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分蘖的生物学意义

wt****50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5KB
约2页
文档ID:40127374
分蘖的生物学意义_第1页
1/2

分蘖与成穗小麦从主茎上长出的侧枝及侧枝上的分枝均称为分蘖小麦是具有很强分蘖习性的作 物通常在成熟种子胚芽鞘原基的腋部已分化出一个腋芽,即蘖芽原基小麦在拔节和穗 分化开始以前,植株可以分化出大量的蘖芽原基幼苗生长期的小麦,在适宜的条件下, 一株幼苗可以出现数个甚至数十个分蘖,其中一部分,甚至半数以上可以成穗因此,在 一个植株内,分蘖的数量、生长状况对全株的形态建成、生理功能和产量形成都有重大作 用因此,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不能不对小麦的分蘖生长和成穗,主茎与分蘖之间的关系, 分蘖与群体结构形成的关系等给予足够的重视一)分蘖节及其作用分蘖是小麦重要的生物学特性之一,小麦的分蘖是着生在分蘖节上的地下分枝分蘖 节并非一个节,而是由很多节、叶原始体、分蘖、腋芽及其生长点密集在一起,形成膨大 的节群通常一株小麦只有一个分蘖节,如果分蘖节基部的某一节间伸长,即构成两个以 上分蘖节分蘖节上节数的多少,与小麦感温性有关,一般冬性越强节数越多据此可将 品种分为分蘖优势型、主茎优势型和中间型分蘖节在土层的深度受品种、播深、地温等 因素的影响,春性品种、浅播、较高地温等条件下,分蘖节较浅一般分蘖节适宜深度为 2~3cm。

分蘖的有无和多少,对植株的壮弱、群体结构的好坏和产量构成,均起重要作用1.分蘖的有无是麦苗发育好坏的标志,有分蘖的小麦个体,其器官发育也相对好,尤 其与次生根的发育有密切关系,由于分蘖节的形成,可以产生较多的近根叶和次生根2.通过分蘖来自动调节小麦群体结构外界变化优越时(水肥和光照充足,空间大) 对分蘖的促进有时优于主茎,反之在不良条件下,分蘖首先受抑制3.分蘖是产量构成的重要因素,分蘖穗是构成产量的一部分,尤其当增产途径以主茎 为主,争取一定分蘖成穗,主蘖并重冬小麦分蘖成穗率为 55~70%,春小麦分蘖成穗率 为 4~6% 以主穗为主稀植可增加分蘖及成穗率一定的分蘖成穗可以节省种子4.分蘖可以产生更多的近根叶及次生根,从而大量地增加绿色面积,成倍地增加光合 作用和吸收矿物质和水分的能力,使植株和群体积累的干物质增多,形成更高的产量5.是冬小麦越冬之条件,冬小麦越冬前在分蘖节中积累贮藏糖类等营养物质,保护麦 苗安全越冬,含糖量越高越好,而只有 3~5 个分蘖时,分蘖节的含糖量最高6.分蘖节内复杂的输导组织,成为联系根系和地上各蘖位,进行水分和营养物质的枢 纽二)分蘖的发生规律1.分蘖的名称 小麦分蘖发生具有顺序性、层次性和成比性的特点,在空间和时间上有 蘖位高低和蘖级先后的差异。

为便于区别分蘖着生位置和发生先后的差异,一般以 O 代表 主茎,Ⅰ、Ⅱ、Ⅲ……代表由下至上着生于主茎的一级分蘖的蘖位,胚芽鞘分蘖用 C 表示 着生于一级分蘖上的二级分蘖,或着生于二级分蘖上的三级分蘖,分别用Ⅰp、Ⅰ1、Ⅰ2、Ⅰ3……和Ⅰ1-P、Ⅰ1-1、Ⅰ1-2、Ⅰ1-3……等表示每个分蘖的第一片叶 为不完全叶,呈薄膜鞘状,称为蘖鞘,常用 P 代表(图 2—11、2—12) 2.叶蘖同伸规律 小麦各级分蘖在时间上与主茎叶片的出现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称 为“同伸关系” 幼苗主茎出现第三叶时(用 3/0 表示) ,由胚芽鞘中伸出胚芽鞘分蘖(C) , 这是主茎上最先发生的分蘖,但此蘖发生与否,取决于品种特性和栽培条件当主茎伸出 第四片叶子时,在主茎第一叶的叶鞘内生出第一分蘖Ⅰ当主茎伸出第五片叶子时,在第 二叶叶鞘内长出第二分蘖Ⅱ,以后主茎每增加一片叶,就有与主茎叶数呈 N-3 的对应蘖位 出现当主茎生出第六片叶时Ⅰ蘖已达三叶龄(3/Ⅰ) ,其蘖鞘也同时伸出第一个二级分蘖 (Ⅰp) 分蘖分为一、二、三级三)分蘖的成穗规律1.分蘖的消长 北方冬麦区,正常播期条件下出苗后 15~20 天开始分蘖,并随主茎 叶片的增加而增加,很快进入冬前分蘖高峰期。

入冬以后,气温降至 0℃以下,分蘖停止 生长小麦返青后,随着气温的回升,继冬前蘖位继续发生新的分蘖当气温回升至 10℃ 以上时,新蘖大量发生,为春季分蘖高峰期肥水良好,适期播种的麦田,一般冬前分蘖 数占 70~80%左右,晚播小麦冬前无分蘖或分蘖少,只有春季分蘖高峰如过早播种可能 只有冬前分蘖高峰不论冬春小麦,当主茎进入拔节期,分蘖达到高峰,嗣后即向两极分 化,主茎和大蘖迅速生长为有效蘖,发生晚的高位小蘖则生长减慢甚至死亡,成为无效分 蘖一株上无效分蘖的消亡顺序是“自上而下,由外向内” 2.分蘖的成穗 分蘖的成穗取决于有无足够的发育时间和营养供应与品种特性、蘖 位高低、播期早晚、单株营养面积大小、光照状况和肥水条件有密切关系低位蘖比高位 蘖成穗率高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冬前发生的低位早蘖,成穗率高,而冬前晚出现的分蘖 和春季分蘖成穗率低分蘖成穗率随密度增加而下降,但在同一密度下,地力水平较高、 肥水条件好、管理水平较高时成穗率有所提高播种晚、密度较小而冬前分蘖较少的麦田, 春季的早生分蘖也有可能成穗,能成穗的分蘖一般是自身有四片叶以上,有自已的四条根, 有自已的下一级分蘖,分蘖的穗分化进程要赶上主穗的分化过程或者落后一个时期。

四)影响分蘖的因素 分蘖生长受品种、自然条件及栽培条件的影响小麦分蘖力高 低是遗传特性的表现,不同品种分蘖力不同,一般冬性品种,由于春化阶段较长,分化叶 原基和蘖芽原基的数目较多,所以分蘖力较强春性品种,一般比冬性品种分蘖力弱但 同一生态型中不同品种的分蘖力亦有强弱之分晚熟品种分蘖数目大温度是影响小麦分 蘖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在 2~4℃的低温,分蘖开始缓慢生长,随着温度升高,生长加快, 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 13~18℃,高于 18℃分蘖生长又缓慢有“高温叶,低温蘖”之说法 最适宜分蘖生长的土壤水分为田间最大持水量 70~80%土壤干旱时影响分蘖生长,过于 干旱不能产生分蘖,一般情况下水浇地比旱地分蘖多土壤水分过多,超过 80~90%时, 由于土壤缺氧,易造成黄苗,分蘖迟迟不长充足的光照有利于分蘖分蘖的发生需要大 量的营养元素,苗期施用氮肥特别是 N、P 配合做种肥,对促进分蘖发育有很好的效果 另外,分蘖与播深有关,种子覆土深度越深,幼苗在出土过程中消耗胚乳养分越多,出土 的幼苗也就减弱,分蘖节参与地中茎的形成,植株分蘖显著减少,2cm 的播种深度最有利 于分蘖的形成本篇文章来源于 中国香蕉网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网址: http://www.xiangjiao.biz/zhongzhi/xigua/zhongzhi_14206.html。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