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10月四校联考思想政治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填涂);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Ι(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9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听取当地周秦时期历史文化介绍,仔细察看何尊、逨盘等珍贵青铜器何尊”——铸有铭文122字,记载了武王灭商、周成王营建成周的史实,这一时期( )①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文明时代②土地逐渐变成私有财产,私有制确立起来③金属工具得到广泛使用,推动生产力发展④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了平等互助的关系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习近平总书记走进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听取当地周秦时期历史文化介绍,仔细察看何尊、逨盘等珍贵青铜器,“何尊”——铸有铭文122字,记载了武王灭商、周成王营建成周的史实奴隶社会人民开始大量使用青铜器,并在上面用铭文记载史实,说明这一时期,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文明时代,①正确。
②:原始社会末期,土地逐渐变成私有财产,私有制确立起来,材料强调奴隶社会,②错误,③:进入奴隶社会,金属工具得到广泛使用,推动生产力发展,③正确④: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使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了平等互助的关系,④错误故本题选A2. 明朝时期,民间流传一首歌谣,歌词为:“一亩官田七斗收,先将六斗送皇州,只留一斗完婚嫁,愁得人来好白头民谣是一定时期历史的反映造成民谣中反映的社会现状的根本原因是( )A. 森严的等级制度 B. 封建土地所有制C. 残酷的地租剥削 D. 封建的君主专制【答案】B【解析】【详解】ABCD:封建的君主专制、森严的等级制度、残酷的地租剥削、封建土地所有制均是造成民谣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的原因,但封建土地所有制是根本原因,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3.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乏力、社会不公平现象加剧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矛盾难以解决,就打着反对恐怖主义的旗号,试图通过对外干预别国内政以转移国内民众视线,造成阿富汗、中东等地的混乱这表明( )①混乱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②资产阶级通过制造冲突掩盖经济危机③资本主义社会中经济危机不能根本解决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危机的根源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①错误。
②: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矛盾难以解决,就打着反对恐怖主义的旗号,试图通过对外干预别国内政以转移国内民众视线,造成阿富汗、中东等地的混乱,说明资产阶级通过制造冲突掩盖经济危机,②符合题意③: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乏力、社会不公平现象加剧,说明资本主义社会中经济危机不能根本解决,③正确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材料中未涉及这一点,④不选故本题选C4. 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其中,唯物史观的创立过程中吸收和改造了( )A. 空想社会主义 B. 德国古典哲学 C. 剩余价值学说 D.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答案】B【解析】【详解】A: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唯物史观不是对空想社会主义进行吸收和改造而创立的,A与题意不符B:马克思恩格斯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创造了唯物史观,B符合题意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都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唯物史观不是对剩余价值学说进行吸收和改造而创立的,C与题意不符。
D:马克思恩格斯吸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合理成分,创造了剩余价值学说,D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B5.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发表讲话指出,马克思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 )①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②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③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④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②④: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动的特殊规律,解释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②④符合题意①③:唯物史观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①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6. 中学生小赵跟随习总书记的步伐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在展厅里他看到了中国近代的2300多件实物、文献、图片、模型绘画、雕塑旧址复原、模拟景观等展品,了解到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100多年的历史根据他参观的内容,我们可以得知( )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完成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③社会主义中国的建立让人民群众看到了中国的出路和希望④近代中国的历史既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抗争的历史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1949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则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①错误。
②④:通过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小王了解到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100多年的历史,他可能会产生的感受是近代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使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近代中国的历史既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抗争的历史,而历史也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②④正确③: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7.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一颗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新火种,在暗夜沉沉的中国大地上熊熊燃烧起来了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A. 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B. 为实现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C. 意味着中国的革命实践斗争真正有了主心骨 D. 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答案】C【解析】【详解】A:题干强调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对中国革命的意义,不涉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A不选B:新中国的成立为实现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B不选C: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意味着中国的革命实践斗争真正有了主心骨,C符合题意。
D: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D不选故本题选C8.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党的带领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回首百年奋斗,功绩至伟下列大事与其意义对应正确的是( )事件意义A.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B.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C.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建立起独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D.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走向民富国强,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A. A B. B C. C D. D【答案】A【解析】【详解】A: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A正确B:1949年新中国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1956年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事件与意义不对应,B错误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1956年中共八大,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建立起独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事件与意义不对应,C错误。
D: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事件与意义不对应,D错误故本题选A9. 1953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是非同寻常的一年这一年,我国开始执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这一年,我国取得了朝鲜战争的胜利,保卫了国土的安全;这一年,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这段历史认识正确的有( )①巩固了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权②社会主义改造正如火如荼展开③完成了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④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和内忧外患叠加在一起,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和集中力量恢复国民经济,巩固了新中国的国家政权,材料强调1953年的大事,与题干无关,①错误②:1953年我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②正确③: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材料强调1953年的大事,与题干无关,③错误④:1949年至1956年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材料强调1953年的大事,与题干相符,④正确。
故本题选D10.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在中国的大地上面临着一个崭新的课题,即( )A. 新形势下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 如何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D. 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答案】C【解析】【详解】A: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A不选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的内容,B不选C: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中国大地上面临着一个崭新的课题,C正确D:“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来的主题,D不选故本题选C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下列选项能证明上述论断的是( )①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②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③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④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