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10课 《走之儿》教学设计.docx

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63.93KB
约4页
文档ID:550135563
第10课 《走之儿》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1/4

第10课 《走之儿》教学设计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中村小学 王春艳教学目标: 1.认识走之儿的形态  2.掌握走之儿的书写要领3.掌握走之儿与右上部件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 认识走之儿的形态,掌握走之儿正确的书写要领  教学难点: 掌握走之儿的字的结构特征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学生习字练习用纸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要求学生准备好书写工具,强调坐姿,稳定学生情绪  二、欣赏、激趣导入 书法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练习书法不仅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而且还可以磨炼我们的心性,更重要的是一个人或沉稳、或潇洒的品行也会在笔尖字端中线显露出来师播放课件,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这几幅书法作品,你们发现后面这几幅书法作品与前两幅有何不同之处吗?(此环节设计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此外引出环节三中走之儿在不同字体中的演变形态三、观察发现 (一)了解走之儿的形态演变这些用红色圈圈出来的字有何相似之处?对,它们都和走之儿有关,是走之儿在的篆、隶、草、楷、行书五种字体中的不同写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走之儿在楷书中如何书写?(二)掌握走之儿的书写要领1、出示走之儿的图片,师:观察走之儿是由哪些笔画构成的?(点、横折折撇、平捺)师:你还记得平捺的写法吗?(复习回顾平捺的写法,可提示学生:“捺画一波三折美,先平后坡顿慢挑”回顾平捺一波三折的形态。

2、观察辅助线,讨论写好走之儿的要点,全班交流教师总结,点拨书写点时,要写的有分量感,和下面的横画相呼应;书写横时,笔尖向右下切后向右上行笔,第一个折笔提峰顿笔斜切后相右下方折出,折画末端正好连接下一个折笔的起笔,两个折笔的衔接处要轻盈自然,折笔的角度不宜过大;平捺要写出一波三折的起伏感,长短适中,弧度自然,最后顿笔出锋,收笔处一般要超出右上部件右侧的边缘,以托起右上整个部件3、视频展示走之儿的书写4、学生临写,教师选出作品全班展示、评价三)掌握带走之儿的字的结构特征1、出示例字,学生观察走之儿在不同字中的写法相同吗?这些字的结构有哪些相同之处?(小组讨论、全班展示交流)2、总结带走之儿的字的结构特点和书写要点带有走之儿的字内紧外松;走之儿在与右上部件搭配时,在粗细、走势上会有变化;走之儿的形态与右上部件搭配时应该呈现为左右契合、整体相协的关系3、通过“遥”字结构示意图的检测,了解学生对走之儿结构特征的把握情况4、展示“遥”的书写5、学生练习例字,教师巡视指导 6、小组内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班级内展示、评价,教师补充提出优点和不足 师小结:老师刚才听到同学们评得很有道理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你们不但会写字,还是评字高手呢!四、拓展延伸     了解书法与做人的关系,出示: 一撇一捺是为人,一生一世学做人。

师小结:同学们我国近代书法家王惠松曾说:“堂堂正正做人,规规矩矩写字中国人应该写好中国字身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相信在大家的勤学苦练下,人人能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五、板书设计 10.走 之 儿 教学反思。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