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碎片化时间的价值向度与管理:基于教师专业生长的视角

卢卡****7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6.55KB
约4页
文档ID:187132738
碎片化时间的价值向度与管理:基于教师专业生长的视角_第1页
1/4

碎片化时间的价值向度与管理:基于教师专业生长的视角 单增义,江苏省徐州市淮海国际港务区柳新镇中心中学业务副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江苏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导师,江苏省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徐州市中小学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徐州市师资培训专家组成员,曾获江苏省课题成果评比一等奖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省市级重点课题8项[摘要]利用好碎片化时间是促进教师专业生长的重要一环教师工作之余的碎片化时间很多,这些时间具有零散与短暂的特点从碎片化时间的价值向度来看,它具有正向引领和融合加工功能,表达了时间的本真意义与教师的社会价值有效管理碎片化时间需要探究影响时间管理的因素,加强教师专业开展的引领与认同,加大名师示范与专题培训力度,并运用结构化思维方式提高碎片化时间的利用率[关键词]碎片化;价值向度;专业生长;时间管理中共中央国务院2021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开展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促进教师终身学习与专业开展〞教育部在?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了教师要终身学习的根本理念。

这些都对教师的专业开展提出了较高要求,需要每一位教师不仅要积极参加学校和各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还要有方案地进行自我研修而科学利用与管理自己的碎片化时间,充分发挥碎片化时间应有的价值,是自我研修的重要途径一、碎片化时间定义广义上的碎片化时间泛指人们乘车、排队、餐后、等人、会隙、购物等不确定的零碎时间,是工作与特定任务之外的短暂、闲散的时间因为工作性质的不同,白领群体对碎片化时间的利用率普遍较高,如他们普遍会随时使用平板电脑或 处理工作或生活上的事情,蓝领群体对碎片化时间的利用率那么较低但是由于碎片化时间的短暂性与随机性,其大多被人们浪费或仅做休息之用从教育视角看碎片化时间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在工作中除去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参加学校教研活动之外的闲余时间,是可以直接用作自我专业开展的时间比方,走进学校图书室进行短暂阅读或查找资料,或者反思当天教学的得与失,写写教后记,或进行网络学习等二是工作日外的双休、寒暑假中的自主时间,除去用于做家务、孩子教育、购物、出游等活动的时间,剩余的零碎时间也比拟多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碎片化时间进行专业开展活动,这些活动可称为碎片化学习二、相关概念辨析知识是逐渐积累的,知识与理论的形成是渐进的,从这一角度来说,知识是碎片化的,或者说由碎片化的知识组成系统知识,最终形成理论。

而在教育进程中,教师的角色是整合各类知识为教育教学实践所用,为促进学生与自身开展所用,这一过程就是碎片化学习的过程比方担任班主任工作,对班干部的培养、后进生的转化技巧与方法都需要在教育实践与学习中获得;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也需要经过多年积累与领悟,在日常写案例、随笔及研讨培训中获得,这些学习活动又多是在课余完成的,因此是碎片化学习的成果正如逻辑思维的创始人罗振宇所说,“知识本身是碎片化的,处处留心皆学问〞所以我们要把碎片化学习当作一种习惯总体来讲,碎片化知识需要碎片化学习,而碎片化学习可以促进碎片化知识的整合与拓展,甚至是体系的构建碎片化学习与系统学习是并存的个人知识的积累既需要碎片化学习也需要系统化学习,但不同知识有时要选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比方,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材教法等知识是教师以前在大学阶段通过系统化学习获得的,工作后有一些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也需要系统性学习,比方信息技术的应用但工作后更多的是碎片化学习,并由此获得渐进式的专业知识的积累与提升,比方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经验、论文写作技巧等系统化学习需要合理安排时间段,一般是集中在几天、十几天完成某一学习任务,有鲜明的学习主题,有时还要进行考核测试;碎片化学习那么是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进行必要的反思与知识补充,比方及时向老教师请教、查阅网络与图书室资料等。

碎片化时间与时间碎片化不是同一概念前者是指平時工作之余零碎的小块时间,后者那么是人为地把大块时间人为分割成假设干小块通常,我们会在碎片化时间的有效利用中走向成功,也会在时间被人为碎片化中滋生惰性利用碎片化时间及时完成小块任务是提高学习与工作效率的表现,而人为把时间碎片化再赋予任务是工作拖拉的表现例如,在每节课后写写教后记,看看群通知,或对个别学生进行谈话,利用课外活动与读书团队一起研修,或在教学网站、公众号互动、进行视频学习等都是高效利用碎片化时间的表现所以,应提倡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而不是有意把时间碎片化造成浪费三、碎片化时间的价值向度深圳大学的汪天文教授说:“时间的本质是人的实践活动,从这一意义上说时间表达了生命与生活的意义〞【1】,海德格尔认为“要领会生存的意义离不开时间这个维度〞他们都赋予时间以积极的意义,时间在奋斗中得以焕发生命的光芒,并在生活与社会实践中不断“发扬光大〞,表达出时间存在的本真意义回视教师的工作,只有学会规划时间、珍惜时间,用好碎片化时间,在时间的“度量〞中不断拓展时间的宽度,才能一步步实现有价值的人生教育,表达教育应有的张力,诠释教师的生命意义从教师专业开展的视角看,“自主〞指主动选择、体验与创造;“生长〞即建构。

自主生长式开展可以唤醒教师沉睡的潜能,激发教师的内在动机,逐渐形成“自我体验—自我导向—主动建构〞的反思及成长路径碎片化时间虽然是短暂的,甚至随机的,看起来毫不起眼,但却可以集腋成裘,是教师专业提速的“加油站、催化剂〞因此,养成良好的碎片化学习习惯能大大促进教师的专业生长,加速名师成长进程,形成自主生长式教师专业开展新范式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都属于经验知识碎片化时间是广阔教师反思经验知识、升华理论的良好契机,是教师对所获取的知识进行二次融合加工的“工作间〞一是学校组织的集体教研、培训活动获得的材料繁多、凌乱无序,需要利用碎片化时间做“加减法〞,对习得的知识进行梳理、重组与深加工,不断提升对自身专业的掌控能力二是教师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也是零碎的、浅表化的,需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整合、反思与提炼三是教师每天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进行授课和学生管理,以至于没有整块的时间进行教学反思教学这些都需要教师在课余通过随笔、案例、论文、课题研究、网上研修等形式及时总结,从而拓展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实现个人能力的不断提升从传统意义来说,教师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肩负着传承文明的重任教师的职业首先具有社会性,教师的劳动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不能割裂地只谈教师的专业开展。

要表达劳动的社会价值,教师一方面需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加快个人专业知识的增值;另一方面教师要通过劳动创造物质文明,传承精神文明,传授一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培养与训练一批批能够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未来公民,促使教师的社会价值最大化从这一方面说,教师要尽可能利用碎片化时间去学习与研究,研究社会、学生、家长与课程,及时吸纳各方面知识,充盈自己,以效劳社会特别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家高度重视教育,把教育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及乡村振兴结合起来,教师的社会角色进一步多元化四、碎片化时间的管理对策1.探究影响时间管理的因素,聚合零散的碎片化时间影响时间管理的因素有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概括地讲,内部因素就是个人因素,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等因素调查显示,个人因素主要表达在教师个人自控力弱、成就意识不强,或者错误认为碎片化时间没有价值等方面,因而没有学习动力;家庭方面多表达在家里孩子小、家务事多;学校方面主要是引领不够,政策支持缺乏;教育主管部门检查过多等通过访谈也了解到,中小学教师课务重、工作时间长、竞赛多、评比多,从而影响到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这些都是干扰教师时间管理的不利因素,学校需要思考对策、改变做法,让教师有时间思考自己的未来。

比方会议尽量少开,改发邮件、传达,或几个会议合开;合理安排教师子女接送上学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及学校可以聚合出更多的碎片化时间,助力教师的专业开展2.通过教师专业开展的引领与认同,培养碎片化时间管理意识当前,教师碎片化时间的管理意识普遍淡薄,主要原因是教师缺乏强烈的专业开展意识,这就需要学校能够引领与推动教师走上专业开展的幸福之路学校要强化教务处、教科室的管理职能,通过成立名师工作室、读书团队、“四有〞好老师团队来推动教师的开展还可以通过评选学科首席教师、各类标兵,加大对优秀教师的宣传与奖励力度,提高广阔教师想开展、主动开展的意识,不断提高对个人专业开展的认同感教育主管部门那么要加强这方面的顶层设计,建立开展性评价机制,并在评价与鼓励中引导教师合理规划与自主开展,逐步树立碎片化时间管理意识要激活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完成某一工作的自信程度,涵盖了对结果的期望【2】自我效能感有助于教师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提高碎片化时间利用率,逐步树立职业生涯意识学校可以通过目标引领、初尝成功、参与活动、情绪唤醒等措施激活教师自身潜能,会聚教师专业开展源动力3.借助名师示范与专题培训,优化碎片化时间管理方式恩格斯曾说:“利用时间是一个极其高级的规律〞。

虽然现在不少教师有一定的开展意识,但对于如何加快开展步伐、如何优化时间管理方式、还需要名师的帮扶与指导调查显示,省市名优教师、特级教师每个工作日约有1.45小时的碎片化时间,双休、节假日闲余时间更多,关于如何有效利用这些碎片化时间,名师们都有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在他们看来,碎片化学习要采取“填补法〞,而非“合并法〞,这样可以利用点滴时间完成小块任务,实现量变到质变;平时那么采用 备忘录提醒法、列表法等安排相关任务因此,学校及各级主管部門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名师的示范作用,组织名师开设专题培训,现身说法,让年轻教师能够学到名师的直接经验,学会高效管理自己的闲余时间,加速个人成长进程4.运用结构化思维方式,提高碎片化时间的利用率针对碎片化时间零散、无序的特征,可以运用结构化思维方式对其加以合理规划,以提高碎片化时间的利用率结构化思维是一种高效工作方式,结构化思维方式的作用是快速完成方案,条理清晰,有效整合碎片化时间结构化思维的步骤包括“确定任务—情况分析—制订方案—分解任务〞即在总任务下分解出假设干子任务,建立任务账单,放置在办公桌旁,周周如此,使教师快速、全面、深入地利用小块碎片化时间进行清单式、导向式学习,最大限度地提高碎片化时间的利用率。

这里要把握两点:一是时间碎片化了,但学习体系与结构要保持整体性与连续性,要分析自己有哪些学习任务需要分解;二是要充分了解自己每周有哪些碎片化时间,以及如何分配这些碎片化时间总之,在工作时间、家庭时间、休闲时间与个人时间中把握住碎片化时间,做好相关“规划与准备〞,进行终身碎片化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学校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切实关心教师的开展,加强培养、培训与指导,完善制度建设,并在政策上给予倾斜,促进每位教师做最好的自己,并以自己的成就影响身边的每一位学生,师生一起成长,一起收获幸福与未来!参考文献【1】汪天文.时间理解的三个向度[J].深圳大学学报.2021〔21〕:24-24.【2】肖克奇,等.大学生碎片化时间管理现状调查[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1〕:55-57.〔姚力宁〕。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