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教在当代教育中的运用 文/李朝晖Summary:中国自古就是一个注重诗教的国家,诗教更是我国古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当今社会中,诗教作为一种更人性化的、“绿色”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必将在中国当代、甚至未来的教育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Keys:诗教;现代教育;中小学素质教育所谓诗教,简单地说,就是用诗来教育和教化中国自古就是一个注重诗教的国家,诗教更是我国古代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延续数千年的宝贵传统诗教曾经孕育出了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明,培养了数不清的大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哲学家、教育家等在当今社会中,诗教作为一种更人性化的、“绿色”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必将在中国当代、甚至未来的教育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一、中国历代的传统教育对诗教力量十分重视春秋时期的孔子就提醒当时统治者注意:要善于用《诗经》这样思想正统的经典作为治理政务的依据,目的是要求一切政治都要让社会、百姓归于正道孔子教授门徒的四科,包括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文学就是用《诗经》作教材,要求熟读背诵,并能用于政治活动汉代官学立有五经博士,其中就包括《诗经》由于《诗经》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当时一些学者家的婢女都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应对。
六朝时期,贵族子弟从小就学诗,读诗写诗之风盛行上至皇帝,下至庶民,社会各阶层弥漫着浓厚的诗文风气不少文学家从小就能做诗昭明太子五岁遍读《五经》,每游宴即赋诗至十数韵唐代科举取士,诗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选拔官员的一种标准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唐诗的高度繁荣读诗写诗,成为文人士子做官和进入上流社交场合的重要本领之一宋代朝廷多次选拔神童,成绩优异者可直接授予官职宋代谢枋《千家诗》,以及宋代杨简《历代诗》等,曾被用作教材明代塾师教学也常用古诗教材清人蘅塘退士专为教学而编的《唐诗三百首》为家塾课本,儿童从小就习之,很多人甚至是到了满头白发也还要经常翻看它二、传统诗教的作用中国传统的诗教,究竟有什么样的作用和魅力呢?“温柔敦厚”作为儒家的传统诗教,在长期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发生着重大的影响谈到诗的作用,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意思是说,不学习古代诗歌就不会应对酬答认真地学习古代诗歌,可以感发人的心志,提高观察能力,培养合群性,学得表达感情的方法,而且诗歌中所讲述的道理,近则可以用于侍奉父母,远则可以用于服侍君主此外,学习诗歌也还可以多识鸟兽草木的名目。
可见诗教在人的修身和经世致用方面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三、诗教对个人生活及创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当今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传统道德价值分崩离析、道德伦理急待重建的时代精神危机感、灵魂空虚感十分强烈,人们到处寻找寄托、安慰,精神的匮乏与需求愈显突出而如今小说、散文、电视剧之类以叙事的琐碎平庸让我们的无聊生活更觉无聊,让人悲观失望,何谈能够提升精神、净化心灵?唯有诗歌能使我们超凡脱俗,境界高远通过真善美的歌咏,达到净化人的心灵、净化文化氛围的目的,从而让自己的生活更和谐诗教的普及还有助于建立一个和谐社会由于诗歌是从体谅人心、培育人情出发的,所以,一个诗教社会就绝对不会是一个冰冷的残酷社会,不会是一个只有物质关系的社会,也绝对不会是一个漠视大自然,只会掠夺大自然的社会诗教普及的社会,就一定会更多一点人性,更多一点和谐而那种社会必然是一个更加理想的社会四、当代教育部门对诗教的重视2000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新的课程标准,除了更加强调文学教育外,还要求诵读儿歌、童谣以及优秀诗文与过去相比,新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增加了诗词在课文中的比例,无疑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学素养和文化品位,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但是,目前教材中诗歌的数量,对于青少年的文学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对于诗教的作用在当今的中小学教育中,仍然是受到了低估五、诗教在当今中小学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诗教能帮助青少年、儿童树立崇高的理想,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诗是人类向未来发起挑战的精神动力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从古至今激励了多少人向着理想而奋进1.诗教启迪了学生对人生哲理方面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无不在中华诗词中以其艺术手法,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以不同的深浅程度表达出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牢骚太甚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正因为中华诗词具有形式、内容、思想与意境高度统一的优势,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哲理,极感人、好诵读、易记忆、易接受、耐咀嚼、耐寻思、利引申、利开拓,从而更具强大的感染力与生命力2.诗教能深层次地开启学生心智,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杨叔子院士强调指出,诗教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提升精神境界,特别是树立对国家、民族、社会、人生、自然的高度责任感;二是开拓思维潜力,特别是开拓原创性思维的主要源泉”。
那些富有灵性的诗歌,能以深邃的意象发人深思;以警醒、锐利的词锋揭示事理;以豪放抑或蕴藉的灵性语言感染人有对社会犀利的批判;有意境悠长深远的抒怀;有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描写物象奇观与深邃的哲理融于一体,故能产生开启智慧和激励创新的不竭动力3.诗教能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近代王国维将美育作为德育、智育的手段,并将三者置于“心育”之中王国维特别强调文学,而在他心目中文学的根本是诗,诗教是美育的核心中华诗词是最美的艺术,它不仅具有思想美、情感美、意象美、意境美等内容美,而且具有韵律美、语言美、音乐美等形式美再拿中华诗词的意境美来说,更是无与伦比的意境是中国古代美学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范畴,它具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境生象外、意在言外的基本特征情感美与形式美相融合的中华诗词,给读者心灵的感染力无疑是十分巨大的,它的美是其他一切艺术形式难以相比的4.诗教能让学生间接接触社会,健全人格优秀的诗歌作品,总是从某一方面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不同的诗歌往往多样化、多方面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同时也形象地告诉了人们应该怎样认识生活,怎样面对生活,怎样创造生活可以说,诗歌是社会人生的浓缩,可以作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
多读这类作品,能够培养他们认识生活、创造生活的能力5.诗教对积累名言警句,开发语言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学生的语言学习,重要的是学习怎样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学习遣词造句、成功的语法修辞范例,以及准确、规范、简明、连贯、得体的表达方式诗歌语言,在文学作品中是最精练的,好的诗歌都是用经过反复锤炼的艺术语言写成的,是运用语言的典范,也是学生学习语言最好的材料6.中华诗词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教材岳飞的《满江红》,陆游、辛弃疾、文天祥、于谦的爱国诗篇,以及“五四”以来前仆后继的革命者的诗篇中华诗词给人以思想上的鼓舞、精神上的振奋、感情上的冲击力是何其巨大大量优秀的中华诗词,必将激励着学生从小立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团结奋斗7.诗教与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学科有密切关系意大利学者维珂说:“一切艺术都起源于诗我国的《礼记·乐记》中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说明诗乐同源,诗在乐先,在舞先至于画,人们常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前者不过指诗的一种表意方式,后者,才触及画,产生于诗的实质艺术史研究证明了诗是原创性艺术的地位杰出的诗人、艺术家、科学家共有一种原创性思维活动的“智力空间”。
正是诗教,最有利于开发和利用这种“智力空间”,为原创性思维能力的培育提供可靠的、有效的、易于普及的途径也就是说,诗教,尤其是校园诗教,可以使处在人生最佳脑力开发阶段的学生,在快乐和激动中接受对他们原创性思维能力的开发对于当今高速发展、走向世界的中国来说,诗教是不可缺少的,诗教对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人文精神、人格品德,对于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将长久地发挥巨大的作用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数典忘祖必将动摇我们民族的根基我们要继承诗教传统,与时俱进地坚持中国特色的当代诗教,以诗育人,珍视这份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使之发扬光大,为人类普遍面临的绿色教育课题注入新的活力作者单位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双南小学)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