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地球的面貌知识点总结要点

灯火****1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82.26KB
约14页
文档ID:173944907
地球的面貌知识点总结要点_第1页
1/14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本章重点: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纬线的特点及经纬度的划分2.地球两种运动形式的特点及产生的地理现象3.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大小、分布及特点4.地图上五种地形的表示方法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第一节 认识地球知识点一 地球的形状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可以简单归纳为:“天圆地方”“盖天说”(认为地是平的, 天空是圆的,天盖着地)“浑天说”(天地的关系犹如蛋壳包着蛋黄)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球体)地球卫星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2.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示意图麦哲伦船队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大致如上图所示: 从欧洲出发经大西洋穿过南美洲大陆南端的海峡,进入太平洋,穿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好望角,最后通过大西洋回到欧洲其中经过的南美大陆南端的海峡后来命名为麦哲伦海峡读图注意两点 :船队航行的方向和船队先后经过的大洋1知识点二地球有多大极半径6357 千米赤道半径6378 千米地球平均半径约 6371 千米最大周长(赤道周长)约 4 万千米地球表面积约 5.1 亿平方千米知识点三 地球仪(重点)1.纬线与纬度( 1) 纬线①在地球仪表面, 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纬线圈。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②特征:纬线的特征主要从指示方向、长度、形状三个方面来描述,列表如下:指示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长度 纬线长度不相等,并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到极点缩为一点形状 圆圈(南北两极为点)( 2) 南北纬度的划分①赤道以北称北纬,用“ 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 S”表示南北纬各有 90北纬和南纬分别是北纬 90( 90 N)和南纬 90( 90 S),如下图所示:越向北度数越大越向南度数越大2②纬度的分布规律:纬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增纬线越长,度数越小;纬线越短,度数越大度数相同的纬线处赤道外各有两条, 并且这两条纬线到赤道的距离相等③低、中、高纬度的划分如下图所示:④南北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 赤道以北是北半球, 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因此南北半球和南北纬度的范围是一致的, 即北纬度都位于北半球, 南纬度都位于南半球,如下如所示:90(N 北) 半北 球纬0(赤道)南 南纬 半( 球S)9032.经线和经度( 1)含义: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经线 2)特征:经线的特征主要从指示方向、长度和形状三个方面来描述,列表如下: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长度 所有经线都相等形状 每条经线的形状都为半圆( 3)东西经度的划分①经度的划分: 1884 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以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作为经度的起始线,即 0经线,或称本初子午线。

该线以东以西各分成 180 度向东的为东经,用“ E”表示;向西的为西经,用“ W”表示东经 180和西经 180是重合的,合称为 180经线②经度的分布:从 0经线开始,东经的度数向东逐渐增大到 180,西经的度数向西逐渐增大到 180如下图所示:( 4)东西半球的划分国际上习惯用西经 20和东经 160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限,因为这个经线圈基本上是从海洋通过,避免了以 0和 180经线划界,将欧洲和非洲一些国家分割在两个半球上确定东西半球的方法:上北下南面对 20W 时,西侧(左侧)是西半球,东侧(右侧)是东半球;面对 160 E 时,西侧(左侧)是东半球,东侧(右侧)是西半球面向南方时情况相反东西半球的划分和范围如图所示:43.经纬网的作用( 1) 定位:利用经纬网,我们可以方便的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2) 定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 其他:军事、航海、航空、交通及气象观测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学习方法指导在经纬网中判断南北纬和东西经的技巧,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在有 0纬线和 0经线时, 面对 0纬线, 上为北纬,下为南纬,即“上北下南”;面对 0经线,左为西经,右为东经,即“左西右东” 。

2.没有 0纬线和 0经线时,纬度由下向上逐渐增大为北纬, 反之是南纬;经度由西向东逐渐增大为东经,反之是西经3.有 180经线时,面对 180经线,左为东经,右为西经4.有极点时,判断南北纬:如果标有北极,纬线就是北纬;反之,就是南纬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判断东西方向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判断东西经:先判断是北极还是南极,找到 0经线,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沿着箭头方向逐渐增大的经度是东经,反之是西经知识点三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两种重要的运动方式: 自转和公转现在把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绕转轴心、运动方向、周期和产生的地理现象列表如下:项目地球自转地球公转绕转轴心地轴太阳从赤道上空看,地球自西向东运动;运动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运动;自西向东运动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运动周期约 24 小时(一天)约 365 天(一年)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更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四季冷暖差异,昼长夜短的变化5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知识点一 海洋与陆地1.海陆面积比较“七分海洋,三分陆地”即:全球海洋面积约占 70.8%,陆地面积约占 29.2%2.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海陆分布南北半球海陆分布示意图东西半球海陆分布示意图从南北半球看,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但是北极周围确是一片海洋 (北冰6洋);海洋大部分分布在南北球,但南极地区却是一块陆地(南极大陆) 。

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知识点二 七大洲(重点)1.七大洲的形状和面积单位:万千米 2按照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其中亚洲面积最大,大洋洲面积最小七大洲的大小顺序可以概括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2.七大洲分布特点(参照地理图册 P14 页和 P16 页)(1)从东西半球划分来看,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有亚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主要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有北美洲和南美洲;其中南极洲地跨东西半球,是夸经度最广的大洲, 也是纬度位置最高的大洲, 同时也是海拔最高的大洲, 因为它气候寒冷,被冰雪覆盖,平均海拔在 2000 米以上,素有“冰雪高原”之称2)被赤道和南北回归线以及南北极圈穿过的大洲被赤道穿过的大洲有亚洲、 大洋洲、南美洲和非洲, 穿过的大陆是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 由此推断出地跨南北两个半球的大洲有非洲、 亚洲、大洋洲和南美洲;全部在北半球的大洲有欧洲和北美洲;全部在南半球的大洲只有南极洲被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是亚洲、 北美洲和非洲; 被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是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北极圈穿过的大洲有欧洲、亚洲和北美洲;南极圈穿过的大洲只有南极洲,穿过的大陆只有南极大陆。

7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亚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3.大洲的分界线(参照地理图册 P16 页)大洲名称分界线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欧洲与非洲直布罗陀海峡南美洲与南极洲德雷克海峡拓展大陆、岛屿、半岛、大洲之最世界上最大的陆地 —亚欧大陆世界上最小的大陆 —澳大利亚大陆世界上最大的岛屿 —格陵兰岛世界上最大的半岛 —阿拉伯半岛世界上最大的大洲 —亚洲世界上最小的大洲 —大洋洲知识点三 四大洋(重点)1.四大洋名称、轮廓及面积大小按照面积大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2.四大洋的位置(参考地理图册 P16)和主要特点大洋名称 位置(周围的大洲) 主要特点太平洋 被亚洲、大洋洲、南 太平洋是世界第一大洋, 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一半8美洲、北美洲和南极在四大洋中最大、最深,岛屿也最多洲五个大洲所包围被欧洲、非洲、南极大西洋东西略窄、南北狭长,形状略呈“S”形,是世大西洋洲、南美洲和北美洲界第二大洋五个大洲所包围被亚洲、非洲、大洋印度洋大部分地处热带, 北部多海湾, 南部水域开阔,印度洋洲和南极洲四个大洲形状略呈三角形,全部位于东半球所包围北冰洋绝大部分位于。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