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介绍《广州话正音字典》

艾力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134.45KB
约4页
文档ID:36469402
介绍《广州话正音字典》_第1页
1/4

介紹《廣州話正音字典》 介紹《廣州話正音字典》 施仲謀* 一、前言 一、前言 香港中、小學語文科的教學語言和朗讀訓練都以廣州話為主,而廣州話由於 讀音複雜,沒有一個公認的標準,老師們或根據不同的字典注音,或分不清讀書 音與口語音的區別,或混淆了字典音與常用音的差異,再加上發音趨向簡易化的 影響,對字音的取捨往往無所適從,習非勝是反觀普通話的讀音,它有全國統 一的標準,一般以《新華字典》 、 《現代漢語詞典》為根據就可以了廣州話方面 有沒有這樣的權威之作呢?這是我們語文教育工作者的殷切期盼 二、幾本常用廣州音字典 二、幾本常用廣州音字典 八十年代以前,香港的中、小學老師大多採用喬硯農的 《中文字典》 (1963) , 八十年代以後,中華書局的《中華新字典》 (1976)漸漸取而代之,成為較受歡 迎的小型字典這兩本字典,基本上都以黃錫凌《粵音韻彙》 (1941)的注音為 依據 其他如李卓敏的 《李氏中文字典》 (1980) 和饒秉才的 《廣州音字典》 (1983) 等,在香港社會和學校方面的反響都不大前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為了老師 們教學有所依循,因應學校要求,制訂了《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1990) (以下 簡稱《常用字表》 ) ,在教育界影響比較深遠。

但該書只是讀音表,僅收錄了常用 字 4761 字,字數略少,又沒有釋義,不具備一般字典的功能,這是其美中不足 之處 三、 《廣州話正音字典》的出版 三、 《廣州話正音字典》的出版 《廣州話正音字典》 (2002)1(以下簡稱《正音字典》 )是以詹伯慧教授為首的粵、港、澳幾十位語言專家學者前後逾十載的共同努力,從粵音的審訂到字 典的編撰,在前人基礎之上,後出轉精,集其大成之作 以下從檢索方法、音標系統、取音原則三方面簡單探討一下本字典的特點 (一) 檢索方法 (一) 檢索方法 本字典收字以《現代漢語詞典》的單字目為據,並收錄為記錄廣州話口語而 產生的特殊用字全書 970 頁,32 開版面共收單字目 8781 條,每條均給予編* 施仲謀先生,香港大學中文系 1 詹伯慧主編《廣州話正音字典》 ,廣東人民出版社,2002 年 號,以便檢索字典正文以部首、筆劃次序排列,每個單字條目之下,都附異體 字和繁體字,注音則廣州話、普通話讀音對照本字典檢索容易,書前有部首檢 字表,字形以簡化字為標準,但異體字及繁體字在部首檢字表中都分別立目,以 方便不熟悉簡化字的讀者查檢書後附廣州話音序及普通話音序兩個索引,使讀 者既可以通過字形檢字,也可以通過字音檢字。

這樣,會說廣州話或者會說普通 話的讀者,既可以通過廣州音或北京音以查檢字形、字義,也可以藉此掌握廣州 話和普通話的字音對照第三個附錄是“沒有普通話音讀的廣州話方言字索 引",把廣州方言字以音序排列,有利於認識方言特殊字匯可見本字典用途廣 泛,一舉多得,適合不同類型的使用者 (二)音標系統 (二)音標系統 至於所使用的音標方面, 《國際音標》標音最為準確,這是眾所公認的前 述的《粵音韻彙》和《常用字表》都從《國際音標》簡化而來,但從信息技術處 理方面而言,前者不利於在鍵盤直接取符,後者則方便電腦輸入舉例而言, 《國際音標》和《粵音韻彙》的一些符號,如?、?、??、??、?、?、u?、N等,就不 能在電腦鍵盤直接輸入,日常使用不太方便以廣州話單韻母a為例,a有長短 之分, 《國際音標》分別寫作a:和a, 《粵音韻彙》分別寫作a和?,這都不利 於鍵盤輸入; 《常用字表》則分別寫作aa和a又例如《國際音標》和《粵音 韻彙》的?、?和N, 《常用字表》分別寫作?、o和??又例如《國際音標》和《粵 音韻彙》的?, 《常用字表》則寫作o?雖然有些用了雙字母,拼式長度增加了, 但卻方便使用至於《廣州話拼音方案》方面,它本從全國通用的漢語拼音發展而來,在內地通行,可是一些字母如?o、???、???、??u、?b、??、??、???、???、 u??、u??等,即使對熟悉漢語拼音的人來說,也覺得親和性不大。

《正音字典》 採用了 《常用字表》 的音標系統,即把音標符號限制於 26 個拉丁字母範圍之內, 既方便了電腦輸入和日常印刷、書寫,也跟香港中、小學所廣泛採用的音標系統 接軌,是順理成章的發展 (三)取音原則 (三)取音原則 目前港澳地區的廣州話標準音,仍多以黃錫凌《粵音韻彙》為主通行的字典如喬硯農《中文字典》、《中華新字典》,基本上都以《粵音韻彙》的注音為依據前語文教育學院《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則是本港中、小學校語文老師的讀音標準在內地,《廣州音字典》則較為通行《粵音韻彙》收字近萬,字音多據中古“反切”,然後按語音的演變規律來推斷字音,這種書面得到的語音,不記錄那些因語言變化而引起的語音轉變,因此與實際讀音有一定的距離《中文字典》雖後出二十多年,但注音仍大體承襲《粵音韻彙》《廣州音字典》照顧字音約定俗成的法則,多列“又音”,取音原則較新,而《中華新字典》和《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取音折衷新舊,比較中肯 《正音字典》 的取音原則又如何呢?2以下試舉若干例子,加以說明茲為方便比較起見,下表全用《正音字典》的標音方式 例字 粵音韻彙 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廣州話正音字典 肘 dzau 2 dzaau 2 dzaau 2 dzau 2(又) 賄 fui 2 kui 2 fui 2(又) kui 2 fui 2(又) 拷 haau 2 haau 1 haau 2(又) haao 12 haau 2(又) 驢 loey 4 lou 4 loey 4(又) lou 4 loey 4(又) 礦 gwong 3 kwong 3 kwong 3 kong 3(又) kong 3 kwong 3(又) 澆 giu 1 giu 1 giu 1 hiu 1(俗) 診 dzan 2 tsan 2 tsan 2 澡 dzou 2 tsou 3 dzou 2(又) tsou3 昆 gwan 1 kwan 1 gwan 1(又) kwan 1 饅 maan 4 maan 6 maan 4(又) maan 6 倩 sin 3 sin 6 sin 3(又) sin 6 詹伯慧教授在《前言》中說,《正音字典》的取音原則是採用“在尊重科學 的前提下以從今從眾的原則",那就是以歷史音韻學為基礎,並盡量照顧通行的 讀音,這是學術性與實用性的結合。

如“肘"、“賄"、“拷"、“驢"、“礦" 五個字, 《粵音韻彙》 作為標準音的, 《正音字典》 只作為又音處理至於“診"、 “澡"、“昆"、“饅"、“倩"五個字,《粵音韻彙》作為標準音的,《正音 字典》則加以捨棄,直接以常用音為標準音於此可見五十多年來粵音演變的端 倪又如“礦"字, 《常用字表》 以舊音 kwong 3 為正音,以今音 kong 3 為又音, 《正音字典》 則以 kong 3 為正音,以 kwong 3 為又音; 《常用字表》 中,“澆“字 只有 giu 1 一個音 , 《正音字典》 則多列 hui 1 音作為俗音 ; 此外 , 如“澡" 、 “昆" 、 “饅"、“倩"四個字,《常用字表》都保留舊音作為又音,《正音字典》則捨 棄舊音,只錄今音於此也可體現《正音字典》從今從眾的取音原則 2 haao 1 疑為haau 1 之誤《廣州話正音字典》頁 212 3參考文獻﹕ 1 香港教育署語文教育學院中文系《常用字廣州話讀音表》 ,香港教育署,1990 年 2 黃錫凌《粵音韻彙》 ,中華書局,1982 年重印 3 詹伯慧《廣州話正音字典》 ,廣東人民出版社,2002 年 4 饒秉才《廣州音字典》 ,廣東人民出版社,1983 年。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