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精品】西南大学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37.50KB
约10页
文档ID:203456640
【精品】西南大学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1页
1/10

附件4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报表)—级学科名称语言文学专业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代码050106四南大学研究生院制表填表日期:2(X)6年7月9日修订日期:2007年9月12日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序号硏究方向名称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硏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01中国现代诗学本方向从事中国现代诗学体系的创构 以传统诗学的丰厚遗产作为基石,在中外诗 学的碰撞中,对中国新诗的精神和诗体重建 进行理论概括蒋登科02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中外 文化本方向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中 外文化的综合研究,并考察中外文化对中国 现当代文学多方面的影响陈本益(博导)、 王本朝(博导)、向天渊03音乐文学场史与理论本方向主要研究歌诃史和歌诃理论,探 索音乐与诗歌的血缘关系和文体关系,开发 中国现当代文学领域的•个新资源吕进(博导)04中国现当代叙事文学本方向通过现当代散文小说与戏剧的 研究,探索和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现当 代叙事文学理论董小玉、曾利君05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思想文化本方向探究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现代 思想文化之间共生与裂变Z关系,探讨 大西南文化与现代文学之复杂隐秘的 关系李怡(博导)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1、 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 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 掌握坚实宽广的本学科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历史与现状,了解本学科学术发展方向和最新 成果,同时掌握一定的相关学科知识,学术视域开阔,思维活跃,具有较强创造能力、思辨能力、表 达能力,能独立地从事科学研究工作、高等教育工作和其他专门工作,在工作中能做出具有创意的成 果,养成求实、严谨的科学作风3、 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论文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 交流的语言能力具有较强地运用网络技术进行信息处理的能力4、 具有健康的休魄与心理素质,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较强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学制:2〜5年,基本学习年 限掌握在3年应修学分:33学分英中必修25学分,选修8学分 三、课程设置(包括前沿讲座、学术报告等)类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开课学期学吋学分任课教师考核方式备注必 修 课公t课1100000001第-外国语1280-1405研究生院考试1100000002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自然辩证 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723研究生院考试平台课1105010611文学硏究方法论4603吕进课程论文根据实际情WF-2H1105010612中外文化比较研究1603陈本益课程论文1105010613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文化研究3603李怡 王本朝课程论文1105010614中国现代文学史比较研究1603王本朝 李怡课程论文专业课1105010621中国现代诗学2603吕进课程论文根据实际情 况选开凭 门1105010622留学生与中国比较文学1603向天渊课程论文1105010624中国现当代散文小说研究3603董小玉 曾丽君课程论文1105010625中国现当代诗学批评史4603蒋登科梁笑梅课程论文1105010626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1603曾丽君 李永东课程论文1105010623中外抒情诗比较研究2603陈本益课程论文1105010627軽典重读2603王本朝课程论文1105010628现代新诗1603李怡李永东课程论文选修课1105010651中西比较诗学发展史论2402向天渊课程论文1105010652诗歌传播学1402梁笑梅课程论文1105010654歌词研究3402陆正兰课程论文0909 修1105010655比较文学视野下的当代文学2402曾利君课程论文1105010656中国四十年代文学研究1402李怡课程论文1105010657西方批评理论3402肖伟胜课程论文1105010658租界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2402李永东课程论文1105010659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发展史研 究3402张传敏课程论文1105010660沈从文研究3402何圣伦课程论文1105010661中国现当代文学学术研究专 题4402王本朝课程论文1105010662中外文学关系研究1402熊辉课程论文1105010663文艺心理学2402张立新课程论文 1105010664文学与音怎关系研究2402童龙超考试0909 修二外选修一门32研究生院考试计算机选修一门22研究生院考试必修 环节学术活动(不少于5次),参加学术报告、前 沿讲座2提交学术报告手册,导师签字,交 单位审核文献阅读综述及论文开题报告3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培养单位提交 相关材料各•一份中期考核4社会、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三选…)三种实践活动均可。

不计学分,导师审查签字后 向培养单位提交实践报告-•份等力生修程 同学考P课中国现代文学史不计学分中国古代文学史不计学分中国文学批评史不计学分注1、平台课即一级学科专业基础课i-2 n,按一•级学科范围设置2、 每个二级学科设专业课2・3门,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者须在备注栏内标明所属二级学科3、 必修环节在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构成答辩的必备条件4、 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增设“教育科学通论S “现代教育技术”为必修课,免除“学术活动”、 “社会、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二项必修环节5、 港、澳、台及外国留学生免除“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第一外国语”课程的学习和考核,增 设"中国概况”为必修课四、培养方式与方法包括培养流程与要求,检查与考核,质量监督等措施硕士生采取课程学习与论文并重的原则,用于学位论文研究时间不得少于1年1、 制定培养计划第一学期内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制定“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 一式两份,一份由研究 生自己保存,一份报学院(所、中心)备案2、 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时间放在第三学期或第四 学期初,可与中期考核同时进行学院(所、中心)根据研究生选题情况,按二级学科成立若 干开题报告审查小组。

审查小组由具有研究生培养经验、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3-5人组成,对 论文选题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难点,明确方向,以保证学位论文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结果3、 中期考核根据本院(所、中心)研究生规模和学科点现状,按照学校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提出 本院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的具体时间和办法,中期考核安排在第四学期初进行A、 考核在学院统一组织领导下,由各专业负责实施,组成包括学院(学科)负责人、导师 代表、班主任等在内的若干考核小组(每组成员3-5人)进行考核,同时较广泛地听取其他教 师的意见B、 业务方面主要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是否达到规定要求,通过课程学习反映出来的科研及 思维能力;政治、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由院学生工作组会同有关人员进行C、 填写“西南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自我评估表”,对被考核研究生作出结论性意见D、 经过中期考核的硕士研究生,按考核成绩分为二种流向:a) 进入硕士论文阶段:学习成绩良好,具有一定研究工作能力(以论文为主要参照),可进 入硕士论文阶继续完成硕士学业b) 中止学业:个别成绩较差,明显表现出缺乏科研能力,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攻读学位 者,要求限期改正,限期末改正者中止其学业,按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发给相应证书。

4、 学位论文中期进展及检查(列出时间、具体组织形式等)第5学期的12月底提交论文初稿(导师负责);第6学期的2月下旬提交修改稿(导师负责);第6学期的3月中旬提交第三稿(导师负责);第6学期的3月底定稿并打印(培养单位办公室负责);第6学期的4月上旬寄评审专家(培养单位办公室负责)五、科研能力与水平及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木要求:(列出可证明英科研能力与水平的检验标志)1、 公开发表1篇以上本专业的学术论文;2、 参加一次学术会议,提交论文并参加小组发言与讨论;3、 参加导师主持的课题研究,帮助收集资料,并撰写部分章节;4、 掌握学术论文的基本写作规范,具有较强的学术表达能力;5、 对本专业的研究历史、现状具有基本了解与认识;学位论文的基木要求:(包括学术水平、创造性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资格要求:按时完成本方案规定的任务;以第一作者或独立地公开发表(第一署名单 位为“西南大学”)1篇以上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没有侵犯他人著作权行为;没有 发表有严重科学性错误的文章、著作和严重歪曲原作的译作内容耍求:选题有学术和社会意义;能反映出作者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 门知识;了解与论文相关的前沿研究动态;研究主题明确、问题集中、论证严密可靠、有 明显的专业特色、有新见解。

技术规范要求:自己的研究结果与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不相混淆,引用他人的 观点、材料、数据等注明来源;独立完成论文,在准备和撰写过程中接受导师指导、采纳 专家建议、获得他人帮助等应实事求是地表示感谢,但不能把未对论文提供帮助的名人等 列入致谢之列;涉及到的背景知识、引用的资料和数据准确无误,所用概念、术语、符号、 公式等符合学术规范,没有严重错误或使用严重错译的译文;对问题的论述完整、系统、 逻辑严密,关键词得当;采用国家标准著录参考文献;语言精练,语句符合现代汉语规范, 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外文拼写错误、笔误和校对错误等总计不超过论文的万分之三(按 排版篇幅计)按学校要求,在《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协议书》上签名,并附在 学位论文首页六、需阅读的主要文献序 号著作或期刊的名称(列出本学科的必读书目和重点期 刊,数量要精,水平要高,一些专业参考书可放入课程 档案中,按二级学科分别排列)作者或出版单位 1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下)许纪霖编,东方出版中心2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安徽教育出版社3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陈平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4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周策纵著,江苏人民出版社5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张大明等主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6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王瑶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