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伤寒大家

优***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01MB
约14页
文档ID:61118476
伤寒大家_第1页
1/14

成无己,注解伤寒第一人,,,成无己(约1063~1156年),中国金代医学家 他出生于世医家庭,自幼攻读医学,对理论与临床均有擅长,是伤寒学派的主要代表医家之一.,,成氏一生好学,七十八岁时撰成《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伤寒明理药方论》,八十岁时注完众伤寒论尤于伤寒注解,积四十年研究,其书方成,可见其功力之探.,,成无己在《注解伤寒论》一书中,运用《内》、《难》之学的理论为指导,来分析其病机、治则、方剂等,使《内经》、《难经》与《伤寒论》之间一脉相承,完全符合仲景著书的原意,成为后世医家研究《伤寒论》的主要注本之一成无己还在前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十剂的概念,而且宗《内经》,《神农本草经》诸说,提出七方之名 “制方之用,大、小、缓、急、奇、偶、复七方是也,是以制方之体,欲成七方之用者必本于气味生成,而制方成焉 又提出,唯仲景方一部,最为众方之祖推动了伤寒学说的流传与发展伤寒明理论,伤寒明理论供四卷,前三卷,凡50篇,从发热起至劳复,对伤寒中50个症状一一分析其发生机理,病位病性,鉴别不同的原因导致其证的不同表现,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可以说是伤寒论最早的一部“症状鉴别诊断学”。

卷四为药方论,分析了常用20首方子的配伍关系《伤寒明理论对“》不仁”的解释,“仁”柔也不仁谓不柔和也痒不知也,痛不知也,寒不知也,热不知也,任其屈伸灸刺,不知所以然者,是为不仁也由邪气壅盛,正气为邪气闭伏,郁而不发,荣卫血气虚少,不能通行,致斯然也内经日,荣气虚则不仁针经日,卫气不行,则为不仁经日,荣卫不能相将,三焦无所仰,身体痹不仁,即是然言之,知荣卫血气虚少,不能通行,为不仁者明矣自己认识,中医是很精确的,很精准的中医的辩证精妙只有当辩证准确的时候,才能用药精确 经方是主干,绝对处方,在经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减用药,一剂就会有效但是现在很多时候,中药效果太慢,除了药物质量方面,还有就是我们辩证准确方面,我们必须对每个症状做出深入理解,知道其原因,对应方剂药物剂量只有这样,中药一剂下去,效果立竿见影三承气汤,大承气:大黄四两 厚朴半斤 枳实五枚 芒硝三合 小承气:大黄四两 厚朴二两 枳实三枚 调味承气:大黄(五钱) 甘草(三钱) 芒硝(一钱半),,承,顺也伤寒邪气入胃,谓之如腑腑之为言聚也胃为水谷之海,荣卫之源水谷汇聚于胃,变化而为荣卫邪气入于胃也,胃中气郁滞,糟粕秘结,壅而为实,是正气不得舒顺也。

枳实苦寒,溃坚破结则以苦寒为之主 厚朴味苦温,内经日,燥淫于内,治以苦温 芒硝味咸寒,内经日,热淫于内,治以咸寒咸寒之物,以除消热实 大黄味苦寒,内经日,燥淫所胜,以苦下之苦寒之物,以荡涤燥热明白症状机理,抓主证治病,临床疾病症状复杂多变,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抓住主证,排除干扰 现在简单介绍几个主证抓主证不是抓住一个症状进行开方处药,而应该是抓住主要症状,其他症状为其证明这个辩证是否可靠大承气汤,主证,便在大肠,天枢穴压痛,阳明燥实,堵的时间久小便黄,不放屁 排便硬,或者下利,天枢穴处硬(便秘堵在大肠壁,使大便从中间缝隙排出,长长细细一条) 调味承气汤 则是大便堵在十二指肠哪里,清理神阙到中脘穴处,下脘压痛,持续痛小承气汤 堵在小肠里,有下重感,大肠空,排气就会多 (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着,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矢气者,此有燥屎,耐可攻之谢谢!,。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