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类(实验教学岗)考试大纲一、 考试目标:实验教学人员要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沟通协调能力,具备机械专业基础知识及运用能力;了解常见 机械设备并具备对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能力;了解各种常用机构的结构组成与特点,了解常见机械设 备的设计原理及方法、制造工艺、数控加工等专业理论知识;要求考生熟悉掌握机械基础知识,具有 较强动手操作能力二、 考试范围:(1) 机械的组成及其作用;机器与机构的区别;构件与零件的区别2) 运动副及其分类;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时应注意的问题(复合铰链、局 部自由度、虚约束);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3) 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各种转化机构;铰链四杆机构的急回特性、极位夹角及行程速比; 机构的压力角、传动角及对机构传力性能的影响;机构死点及存在条件;根据具有曲柄的条件确定铰链 四杆机构的类型4) 凸轮机构的应用和类型;从动件常用的运动规律及特点;刚性冲击和柔性冲击;凸轮基圆半径、 压力角、自锁;基圆半径和压力角对机构结构尺寸的影响设计凸轮机构时应注意的问题(基圆半径、 压力角、滚子半径)及图解法求其大小5) 齿轮传动的特点和类型;齿廓满足定比传动的条件;渐开线的形成和特性;渐开线齿廓的特点; 渐开线齿轮(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渐开线齿轮(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 的正确啮合和连续传动条件。
6) 轮系的作用和类型;定轴轮系、周转轮系和简单复合轮系的传动比计算;惰轮的意义;首、末 轮转向关系的确定7) 棘轮机构的特点和工作原理;槽轮机构的特点和工作原理8) 螺纹的常用类型和特点;螺纹连接的基本类型、特点和应用;螺纹连接的预紧、防松和具体的 防松方法;提高螺栓连接强度的具体措施;键连接的类型和特点9) 齿轮轮齿的失效形式;齿轮(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和锥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齿轮传动 的主要参数及选择;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方法10) 蜗杆传动的特点及应用;圆柱蜗杆的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正确啮合条件;蜗杆传动的失 效特点及材料的选择;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蜗杆传动散热的具体方法11) 带传动的类型和特点;带传动常用的张紧方法;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和应力分析;带传动的弹性 滑动、打滑、失效形式及带传动的设计准则;带传动的主要参数及其选择;V带轮的材料和结构12) 轴的类型及其判定;轴的常用材料;轴的结构设计13) 滑动轴承的分类、材料;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设计计算14 )滚动轴承的特点、组成、主要类型、代号及选择;滚动轴承寿命所涉及的基本概念;滚动轴承 寿命的计算和组合设计15)联轴器和离合器的作用和分类,常见联轴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