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生活活动中师幼互动现状及策略研究 冯洋Summary:针对小班幼儿生活活动中的师幼互动这一课题,笔者运用了文献法、观察法和访谈法对X幼儿园的3个班9位老师78名幼儿进行材料搜集,其中对生活活动中师幼互动的主体、模式、动因和内容四部分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显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教师在互动中占有绝对主体地位;互动模式不全面;互动动因具有教师倾向;缺少情感交流针对发现的问题,笔者对教师提出指导建议,促进生活活动中师幼互动更为科学有效地开展,促进幼儿全面发展Key:小班幼儿;生活活动;师幼互动一、绪论(一)选题缘由幼儿园里最为核心的互动关系就是师幼互动关系,它存在于幼儿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对师幼互动进行研究时,笔者发现广大研究者们没有对生活活动中的师幼互动投人很多的目光和关注但是,生活活动对于幼儿来讲,是他(她)们每日在园生活中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在幼儿园课程的开发与设计中存在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二)研究意义作为幼儿园重要的活动,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对幼儿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课题的目的是了解幼儿园小班生活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现状,分析其问题及原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策略,希望引发教师的反思,提高互动的质量,促进幼儿的发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研究者对师幼互动进行了积极探索,并且取得了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成果,但研究较为宽泛,缺少针对性从研究内容来说,对于生活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研究较少,多是对于区域活动和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研究;从研究对象来看,针对小班的师幼互动研究较为缺乏,主要是面对全体幼儿和老师进行研究四)相关概念界定1.生活活动生活活动是指幼儿一日活动中的除教学活动、区域活动和游戏活动之外的生活环节和过渡环节包括进餐、饮水、午睡、盥洗、如厕、人园和离园等2.师幼互动师幼互动,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的,是幼儿园人际互动的核心,存在于幼儿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幼儿发展产生重要影响1】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互动,师幼互动是指在教师和幼儿之间产生的各种形态、各种性质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二、研究设计(一)研究目的为了确保师幼互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使师幼互动得以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情况下,不会造成教师的过分保护和包办本文将通过研究在幼儿园生活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现状,分析师幼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策略,促进幼儿身体与心理的和谐发展,引导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师幼互动环境中健康成长2】(二)研究对象研究者选择了园里的3个小班9位老师和78位幼儿,对他(她)们生活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三)研究方法1.文献法在研究过程中,笔者通过对学前教育领域中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进行分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基础,拓宽了自己分析问题的角度2.观察法在调查研究过程中,笔者根据自己想要达到的研究目的,预先制定出相应的观察记录表,对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进行观察和记录3.访谈法在观察师幼互动现象之余,笔者对所观察班级里的9位老师一进行了访谈三、生活活动中师幼互动现状及存在问题(一)教师处于绝对主体地位,幼儿主体地位被取代在观察中,笔者发现,教师对幼儿发来的互动信号接收不到和忽略不理的比例较高,甚至有时,教师尽管已经接受到了互动信号但故意不予回应教师的这种低敏反应抑制了师幼之间进行深人互动的可能,导致了幼儿的主体地位缺失二)师幼互动模式不全面,教师缺少与幼儿进行单独个体互动根据教师的互动对象,可以分为教师与集体进行互动,教师与小组进行互动和教师与个别进行互动教师与全体幼儿之间进行互动多,与小组幼儿之间的互动较少,与每个个体幼儿之间的互动更少,不能保证与每位幼儿都进行一对一的互动三)互动动因具有教师倾向性,幼儿的需求被限制在开展互动时,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是如何能使自己的互动信号快速得到幼儿的接收和回应。
教师在互动中是绝对权威者,对幼儿高度控制和约束,使幼儿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在互动动因的选择上,对于幼儿兴趣所致时发出的互动信号,教师会忽略掉或者不予回应四)互动内容以处理事务性问题为主,缺少情感交流小班幼儿生活活动中的师幼互动主要是教师照顾幼儿处理事物类问题,而很少顾及幼儿的情感需要教师最关注的是自己各种.教育行为意图实现与否,很少顾及幼儿的情感表达与需要互动的核心由互动的过程转变成了互动的结果,减少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的频率,从而就会出现教师与幼儿之间积极有效的情感交流明显缺乏的情况四、对生活活动中师幼互动现状的指导策略(一)加强幼儿互动,保证幼儿互动主体地位教师必须要以正确的态度和方式对待互动,与幼儿进行交流,通过沟通了解幼儿的心理,达成其需求在实际的互动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平和耐心的态度与幼儿相处,尊重幼儿的互动主体性,加强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二)尊重幼儿个体差异,运用不同模式进行互动在互动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关心每一个幼儿,用温和接纳的眼光看待幼儿的各种行为和差异教师在与不同特点的幼儿进行互动时,应采取有差别的的模式,以此满足幼儿的成长需要三)注重幼儿需求,避免教师高控和包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积极向上的兴趣能够促进其认知等多个方面的发展,教师在互动中应该多多关注幼儿的兴趣点,并对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加以重视,避免教师对于互动的包办,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四)用心观察留意孩子,进行积极的情感互动人与人之间只有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才会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给他人,与他人进行情感交流师幼之间更是如此,教师应该与幼儿在轻松愉快互相信任的情况下进行互动,让幼儿能信赖教师,敢与教师进行各方面多内容的互动"在互动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观察留心幼儿的情绪变化,适时与幼儿进行积极的情感互动,提高幼儿的情感感知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Reference:【1】中华人民共和國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黄瑾,田方.幼儿园半日活动情境下的师幼互动研究——基于CLASS课堂互动评估系统的观察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2,(10).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