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空心莲子草 ,又名水花生、喜旱莲子草、空心苋 等20世纪30年代末日本侵华时引入我国上海郊区作为马饲料予以栽培, 1958年始作为猪、 牛饲料进行大量推广,后传播到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等广大地区,沦为恶性杂草 1985 年以来空心莲子草已经成为我国杂草防治中的重点目标之一,名列2003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布的“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1. 危害空心莲子草主要在农田(包括水田和旱田)、空地、鱼塘、沟渠、河道等环境中生长为害空心莲子草根系发达,地上部分繁茂,在农田中生长会与作物争夺阳光、水分、肥料以及生长空间,造成严重减产在田埂和田间成片生长影响农事操作在鱼塘等水生环境中生长繁殖迅速,降低水中溶解氧含量,腐败后又污染水质,影响鱼虾生长空心莲子草在鱼塘中的层积还会影响水产捕捞在河道和沟渠中的生长会堵塞水道,限制水流,增加沉积,对水运输和农田灌溉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在路边、公用绿地、居民区等生长影响环境的美观和卫生滋生蚊蝇,危害人类健康. 2.生物学特性空心莲子草是一种多年生宿根性杂草,生命力强,适应性广,生长繁殖迅速,水陆均可生长空心莲子草抗逆性强靠地下(水下 )根茎越冬,利用营养体 (根、茎 )进行无性繁殖。
冬季温度降至0℃时,其水面或地上部分已冻死,春季温度回升至10℃时,越冬的水下或地下根茎即可萌发生长;茎段曝晒1-2天仍能存活;未经腐熟或未被家畜消化的茎段进入农田后会造成再次危害人工防除的方法不仅不能防除空心莲子草,反而会加重空心莲子草的蔓延和扩散这些是空心莲子草能迅速生长蔓延的主要原因,同时也为空心莲子草的防除增加了难度3.防除⑴结合农事操作除草:挖除空心莲子草在土壤中的根茎,后集中晒干和烧毁未发生空心莲子草的地区要加强防范,防止其无性繁殖体入侵田园、草场或水域控制蔓延⑵化学防除:①使它隆是一种防除阔叶杂草的苗后茎叶除草剂,使它隆不仅对空心莲子草的根系有杀灭效果,而且对空心莲子草地上部分茎叶的铲除速度快,从而获得一个长久的控草效果,是铲除空心莲子草的首选除草剂使用方法 :防除稻田埂空心莲子草用药后 1 天空心莲子草即开始中毒,茎叶倒伏地面,3 天后叶色转黄,第7 天开始枯死,15 天后防效可达95%以上旱地施药后10 天,不要铲除空心莲子草地上部分,20 天内不要耕翻土壤,有利于药液充分传导到根系和地下茎中,以提高防效;施药后30天左右,如空心莲子草再次萌发出土,则进行二次施药,可确保当年空心莲子草不再发生。
一般在使它隆中加少量洗衣剂,可提高防效20% 左右也可用 20% 使它隆 20 毫升加 41% 农达 200 毫升混用在农田中使用时,如果阔叶作物已经萌发出土,则不可使用使它隆,否则产生药害②41% 农达水剂,是一种灭性除草剂:防除河道、池塘、沟渠边空心莲子草,用 20% 使它隆乳油1000 倍液对准茎叶喷雾,也可采用高浓度、低水量的施药方法,用41% 农达水剂稀释100 倍喷雾,使药液沾附在空心莲子草茎叶上,进入水中的农达不会造成水体污染,对鱼虾等无毒危害严重的鱼塘,应划分区域施药,防止空心莲子草大量死亡腐烂,导致鱼池缺氧⑶生物防除美国于 60 年代初期从阿根廷引进空心莲子草叶甲控制该草获得成功,成为生物防治水生杂草的范例1986 年,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从美国弗罗里达引入空心莲子草叶甲, 先后在北京、重庆和湖南进行生物学、食性及繁殖除草试验获得成功 空心莲子草叶甲成虫和幼虫取食叶片, 在食光叶片后成虫迁飞转移幼虫啃食茎秆 , 大龄幼虫蛀孔于茎秆内化蛹, 由于叶片被食光 ,茎秆蛀空折断, 地下及水面以下部分得不到营养而逐渐腐烂试验表明, 如在同一地点连续释放 2~3 年, 草害基本得以控制。
叶甲成虫扩散能力较强在释放中心当叶片被食光后 , 成虫向四周辐射状转移 , 其范围可达 5km仅从 1988 —1994 年, 在湖南的长沙、常德、岳阳及临湘释放空心莲子草叶甲约316 万hm2 , 控草效果极为理想在滨湖区释放叶甲后, 沟港排灌畅通 , 对防洪排涝、抗旱引水极为有利,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4.利用空心莲子草可以作为饲养猪牛羊的饲料空心莲子草可以作为土壤肥料 经沤制的空心莲子草能增加土壤养分,提高土壤肥力空心莲子草是一种较常用的中药具有清热,凉血,解毒的功效空心莲子草具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武汉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杨占秋等研究人员通过细胞内和动物体内实验,在我国首次证实:空心莲子草具有明显的抗出血热病毒、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作用班级: 农村区域发展一班学号:222009326032008 姓名:林柏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