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实验六粘土岩与火山碎屑岩 沉积岩石学实验

油条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948.50KB
约17页
文档ID:49139683
实验六粘土岩与火山碎屑岩 沉积岩石学实验_第1页
1/17

实验六、 粘土岩、火山碎屑岩的观察、描述 一、 实验目的与要求1、要求掌握粘土岩手标本的基本特征及鉴定方法学会利用粘土岩颜色分析、 判断沉积环境2、能识别火山碎屑岩中的晶屑、玻屑和岩屑;掌握火山碎屑岩的主要鉴定特征 和描述方法 二、 实验内容手标本一般观察:1、C—Ⅱ—1深灰色硅质页岩, 2、C—Ⅱ—3浅灰色铝质泥岩, 3、C—Ⅱ—4黑色含硅质灰质(含放射虫)页岩, 4、C—Ⅱ—5灰黑色灰质页岩, 5、C—Ⅱ—7灰紫色粉砂质泥岩, 6、C—Ⅱ—8黄绿色粉砂质泥岩, 7、C—Ⅱ—9深灰色页岩, 8、C—Ⅱ—10褐红色泥岩, 9、C—Ⅱ—11褐灰色油页(泥)岩10、C—Ⅳ—5流纹质凝灰角砾岩 11、 C—Ⅳ—9流纹质熔结玻屑凝灰岩, 12、C—Ⅳ—10浅黄色流纹质晶屑凝灰岩 手标本与薄片系统观察: C—Ⅳ—8熔结凝灰岩, 三、实验报告要求按实验指导书的格式要求,在对C—Ⅳ—8手标、薄片系统观察的基础上,提交 一份完整的相关鉴定报告一、 实验目的与要求 1、通过对粘土岩手标本颜色、结构、构造的观察以及部 分薄片的镜下观察,要求掌握粘土岩的基本特征及鉴定 方法。

学会利用粘土岩颜色分析、判断沉积环境 2、通过对火山碎屑岩手标本、薄片的系统观察描述,能 识别火山碎屑岩中的三种碎屑(晶屑、玻屑和岩屑);掌 握火山碎屑岩的主要鉴定特征和描述方法 3、掌握火山碎屑岩的分类命名原则,了解火山碎屑岩与 正常沉积岩的区别二、 实验内容1、C—Ⅱ—1深灰色硅质页岩, 2、C—Ⅱ—3浅灰色铝质 泥岩, 3、C—Ⅱ—4黑色含硅质灰质(含放射虫)页岩, 4、C—Ⅱ—5灰黑色灰质页岩, 5、C—Ⅱ—7灰紫色粉砂 质泥岩, 6、C—Ⅱ—8黄绿色粉砂质泥岩,7、C—Ⅱ—9深灰色页 岩, 8、C—Ⅱ—10褐红色泥岩, 9、C—Ⅱ—11褐灰色油 页(泥)岩10、C—Ⅳ—4流纹质凝灰岩, 11、C—Ⅳ—5流纹质凝灰 角砾岩12、C—Ⅳ—9浅紫色流纹质熔结玻屑 凝灰岩,13、C—Ⅳ —10浅黄色晶屑凝灰岩,14、C—Ⅳ—8流纹质熔结凝灰岩,手标本与薄片系统观 察实验报告内容:一、 手标本观察:颜色、构造、结构、成份,初步定名二、薄片镜下观察:1、物质成份:1)岩屑:刚性、塑性(种类、含量?%、特征)2)晶屑:石英、长石、黑云母等(含量?%、特征)3)玻屑:含量?%、特征4)火山尘:含量?%、特征2、结构:主要粒径大小及含量,××结构 3、构造:假流纹构造(气孔、平行构造)4、成岩方式:风运、堆积压实(有无熔结作用)5、次生变化:方解石交代(白云石化、膏化、水化)、脱玻化6 、综合定名:颜色+次生变化+岩浆成份+成岩方式+物态+基本名称6 、综合定名:颜色+次生变化+岩浆成份+成岩方式+物态+基本名称例如C—Ⅳ—9 :浅紫色微晶脱玻化流纹质熔结 玻屑 凝灰岩塑性岩屑塑性岩屑,其间含 石英晶屑凝灰岩刚性岩屑, 具凝灰质结构流纹岩刚性岩屑石英晶屑晶面完整或呈 棱角状石英晶屑具高温熔蚀港 湾和不规则炸裂纹透长石,板状晶形、棱 角状,见卡巴斯双晶塑性岩屑中见有黑 云母晶屑塑性玻屑呈粒状、长 条状、分枝状等形状褐色粉末状火山尘褐色粉末状火山尘角闪石晶屑假流纹构造,由塑性岩 屑或玻屑绕晶屑或刚 性岩屑分布显示而成后面图片为实验内容后面图片为实验内容塑性岩屑 (内含晶屑、带状 )实验薄片火山尘、褐色 粉末状火山尘、褐 色粉末状刚性岩屑 实验薄片塑性玻屑、褐色线状塑性岩屑 、透明长 带状、内 含黑云母 或透长石 晶屑 透长石,棱角状, 见卡巴斯双晶黑云母晶屑塑性岩屑 实验薄片透长石,棱角状, 见卡巴斯双晶赤铁矿实验薄片三、实验报告要求按实验指导书的格式要求,在对C—Ⅳ— 8手标、薄片系统观察的基础上,提交一份 完整的相关鉴定报告。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