座庙的香火特别旺盛瓮城前是正阳桥与五牌楼 明清时期的天安门及天安门广场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感谢!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