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热释光瓷器权威检测

kms****20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3KB
约3页
文档ID:40561205
热释光瓷器权威检测_第1页
1/3

热释光瓷器权威检测热释光瓷器权威检测权威热释光瓷器检测的理论和实践依据!联系:135 8571 1995 热释光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兴起的一项考古、地质检测技术几十年来的实验,在考古检测方面是一个很好的科技手段它是利用晶体在受到辐射作用后积蓄起来的能量,在加速过程中以光的形式重新释放出来而测试纪年的石英晶体有较长的半衰期( 109 年) ,可把它们视为每年提供大小恒定的固定照射剂量的放射源陶瓷中的矿物晶体如石英、长石、方解石等晶格缺陷受到上述放射性核素发出的 αβγ 等射线放射时会产生自由电子,这些电子则被晶陷俘获积蓄起来在石英、长石晶粒被加热到一定时,这些俘获电子会从晶陷中逃离出来,并以发光的形式释放能量,这就是热释光一件陶器样品加热时发射的热释光越强,其年代越长 . 反之则短陶器在烧制时经过了 500 ℃以上的高温,粘土中的矿物晶体,释放原先贮藏的热释光释放完后,又继续接受贮藏大小恒定的固定辐射能这些辐射能是在陶器烧成后开始增加的,可以作为陶器年龄的标志热释光测试的是器物最近一次受热以来经历的时间每个陶器的内部放射性物质含量和外部提供的辐射剂量不同埋藏地下周围土壤的放射性射线对陶器的作用又不同。

因此既要测定器物各自的年剂量,陶器内部的放射性物质提供的 αβ 剂量,又要测试埋藏土壤提供的 γ 剂量和宇宙空间提供的宇宙射线年剂量四部分,然后才能进行综合计算热释光测年法的优点是:测试准确度比较高测试 2000 年以内的物品,绝对误差可以小于 100 年,在最理想的条件下可将误差缩小到 5 ﹪热释光测年法的缺点是:一、钻孔取样对器物有一定的损伤二、对测试条件要求比较严格,在不符合测试条件时误差可能会大到 90% ,得出相反的结论应该说,用在考古研究,能够保证全面了解掌握取样周围环境条件的情况下,基本都是准确的用在收藏测量上有准有不准用在古陶器检测上比较准确,用在瓷器上有准有不准比如有元青花梅瓶经热释光检测结论 13-14 世纪,有的经检测 600 年但也有人送检出土元青花结论 50 年为什么会相差这莫大,主要可能是取样藏品都已出土多年,原先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出土后所处的环境条件也不同, ,而检测人员又不可能按检品真实的出土环境和出土后环境条件来正确的设置监测系数和计算方法,因此发生失误也是正常的一般来说,热释光检测陶器比较准确,这不仅是因为陶器烧成温度较低,内含的石英等矿物颗粒并不融化,而且出土后一般不会采用高温煮洗等方式,环境变化不太大。

因此测量较准而瓷器则不同,经高温烧成后内含的石英颗粒等矿物晶体已融化重新组合,样品采集后会有石英含量不足,无法得出检测结论的情况;出土环境不同,出土后有的为了除去牢固的附着物而用去污药水浸泡,甚至加热煮沸清洗都是常见的事这种情况下有的不适于做热释光检测,虽然出土的老物检测也会是不到 50 年,有的虽然可检测,但检测人员无法搞清环境条件,不能设置正确的计算数据和方法,结果也会出错因此,热释光是一种好的检测方式,实事求是的说在检测瓷器的时候他的缺陷也不容忽视大约在下列几种情况下热释光检测法是无效的,甚至是相反的: ① 检品曾经高温蒸煮清洗的或曾遇有其他高温条件的,热释光检测无效,老物会检测成新物 ② 检品曾经作过釉面光照测试的,热释光检测结果可能混乱而不正确,新物会检测成老物 ③ 检品出土条件特殊而无法得知,检测人员无法正确设置检测和计算数据或常量的,检测结果可能不正确 ④ 检测部位经过修补的,检测结论会出错(老物用新料修补的部位,和新物用老料修补的部位都会做出相反的错误结论而现代修复高手修复的部位是没有相当目鉴经验的机测人员看不出来的) 5 要对检测的瓷器检测必然要切割打胎取样,在打胎取样的过程中必然产生高温,势必影响检测结果。

一个负责任的检测人员应该把这些向送检者讲清楚,大家也应该了解这种情况,才能正确的认识和使用热释光检测方法,达到准确的检测目的正面的宣传只能是受利益驱动联系:135 8571 1995。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