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wénxué)(wénxué)(190--589)第三第三(dì sān)编第编第一章一章第一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第二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第一章第一章 建安建安(Jiàn ān)(Jiàn ān)正始文学正始文学 汉末政权掌握在曹操手汉末政权掌握在曹操手中,汉朝名存实亡,以曹操中,汉朝名存实亡,以曹操为首的邺下文人集团,文学为首的邺下文人集团,文学更具有更具有(jùyǒu)魏晋文学色彩魏晋文学色彩第三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v邺下v古代地名,在今河南省临漳县西南(即现在的河南安阳地区),汉献帝建安时,曹操据守邺城,招揽文士建安七子及其他诗人环绕在他的周围,创作上形成一种“梗概多气”的诗风故建安七子又称“邺下七子” v汉末建安年间,天下的权柄已操在曹操手中曹氏父子喜好文学,奖励风雅凭借着优胜的政治地位和非凡的文学素养,对当时的文坛产生强烈的凝聚力那些因社会动乱而被迫流亡于各地的文人学士,先后(xiānhòu)游息于曹氏的根据地邺城,环绕于曹氏周围,连舆游宴,吟咏诗文,抒写悯时伤乱、救世济民的悠悠心曲和烈烈壮怀,掀起了我国文学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形成一个彬彬之盛的邺下文人集团。
第四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v建安时代,建安时代,“三曹三曹”、、“七子七子”并世而出,为中国诗歌打开并世而出,为中国诗歌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并确立了了一个新的局面,并确立了“建安风骨建安风骨”这一诗歌美学的这一诗歌美学的典范v曹操古直悲凉,曹丕便娟婉约,曹植文采气骨兼备曹氏曹操古直悲凉,曹丕便娟婉约,曹植文采气骨兼备曹氏父子的创作,完成了乐府父子的创作,完成了乐府(yuè fǔ)民歌向文人徒诗的转变,为民歌向文人徒诗的转变,为五言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五言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v以曹氏父子为中心,王粲、刘桢等以曹氏父子为中心,王粲、刘桢等“七子七子”竞逞才藻,各竞逞才藻,各造新诗,都有鲜明的文学个性造新诗,都有鲜明的文学个性 正始时期司马氏专权,政治险恶,作家陷于极度苦 正始时期司马氏专权,政治险恶,作家陷于极度苦闷之中阮籍的《闷之中阮籍的《咏怀咏怀》组诗,用比兴的手法,隐晦》组诗,用比兴的手法,隐晦曲折地抒发感慨、批判现实,形成了与建安文学不曲折地抒发感慨、批判现实,形成了与建安文学不同的风貌同的风貌第五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 第一节第一节 建安时期社会及文学建安时期社会及文学(wénxué)(wénxué)概况概况 一、建安时期的社会概况一、建安时期的社会概况 建安(建安(196—220196—220)是汉献帝)是汉献帝的年号。
东汉后期,外戚宦官的年号东汉后期,外戚宦官(huànguān)(huànguān)交替专权,党锢之祸与政治的严重交替专权,党锢之祸与政治的严重腐败,导致了黄巾起义在镇压起腐败,导致了黄巾起义在镇压起义中,割据势力渐起义中,割据势力渐起第六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 189189年,何进谋诛宦年,何进谋诛宦官官(huànguān)(huànguān)而调陇西军阀董卓入京,而调陇西军阀董卓入京,酿成董卓之乱;进而形成军阀酿成董卓之乱;进而形成军阀割据196196年,曹操迎汉献帝定年,曹操迎汉献帝定都许昌,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挟天子以令诸侯””200200年,曹操败袁绍于官渡,平年,曹操败袁绍于官渡,平定北方;定北方;208208年赤壁战后,形成年赤壁战后,形成魏蜀吴鼎立局面魏蜀吴鼎立局面第七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 汉代的政治大一统和思想大汉代的政治大一统和思想大一统结束了曹操实行一统结束了曹操实行“用人唯用人唯才才”政策,倡言政策,倡言“不仁不孝,而有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治国用兵之术”之人也可使用,之人也可使用,进一步促进了文人思想的自由进一步促进了文人思想的自由(zìyóu)活跃,异端思想崛起,老庄思想活跃,异端思想崛起,老庄思想和外来的佛教日趋兴盛。
和外来的佛教日趋兴盛第八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二、建安二、建安(Jiàn ān)文学文学 “三曹三曹”、建安七子、蔡、建安七子、蔡琰等,形成一个文学集团琰等,形成一个文学集团他们继承汉乐府民歌传统,他们继承汉乐府民歌传统,写下许多反映汉末动乱、渴写下许多反映汉末动乱、渴望天下统一的诗歌望天下统一的诗歌第九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 他们身经社会他们身经社会(shèhuì)离乱,目睹民离乱,目睹民生凋敝,生凋敝,渴望建功立业渴望建功立业;同时;同时又深感生命短暂又深感生命短暂、人生无常,、人生无常,故而诗风故而诗风悲凉慷慨悲凉慷慨,人称之为,人称之为“建安风骨建安风骨”或或“汉魏风骨汉魏风骨”第十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 第二节第二节 曹操曹操 、曹丕、曹丕第十一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一、曹操(一、曹操(155—220155—220)) 1 1.生.生 平平 祖父曹腾是宦官,汉桓祖父曹腾是宦官,汉桓 帝时被封为费亭侯父亲帝时被封为费亭侯父亲(fù qīn)(fù qīn)曹曹 嵩,曹腾的养子。
曹操嵩,曹腾的养子曹操2020岁岁 举孝廉入仕途,做过济南相举孝廉入仕途,做过济南相 等第十二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 196196年迎汉献年迎汉献帝到许昌帝到许昌(xǔ chānɡ)(xǔ chānɡ),受封大将,受封大将军及丞相,后又被封为魏军及丞相,后又被封为魏公,进号魏王死后子曹公,进号魏王死后子曹丕追尊他为魏武帝丕追尊他为魏武帝第十三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2 2.诗.诗 歌歌 v曹操现存诗二十多首曹操现存诗二十多首v诗歌内容:诗歌内容: A.A.深刻反映深刻反映(fǎnyìng)(fǎnyìng)了当时了当时的战乱现实的战乱现实 第十四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如如: : 《薤露行》叙何进谋诛《薤露行》叙何进谋诛宦官不成,自己宦官不成,自己(zìjǐ)(zìjǐ)反遭诛反遭诛灭,又引来董卓作乱京师灭,又引来董卓作乱京师之事 第十五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 《蒿里行》《蒿里行》写的是初平元年(190)关东义军联合讨伐董卓的历史事件写关东州郡兴兵共讨董卓,写关东州郡兴兵共讨董卓,会师后却彼此观望会师后却彼此观望(guānwàng)(guānwàng)、争权夺利、、争权夺利、百姓遭难。
百姓遭难第十六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chūqī)会盟津,乃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第十七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诗歌描写了义军由聚而散的情形,揭露和批诗歌描写了义军由聚而散的情形,揭露和批评袁绍等将领各怀私心、畏葸不前之态评袁绍等将领各怀私心、畏葸不前之态诗末对长期的战乱给社会和百姓造成的灾诗末对长期的战乱给社会和百姓造成的灾难、痛苦,深表关怀和同情难、痛苦,深表关怀和同情 这些诗歌,由于反映现实这些诗歌,由于反映现实(xiànshí)深刻真实,深刻真实,因而被后人称为因而被后人称为“汉末实录汉末实录,真诗史也,真诗史也”(锺惺《古诗归》锺惺《古诗归》)第十八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B B.抒写了统一天下的理想。
.抒写了统一天下的理想 如:如: 《短歌行》(其一),感《短歌行》(其一),感叹时光易逝,功业叹时光易逝,功业(gōngyè)(gōngyè)未就,未就,表达对贤才的渴求表达对贤才的渴求第十九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短歌行v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v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chényín)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v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v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第二十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v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dù kānɡ)v 前八句为第一节,诗人对人生的短暂发出感慨和忧愁,并要借酒来浇愁v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v“青青子衿”二句是《诗经•郑风•子衿》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诗人用这古诗句,是表达对贤才的渴求诗句语气婉转,情味深细,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活动。
接下来又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来到我这里,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合作的诗人引用古诗自然妥贴,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心愿 第二十一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v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v“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是说,天上的明月何时才会停止运行呢?比喻意是,我求贤如渴(qiú xián rú kě)之心有如天上的明月,是永远不会止息的第二十二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v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v“月明”四句既是写景笔墨,也有比喻的深意沈德潜说:“月明星稀四句,喻客子无所依托实际上是说那些犹豫不决的人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诗人以乌鸦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我这边来 “周公”四句画龙点睛,希望人才都来归顺我,点明了全诗的主旨v关于“周公吐哺”的典故(diǎngù),据说周公自言:“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第二十三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 《步出夏门行《步出夏门行》》““观沧海观沧海””写登写登山望海的苍茫景象,山望海的苍茫景象,表现了宏阔的思想表现了宏阔的思想和博大的胸襟和博大的胸襟(xiōngjīn)(xiōngjīn);;““神龟虽寿神龟虽寿””抒抒发了老当益壮的英发了老当益壮的英雄襟怀,表达了不雄襟怀,表达了不信天命、重视人力信天命、重视人力的人生态度的人生态度第二十四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v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yǒnɡ nián)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第二十五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v曹操诗歌艺术成就曹操诗歌艺术成就 诗笔力雄健,古直悲凉,气韵沉诗笔力雄健,古直悲凉,气韵沉雄;展示了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雄;展示了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和博大胸襟,令人奋发向乐观精神和博大胸襟,令人奋发向上其《短歌行》、《步出夏门行》等是其《短歌行》、《步出夏门行》等是在四言诗长期衰落之后又出现的旷在四言诗长期衰落之后又出现的旷世佳作,影响世佳作,影响(yǐngxiǎng)深远。
深远第二十六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二、曹丕(二、曹丕(187—226187—226)) 1 1.生.生 平平 曹操次子,曹操次子,220220年年代汉自立,国号代汉自立,国号(guóhào)(guóhào)魏,都洛魏,都洛阳谥号魏文帝谥号魏文帝第二十七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2 2.诗.诗 曹丕现有诗四十多首,曹丕现有诗四十多首,内容多写男女爱情,游子行内容多写男女爱情,游子行役,思妇役,思妇(sī fù)怨别如《清河作怨别如《清河作》、《燕歌行》等》、《燕歌行》等第二十八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燕歌行(ɡē xínɡ)》其一v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慊慊(qiānqiān )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qiān niú zhī nǚ)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第二十九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v此诗写一女子在不眠的秋夜思念淹留他乡的丈夫,情思委曲,深婉感人。
《燕歌行》语言浅显语言浅显(qiǎnxiǎn)、清丽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第三十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第三节第三节 曹植曹植第三十一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一、生一、生 平平 曹植(曹植(192—232192—232)字子建,)字子建,曹丕弟,聪颖异常,几被立为太子曹丕弟,聪颖异常,几被立为太子诗人气质重,诗人气质重,““任性任性(rènxìng)(rènxìng)而行,不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自雕励,饮酒不节””,终于失宠终于失宠曹丕称帝后,倍受猜忌,名为王侯,曹丕称帝后,倍受猜忌,名为王侯,实则囚徒年实则囚徒年4141死第三十二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 二、作二、作 品品 曹植现存诗八十多首,辞曹植现存诗八十多首,辞赋、散文赋、散文(sǎnwén)(sǎnwén)完整的和较完整完整的和较完整的四十多篇的四十多篇 第三十三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v诗诗 : ((1 1)内容)内容 曹植诗以曹丕称帝为曹植诗以曹丕称帝为界分为界分为(fēn wéi)(fēn wéi)前后两期。
前后两期 第三十四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 前期主要表现建功前期主要表现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立业的雄心壮志(xióng xīn zhuàng zhì)(xióng xīn zhuàng zhì),,““愿愿得展功勤,输力与明君怀此得展功勤,输力与明君怀此王佐才,慷慨独不群王佐才,慷慨独不群” ” (《薤(《薤露篇》),豪迈乐观露篇》),豪迈乐观第三十五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 代表作《白马篇》是追求代表作《白马篇》是追求““弃弃身锋刃身锋刃(fēnɡ rèn)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的志向 第三十六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 曹植后期诗多抒曹植后期诗多抒发壮志不伸的悲愤和遭受迫发壮志不伸的悲愤和遭受迫害的忧惧害的忧惧(yōujù)(yōujù)。
代表作有《杂代表作有《杂诗》、《赠白马王彪》、诗》、《赠白马王彪》、 《野田黄雀行》等《野田黄雀行》等第三十七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 诗中仍然渴望建功立业,诗中仍然渴望建功立业,但情绪愤激,有但情绪愤激,有““抱利器抱利器(lìqì)(lìqì)而而无所施无所施””(《三国志(《三国志··魏书魏书··陈思王传》)的感慨,没有了陈思王传》)的感慨,没有了前期那种乐观前期那种乐观 第三十八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野田(yě tián)黄雀行v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v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shàonián)见雀悲v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第三十九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 关于关于(guānyú)《赠白马王彪》《赠白马王彪》背景,《世说新语背景,《世说新语·尤悔篇》尤悔篇》: 魏文帝忌帝任城王骁壮,魏文帝忌帝任城王骁壮,因在卞太后阁共围棋,并啖枣因在卞太后阁共围棋,并啖枣文帝以毒置诸枣蒂文帝以毒置诸枣蒂第四十页,共八十七页。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 中,自选可食者而进王弗中,自选可食者而进王弗悟,遂杂进之既中毒悟,遂杂进之既中毒(zhòng dú)(zhòng dú),,太后索水救之,帝预敕左右太后索水救之,帝预敕左右毁瓶罐太后徒跣趋井毁瓶罐太后徒跣趋井, ,无以无以汲,须臾遂卒汲,须臾遂卒第四十一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 《赠白马王彪》表《赠白马王彪》表现了曹植与同母兄任城王曹彰现了曹植与同母兄任城王曹彰的死别的死别(sǐ bié)(sǐ bié)之悲;与白马王曹之悲;与白马王曹彪的生离之悲;对自己命运的彪的生离之悲;对自己命运的幻灭之悲幻灭之悲第四十二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 全诗七章,围绕悲全诗七章,围绕悲愤之情,叙述、写景、抒情愤之情,叙述、写景、抒情交替交替(jiāotì)(jiāotì)展开首章外的各章展开首章外的各章都用了首尾相接的承接法;都用了首尾相接的承接法;全诗多问句,具有民歌风格全诗多问句,具有民歌风格第四十三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七哀诗vv明月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馀哀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v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尘,妾若浊水泥泥浮浮沉各异势沉各异势,会合(huìhé)何时谐?v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杯君怀良(诚然、硬是 )不开,贱妾当何依!v 用思妇、弃妇托寓身世,表白心迹刘履评此诗曰:“子建与文帝同母骨肉,今乃浮沉异势,不相亲与,故特以孤妾自喻,而切切哀虑之也 此诗命意曲折,感情凄婉,含蓄蕴藉,意味深长第四十四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v此诗前六句引出主人公思妇登场首二句写景起兴,月圆人不圆,自然引发离恨哀伤流光徘徊,明月似通人意,好像也为同情思妇而踌躇不安;而且那流连不返、欲进不进的“徘徊”之状,不正是思妇内心愁绪纷乱不安的象征么? v往下即写思妇的自述:远游已过十年,思妇独宿空闺夫君似路上轻扬的尘埃,可以随风浮扬高飞;而我却宛若那水中沉积的浊泥,永沉水底无出头之日夫妻本如尘泥同为一体,而今地位如此迥异,则何时方能聚首和谐呢?这段写得情辞委婉恳挚,哀怨悱侧动人,而取喻尤为新奇巧妙v最后四句表达她的愿望和忧虑:愿化作西南风,越过漫长的空间吹往夫君的胸怀;要是夫君的襟怀真的不能为我敞开,那我将去依靠谁呢?“愿为”两句想象飞动,感情(gǎnqíng)亦从前面低回哀伤中略略升抬。
结尾二句却又作翻转跌宕,回旋往复,进退维谷,不仅造成文势的高低起伏,令人回肠荡气,而且与首句“徘徊”之状,情景呼应,愁思绵绵凄婉,馀音缭绕不绝v此诗通体比兴,将闺怨与讽谕巧妙地融合无间其次,此诗语言朴素自然,绝无华饰,全以真情至性取胜第四十五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2 2)曹植诗艺术特点)曹植诗艺术特点 ““骨气奇高,辞采骨气奇高,辞采华茂华茂””(钟嵘《诗品》)讲(钟嵘《诗品》)讲究炼字、对偶及声色,音节铿究炼字、对偶及声色,音节铿锵上口,有些诗已暗合锵上口,有些诗已暗合(ànhé)(ànhé)律诗律诗平仄,乐感很强平仄,乐感很强 第四十六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 诗中多警句诗中多警句(jǐngjù)(jǐngjù)如如““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邻””,,““高树多悲风,海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扬其波””等 诗风既豪逸悲壮,又工诗风既豪逸悲壮,又工丽深致第四十七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v曹植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
他现存诗歌(shīgē)九十馀首,其中有六十多首是五言诗v他的五言诗创作,形成了他自己的风格,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这是一个时代的事业,却通过了曹植才获得完成” 第四十八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 (洛神(洛神(luò shén)图)图)第四十九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局局部部(júbù):: 子子建建睹睹神神))第五十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局部(局部(júbù) 云东以载)云东以载)第五十一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 谢灵运说:谢灵运说:“天下才共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我得一斗,自古(zìgǔ)及今同用及今同用一斗奇才敏捷,安有继之一斗奇才敏捷,安有继之??”(李翰《蒙求集注》引)(李翰《蒙求集注》引)第五十二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第四节第四节 建安建安(Jiàn ān)(Jiàn ān)七子及蔡琰七子及蔡琰一一. .建安七子建安七子 孔融孔融(kǒng róng)、陈琳、王粲、、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
七徐干、阮瑀、应瑒、刘桢七子之称,出于曹丕《典论子之称,出于曹丕《典论·论文论文》第五十三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 陈琳陈琳(?—217),阮瑀(?),阮瑀(?——212212),二人皆擅长写公牍文书陈),二人皆擅长写公牍文书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阮瑀的琳的《为袁绍檄豫州》,阮瑀的《为曹公作书与孙权》,都纵横驰《为曹公作书与孙权》,都纵横驰骋,铺张扬厉,颇为有名骋,铺张扬厉,颇为有名 在诗作方面,陈琳的《饮马长城在诗作方面,陈琳的《饮马长城(Chángchéng)(Chángchéng)窟行》、阮瑀的《驾出北郭门行窟行》、阮瑀的《驾出北郭门行》,都常为人提起》,都常为人提起第五十四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驾出北郭门行v驾出北郭门,马樊不肯驰下车步踟蹰,仰折枯杨枝顾闻丘林中,噭噭有悲啼借问啼者出:“何为乃如斯?”“亲母(qīn mǔ)舍我殁,后母憎孤儿饥寒无衣食,举动鞭捶施骨消肌肉尽,体若枯树皮藏我空室中,父还不能知上冢察故处,存亡永别离亲母(qīn mǔ)何可见,泪下声正嘶弃我于此间,穷厄岂有赀!”传告后代人,以此为明规。
第五十五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 刘桢刘桢(?—217),人称其诗,人称其诗,““质直如其人,譬质直如其人,譬之乔松,挺然之乔松,挺然(tǐnɡ rán)(tǐnɡ rán)独立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吴淇《六朝选诗定论》)《赠从弟》(其二)最著名《赠从弟》(其二)最著名 第五十六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 徐干徐干(171—217),情诗《室思》很有名,中,情诗《室思》很有名,中有有““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时””句,历来句,历来(lìlái)(lìlái)为人赞赏为人赞赏第五十七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 王粲王粲(177—217)《文心雕龙《文心雕龙··才略才略(cáilüè)(cáilüè)》说他是》说他是““七七子之冠冕子之冠冕””赋《登楼赋》最有名赋《登楼赋》最有名诗代表作是《七哀诗》诗代表作是《七哀诗》第五十八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 《七哀诗》写汉献帝初平《七哀诗》写汉献帝初平三年王允策动吕布杀死董卓后,三年王允策动吕布杀死董卓后,董卓部将李傕、郭董卓部将李傕、郭汜汜在长安发动在长安发动(fādòng)(fādòng)兵乱时,作者逃往荆州避难兵乱时,作者逃往荆州避难途中所见及感受。
途中所见及感受第五十九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七哀诗》三首中第一首v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v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huī tì)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v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第六十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 二二. .蔡琰蔡琰 1 1.生.生 平平 字文姬,生卒年不详,字文姬,生卒年不详,蔡邕女儿蔡邕女儿博学有才辩,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又妙于音律”,初嫁卫仲道,,初嫁卫仲道,夫亡无子汉末大乱中被掳夫亡无子汉末大乱中被掳入胡,嫁给了匈奴入胡,嫁给了匈奴(Xiōngnú)左左贤王,生有二子建安十二贤王,生有二子建安十二年,曹操用重金将其赎回,年,曹操用重金将其赎回,又嫁董祀又嫁董祀宋吟可《(宋吟可《 蔡文姬抚琴蔡文姬抚琴(fǔqín)图》)图》)第六十一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2 2.蔡琰作品.蔡琰作品 ((1 1)五言)五言(wǔ yán)(wǔ yán)《悲愤诗》《悲愤诗》 叙事诗,叙事诗,540540字。
自传体,叙字自传体,叙述自己在汉末动乱中的悲惨遭遇,述自己在汉末动乱中的悲惨遭遇,以及流入匈奴到回归家乡的全过以及流入匈奴到回归家乡的全过程凄楚动人,催人泪下凄楚动人,催人泪下第六十二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v五言《悲愤诗》记述了她从遭掳入胡直到被赎回国的经历,将纪事、抒情、议论密切结合,写出时代的动乱,胡兵的残暴,民众的悲惨遭遇,和个人不幸的命运犹如一幅血泪绘成的历史画卷,以强烈的感情,真实的笔触,反映出那一可惊可怖可痛可泣的社会(shèhuì)情状,令读者不能不为之感动v第一段写董卓作乱,自己被俘,以及俘虏们所受的虐待以叙事为主,夹以抒情v第二段写胡地生活及被赎归时与儿子分别时的苦况,v第三段写回乡后的生活,这两段是以抒情为主,夹以叙事第六十三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v如记述董卓军队掳掠平民的一节: v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 还顾邈冥冥,肝脾为烂腐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失意几微(jǐ wēi)间,辄言“毙降虏 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岂复惜性命,不堪其詈骂 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且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 v这里有高度的概括,也有细致的描写,深刻有力,触目惊心第六十四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v又如记述自己与亲儿永别,准备回国的一节: v 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 “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 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 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 v 一面是久别的故国,一面是亲生骨肉,不能两全这种选择,确实令人肝肠寸断孩子一连串的责问,使诗中的感情气氛显得无比沉重 v 从写作特点来说,这首诗结构严谨,剪裁精当(jīngdàng),语言具有高度的表现力,足以代表当时五言诗的发展水平 第六十五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 ((2 2)蔡琰名下还有骚)蔡琰名下还有骚体《悲愤体《悲愤(bēifèn)(bēifèn)诗》和《胡笳十诗》和《胡笳十八拍》 二者均自传性作品,二者均自传性作品,是否为蔡琰作有争议骚体《悲是否为蔡琰作有争议骚体《悲愤诗》成就不高《胡笳十八拍愤诗》成就不高《胡笳十八拍》是长篇浪漫主义杰作。
》是长篇浪漫主义杰作第六十六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3 3)《胡笳十八拍》第八)《胡笳十八拍》第八(dì bā)(dì bā)拍拍 为为( (谓谓) )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 为为( (谓谓) )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 我不负天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负天天何配我殊匹? 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第六十七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 《胡笳十八拍》第十二拍《胡笳十八拍》第十二拍: 东风应律东风应律(yīnɡ lǜ)兮暖气多,兮暖气多, 知是汉家天子兮布阳和知是汉家天子兮布阳和 羌胡蹈舞兮共讴歌,羌胡蹈舞兮共讴歌, 两国交欢兮罢兵戈两国交欢兮罢兵戈 忽遇汉使兮称近诏,忽遇汉使兮称近诏, 遗千金兮赎妾身。
遗千金兮赎妾身 喜得生还兮逢圣君,喜得生还兮逢圣君, 嗟别稚子兮会无因嗟别稚子兮会无因 十有二拍兮哀乐均,十有二拍兮哀乐均, 去住两情兮难俱陈去住两情兮难俱陈第六十八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第十六拍第十六拍: 十六拍兮思茫茫,十六拍兮思茫茫, 我与儿兮各一方我与儿兮各一方 日东月西兮徒相望,日东月西兮徒相望, 不得相随兮空断肠不得相随兮空断肠 对萱草兮忧不忘,对萱草兮忧不忘, 弹鸣琴弹鸣琴(mínɡ qín)兮情何伤!兮情何伤! 今别子兮归故乡,今别子兮归故乡, 旧怨平兮新怨长!旧怨平兮新怨长! 泣血仰头兮诉苍苍,泣血仰头兮诉苍苍, 胡为生兮独罹此殃?胡为生兮独罹此殃?第六十九页,共八十七页。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第五节第五节 正始正始(zhènɡ shǐ)(zhènɡ shǐ)文文学学一、正始时期社会及文学状况一、正始时期社会及文学状况 正始是魏废帝曹芳的年号(240正始是魏废帝曹芳的年号(240—249),但习惯上所说的249),但习惯上所说的“正始文学正始文学”,,还包括正始以后直到西晋还包括正始以后直到西晋(Xī Jìn)立国(26立国(265)这一段时期的文学创作5)这一段时期的文学创作 第七十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 正始时期,玄学开始盛行正始时期,玄学开始盛行 玄学中包涵着一种穷究事理的精神,导致了对于社会玄学中包涵着一种穷究事理的精神,导致了对于社会现象现象(xiànxiàng)的富有理性的清醒态度,破除了拘执、迷的富有理性的清醒态度,破除了拘执、迷信的思想方法同时,庄子所强调的精神自由,也信的思想方法同时,庄子所强调的精神自由,也为玄学家所重视为玄学家所重视 当时,有主张当时,有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一派,即崇奉发的一派,即崇奉发自内心的真诚的道德,而反对人为的外在的行为准自内心的真诚的道德,而反对人为的外在的行为准则;也有主张名教与自然相统一的一派,即要求个则;也有主张名教与自然相统一的一派,即要求个性自由不超越和破坏社会规范。
性自由不超越和破坏社会规范第七十一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v这一时期的政治现实却极其这一时期的政治现实却极其(jíqí)严酷从司马懿用政严酷从司马懿用政变手段诛杀曹爽而实际控制政权开始,到其子司马变手段诛杀曹爽而实际控制政权开始,到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执政,十多年间,酝酿着一场朝代师、司马昭相继执政,十多年间,酝酿着一场朝代更替的巨变他们大量杀戮异己分子,造成极为恐更替的巨变他们大量杀戮异己分子,造成极为恐怖的政治气氛怖的政治气氛天下名士,少有全者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许多著名文人死在这一场残酷的权力斗争中文人死在这一场残酷的权力斗争中v另一方面,司马氏集团为了掩饰自己的行为,并另一方面,司马氏集团为了掩饰自己的行为,并为夺取政权制造舆论,又竭力提倡儒家的礼法,为夺取政权制造舆论,又竭力提倡儒家的礼法,造成严重的造成严重的道德虚伪现象道德虚伪现象以清醒和理智的思维,面以清醒和理智的思维,面对对恐怖和虚伪恐怖和虚伪的现实,知识阶层的精神痛苦,也就显的现实,知识阶层的精神痛苦,也就显得尤其尖锐、深刻得尤其尖锐、深刻 v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学发生了重大变化正始文人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学发生了重大变化。
正始文人面对远为严酷的现实,发展了建安文学中表现面对远为严酷的现实,发展了建安文学中表现“忧生忧生之嗟之嗟”的一面,集中抒发了个人在外部力量强大压迫的一面,集中抒发了个人在外部力量强大压迫下的悲哀下的悲哀第七十二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v由于周围环境危机四伏,动辄得咎,也由于哲学思考的盛行,正始文人很少直接针对政治现状发表意见,而是避开现实(xiànshí),以哲学的眼光,从广延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来观察事物,讨论问题也可以说,他们把从现实(xiànshí)生活中所得到的感受,推广为对整个人类社会生活和历史的思考这就使正始文学呈现出浓厚的哲理色彩 v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构成了正始文学最基本的特点 第七十三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 正始时期正始时期(shíqī)(shíqī)有竹林七有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向秀、贤:阮籍、嵇康、山涛、向秀、王戎、阮咸、刘伶王戎、阮咸、刘伶 第七十四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 阮籍嵇康成就最高。
阮籍嵇康成就最高忧生之嗟忧生之嗟””、韬晦遗世、韬晦遗世(yí shì)(yí shì)等其是作品主要内容,时有等其是作品主要内容,时有老庄思想色彩阮籍感情表老庄思想色彩阮籍感情表达尤为隐晦曲折达尤为隐晦曲折第七十五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二、阮籍二、阮籍(210—263) 1.1.生生 平平 为人旷放不羁,任情自适,鄙弃礼法为人旷放不羁,任情自适,鄙弃礼法(lǐfǎ)阮籍年轻时年轻时“有济世之志有济世之志”,自视很高,世人对他也很,自视很高,世人对他也很器重 曹爽、司马懿请他去做幕僚,就是一种借招纳曹爽、司马懿请他去做幕僚,就是一种借招纳名流以扩大自己声望的手段但随着司马氏篡权名流以扩大自己声望的手段但随着司马氏篡权图谋的显露,政治风云日趋险恶,阮籍只能放弃图谋的显露,政治风云日趋险恶,阮籍只能放弃了往日的雄心他的处境十分艰难他对司马氏了往日的雄心他的处境十分艰难他对司马氏集团的行为极为不满,但不仅不能公开反对,而集团的行为极为不满,但不仅不能公开反对,而且身为司马家的幕僚,被卷入政治漩涡而无法摆且身为司马家的幕僚,被卷入政治漩涡而无法摆脱。
脱 第七十六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所以他只能用醉酒佯狂的办法所以他只能用醉酒佯狂的办法(bànfǎ)来躲避来躲避矛盾,一方面可以少做违心之事,多少矛盾,一方面可以少做违心之事,多少维护了个人的意志,另一方面又不致引维护了个人的意志,另一方面又不致引起猜疑而导致杀身之祸但这对英锐高起猜疑而导致杀身之祸但这对英锐高傲、思想警敏、个性强烈的阮籍来说,傲、思想警敏、个性强烈的阮籍来说,实在是痛苦不堪的生活实在是痛苦不堪的生活 “ “常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常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痛哭而返辄痛哭而返”” “ “虽志在刺讥,而文多虽志在刺讥,而文多隐避,百代之下,难以情测隐避,百代之下,难以情测””(《文选》(《文选》李善注)李善注)第七十七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2. 2. 阮籍作品阮籍作品 ((1 1)诗歌)诗歌 代表作是《咏怀诗》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五言抒情八十二首,五言抒情(shūqíng)(shūqíng)组诗,非组诗,非一时一地所作,思想较复杂一时一地所作,思想较复杂第七十八页,共八十七页。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咏怀(yǒnghuái)诗》其一v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v月色(yuèsè)如水,寒风拂衣,孤鸿悲鸣,宿鸟惊飞,在这一片冷漠枯索的气氛中,主人公独处空堂,徘徊忧思这里所描摹的并非实有的场景,也未必隐喻着什么具体的事件,而只是借诗的意象和意境,用象征的手法,寄托一种绝对的孤独感,一种幽深而难以名状的愁绪v《咏怀诗》中形成一种强烈的生命孤独感 第七十九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 一日复一日,一夕复一朝一日复一日,一夕复一朝(yīzhāo)(yīzhāo)颜色改平常,精神自损消胸中怀汤火,色改平常,精神自损消胸中怀汤火,变化故相招万事无穷极,知谋苦不饶变化故相招万事无穷极,知谋苦不饶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终身履薄冰,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谁知我心焦其三十三)其三十三) 为何为何 “ “心焦心焦””,吞吞吐吐,欲,吞吞吐吐,欲露故藏,露故藏,““旨意遥深旨意遥深””第八十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2 2)阮籍散文)阮籍散文 《大人先生传》借所塑《大人先生传》借所塑造大人先生形象发泄愤懑,借古喻造大人先生形象发泄愤懑,借古喻今,批判礼教之虚伪,嬉笑怒骂,今,批判礼教之虚伪,嬉笑怒骂,尖刻尖刻(jiānkè)(jiānkè)辛辣。
辛辣 第八十一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 三、嵇康(三、嵇康(223—263223—263)) 1.1.生生 平平 他崇尚老庄,性格高傲刚直,不抱礼法又受道教影响,喜谈服食养生之事通音乐,善奏琴 嵇康与阮籍是好友,同为“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思想多有相近之处,但性格为人、处世态度、颇有不同嵇康娶魏宗室之女,与曹魏政权的关系,比阮籍更为密切;对司马氏的阴谋、他的反对也更为明白激烈 所以当正始末司马懿执政之后,他就脱离政坛,不像阮籍那样,仍虚与斡旋,以求自保并且,他也不能像阮籍那样,借哲学的观照与思考,隔远了现实中的矛盾与痛苦以他的社会联系、政治态度以及刚傲的性格,自然(zìrán)难以为司马氏所容,所以终究被构陷杀害 传说他临刑时,太学生三千人请求宽赦他,并以他为师,可见他在当时所享声望之高 第八十二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 2.2.作作 品品 ((1 1)散文:)散文: 代表作《与山巨代表作《与山巨源绝交书》,表现源绝交书》,表现(biǎoxiàn)(biǎoxiàn)了与了与司马氏集团的决绝态度,很司马氏集团的决绝态度,很能表现能表现(biǎoxiàn)(biǎoxiàn)他桀骜不驯、愤他桀骜不驯、愤世嫉俗的性格。
世嫉俗的性格第八十三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2 2)诗歌)诗歌(shīgē)(shīgē):: 嵇康多写四言诗,嵇康多写四言诗,代表者《赠秀才入军》十八首、代表者《赠秀才入军》十八首、《幽愤诗》等前者写送秀才、《幽愤诗》等前者写送秀才、即嵇喜从军,清新秀逸即嵇喜从军,清新秀逸第八十四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 如《赠秀才入军》其十四:如《赠秀才入军》其十四: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息徒兰圃,秣马华山 流磻平皋,垂纶长川流磻平皋,垂纶长川(chánɡ chuān)(chánɡ chuān)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嘉彼钓叟,得鱼忘筌嘉彼钓叟,得鱼忘筌 郢人逝矣,谁与尽言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第八十五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 回忆过去与嵇喜一起游回忆过去与嵇喜一起游览及隐居的生活,意境悠远览及隐居的生活,意境悠远末两句末两句“郢人逝矣,谁与尽言郢人逝矣,谁与尽言”惜别惜别(xībié)之情,尽在不言之中。
之情,尽在不言之中第八十六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内容(nèiróng)总结魏晋南北朝文学(190--589)凭借着优胜的政治地位和非凡的文学素养,对当时的文坛产生强烈的凝聚力《步出夏门行》“观沧海”写登山望海的苍茫景象,表现了宏阔的思想和博大的胸襟首章外的各章都用了首尾相接的承接法最后四句表达她的愿望(yuànwàng)和忧虑:愿化作西南风,越过漫长的空间吹往夫君的胸怀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构成了正始文学最基本的特点第八十七页,共八十七页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